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沂源县1990~2001年食物中毒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辉[1](2016)在《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近年来,随着化肥和农药等农业化学化手段的扩大使用、工业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济利益驱使下“投机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健康、社会稳定、“三农”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带来负面作用,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建设和优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基于农产品类别内部理化性质和外部表征引起差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带来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在管理系统、法律法规系统、标准与认证系统、检测与可追溯系统和预警系统上的交叉和漏洞,建立、优化类别差异基础上的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势在必行。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章绪论,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分析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地域特性等总结,从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等进行了概括。第二章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方面的基础理论、规制动力学、规制手段和评价系统等相关研究结论,发现研究中缺乏对理论视角内部联系的讨论、规制的机理研究和基于农产品类别差异的规制体系研究。然后,归总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实践经验,发现其具有细化的管理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系统、严格的标准与认证系统、良好的检测与可追溯系统和预警系统,明确了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建立和优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章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针对即将建立、优化的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辨析了食品与农产品、农业地域、特色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认证、规制等相关概念;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外部性等经济学理论,目的论、道义论、德性论、契约论等伦理学理论,区域公共品牌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相关理论,理顺了研究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第四章山东省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现状分析,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有丰富海陆农业资源,水果、蔬菜和水产品产量及产值长期在全国位居首位。选择山东省水果、蔬菜和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建立和优化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具有典型意义。研究中从山东省农业发展概况、果蔬产品和水产品发展状况出发,梳理了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规制体系现状,发现山东省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管理系统的一统性、协调性较差,缺少社会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协调度不高,缺乏长效性;标准制定的风险评估不足,对不同农产品没有针对性;检测手段和能力严重不足,可追溯体系的方法和范围有限;预警系统不健全。第五章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分析,山东省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问题的存在,说明在动力学机制上尚未理顺。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除了类别差异因素外,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行政体系因素会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产生影响。研究了农产品通过生产、储运和流通等环节,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通过同类别内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生产方式、流通环节的流通供应链、消费环节的消费需求以及整个过程经济活动中经济伦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工具选择的研究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演进的分析。第六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消费者评价及消费者的农产品购买意愿分析,农产品消费市场是买方市场,由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构成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方向。研究中以山东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描述性分析了山东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评价和农产品购买意愿,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各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素;由于农产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性,文中还对具有地域和类别双重认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消费者认知和购买意愿进行了描述性和回归分析。通过消费层面的分析,对构建和完善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重点和方向提供了事实依据。第七章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立足于类别差异的基础之上,要注重系统间的相互配合,重视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1)管理系统要以类别划分、从建立多元化管理模式和优化政府管理结构方面着手;(2)法律法规系统要从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法定要求、完善生产经营过程的法律规定、修订和完善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入手;(3)标准与认证系统要从具有地方特色、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完善标准化基础上的认证机制上下功夫;(4)检测与可追溯系统要从有效提高检测能力、打造全方位的可追溯平台和建立问题农产品召回制度方面努力;(5)预警系统要注重加快评估预测体系、预警定级反应机制和预警平台的建设等。总之,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建设和优化,需要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概念和理论、规制机理和规制体系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研究的创新在于:首先,提出了类别差异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基本性因素,建立了经济社会、自然和行政体系因素在内的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影响因素构成体系;其次,提出了通过生产方式、流通供应链、消费需求和经济伦理路径,研究不同农产品全产品链的质量安全规制机理的基本途径;最后,通过对山东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定量、定性分析,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要以类别差异为基础的新思路。构建管理、法律法规、标准与认证、检测与可追溯和预警系统协调统一的规制体系,会对消费者的健康、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提供重要的保障。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领域较多,统计体系不够完善,指标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强研究实施管理多元化的限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系,打造合理控制范围内的多元化管理体系;二是合理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的测度指标体系,尤其是建立在地域类型区别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三是继续探究农产品地域特征与质量安全、质量安全规制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实现省域范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不断优化。
蔺阿娜[2](2015)在《山东淄博市政府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6.3亿人次,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多。国人出境游人数达到1.1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八点多。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数第一次突破1亿元大关。然而,最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各个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出现频发,多发的态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深入发展,给广大游客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生命和财产危险。安全是旅游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过程中多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近些年来我国兴起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并逐渐成为焦点。提高政府处理与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也同样受到公众的关注。旅游应急管理能力需要加强,这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必然需要。通过文献检索,对地方政府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定义是:旅游行业机构以及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事前预警、事发应对、事中处理与事后处理阶段里,通过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采取必要的方法措施,使得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促进旅游业以及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旅游应急管理,重点在应急管理的三个阶段和九个重点方面,即事前的风险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演习与培训、应急资源的准备、沟通与媒体;危机事中的应急管理、沟通与媒体;危机事后的危机恢复、危机评估。旅游应急管理是综合应用科学、科技、计划和管理的学科,用于处理在旅游业中对大量旅游人群造成重大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以及干扰社会生活的事件。本文最终提出:地方政府为加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防范和应对旅游业突发事件能力,必须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以全过程管理为主线,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应急管理。同时,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加强与各部门、各条块、各层级之间的应急处理联动,加强日常信息互通,以及相邻地方政府互动,增强旅游危机处理的主动性和协调性。
于大泳[3](2014)在《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2年春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和中国实施了细菌战,致使中朝两国疫病的大范围流行,给两国军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和减少疾病,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地群众性卫生运动,我们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地开展不但有效地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争,而且也减少了疾病,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从运动发起一直到现在,爱国卫生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历史时期都起到了移风易俗和改造国家的重要作用,而且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其1952—1965年期间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对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概括,总结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对这期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论文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情况。主要对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开展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措施、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成就以及山东省部分地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典型做法进行介绍。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期间,山东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了设置省、市、县、乡四级防疫机构,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和开展环境卫生等措施,彻底地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改善了城乡卫生面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有效地控制了流行性疾病,推动了山东省医疗机构建设,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完善了各级妇幼保健组织,探索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二部分主要介绍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部门工作开展不平衡,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对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保护重视不足以及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利用上存在着问题。存在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乏深入细致地宣传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经费不足,缺乏人才,缺乏卫生运动与生产结合问题的经验。第三部分主要介绍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经验及其对当今的启示。爱国卫生运动在山东省的开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的基本经验主要是有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专业的机构和专业队伍,爱国卫生运动与生产结合起来,健全制度,保持经常。对当今的启示主要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宣传先行,坚持科学性,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党的领导。
朱振昕[4](2014)在《基于健康体检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组分模式的冠心病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迫切需要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遏制其危害。CVD从发生、发展到转归为某结局(死亡等)的历程,是危险因素逐渐积累并不断损伤血管系统的结果。对CVD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干预高危个体,有助于降低CVD的疾病负担,发挥重大的公共卫生学作用。目前,各国均采用以" Framingham模型”为代表的“10年CVD累积风险评估模型”对CVD进行“总体危险”评估。但是这些模型选择的预测因子有限,预测能力相对不足。研究发现CVD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常常聚集出现在同一个个体身上,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多种代谢组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MetS概念的提出,对CVD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国际上诸多研究表明,MetS的组成成分不仅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增加了CVD的危险度。近年来,中国的健康管理产业迅猛发展,健康体检数据以其样本含量大,信息准确、全面、丰富,纵向监测可持续性,能够反映城镇居民健康状况等优点,成为流行病学数据的热点来源。本研究依托山东省多家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平台系统,以其大样本人群为基础,充分利用平台系统中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构建适宜于中国城镇居民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风险评估模型。资料与方法:依托山东省立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平台系统,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其他辅助检查等多种形式收集体检者的健康资料,构建2005-2010年纵向监测健康体检队列。在5311名MetS人群中,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方法,探索MetS广义组分结构模式;在1335名“极端”病例对照研究人群(445名CHD病例,890名健康对照)中,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基于广义MetS组分因子的CHD判别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立判别准则;在1923名5年随访队列研究人群中,采用Cox回归构建基于广义MetS组分因子的CHD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确立预测准则;最终,运用各因子对CHD的危险系数为权重对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得到综合预测因子(Synthetic Predictor, SP),进一步应用SP绘制风险评估矩阵,在常规健康查体中评估体检者得CHD的风险。研究结果:1.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MetS诊断组分及组分的组合模式在男性和女性MetS人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针对男性和女性MetS人群,基于16个常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EFA深入研究了男性和女性MetS结构模式。结果表明,男性MetS可由8个独立的代谢组分公因子解释,依次为1)血液粘稠因子:支配Hb和HCT,2)脂质粘稠因子:支配LDL-C和TC,3)脂质代谢因子:支配TG和HDL-C,4)血压因子:支配SBP和DBP,5)肝酶因子:支配ALT和GGT,6)糖代谢因子:支配UA、FBG和CREA,7)脂肪堆积因子:支配NAFLD和BMI,8)炎症反应因子:支配WBC和CREA;女性MetS仍由该8个独立的代谢组分公因子解释,但结构和次序稍有不同,依次为1)脂质粘稠因子:支配TC、LDL-C和HDL-C,2)血液粘稠因子:支配Hb和HCT,3)肝酶因子:支配GGT和ALT,4)血压因子:支配DBP、SBP和BMI,5)炎症反应因子:支配UA、 CREA和WBC,6)脂质代谢因子:支配TG和HDL-C,7)糖代谢因子:支配FBG和WBC,8)脂肪堆积因子:支配NAFLD和BMI。3.基于“极端”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Logistic判别模型,在男性人群中判别CHD患病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4(95%CI0.984-0.998),采用0.5617为判别截断点,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98.5%;在女性人群中判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8(95%CI0.982-1.000),采用0.4158为判别截断点,灵敏度为99.3%,特异度为97.0%。4.基于队列研究设计的Cox预测模型,在男性人群中预测5年CHD发生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10.851-0.889),确定0.0701为预测截断点,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79.9%;在女性人群中预测5年CHD发生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73-0.921),确定0.0739为预测截断点,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5.2%。5.基于构建的Cox回归预测模型,绘制5年CHD风险评估矩阵图,将复杂的预测模型转化为浅显易懂、简便易行的CHD风险评估工具。6.在28200名研究对象中,被认为有较高CHD风险人群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呈S型曲线。45岁以下的人群,高危个体所占的比例极低;45岁到65岁的人群中,高危个体所占的比例急剧上升;65岁以上人群高危个体所占比例趋向稳定,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论:1.本研究结果提示MetS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发病机理、发病过程、症状表现等状况不同,可能是由于男、女性在遗传、内分泌代谢、内在素质以及致病因子暴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的原因所致。2.MetS的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单一的发病机制不足以解释MetS中所有代谢异常的聚集,可能是血液粘稠、血脂紊乱、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3.本研究通过对8个潜在因子的得分进行综合加权构建了SP指标,拟合的CHD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很好地判别和预测中国城镇居民CHD的发生情况。绘制的风险评估矩阵图能够方便、直观地应用于临床个体CHD风险评估的实际工作中。4.研究人群CHD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45岁到65岁人群CHD高危个体所占的比例急剧上升,应该加强对45岁之前人群的CHD预防和控制工作,遏制其在中老年阶段CHD风险的迅速上升。
伦华美[5](2012)在《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现状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后,SARS的肆虐、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的频发和恐怖事件的潜在危害等带给人们震撼的同时,也驱使众多国家、地区开始重视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在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诸多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对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调查处理、健康宣教等重要职能,其应急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成败。SARS疫情充分暴露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在组织建设、人员素质、物资装备、检验能力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同时也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带来了发展和完善的新机遇。当前,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体系建设较以前也有了较大发展。但这个体系中组织机构、应急预案、人力资源、物资保障、检验能力构架是否到位,就需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基于此,本研究是针对淄博市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进行的现况研究,发现淄博市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现状以及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为完善淄博市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提供依据,为推动淄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普查和查阅资料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淄博市疾控中心及所辖的8个县(区)疾控中心从单位基本情况(资产收支、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调、预案体系、应急队伍组建情况、培训和演练情况、物资和装备配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采用了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通过对淄博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淄博的应急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体系,开展了培训和演练提高了现场调查处置能力,按照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进行了装备配备和物资储备,部分区县卫生应急资金已经纳入了预算管理,实验室检验设备和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但是,仍然存在应急管理协调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预案体系不健全,培训演练机制不全面,物资储备和装备配备不到位,卫生应急日常工作经费和储备金不能满足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实验室检验装备和能力滞后于工作需要的问题。结论各级疾控中心比较重视应急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能力。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目前,应急能力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没有独立编制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和工作人员,应急管理协调组织机制不健全。(2)应急预案种类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培训演练过多的偏重于传染病防治和突发事故,形式单一,内容片面,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区域部门合作性。(3)疾控机构应急队伍配置欠合理,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4)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工作投入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后勤保障能力较弱,应急资金和应急物质的储备和管理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缺乏,检验检测能力较差,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政策建议(1)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2)加强对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健全和完善预案体系。(3)完善人员配置,提高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员的整体素质。(4)做好物资、经费储备和应急装备配备,提高后勤保障能力。(5)完善应急培训演练机制,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素质。(6)加大卫生应急检测检验设备的投入,提高卫生应急检验能力
董世华[6](2012)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寄宿制学校已经逐步成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管理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在寄宿率逐渐增加的同时,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绝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非寄宿制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转移。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办学条件简陋,人员配备简单化,学生生活与学习机械结合的状态。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欠规范,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限制地延长寄宿生学习时间剥夺了学生课余生活,影响了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及其身心正常发育,同时也制约了寄宿制办学模式优势的发挥。为了巩固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湖北、江西、甘肃、广东和广西5省13县3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即从社会化理论、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阐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动因及政策预期,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材料的综合归纳,结合文献资料,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地域分布特征、生源特点、教师生存境遇、学校成本结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总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总结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制度设计简单化的限制等。第七章针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即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唐家坤[7](2011)在《农民科技意识研究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并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日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深入,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水平和科技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要。而目前农民科技意识的现状制约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阻碍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科技意识的研究,本文以山东沂源县农民的科技意识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谈话等形式,客观真实的了解农民科技意识的现状,针对农民科技意识中产生的问题,以求找到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有效对策。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及其相关对象的反映,农民的科技意识,是农民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认识、观点和心理的总称,科技意识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科技意识对科学发展起促进作用,较高的科技意识有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必然会促进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的科技意识还比较淡薄,受小农思想束缚,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科技普及不力,致使农民科技意识提高缓慢,没有掌握有效地科学方法,难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不能贯穿始终,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文化程度不同造成农民科技意识差距,收入水平不同和土地面积不同加大农民科技意识的差距,学习农技知识情况和途径不同加剧农民科技意识差距运用科技知识产生的效果不同决定农民科技意识差距的必然性。培育农民的科技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对存在反作用原理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转变小农意识——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思想瓶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文化、用科技、促生产的良好氛围;抓好普法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加强阵地建设,积极的宣传法律,克服小农意识。发展教育——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文化瓶颈,抓好义务教育,巩固基础教育,突出科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构建终身教育的模式,确立“终身教育”政策。引进技术——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技术瓶颈。引进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立科技互助组,评选奖励科技示范户,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效益——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效益瓶颈。通过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收集方式,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先进的耕作制度、各种农业生产标准规范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科技意识的转变提供强大动力。政策扶持——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政策瓶颈。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定期进行科技培训,常年提供技术服务,是培养和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基本环节。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构建多元的农业新技术传播和推广体系,为科技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科技干部和乡镇科技技术人员驻村办公制度、建立农村科技进步奖励制度、大学生村官制度、城乡科技交流活动。加大投入——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资金瓶颈。加大农业投入,启动保障农业投入立法进程,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生活改善,消灭城乡差距,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发展教育、引进技术、提高效益,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进程,才能实现农民科技意识很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
贾军超[8](2011)在《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校园中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出现了各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安全隐患,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情况。校园安全问题历来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和专家所重视,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校园安全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国内外学者多着眼于宏观方面,进行定性分析,为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政策和制度;或是以某个学校或安全事件为主要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但很少有对某一地区的某一类型学校进行定量分析和系统研究,并制定出符合这个地区学校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制度。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当面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收集方法对山东省东中西三地区6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深入的调查。调查问卷经核对整理后,得出客观全面的参数,并结合访谈情况,得出山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在安全配套设施、饮食安全、周边环境安全、卫生防疫和安全预防教育等方面的管理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运用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建立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提出改进山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建议,为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师生的安全和提高学校安全预防管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我国其他地区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进而为建立健全完备的学校安全预防管理体系做出一点贡献。
任军[9](2008)在《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历程,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实地调查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基本条件,总结得出发展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最后结合肥城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实际情况,形成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目的是推动肥城市有机农业快速发展。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表明“石油农业”已无法适应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需要。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将逐渐替代“石油农业”。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指标,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有机农业除具有传统农业特征外还具有持续性、集约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成功经验表明:发展有机农业必须把握住建立有机食品国际认证体系和生产体系、塑造品牌、拓展消费市场、努力加大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大力推广有机农业高新科学技术、保障有机产品质量安全与稳定等要素,尤其是要做好认证体系的建立。国内有机农业发展经验表明:我国已初步建立有机食品国际认可的认证体系,生产初具规模,产品多为出口,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完善,技术与物资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机食品的认证,有机生产基地和有机产品销售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对肥城市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质量状况、土壤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等全面调查总结得出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因素和制约因素。优势因素包括: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农业基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政策保障、丰富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已成规模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快速发展的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旺盛的市场需求;制约因素包括:水资源短缺、化学农用品的大量使用、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识存在误区、市场培育与开发问题、价格问题、科技问题。根据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的教训和成功经验,结合肥城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本文首次提出肥城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三点对策建议:(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进而提出多条规划原则。为使肥城市有机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结合肥城市实际情况提出13条发展规划原则,并规划了有机农产品种植布局。(2)积极组织新型农业合作社,并对如何更好服务于有机农业发展提出相应完善措施。新型农业合作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改变家庭财产关系和以农户或农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前提下,农民通过自愿联合组成的,由入社农民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助、自治、自立的经济组织。为使新型农业合作社更好的服务于肥城市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保护新型合作社的合法地位、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并加强业务指导。(3)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和服务有机农业发展。政府作为市场的仲裁者,为有效经济活动设定正确激励机制提供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帮助市场给出正确的信号。为使有机农业更好地发展,政府职能须从以下方面加以转变:组织产品宣传、技术培训等服务;组织和实施市场体系与质量监督机制建设;促进有效供给、保障有序发展;提供领导与政策创新。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多种惠农政策的实施,有机农业作为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体系,必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与农产品的竞争力,这对打破绿色壁垒,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随着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农业必将在肥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于军生[10](2008)在《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1年以来,随着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生产从起步到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国内首家建成较为完善的地市级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质量安全三级网络检测体系,做好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不断扩大市场流通,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通过分析淄博市无公害蔬菜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在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着与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在现有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中,有些标准还不配套、不完善;检测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检测能力不足,多系统检测机构并存,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关系亟待理顺,检测机构本身管理薄弱,检测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建设、认证工作薄弱,不能适应生产和满足消费需求;农技示范推广难度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健全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健全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以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基础、加强蔬菜质量安全认证和管理工作;加强示范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快无公害蔬菜经营体系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支持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在健全、完善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生产源头、有效监管生产全过程、加大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力度、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与市场准入制度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最好途径。
二、沂源县1990~2001年食物中毒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沂源县1990~2001年食物中毒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呈现多发性和反复性 |
1.1.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危害较为严重 |
1.1.3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隐蔽性强 |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地域性差异较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实践经验借鉴 |
2.2.1 国外实践经验借鉴 |
2.2.2 国内实践经验借鉴 |
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述评 |
2.3.1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2 国内外实践经验评述 |
第3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辨析 |
3.1.1 食品与农产品 |
3.1.2 农业地域 |
3.1.3 特色农产品 |
3.1.4“三品一标”认证 |
3.1.5 农产品质量安全 |
3.1.6 规制 |
3.2 理论基础 |
3.2.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2 伦理学相关理论 |
3.2.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3.2.4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3.2.5 政府规制理论 |
3.2.6 市场经济理论 |
第4章 山东省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现状分析 |
4.1 山东省农业发展概况 |
4.1.1 农业发展阶段特点 |
4.1.2 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 |
4.1.3 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
4.2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
4.2.1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整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
4.2.2 山东省果蔬质量安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3 山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 山东省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4.3.1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整体现状 |
4.3.2 山东省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制体系现状 |
4.3.3 山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现状 |
4.3.4 山东省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分析 |
5.1 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影响因素 |
5.1.1 经济社会因素 |
5.1.2 自然因素 |
5.1.3 行政体系因素 |
5.2 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的作用机理 |
5.2.1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通过生产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 |
5.2.2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通过流通供应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 |
5.2.3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通过消费需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 |
5.2.4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通过经济伦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 |
5.3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建立的工具选择及演进 |
5.3.1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形成 |
5.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建立的工具选择 |
5.3.3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演进 |
5.4 小结 |
第6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消费者评价及消费者的农产品购买意愿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基本特征 |
6.2 统计结果分析 |
6.2.1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的分析 |
6.2.2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评价 |
6.2.3 消费者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分析 |
6.2.4 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知及购买意愿的分析 |
6.3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和购买意愿的分析 |
6.3.1 分析框架的建立 |
6.3.2 线性回归分析 |
6.3.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6.4 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认知及购买意愿的分析 |
6.4.1 分析框架的建立 |
6.4.2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7.1 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 |
7.2 管理系统 |
7.2.1 管理系统的构建要以类别划分 |
7.2.2 建立多元化管理模式 |
7.2.3 优化政府管理架构 |
7.3 法律法规系统 |
7.3.1 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法定要求 |
7.3.2 完善生产经营过程的法律规定 |
7.3.3 修订和完善责任追究方面的法律法规 |
7.4 标准与认证系统 |
7.4.1 系统的建立要具有地方特色 |
7.4.2 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 |
7.4.3 完善标准化基础上的认证机制 |
7.5 检测与可追溯系统 |
7.5.1 有效提高检测能力 |
7.5.2 打造全方位的可追溯平台 |
7.5.3 建立问题农产品召回制度 |
7.6 预警系统 |
7.6.1 加快评估预测体系建设 |
7.6.2 打造预警定级反应机制 |
7.6.3 注重预警平台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山东淄博市政府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2.1 现实需要 |
1.2.2 理论需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论 |
1.3.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旅游突发事件危机管理 |
1.3.3 国内外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进展 |
1.3.4 政府在旅游应急管理中的职责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1 管理及应急管理的概念 |
2.1.2 旅游应急管理及一般应急管理的概念 |
2.1.3 应急管理相关主体 |
2.2 旅游业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
2.2.1 旅游突发事件的分类 |
2.2.2 旅游突发事件的分级 |
3 淄博市旅游突发事件问题分析 |
3.1 山东淄博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分析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危险因素分析 |
3.2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黉山庙会应急处置案例分析 |
4 山东淄博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
4.1 机制建设 |
4.1.1 机构设置 |
4.1.2 预案管理 |
4.1.3 预防措施 |
4.1.4 队伍建设 |
4.1.5 联动协调 |
4.1.6 信息管理 |
4.1.7 宣教培训 |
4.2 对策及建议 |
4.2.1 建立旅游应急体系 |
4.2.2 加强合作互动,提高联动水平 |
4.2.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旅游应急预案针对性 |
4.2.4 加大应急管理的平台建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目的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情况 |
一、 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兴起 |
(一) 中央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精神 |
(二) 爱国卫生运动在山东省的蓬勃开展 |
(三) 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 |
二、 山东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政策措施 |
(一) 建立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
(二) 大力进行宣传教育 |
(三) 大力开展环境卫生运动 |
三、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 彻底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 |
(二) 改善了城乡卫生面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
(三) 流行性疾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
(四) 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四、 山东各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典型做法 |
(一) 潘家岑坚持泥封发酵堆肥的具体做法 |
(二) 日照县的具体做法 |
(三) 淄博市牟家庄通过积肥消灭蚊蝇滋生地 |
(四) 嘉祥县农村保健员组织情况介绍 |
第二部分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卫生部门工作开展不平衡 |
(二) 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
(三) 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得不到足够重视 |
(四) 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
二、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缺乏深入细致地全面教育 |
(二) 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
(三) 经费不足,缺乏人才 |
(四) 缺乏卫生运动与生产结合问题的经验 |
第三部分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经验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
一、 1952—1965 年山东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经验 |
(一) 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 |
(二) 坚持走群众路线 |
(三) 建立专业化的机构和队伍 |
(四) 爱国卫生运动与生产结合起来 |
(五) 健全制度,保持经常 |
二、 1952—1965 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对当今的启示 |
(一)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宣传先行 |
(二)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科学性 |
(三)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群众路线 |
(四)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基于健康体检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组分模式的冠心病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数据信息采集 |
三、诊断标准 |
四、预测因子选择 |
五、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六、统计分析工具 |
结果 |
一、MetS人群特征描述 |
二、MetS广义组分结构模式 |
三、基于广义MetS组分因子的CHD判别模型 |
四、基于广义MetS组分因子的CHD预测模型 |
五、群体风险评估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现场实践报告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现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来源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对策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的评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农村 |
(二) 寄宿制学校 |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 |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 |
六、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 |
一、从社会化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 |
(一)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化理论 |
(二)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
二、从教育规模经济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济功能 |
(一) 教育领域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时代背景 |
(二) 规模经济理论 |
(三)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经济分析 |
三、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及背景分析 |
一、农村公立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
(一) 萌芽阶段(1949—1978年):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
(二) 形成阶段(1978—1986年):国家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
(三) 普九时期(1987—2000年):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
(四) 两基攻坚(2001—2007年):中央财政主导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
(五) 均衡发展(2008年至今):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分析 |
(一)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 |
(二) 寄宿制办学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 |
(三) 寄宿制办学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要求 |
(四)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举措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
一、寄宿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主体 |
二、寄宿制正逐渐从西部向中东部推进,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是大势所趋 |
(一) 西部山区、牧区农村全覆盖 |
(二) 逐渐向中部推进,并向东部渗透 |
(三)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 |
三、寄宿制学校低龄寄宿趋势明显,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 |
(一) 小学生寄宿比例逐渐增大 |
(二) 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
(一) 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逐年增加,住宿条件不断改善 |
(二) 寄宿生食堂条件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
五、寄宿制学校师资得到有力整合,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职称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就与问题 |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就 |
(一) 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
(二) 整合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 |
(三) 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时间 |
(四) 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 |
(五) 缩小了城乡学生家庭教育的差距 |
(六) 营造起了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寄宿需求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缺乏财政保障 |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
(五)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普遍欠佳 |
(六)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
(七) 低龄寄宿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
第六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寄宿制学校有效供给不足 |
(二) 工农业存在剪刀差,造成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刺激了寄宿需求 |
(三)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寄宿制学校简单扩张,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寄宿生要求 |
二、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三、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危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一) 经济学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各地盲目撤并举办寄宿制学校 |
(二) 政府过多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
(三) 基层政府对义务教育卸责过快,相对减少了寄宿制学校投入力度 |
四、制度设计的简单化限制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动力机制设计偏向,影响了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机制设计不完善,影响了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 |
第七章 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 |
一、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 |
(一) 构建各级政府间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资金来源 |
(二) 构建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捐赠鼓励机制,拓宽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渠道 |
(三)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
二、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 |
(一) 建立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
(二) 科学安排寄宿生营养结构,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机制 |
(三) 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寄宿生生命财产安全 |
(四) 合理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保持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 |
(五) 推行保育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增强低龄寄宿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 |
三、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一)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 |
(二)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育人优势,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
(三) 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7)农民科技意识研究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二、选题背景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1 科技意识概述 |
1.1 科技意识的含义 |
1.2 科技意识的种类 |
1.2.1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
1.2.2 科学价值观 |
1.2.3 科学精神 |
1.3 科技意识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
2 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科技意识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2.1 全县农业和科技发展状况 |
2.2 问卷调查的设计 |
2.3 问卷调查的组织 |
2.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5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2.5.1 农户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2.5.2 农户的科学方法掌握运用情况分析 |
2.5.3 农民的科学价值观状况分析 |
2.5.4 农民的科学精神状况分析 |
3 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科技意识存在的问题 |
3.1 科技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
3.2 受小农思想的束缚 |
3.3 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致使农民科技意识提高缓慢 |
3.4 没有掌握有效地科学方法,难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
3.5 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不能贯穿始终,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 |
3.6 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
4 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科技意识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
4.1 文化程度不同造成农民科技意识差距 |
4.2 收入水平不同和土地面积不同加大农民科技意识的差距 |
4.3 学习农技知识情况和途径不同加剧农民科技意识差距 |
4.4 运用科技知识产生的效果不同决定农民科技意识差距的必然性 |
4.5 小农思想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 |
5 调查的结论与对策 |
5.1 转变小农意识——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思想瓶颈 |
5.2 发展教育——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文化瓶颈 |
5.3 科技示范——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技术瓶颈 |
5.4 提高效益——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效益瓶颈 |
5.5 政策扶持——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政策瓶颈 |
5.6 加大投入——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资金瓶颈 |
附:调查问卷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需要层次理论 |
2.3 人本管理理论 |
2.4 学校管理学理论 |
2.5 学校危机管理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现状调查 |
3.1.1 安全配套设施现状调查 |
3.1.2 学生饮食安全现状调查 |
3.1.3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调查 |
3.1.4 校园卫生防疫现状调查 |
3.1.5 安全预防教育现状调查 |
3.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校园安全配套设施不达标 |
3.2.2 学生饮食卫生状况较差 |
3.2.3 校园周边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
3.2.4 校园卫生防疫应对措施不力 |
3.2.5 学生安全预防教育缺乏实效性 |
3.3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安全配套设施资金投入不足 |
3.3.2 学校饮食安全监管不到位 |
3.3.3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缺乏统筹协调 |
3.3.4 卫生防疫制度不完善 |
3.3.5 学生被动接受安全教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评价 |
4.1 评价的目的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设计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4.2.4 权重的计算 |
4.3 模糊综合评价值计算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改进对策 |
5.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
5.1.1 加强校园安全动态化管理 |
5.1.2 严格制度落实责任制 |
5.2 加大安全经费投入改善教学安全设施 |
5.2.1 切实保证安全经费充足到位 |
5.2.2 基础教学设施安全要达标 |
5.2.3 加装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 |
5.3 健全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
5.3.1 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
5.3.2 严格落实安全教学计划 |
5.3.3 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 |
5.4 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减轻学校家长负担 |
5.5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共筑校园安全屏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创新点 |
1.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有机农业发展概述 |
2.1 有机农业定义 |
2.2 有机农业的特征 |
2.2.1 持续性 |
2.2.2 集约性 |
2.2.3 高效性 |
2.2.4 标准化 |
2.3 有机农产品与非有机农产品的区别 |
2.3.1 常规食品 |
2.3.2 无公害食品 |
2.3.3 绿色食品 |
2.3.4 有机食品 |
2.4 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
2.4.1 国外有机农业的发展 |
2.4.2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 |
2.5 有机农业最新的研究动向 |
3 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基本条件和现状 |
3.1 肥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1.7 土地资源 |
3.1.8 水资源 |
3.1.9 生物资源 |
3.2 肥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和农业、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肥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
3.2.2 肥城市常规农业及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
3.2.3 肥城市农用化学品使用现状 |
3.2.4 肥城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
3.3 肥城市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
3.3.1 肥城市环境质量现状 |
3.3.2 肥城市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4 肥城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制约因素 |
4.1 优势条件 |
4.1.1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
4.1.2 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农业基础 |
4.1.3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
4.1.4 丰富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 |
4.1.5 已成规模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 |
4.1.6 快速发展的有机食品基地和龙头企业 |
4.1.7 旺盛的市场需求 |
4.2 制约因素 |
4.2.1 水资源短缺 |
4.2.2 化学农用品的大量使用 |
4.2.3 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识存在误区 |
4.2.4 市场培育、开发问题 |
4.2.5 价格问题 |
4.2.6 科技问题 |
4.3 公众调查 |
5 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对策 |
5.1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
5.1.1 规划原则 |
5.1.2 发展规划布局 |
5.2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 |
5.2.1 农业合作社对有机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5.2.2 让新型农业合作社更好地服务有机农业发展 |
5.3 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和服务有机农业发展 |
5.3.1 组织产品宣传、技术培训等服务 |
5.3.2 组织和实施市场体系与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
5.3.3 促进有效供给,保障有序发展 |
5.3.4 提供领导与政策创新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10)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目的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概念 |
2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概况 |
2.1 我国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历程 |
2.1.1 我国无公害蔬菜产生的背景 |
2.1.2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现状 |
2.1.3 我国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2.2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发展概况 |
2.2.1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生背景 |
2.2.2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
2.2.3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发展概况 |
3.1 淄博市蔬菜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
3.2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历程 |
3.2.1 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 |
3.2.2 研究、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
3.2.3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
3.2.4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
3.2.5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扩大市场流通 |
3.2.6 蔬菜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
3.2.7 做好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 |
3.3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3.1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
3.3.2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4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2 检测检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3 认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4 示范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5 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6 执法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4.7 信息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4 淄博市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 |
4.1 完善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4.2 提高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措施 |
4.2.1 合理规划优势蔬菜产区布局,进一步完善优势产业带 |
4.2.2 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源头质量安全的控制力度 |
4.2.3 抓好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
4.2.4 加强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监管 |
4.2.5 促进蔬菜产品流通,以消费带动生产 |
4.2.6 建立完善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
4.2.7 加大对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
4.2.8 加强信息交流与科学研究,建设专家队伍 |
4.2.9 加大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力度 |
4.2.10 分工协作,加强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沂源县1990~2001年食物中毒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杨建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2]山东淄博市政府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D]. 蔺阿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
- [3]1952-1965年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问题研究[D]. 于大泳. 齐鲁工业大学, 2014(08)
- [4]基于健康体检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组分模式的冠心病预测模型研究[D]. 朱振昕. 山东大学, 2014(11)
- [5]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现状评价研究[D]. 伦华美. 山东大学, 2012(02)
- [6]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7]农民科技意识研究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D]. 唐家坤.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8]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研究[D]. 贾军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9]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D]. 任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10]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D]. 于军生.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