一、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体系的凝胶现象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鲲鹏[1](2020)在《类水滑石添加剂在不同体系下的摩擦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摩擦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造成日益突出材料与能源的巨大浪费,科研工作者们不断寻找并探索着新的润滑材料和方法。类水滑石层状材料由于层板间存在较弱的静电力,以及拥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物化特性,在剪切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横向滑移,因此值得在摩擦学领域对其摩擦特性以及润滑机理开展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选择类水滑石层状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元素组成、微观形貌和横纵向尺寸等方面,并添加到不同润滑介质中,开展摩擦学方面的研究。首先,以共沉淀法为基础,通过控制结晶方式制备不同形貌的类水滑石,如球状、花瓣状、片状,同时还制备出不同金属含量比的类水滑石样品。通过机械搅拌分离法将上述润滑添加剂分散到润滑脂中。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不同微观形貌以及元素比例的润滑添加剂对摩擦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N2的吸脱附等温实验发现具有“花瓣状”的层状材料,表面比表面积最大。润滑脂添加该种类水滑石样品后展示出优异的减摩性能。对比添加不同金属元素比例类水滑石样品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上述添加剂在摩擦的减摩性能上差异不大。表征后发现磨损面上存在通过物理沉积富集的类水滑石吸附层,还有通过摩擦化学反应分解而成的金属氧化层,两类保护层协同作用提高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其次,以水溶性有机溶剂处理方法、有机分子插层法和直接合成法制备三种不同纵向尺度的类水滑石纳米片为基础。将上述不同纵向尺度类水滑石纳米片经过不同溶剂处理最后热蒸发分散到基础油体系。随后,通过极压摩擦实验,发现含有类水滑石纳米片的润滑油相比于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在摩擦过程中,润滑添加剂的尺度可以进入到摩擦副接触区,润滑添加剂在接触区形成类水滑石样品的物理吸附层和添加剂经历复杂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层状氧化物保护层,展现出优异且稳定的摩擦学特性。最后,以直接合成法和水热法制备出不同类型的类水滑石片为基础。由于自身独特属性类水滑石可以很好的分散在水基体系,探究类水滑石样品对离子液体的超润滑影响。在磨合期,离子液体使接触面的固体粗糙峰逐渐形成平坦的接触面,为进入超润滑状态做好铺垫作用。在平稳期,类水滑石样品物理吸附在接触面上。由于两种样品的协同作用,将滑移面在超润滑状态的接触压强从400 MPa提升至1010 MPa。
宗冬冬[2](2018)在《肉豆蔻酸/二氧化硅相变纳米胶囊及其储热功能流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肉豆蔻酸(MA)为囊芯、SiO2为囊壳的MA@SiO2相变纳米胶囊。研究了表面活性剂(PVP和PVA)、pH值和MA/TEOS质量比对制备的MA@SiO2相变纳米胶囊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球形核壳结构;使用复配表面活性剂、pH值为11时,合成的胶囊微观形貌最好;平均粒径随MA/TEOS质量比降低而升高;胶囊的熔化焓、凝固焓和包覆率分别可达164.8 J/g、168.9 J/g和81.38%,胶囊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其次,通过“两步法”将碳包覆在纳米Cu颗粒的表面,最终合成了Cu@C纳米颗粒。研究了表面活性剂、Cu2+浓度和反应温度对Cu纳米颗粒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了葡萄糖用量和热处理温度对Cu@C纳米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阿拉伯树胶(GA)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合成粒径小、分散性好、六边形片状的纳米Cu;反应温度和Cu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降低纳米Cu的粒径;当Cu颗粒与葡糖糖质量比为1:8时,可以实现碳对Cu颗粒的均匀包覆。最后制备了MA@SiO2相变纳米胶囊悬浮液和水基MA@SiO2/Cu@C储热功能流体,研究了GA和Cu@C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对流体的悬浮稳定性、粘度、导热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基MA@SiO2/Cu@C储热功能流体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粘度、导热性能和储热性能。
刘翠连[3](2015)在《三维纳米多孔结构金属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与赝电容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存储装置,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及充放电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能量存储与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钴、镍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易制备而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对超级电容器电极进行三维结构纳米化的设计,利用模板-电沉积技术结合在空气中热处理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三维纳米多孔Co/Co O和Co-Ni/Co O-Ni O薄膜电极,采用相应的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结构、成分等进行了表征,对膜电极材料进行了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性能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所制备的三维纳米多孔Co/Co O膜电极:在电流密度为4 m A/cm2下,比容量为0.26 F/cm2(572.8 F/g),常温下循环充放电60 000次容量保持率几乎为100%,三维纳米钴/钴氧化物膜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2)以具有一定钴、镍比例的水溶液作为沉积液制备了三维纳米多孔Co-Ni/Co O-Ni O复合膜电极。当钴与镍的摩尔比为3:7,在1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氧化物膜电极的比容量高达2.35 F/cm2,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12.7 Wh/L和450 W/L,经过5 000次循环充放电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89.7%,三维纳米Co-Ni/Co O-Ni O复合膜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容性能、大电流放电能力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证明了其在超级电容器中极具应用潜力。(3)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Co-Ni/Co O-Ni O复合膜电极,与三维纳米介孔结构复合膜电极相比,三维纳米大孔/介孔多级孔结构的Co-Ni/Co O-Ni O复合膜电极充分活化后,复合膜电极面积比容量高达9.8 F/cm2,其相应的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分别高达1960 F/cm3和817 F/g。此外,该复合膜电极表现出卓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所有这些结果说明该电极在能量储存方面是非常有前途的。
王珊珊[4](2015)在《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硅整体材料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状孔道结构的新颖块状材料,其外观形貌由合成的模具决定。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其孔道可由大孔、介孔与微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在整体材料中各种孔道的存在有利于传质,减小背压,骨架结构使柱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孔道内表面的大量硅羟基便于其它各种官能团的修饰与锚定,这使得其在色谱分离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在催化剂领域得到了一些示范性的应用。然而目前的制备过程复杂,通常使用的硅源为有机硅源,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因此,研究使用廉价的硅酸钠代替常用的有机硅源合成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并探讨一种简捷的干燥方式保持柱体形貌,这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探讨了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酸钠两种物质为硅源,在醋酸做催化剂,聚乙二醇(PEG)做为相分离引发剂的情况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同时考察了水浴温度、聚乙二醇含量、pH值、水含量及干燥条件等因素对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孔道结构、外观形貌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EOS-PEG体系内最佳制备条件为按照质量比为TEOS:PEG:H2O:冰醋酸=1:0.09:1.90:0.26的实验配比在40℃水浴条件下反应24h。在硅酸钠-PEG体系,最佳方案为硅酸钠:聚乙二醇:蒸馏水:冰醋酸的质量比为1:0.10:1.67:1.40,在50℃下恒温18h。合成的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均具有连续的孔道结构。XRD衍射结果表明产物中的骨架结构主要由无定型二氧化硅组成。热重分析说明了在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失重情况,而且在550℃下煅烧材料能有效的除去体系内的PEG。在应用方面,将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用C18修饰后对其吸油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并对比了两种体系合成的材料在吸油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形貌完好的二氧化硅整体材料能将染色的油膜吸附干净。在与油滴的接触角测试中,两类体系的产品接触角均为30°,说明二氧化硅整体材料与油是浸润状态,在实验过程中能吸附水面油膜。
陈妹琼,郭文显,张敏,程发良[5](2015)在《丙二醇对胶体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用循环伏安法和SEM研究丙二醇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胶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添加丙二醇有利于提高电解质的充放电性能,但添加量应不高于0.05%。当丙二醇的添加量为0.05%时,可使气相二氧化硅的最佳分散时间缩短77.7%,胶体电解质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以10 m V/s的速度在-1.3-0.7 V循环100次后,峰电流为未添加时的2.77倍。SEM测试结果显示:添加丙二醇的胶体凝胶结构比未添加的更多孔、疏松。
陈妹琼,郭文显,张敏,程发良,陈红雨[6](2014)在《一种二元醇对胶体电解液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线性扫描等方法研究了添加一种二元醇—乙二醇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胶体电解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乙二醇的添加有利于气相二氧化硅的分散,使得其最佳分散时间缩短56%。同时,乙二醇的加入还能较好提高电解液的容量,降低内阻,抑制析氢和析氧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乙二醇的添加使得凝胶结构更多孔疏松。
董信[7](2014)在《多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全球阻燃剂的使用需求一直呈较快增长趋势,而且全球阻燃立法的日益严格,安全防火的标准,行业指令的相继发布以及环境保护的建议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新型、高效和环保型阻燃剂的需求更加迫切。由于卤系阻燃剂在很多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但是卤系阻燃剂综合性价比优良,在很多方面还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研究开发高效卤系阻燃剂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多元素协同阻燃是实现高效阻燃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合成了多元素协同阻燃于一体的两个系列26种未见报道的化合物。第一个系列包含硅、氮、卤三种阻燃元素的13种环状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从不同的阻燃机理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其中硅与氮元素在燃烧时可通过膨胀形成蜂窝型的致密的硅炭层,卤元素与助阻燃剂三氧化二锑可产生成倍的阻燃增效作用,从而可表现出较高的阻燃效能;第二个系列包含硅、卤双重阻燃的13种对称结构的化合物,产生协同阻燃效能高,促进炭层的生成,克服熔融滴落,是一种高效的阻燃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及后处理方法,寻求最佳工艺条件。通过FTIR,1H-NMR,差热分析及极限氧指数等技术表征产品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品的结构和目标产品结构一致。此外,四氯化硅是两个系列共同的原料,其作为多晶硅产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无法处理,而且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瓶颈技术。本合成所用的原料利用了多晶硅产业的副产品四氯化硅,为解决多晶硅副产品综合利用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环境及经济效益。
任之君[8](2012)在《铝电解电容器用高纯有机硅溶胶的制备》文中认为工作电解液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实际阴极,起着修补阳极铝箔氧化膜的作用。添加剂在工作电解液中的含量虽少,但对电容器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材料合成的深入研究,新型添加剂不断出现。硅溶胶因其尺寸小、无毒、带电荷、耐高温等特性,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首先研究了铝电解电容器用有机硅溶胶的制备新工艺:将离子交换法和单质硅溶解法结合优化调控,以离子交换法制备出胶粒均匀、浓度稳定的母液,之后采用单质硅水解法使硅粉在催化剂的控制下水解生成活性硅酸,促进母液中的胶粒逐步生长达到目标粒径,制备出纯度高、粒径大而均匀、稳定性好的高纯水溶胶;其次,以出水率为测试指标,采用减压蒸馏法制备含水率低的有机硅溶胶;最后,通过电化学试验考察该产品在铝电解电容器中的应用性能。实验重点考察了投料方式、反应温度、体系pH值、母液浓度等因素对高纯水溶胶制备阶段胶粒生长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压强对高纯有机硅溶胶制备最终产品的影响;研究了硅溶胶中微量杂质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有机硅溶胶添加到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中,考察了添加量对闪火电压和电导率的影响,并对含有有机硅溶胶的铝电解电容器进行寿命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高纯水溶胶的最佳工艺为分批投料、温度80℃、pH≈910、母液浓度10%;制备高纯有机硅溶胶的最佳工艺为温度110℃,负压逐渐降低为零;自制硅溶胶产品中的铁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含量达到电子级要求;有机硅溶胶能显着提高工作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随着纳米SiO2添加量的增加,闪火电压也随之上升,而且电导率并未出现通常的下降,反而呈现出上升的特质;寿命试验表明含有自制产品的电容器在电容量衰减、漏电流及损耗正切值均较小,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采用TEM、ZS90纳米粒度分析仪、KF-Ⅱ型微量水分测定仪、TENSOR27傅立叶红外光谱仪、SDTQ600型综合热分析仪等方法和手段对水溶胶和有机硅溶胶进行物化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水溶胶中胶粒粒径大而均匀,次级粒子较少;有机硅溶胶中胶粒分布更为集中,稳定性更好,含水率满足要求。采用SEM对铝电解电容器铝箔进行扫描,结果显示:有机硅溶胶在反应过程中可吸附于铝箔表面,有效提高铝箔的抗击穿性,从而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的闪火电压。
董波[9](2012)在《常压下铌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常压下制备掺杂Ti02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方法中煅烧或高压等条件对产物制备的不利因素,并分别采用XRD、XPS、SEM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晶性、掺杂、产物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对光吸收性及电性能等应用性能进行了表征。反应采用四氯化钛为钛源,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制备了铌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钛固体颗粒,并将实验结果与乙二醇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产物的结晶度高分散性良好,铌离子掺杂进入了Ti02的晶格,通过加入适量乙酸有效的避免了产物的团聚;用此方法制得未掺杂产物的光催化性较P-25好,降解甲基橙可达90%以上,掺杂后产物的光催化性有所下降;铌掺杂Ti02的介电性较未掺杂前增大,在掺杂量5mo1%(摩尔比)时达最高值,增大2.77倍;掺杂量在2mo1%时压敏最低(E10mA=17V·mm-1)。为了进一步研究产物形貌的特点,本文初步对两种不同反应介质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对相应产物的结晶性及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也验证了离子液体有助于促进产物的结晶,使产物的晶粒增大;通过改变体系中离子液体与乙二醇的比例,研究了离子液体在成核中的作用,表明离子液体在体系中起到促进成核的作用。
金晶[10](2011)在《以卟啉为核的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蜂窝状膜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微米、纳米级规整多孔结构材料具有表面规整、孔径尺寸可调控等优点,在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及功能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构建方法中,水滴模板法以其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结构的聚合物和其它材料的规整孔结构材料的制备。本文以卟啉为引发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星形聚苯乙烯和星形嵌段聚合物;继而以这两类聚合物为原料,研究原料配比、浓度、分子量、成膜溶剂种类等因素对水滴模板法蜂窝状膜形貌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首先采用改进后的Adler-Longo法合成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溶剂和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来探索提高产率的途径。接下来以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与溴丁酰溴反应合成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星形聚苯乙烯并水解,研究聚合物分子量、转化率、分子量分布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每个臂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第二单体,合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星形嵌段共聚物。通过FTIR,’H NMR, UV、荧光光谱、GP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ln[M]0/[M]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水解前后的分子量呈对应的倍数关系,且倍数约等四。亲水性嵌段的引入,使分子量分布变宽。基于合成的星形聚苯乙烯和星形嵌段共聚物,以水滴模板法制备了蜂窝状膜。首先将线形聚苯乙烯与星形聚苯乙烯共混,以氯仿为溶剂进行成膜,并通过调整聚合物的配比、溶液浓度、星形聚合物的分子量优化成膜条件。在各自条件下,最优配比为10:2,最佳分子量为25000;当星形聚苯乙烯含量较低(IPS: sPS=10:2)时,最优的成膜浓度为6 mg/mL,当星形聚苯乙烯含量较高(IPS: sPS=10:10)时,最优的成膜浓度为20 mg/mL.为了研究星形嵌段共聚物的成膜情况,将其与线性聚苯乙烯共混,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溶剂配比、不同聚合物配比时的成膜规律。成膜溶液浓度高时,嵌段聚合物含量也会增加,更加有利于水滴在表面的稳定沉积,亲水链段与水滴的亲和作用利于水滴的生长,从而获得了更为规整的表面形貌。
二、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体系的凝胶现象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体系的凝胶现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类水滑石添加剂在不同体系下的摩擦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二维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2.1 二维纳米材料的自润滑特性 |
1.2.2 二维纳米材料作为油基添加剂的摩擦特性 |
1.2.3 二维纳米材料作为水基添加剂的摩擦特性 |
1.3 类水滑石层状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类水滑石层状材料的结构特性 |
1.3.2 类水滑石薄膜的制备与应用 |
1.3.3 类水滑石摩擦磨损特性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类水滑石层状材料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类水滑石层状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1 共沉淀法制备亚微米级类水滑石材料 |
2.2.2 水热法制备微米级类水滑石材料 |
2.2.3 离子交换法制备纳米级类水滑石材料 |
2.3 超薄类水滑石纳米片的制备 |
2.3.1 有机分子插层法 |
2.3.2 有机溶剂处理的剥离方法 |
2.3.3 单层类水滑石的直接合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形貌类水滑石添加剂在润滑脂中的摩擦特性 |
3.1 引言 |
3.2 类水滑石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表征 |
3.2.1 类水滑石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特性 |
3.2.2 添加剂在润滑脂中的分散 |
3.3 类水滑石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 |
3.3.1 驾驶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实验 |
3.3.2 微观形貌对摩擦磨损实验的影响 |
3.3.3 不同元素比例类水滑石对摩擦磨损实验的影响 |
3.3.4 润滑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纵向尺度类水滑石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类水滑石纳米片的物化特性 |
4.3 类水滑石纳米片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特性 |
4.3.1 类水滑石的摩擦学特性 |
4.3.2 摩擦接触区的磨痕形貌特征 |
4.3.3 摩擦接触区的磨痕微观结构和元素价态分析 |
4.3.4 润滑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类水滑石层状材料在水基体系的超润滑行为 |
5.1 引言 |
5.2 不同尺度类水滑石纳米片和离子液体的制备 |
5.3 不同尺度类水滑石纳米片的物化特性 |
5.4 不同类型类水滑石纳米片在离子液体中超润滑特性 |
5.4.1 摩擦性能探索 |
5.5 润滑机理探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肉豆蔻酸/二氧化硅相变纳米胶囊及其储热功能流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能储存技术 |
1.2 相变材料 |
1.2.1 相变材料定义 |
1.2.2 相变材料分类 |
1.3 相变胶囊 |
1.3.1 相变胶囊分类 |
1.3.2 相变胶囊制备方法 |
1.4 相变胶囊悬浮液及应用 |
1.4.1 相变胶囊悬浮液 |
1.4.2 相变胶囊悬浮液的应用 |
1.5 纳米流体 |
1.5.1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 |
1.5.2 纳米流体分散稳定性 |
1.5.3 纳米流体的热物性 |
1.6 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流体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制备方法 |
2.2.1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制备 |
2.2.2 Cu@C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3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制备 |
2.3 样品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5 拉曼光谱(Raman) |
2.3.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3.7 热重分析法(TGA)和微商热重法(DTG) |
2.3.8 热循环测试 |
2.3.9 导热系数 |
2.3.10 粘度 |
第三章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合成机理 |
3.3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表征与分析 |
3.3.1 SEM表征与分析 |
3.3.2 TEM表征与分析 |
3.3.3 XRD表征与分析 |
3.3.4 FTIR表征与分析 |
3.3.5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热性能 |
3.3.6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热稳定性 |
3.3.7 MA@SiO_2相变纳米胶囊的热可靠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u@C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Cu@C制备原理 |
4.3 纳米Cu表征与分析 |
4.3.1 SEM表征与分析 |
4.3.2 XRD表征与分析 |
4.3.3 FTIR表征与分析 |
4.4 Cu@C纳米颗粒的表征与分析 |
4.4.1 TEM表征与分析 |
4.4.2 XRD表征与分析 |
4.4.3 FTIR表征与分析 |
4.4.4 Raman表征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基MA@SiO_2/Cu@C功能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变胶囊悬浮液的悬浮稳定性 |
5.3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 |
5.3.1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悬浮稳定性 |
5.3.2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粘度 |
5.3.3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导热性能 |
5.3.4 水基MA@SiO_2/Cu@C储热功能流体的热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三维纳米多孔结构金属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与赝电容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1.2.2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与应用 |
1.2.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3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 |
1.3.1 纳米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
1.3.2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 |
2.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薄膜电极的制备 |
2.2.1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模板的制备 |
2.2.2 纳米多孔氧化硅模板的预处理 |
2.2.3 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 |
2.2.4 纳米多孔金属的氧化 |
2.3 性能和结构表征 |
2.3.1 压汞测试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4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2.4.2 循环伏安测试 |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 |
2.4.4 循环稳定性测试 |
2.4.5 交流阻抗测试 |
2.4.6 电极的性能测试条件 |
第3章 三维纳米多孔Co/CoO薄膜电极的制备与赝电容性能研究 |
3.1 电极的制备 |
3.2 多孔二氧化硅模板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3.3 三维纳米多孔Co/CoO膜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3.4 三维纳米多孔Co/CoO膜电极的赝电容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纳米多孔钴镍双金属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与赝电容性能研究 |
4.1 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与测试 |
4.2 不同孔分布的二氧化硅模板形貌与压汞测试分析 |
4.3 钴/镍比例对复合膜电极电容性能的影响 |
4.3.1 薄膜电极的断面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2 循环伏安行为 |
4.3.3 倍率性能分析 |
4.3.4 循环稳定性分析 |
4.3.5 电化学阻抗分析 |
4.4 孔结构对电极赝电容性能的影响 |
4.4.1 多孔复合膜电极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4.4.2 循环伏安行为 |
4.4.3 比容量与放电电流密度的关系 |
4.4.4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随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 |
4.4.5 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
4.4.6 交流阻抗行为 |
4.4.7 电极材料循环后的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 |
1.2.1 软模板法 |
1.2.2 硬模板法 |
1.3 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1 分离方面 |
1.3.2 催化方面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制备 TEOS-PEG 体系二氧化硅整体材料 |
2.2.2 制备硅酸钠-PEG 体系二氧化硅整体材料 |
2.2.3 研究吸油性能的实验方法 |
2.3 表征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EOS-PEG 体系中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合成机理 |
3.1.1 溶胶-凝胶反应 |
3.1.2 相分离 |
3.2 合成因素的影响分析 |
3.2.1 水浴温度的影响 |
3.2.2 水硅比的影响 |
3.2.3 PEG 含量的影响 |
3.2.4 干燥条件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3.3.1 光学图片 |
3.3.2 SEM 扫描电镜图 |
3.3.3 红外光谱 |
3.3.4 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酸钠-PEG 体系中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1 合成机理 |
4.2 影响因素的分析 |
4.2.1 水浴温度的影响 |
4.2.2 Na 离子的影响 |
4.2.3 PEG 含量的影响 |
4.2.4 硅酸钠用量的影响 |
4.3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4.3.1 光学图片 |
4.3.2 XRD 衍射 |
4.3.3 红外光谱 |
4.3.4 SEM 图 |
4.3.5 热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氧化硅整体材料吸油性能的初步研究 |
5.1 Silica monoliths 对油膜的吸附 |
5.2 样品的接触角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丙二醇对胶体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 1 胶体电解质的制备 |
1. 2 胶体电解质的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丙二醇添加量对胶体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2. 2 丙二醇的添加对气相二氧化硅的影响 |
2. 4 丙二醇对胶体电解质形貌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 |
(7)多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阻燃剂简述 |
1.2 阻燃的必要性 |
1.2.1 严峻的火灾形势 |
1.2.2 阻燃材料对防火的贡献 |
1.2.3 采用阻燃材料取得的效益 |
1.3 阻燃模式 |
1.3.1 物理模式 |
1.3.2 化学模式 |
1.4 阻燃剂的分类 |
1.4.1 无机系阻燃剂 |
1.4.2 卤系阻燃剂 |
1.4.3 有机磷系阻燃剂 |
1.4.4 膨胀型阻燃剂 |
1.4.5 硅系阻燃剂 |
1.5 阻燃剂选用的一般原则 |
1.6 阻燃剂燃烧机理 |
1.6.1 燃烧机理 |
1.6.2 有机硅阻燃剂阻燃机理 |
1.6.3 卤系阻燃剂阻燃机理 |
1.6.4 氮化合物的阻燃机理 |
1.6.5 协效阻燃剂机理 |
1.7 阻燃剂目前国内外的形势 |
1.7.1 国外阻燃剂的发展状况 |
1.7.2 国内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
1.8 本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赛克三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合成路线 |
2.2.4 实验合成步骤 |
2.3 工艺路线的确定 |
2.3.1 与环氧烷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2.3.2 与醇类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赛克溶剂的选择 |
2.4.2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氯乙酯的结构分析 |
2.4.3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2.4.4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2.4.5 阻燃剂三[2-三(3-氯丙氧基)硅酰氧基乙基]异氰尿酸酯的结构分析 |
2.4.6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氯异丙酯的结构分析 |
2.4.7 阻燃剂赛克三硅酸二溴丙酯的结构分析 |
2.4.8 阻燃剂三[2-三(3-溴丙氧基)硅酰氧基乙基]异氰尿酸酯的结构分析 |
2.4.9 与醇类物质反应的缚酸剂的选择 |
2.5 产品的性能 |
2.5.1 产品的氧指数 |
2.5.2 力学性能测试 |
2.5.3 阻燃剂的物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二氧撑双硅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合成路线 |
3.2.4 实验合成步骤 |
3.3 工艺路线的确定 |
3.3.1 与环氧烷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3.3.2 与醇类反应工艺路线的确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溶剂的选择 |
3.4.2 阻燃剂乙二氧撑双硅酸氯乙酯的结构分析 |
3.4.3 阻燃剂乙二氧撑双硅酸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3.4.4 阻燃剂乙二氧撑双硅酸二氯丙酯的结构分析 |
3.4.5 阻燃剂二[三(3-氯丙氧基)硅酰氧基]乙烷的结构分析 |
3.4.6 乙二氧撑双硅酸二氯异丙酯的结构分析 |
3.4.7 乙二氧撑双硅酸二溴丙酯的结构分析 |
3.4.8 二[三(3-溴丙氧基)硅酰氧基]乙烷的结构分析 |
3.4.9 缚酸剂的选择 |
3.5 产品的性能 |
3.5.1 产品应用在 PVC 中的氧指数 |
3.5.2 产品应用在不饱和树脂中的氧指数 |
3.5.3 阻燃剂的物理相关性能测试结果 |
3.5.4 力学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和发表的文章 |
(8)铝电解电容器用高纯有机硅溶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硅溶胶 |
1.1.1 硅溶胶的结构与性质 |
1.1.2 硅酸的制备方法及聚合机理 |
1.1.3 水溶胶的制备工艺 |
1.1.4 有机硅溶胶的制备方法 |
1.1.5 硅溶胶的发展趋势 |
1.2 铝电解电容器 |
1.2.1 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 |
1.2.2 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
1.2.3 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的常用添加剂 |
1.2.4 杂质离子对铝电解电容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高纯水溶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2 实验方案选择及实验原理 |
2.1.3 制备工艺 |
2.1.4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胶粒制备阶段影响因素研究 |
2.2.2 胶粒生长阶段影响因素研究 |
2.2.3 胶粒生长动力学方程探讨 |
2.2.4 二氧化硅胶粒结构分析及表征 |
2.2.5 硅溶胶中杂质离子含量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高纯有机硅溶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1.2 实验方案选择 |
3.1.3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制备工艺的选择 |
3.2.2 温度和压强对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
3.2.3 有机硅溶胶与水溶胶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硅溶胶在铝电解电容器中的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1.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添加有机硅溶胶对铝箔的影响 |
4.2.2 添加量对闪火电压的影响研究 |
4.2.3 添加量对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
4.2.4 纹波寿命试验结果 |
4.2.5 电容器的预期寿命推算 |
4.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常压下铌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二氧化钛的概述 |
1.1.1 二氧化钛的结构及其特点 |
1.1.2 二氧化钛的应用 |
1.2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1.2.1 固相法 |
1.2.2 气相法 |
1.2.3 液相法 |
1.3 二氧化钛的掺杂改性 |
1.3.1 金属离子掺杂 |
1.3.2 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 |
1.3.3 多种元素共掺杂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装置 |
2.2.3 二氧化钛的合成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铌掺杂二氧化钛的物相结构 |
2.3.2 Raman谱图分析 |
2.3.3 XPS谱图分析 |
2.3.4 乙二醇体系特点研究 |
2.3.5 反应条件对形貌的影响研究 |
2.3.6 形貌的产生机理探讨 |
2.3.7 离子液体回收利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掺杂二氧化钛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所用仪器 |
3.2.2 性能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可见光的响应 |
3.3.2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3.3 掺杂量对介电性的影响研究 |
3.3.4 不同交变频率下掺杂量对电容影响研究 |
3.3.5 掺杂量对电阻性的影响研究 |
3.3.6 掺杂量对压敏性的影响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乙二醇与离子液体共混体系的初步探索 |
4.1 样品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钛物相结构 |
4.2.2 二氧化钛形貌研究 |
4.2.3 孔隙分析 |
4.2.4 光催化性能 |
4.2.5 介电性能 |
4.2.6 不同交变频率下电容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以卟啉为核的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蜂窝状膜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卟啉 |
1.1.1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1.1.1 Rothemund法 |
1.1.1.2 Alder法 |
1.1.1.3 Lindsey法 |
1.1.1.4 微波辐射法 |
1.1.2 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
1.1.2.1 医药领域 |
1.1.2.2 光电领域 |
1.1.2.3 聚合物改性 |
1.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 |
1.2.1 星形聚合物概述 |
1.2.2 星形聚合物的常见合成策略 |
1.2.3 活性聚合法合成星形聚合物 |
1.2.3.1 离子型活性聚合 |
(1) 阴离子活性聚合法 |
(2) 阳离子活性聚合法 |
1.2.3.2 活性自由基聚合 |
(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2) 氮氧自由基调介聚合(NMP) |
(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
1.3 水滴模板法制备蜂窝状膜 |
1.3.1 概述 |
1.3.2 蜂窝状膜的功能化方法 |
1.3.2.1 原位多层次自组装 |
1.3.2.2 表面接枝 |
1.3.2.3 生物活性分子固定 |
1.3.2.4 交联 |
1.3.2.5 模板法成膜 |
1.3.2.6 以蜂窝状膜作为模板进行功能化 |
1.3.2.7 其它方法 |
1.3.3 蜂窝状膜的应用 |
1.3.3.1 功能化阵列 |
1.3.3.2 仿生超疏水界面 |
1.4 课题提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化学原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剂的纯化 |
2.3.1 三乙胺的精制 |
2.3.2 二氯甲烷的精制 |
2.3.3 苯乙烯的精制 |
2.3.4 CuBr的精制 |
2.3.5 苯甲醚的精制 |
2.3.6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精制 |
2.4 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的合成及表征 |
2.4.1 卟啉THPP的合成 |
2.4.2 卟啉THPP的表征 |
2.4.2.1 红外光谱(FTIR) |
2.4.2.2 核磁共振谱(NMR) |
2.5 以THPP为引发剂的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及水解 |
2.5.1 含THPP的ATRP引发剂的合成 |
2.5.2 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 |
2.5.3 星形聚苯乙烯的水解 |
2.5.4 引发剂、聚合物及聚合物水解产物的表征 |
2.5.4.1 红外光谱(FT-IR) |
2.5.4.2 核磁氢谱分析(NMR) |
2.5.4.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
2.5.4.4 紫外光谱(UV) |
2.5.4.5 荧光光谱 |
2.6 星形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6.1 星形嵌段共聚物s(PS-block-PHEMA)的制备 |
2.7 蜂窝状膜的制备及表征 |
2.7.1 星形聚苯乙烯成膜 |
2.7.1.1 sPS,单一溶剂 |
2.7.1.2 sPS+lPS,单一溶剂 |
(1) 不同配比 |
(2) 不同分子量 |
(3) 不同浓度 |
2.7.2 星形嵌段共聚物成膜 |
2.7.2.1 不同浓度 |
2.7.2.2 不同溶剂配比 |
2.7.2.3 不同聚合物配比 |
2.7.2.4 退火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2.7.3 表征 |
2.7.3.1 光学显微镜观测 |
2.7.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测 |
2.7.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2.7.3.4 固体紫外及荧光 |
第三章 四羟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及星形聚苯乙烯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卟啉的合成及表征 |
3.2.1 红外光谱 |
3.2.2 核磁共振谱 |
3.2.3 紫外光谱 |
3.2.4 荧光光谱 |
3.3 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表征 |
3.3.1 四-(4-羟基苯基)卟啉ATRP引发剂的合成及表征 |
3.3.1.1 红外光谱 |
3.3.1.2 核磁共振谱 |
3.3.1.3 紫外光谱 |
3.3.1.4 荧光光谱 |
3.3.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规律研究 |
3.3.3 星形聚合物表征 |
3.3.3.1 红外光谱 |
3.3.3.2 核磁谱图 |
3.3.3.3 凝胶渗透色谱 |
3.3.3.4 紫外光谱 |
3.3.3.5 荧光光谱 |
3.4 星形聚苯乙烯的水解及表征 |
3.5 星形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3.5.1 凝胶渗透色谱 |
3.5.2 红外光谱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含卟啉星形聚合物的蜂窝状膜的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星形聚苯乙烯成膜 |
4.3 星形聚苯乙烯与线形聚苯乙烯共混成膜 |
4.3.1 线形聚苯乙烯/星形聚苯乙烯配比的影响 |
4.3.2 星形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 |
4.3.2.1 lPS:sPS为10:2 |
4.3.2.2 lPS:sPS为10:10 |
4.3.3 不同浓度 |
4.3.3.1 lPS:sPS为10:2 |
4.3.3.2 lPS:sPS为10:10 |
4.4 星形嵌段共聚物成膜 |
4.4.1 不同浓度 |
4.4.2 不同溶剂配比 |
4.4.3 不同聚合物配比 |
4.4.4 退火后形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作者简介 |
四、纳米二氧化硅-乙二醇体系的凝胶现象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类水滑石添加剂在不同体系下的摩擦性能及机理研究[D]. 王鲲鹏. 贵州大学, 2020(04)
- [2]肉豆蔻酸/二氧化硅相变纳米胶囊及其储热功能流体研究[D]. 宗冬冬. 兰州大学, 2018(09)
- [3]三维纳米多孔结构金属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与赝电容性能[D]. 刘翠连. 燕山大学, 2015(01)
- [4]二氧化硅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D]. 王珊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7)
- [5]丙二醇对胶体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陈妹琼,郭文显,张敏,程发良. 电池, 2015(01)
- [6]一种二元醇对胶体电解液性能的影响[J]. 陈妹琼,郭文显,张敏,程发良,陈红雨. 蓄电池, 2014(04)
- [7]多硅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董信.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3)
- [8]铝电解电容器用高纯有机硅溶胶的制备[D]. 任之君. 广州大学, 2012(02)
- [9]常压下铌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董波. 华东理工大学, 2012(10)
- [10]以卟啉为核的星形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蜂窝状膜的制备[D]. 金晶. 浙江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