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贯彻两个《决定》 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论文文献综述)
谢霄男[1](2016)在《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实现“中国梦”的合力问题,缘于其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要求以及深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展开该研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凸显出合力在“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增进“中国梦”实现进程中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而且在实践上能够认清“中国梦”实现道路的曲折性,坚定“中国梦”一定成为现实的信心和使“中国梦”的实现更具可操作性。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重点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梦”、“合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对“中国梦”、合力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基础上,对实现“中国梦”的合力“从何来”、“有哪些”以及“如何合”等问题展开探究,构建起实现“中国梦”合力的理论体系。归结起来,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基础理论。通过梳理中西方社会思想理论家有关合力的观点,把握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通过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合力的论述,阐明合力研究的指导理论。在此基础上,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合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并依据作用对象的标准将之划分为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依据作用时间的标准将之划分为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依据作用方向的标准将之划分为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依据作用形式的标准将之划分为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依据作用方式的标准将之划分为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二是阐明实现“中国梦”的五种对偶性合力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分别对五种对偶性合力,即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厘清五种对偶性合力具体是什么。三是辨明实现“中国梦”的同一对偶性范畴合力的相互关系。关于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相互关系是: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相互贯通,互为发展的基础,其存在与发展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关于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相互关系是:历史合力是现实合力的前身,现实合力是历史合力的延伸,我们不应割裂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联系与区别来谈“中国梦”。关于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相互关系是:正向合力有其积极作用,反向合力有其消极影响,我们应充分调动正向合力的积极作用,努力消解反向合力的消极影响。关于隐性合力与显性合力的相互关系是: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于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相互关系是:内生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外生合力,外生合力的形成也离不开内生合力,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四是探究五种对偶性合力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要在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双向转化中实现“中国梦”;在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交融互渗中实现“中国梦”;在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利弊分析中实现“中国梦”;在隐性自在合力与显性自为合力的交互作用下实现“中国梦”;在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双赢式互动中实现“中国梦”。五是以实现“中国梦”五种对偶性合力的典型分析为基础,总结“中国梦”合力有效实现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科学性、人民性、辩证性、创新性及系统性。总的来说,本研究首先通过挖掘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基础理论,探究了实现“中国梦”合力“从何来”,再通过分析实现“中国梦”五种对偶性合力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及同一对偶性范畴合力的相互关系,明晰了实现“中国梦”的合力“有哪些”,最后研究落脚于对五种对偶性合力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和“中国梦”合力有效实现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具体回答了实现“中国梦”合力“如何合”的问题。
吴国斌[2](2014)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反腐廉政建设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讨论的问题。反腐廉政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核心的议题之一就是提升绩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政府中和社会上的反腐廉政建设已经进行了60多年。在这60多年中,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反腐廉政建设中,人民群众也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入到反腐廉政建设的实践中。60多年的反腐廉政建设取得怎样的效果,党的领导人、纪检监察部门、学术界的研究者、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均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作出自己的判断。另外,国(境)外政客和学者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建设的成效作出自己的分析。毫无疑问,以上的各种判断和分析,有些是符合我国反腐廉政建设实际的,有些是罔顾事实的编造,有些甚至是利用腐败问题攻击我国的口实。要想科学、全面地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廉政绩效,必须学习反腐廉政绩效理论,熟悉反腐廉政绩效的历史,总结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经验和绩效不足的教训,有效开展反腐廉政绩效评估。反腐廉政绩效理论方面,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理论的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反腐廉政绩效历史方面,既要认清每一历史阶段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的绩效及经验启示,也要把握60多年这一整体阶段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的绩效及经验启示。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的经验和绩效不足的教训方面,经验的把握要注重层次性,看哪些经验是阶段性的,只是某一阶段或某一事件带来的经验;哪些经验是长久性的,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建设的始终。教训的提炼要深刻,注重从腐败产生和蔓延的深层次规律、反腐廉政建设的工作规律的角度来总结。绩效评估方面要把握好评估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唯有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廉政绩效,也才能进一步提升当前和今后的反腐廉政绩效。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研究的问题及如何开展研究进行了概括。主要对腐败、廉政、反腐倡廉建设、绩效、反腐廉政绩效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同时,阐明了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了反腐廉政绩效理论。主要是提炼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论述,并将现代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的绩效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党建理论和廉政学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博弈论,政策科学、法学的相关理论在反腐廉政绩效主题下进行梳理,为提升反腐廉政绩效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之前的反腐廉政绩效。分别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始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徘徊中前进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并总结每一阶段反腐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经验教训。第四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廉政绩效。分别分析了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迈向新世纪、新世纪新阶段的反腐廉政绩效,并总结了每一阶段反腐廉政取得成效的经验教训。第五章总结了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主要经验和绩效不足的原因、教训。本章立足于历史考察的经验启示和现实问题的全面分析,分别探究了反腐廉政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效应及主要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归纳了反腐廉政建设绩效与目标出现差距的表现、原因和教训。第六章提出了提升反腐廉政绩效的对策建议。在总结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经验和绩效不足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反腐廉政绩效的建议:一、完善反腐廉政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二、建立反腐廉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三、正确认识反腐廉政形势和绩效,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四、提升专门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五、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六、提高反腐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储波[3](2006)在《因应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良好开局的五年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开始
储波[4](2006)在《因应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二、全区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贯彻两个《决定》 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区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贯彻两个《决定》 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论文提纲范文)
(1)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不足及发展态势 |
1.3 相关概念分析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4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1.5.4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和基础理论 |
2.1 合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
2.1.1 中国传统社会的合力思想资源 |
2.1.2 西方社会的合力思想资源 |
2.2 合力研究的指导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合力的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合力的思想 |
2.3 社会发展的合力系统及其分类 |
2.3.1 社会发展的合力系统 |
2.3.2 社会发展的合力分类 |
第三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辩证统一 |
3.1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划分 |
3.1.1 内涵不同 |
3.1.2 特征不同 |
3.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
3.2 实现 “中国梦”,既要重视主体合力,又要重视客体合力 |
3.2.1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 |
3.2.2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相互贯通,互为发展的基础 |
3.2.3 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双向建构 |
3.3 在主体合力与客体合力的双向转化中实现 “中国梦” |
3.3.1 开启逐梦征程,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实现客体合力主体化 |
3.3.2 扬起逐梦风帆,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主体合力客体化 |
3.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基于实践促成主客体合力双向转化 |
第四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辩证统一 |
4.1 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划分 |
4.1.1 内涵不同 |
4.1.2 特征不同 |
4.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
4.2 实现 “中国梦”,既不能离开历史合力,也不能离开现实合力 |
4.2.1 历史合力是现实合力的前身 |
4.2.2 现实合力是历史合力的延伸 |
4.2.3 不应割裂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联系与区别来谈 “中国梦” |
4.3 在历史合力与现实合力的交融互渗中实现 “中国梦” |
4.3.1 历史合力对现实的直接影响力 |
4.3.2 现实合力的生成状况 |
4.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二者的良性互动 |
第五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辩证统一 |
5.1 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划分 |
5.1.1 内涵不同 |
5.1.2 特征不同 |
5.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
5.2 实现 “中国梦”,既要重视正向合力又不可忽视反向合力 |
5.2.1 正向合力的积极作用 |
5.2.2 反向合力的消极影响 |
5.2.3 充分调动正向合力的积极作用,努力消解反向合力的消极影响 |
5.3 在正向合力与反向合力的利弊分析中实现 “中国梦” |
5.3.1 正向合力对实现 “中国梦”不一定是有利的 |
5.3.2 反向合力对实现 “中国梦”不一定是有弊的 |
5.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比较二者的利弊 |
第六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隐性合力与显性合力的辩证统一 |
6.1 隐性合力与显性合力的划分 |
6.1.1 内涵不同 |
6.1.2 特征不同 |
6.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
6.2 实现 “中国梦”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 |
6.2.1 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相互依存 |
6.2.2 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相互促进 |
6.2.3 显性合力与隐性合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6.3 在隐性自在合力与显性自为合力的交互作用下实现 “中国梦” |
6.3.1 隐性合力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自在性 |
6.3.2 显性合力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自为性 |
6.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二者的互补与互渗 |
第七章 “中国梦”的实现是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辩证统一 |
7.1 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划分 |
7.1.1 内涵不同 |
7.1.2 特征不同 |
7.1.3 结构与功能不同 |
7.2 实现 “中国梦”,既要重视内生合力,也要重视外生合力 |
7.2.1 内生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外生合力 |
7.2.2 外生合力的形成离不开内生合力 |
7.2.3 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
7.3 在内生合力与外生合力的双赢式互动中实现 “中国梦” |
7.3.1 内生合力以外生合力为保障并为外生合力营造稳定的内部环境 |
7.3.2 外生合力以内生合力为基础并为内生合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7.3.3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二者的有效互补 |
第八章 “中国梦”合力有效实现的基本要求 |
8.1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科学性 |
8.2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人民性 |
8.3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辩证性 |
8.4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创新性 |
8.5 “中国梦”合力的有效实现应体现系统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0.1.1 问题的缘起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0.2.1 腐败、廉政、反腐倡廉建设 |
0.2.2 绩效、反腐绩效、廉政绩效和执政绩效 |
0.2.3 反腐廉政绩效概念的总结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内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研究 |
0.3.2 国(境)外关于中国大陆反腐廉政绩效的研究 |
0.3.3 反腐廉政绩效研究的总结 |
0.4 研究的思路、路径和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路径 |
0.4.3 研究方法 |
0.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0.5.1 研究重点 |
0.5.2 研究难点 |
0.5.3 研究创新点 |
1 反腐廉政绩效的理论梳理 |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论述 |
1.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论述 |
1.1.2 列宁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论述 |
1.1.3 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人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论述 |
1.2 多学科视角下的反腐廉政绩效理论 |
1.2.1 现代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的反腐廉政绩效理论 |
1.2.2 经济学视角下的反腐廉政绩效理论 |
1.2.3 政策科学视角下的反腐廉政绩效理论 |
1.2.4 法学视角下的反腐廉政绩效理论 |
2 改革开放之前反腐廉政绩效的历史考察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2.1.1 整风整党运动达到预期效果 |
2.1.2 “三反”“五反”运动的显着成效和不足 |
2.2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2.2.1 “新三反”和新的反贪污浪费运动巩固成果 |
2.2.2 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展开 |
2.3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2.3.1 整风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严重后果 |
2.3.2 农村“三反”和整风整社的成绩和偏差 |
2.3.3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成绩和严重失误 |
2.3.4 监察制度和纪律检查制度的新变化削弱绩效 |
2.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2.4.1 “精兵简政”、“节约闹革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2.4.2 “一打三反”运动酿成新的冤假错案 |
2.4.3 党的领导体制和反腐机构被破坏 |
2.5 在徘徊中前进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2.5.1 拨乱反正,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2.5.2 惩处腐败分子,促进经济恢复和思想解放 |
3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廉政绩效的历史考察 |
3.1 改革开放初始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3.1.1 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逐步形成反腐工作体制机制 |
3.1.2 继续查案办案,反对干部特殊化 |
3.1.3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 |
3.2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3.2.1 整党活动的成绩和不足 |
3.2.2 纠正新的不正之风,挽回经济损失 |
3.2.3 “把反腐蚀寓于建设和改革之中”,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 |
3.2.4 反腐廉政绩效倒退,出现政治风波 |
3.3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3.3.1 查处腐败犯罪案件,掀起反腐风暴 |
3.3.2 反对不正之风和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 |
3.3.3 反腐廉政间接效果明显 |
3.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反腐廉政绩效 |
3.4.1 加大查案力度,改革纪检监察体制 |
3.4.2 制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
3.4.3 开展专项治理,狠刹各种不正之风 |
3.5 迈向新世纪的反腐廉政绩效 |
3.5.1 查办大案要案取得重大进展 |
3.5.2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3.5.3 加强权力的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 |
3.5.4 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惩防并举 |
3.6 新世纪新阶段的反腐廉政绩效 |
3.6.1 继续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 |
3.6.2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
3.6.3 大力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
3.6.4 改革和完善纪检体制,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
3.6.5 构建惩防体系,开辟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
4 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主要经验和绩效不足的原因、教训 |
4.1 反腐廉政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1.1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1.2 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1.3 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2 反腐廉政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2.1 对经济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2.2 对政治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2.3 对文化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2.4 对社会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2.5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 |
4.3 反腐廉政建设绩效不足的原因和教训 |
4.3.1 绩效与目标产生差距的表现 |
4.3.2 绩效与目标出现差距的原因 |
4.3.3 绩效与目标出现差距的教训 |
5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提升反腐廉政绩效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
5.1 完善反腐廉政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
5.1.1 反腐廉政绩效评估的原则 |
5.1.2 反腐廉政绩效评估的标准 |
5.1.3 反腐廉政绩效评估的方法 |
5.2 建立反腐廉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5.2.1 目前国内外反腐廉政绩效评估指标的评析 |
5.2.2 反腐廉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廉政形势和绩效,科学制定政策措施 |
5.3.1 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廉政形势和绩效 |
5.3.2 科学制定反腐廉政的政策措施 |
5.4 提升专门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 |
5.4.1 提升反腐廉政专门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
5.4.2 加强反腐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 |
5.5 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
5.5.1 丰富社会监督形式,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
5.5.2 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5.6 提高反腐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
5.6.1 反腐廉政绩效与反腐廉政建设科学化 |
5.6.2 绩效导向下的反腐廉政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全区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贯彻两个《决定》 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论文参考文献)
- [1]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D]. 谢霄男.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绩效研究[D]. 吴国斌. 武汉大学, 2014(06)
- [3]因应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储波. 实践, 2006(Z1)
- [4]因应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储波. 思想工作, 200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