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大点子排行及评点(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1](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邹琪[2](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志敏[3](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提出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张文昭[4](2017)在《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文中指出全文始于"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困顿与希望"。困顿,指乐评人的集体缺位。长期以来,导致该现象的二点原因未能引起业界应有重视——我国缺乏健全的音乐评论保护体制,尤欠稳固的评论渠道、阵地;专业音乐学者与业余评论人各自为阵,跨学科交流的缺失大大影响了音乐评论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对此前三十年间华语流行音乐评论的文化生态做了史料性梳理,并独辟蹊径,介绍了业余乐评人写作路径、言论阵地,以及介入音乐产业的模式。而后,引入本文论述中心——李皖其人,着力介绍其鲜为人知的生平、教育背景、二重职业身份。第二章,简要回溯李皖的乐评写作生涯,探析李氏乐评的写作初衷、媒体阵地、聚焦重点,为理解、评述李皖乐评提供必要背景环境。随后,以李皖至今出版发行的11部乐评集锦作为研究主体,探讨其评论对象的地域、体裁、风格特征,并一窥乐评人李皖的艺术旨趣、写作意旨。最后,笔者分出笔力,论述两部"非主流"乐书——《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与《人间、地域与天堂之歌》,分析李皖写作大部头音乐专着的视域、能力与使命感。第三章则聚焦李皖个人的文论特点,谈论笔者对李皖文字风格的理解与不满足感。他的乐评具有"甜的外观,苦的内质",善于提炼共性与特性,长于歌词文本解读。他的行文角度灵活多元。这种恣意不拘束的文风得益于两点:评判立场游走于主位、客位之间,既张扬个性、不畏下断语,又严苛公正、言之有物;他倡导通识教育,字里行间闪烁着新闻人、美学家、社会学家、史官、诗人五重身份的多维观照与真知灼见。他的乐评语言婉丽清新,具有幽默、机智等修辞特点。此外,他对口语(甚至方言)写作的偏爱,对动词的别致把握,使其乐评生动灵活、跃然纸上;诗化语言的运用,更是增添了文字的深度、可读性。第四章重点论述李皖的流行音乐美学。他将流行音乐作为艺术品严肃对待,关注流行音乐的"美" "理" "真",推崇"真诚美学"。兼为"业余诗人"与"业余乐评人",李氏乐评于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歌"关系颇具见地。他认识到流行音乐的文本不能简单等同于歌曲歌词,还包含许多复杂的音乐元素;歌词与诗歌的差异极为显着,但部分摇滚、民谣歌词达到了诗歌的艺术高度,值得引起学者、诗人的重视;诗、歌同源,而后经历漫长的分离,终于在民谣、摇滚二种流行音乐形式中重新融合。有别于诸多乐评人的是,李皖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与评论对象保持安全距离;他长逾二十年的乐评写作始终贯彻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刘兆轩[5](2014)在《明版《英烈传》校笺》文中研究表明明代小说《英烈传》,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六十回本,属于早期文本,现存《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烈传》、《英烈志传》三种明代刻本;一为八十回本,今存明刻本《云合奇踪》,明代以后的《英烈传》刻本均为此本翻刻。目前关于六十回本《英烈传》的研究,包括点校整理及其内部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之间的演变等问题,依然存在相当大的空白,有待整理和研究。而针对《英烈传》的早期成书及之后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可靠文本校对的基础之上,通过细致比勘,包括同一系统内部之间的文字校对,以及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两种系统之间的比较研究,方可得出客观可信的结论。而这一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相关成果问世。本文主要通过点校整理,分析其内部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之间的演变等问题,并按照文本内容,综合比较六十回本和八十回本两种系统。由此不仅提供出一个相对较好的六十回本《英烈传》的整理本,同时通过整理研究,还可以了解《英烈传》一书早期的成书过程,厘清六十回本和八十回本两种系统之间的演变关系,对探讨《英烈传》的作者问题也不无帮助。
严苡丹[6](2011)在《《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1892年到1893年间的乔利(H. Bencraft Joly)译本和1973年到1980年间的霍克思(David Hawkes)译本——进行的描述性研究。笔者选取《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语及其翻译作为切入点,首先在微观层面对《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语及其翻译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和定量分析,探讨了乔译本和霍译本的特点和差异。然后,在描述翻译学的宏观框架下,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将两个译本还原至其所产生的译语社会背景之中,探究这些特点和差异产生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研究发现:第一,19世纪末出现的乔译本和20世纪后期出现的霍译本在对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词上的不同,乔译使用的古旧、正式的词语较多,而霍译使用的现代化、口语化的昵称较多;二是翻译方式的不同,乔译严格“忠实”于原文,而霍译则灵活变通,其称谓语的翻译更符合西方语言的表达习惯。且差异二较之差异一更为显着。第二,译语社会(即英国社会)的变迁与两个译本呈现出的特点和差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称谓语翻译中词汇使用上的变化反映出英国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从描述翻译学的角度来看,称谓语翻译中译者选择的不同方式(或是策略)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第三,19世纪的乔译本中使用的古旧词汇多于20世纪的霍译本,但数量非常有限。当源语文本为古典作品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亦会使用一些较为老式的词语,以照应源语文本中的时代背景。因此,即使译者所处时代有所不同,在用词的古旧方面并无显着差异。第四,称谓语作为人类社会经年累月形成的规则和长期约定俗成的习惯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两个译本虽然前后相差近一个世纪,但称谓语词汇本身的变化很少。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缘由、意义及研究目的,交代欲解答的主要问题;对基本概念“称谓语”进行阐释,界定课题范围;说明本研究中对《红楼梦》版本的选择;然后,重点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先概述描述翻译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而后探讨了两个理论与本研究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提出研究假设。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称谓语、称谓语翻译以及《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研究情况。笔者从研究文献的统计学特征、研究对象的分布、研究文献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从人类学领域和社会语言学领域两个方面对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描述。通过分析现有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空白点,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三章是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概貌及其翻译情况的描述分析。首先,笔者对亲属称谓语进行了系统划分;然后从父系、母系、夫系、妻系四个系统入手对亲属称谓语及其翻译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最后探讨了亲属称谓语中的一个特殊的小类——合称和互称亲属称谓语及其翻译。第四章是关于译本与译语社会关系的论述,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首先探讨了译本与译语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即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社会对乔译本的影响和二十世纪后期的英国社会对霍译本的影响;然后综合分析译语社会的变迁对译本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笔者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阐述本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及可拓展的空间,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本研究对于称谓语的英译探讨是基于《红楼梦》乔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学术界鲜有对上述两个译本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乔译本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希望以此为开端,打破这种失衡格局;同时,本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及其两个英译本中出现的所有亲属称谓语进行穷尽性研究,弥补了以往杂谈、漫谈式研究的不足,为《红楼梦》及其翻译研究提供更全面翔实的资料;另外,此研究的性质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虽然描述翻译学是本研究的主体理论框架,但研究的起点是两个译本中称谓语在语言层面的转换。本论文从静态、封闭的文本系统入手,由内而外,至语言体系的外部系统分析而终,说明即使从外部因素来讨论翻译,也仍然需要对在源语和译语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转换进行描写与分析,翻译研究始终不能脱离翻译的根本——语言。本研究证明将规范性翻译研究与描述性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是切实可行的,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范式。
红柯[7](2011)在《好人难做》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马奋棋没当上馆长,当了个副的。大会宣布前,老馆长跟他聊了一会儿,话里话外都能听出来,人家老馆长尽力啦。老馆长打的报告他看过,推荐他接班当正馆长,提前让他负责业务,提前让他进入馆长角色,结果上边另派一个馆长,只批准马奋棋同志为分管业务的副馆长。喜悦中有
李民刚[8](2011)在《关陇集团形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关陇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关陇集团形成所需的历史条件,所经历的武川军人集团阶段,贺拔岳的历史作用,宇文泰在贺拔岳死后如何确立领袖地位并组建关陇集团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完整展现关陇集团的形成过程。武川是关陇集团核心人物宇文泰、赵贵、独孤信等的故乡。他们的家族在武川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并在他们中间形成了一种乡土情结,而这种乡土情结成为他们能够在六镇之乱后汇聚到贺拔岳周围的重要纽带。六镇之乱打破了北方军镇的宁静,所有武川人都被卷入其中,并以不同的方式离开故土,流亡各地。尔朱荣集团在六镇之乱中崛起,收留了贺拔岳等众多流亡者,他们中的精英分子协助尔朱荣夺取北魏政权,镇压河北起义,使六镇流民重新汇聚在一起。这种脱离乡里后的重聚是武川军人集团也是关陇集团形成的必要条件。贺拔岳是武川流民中的精英分子,在武川军人集团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他的家族在武川镇民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居于领袖地位;贺拔岳兄弟是较早一批投靠尔朱荣的六镇流亡者,以其声名和能力在尔朱荣集团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贺拔岳智勇兼备,具有领袖气质,使他能够成为武川流民中的一面旗帜。由于尔朱荣招募了大批六镇流民充实实力,使得其集团内部派系纵横。贺拔岳在集团内遭到高欢派系的挤压,为求自保,开始利用他的自身优势在流民中寻求支持者。李虎、宇文泰等武川人因投降尔朱荣后境遇不佳,被贺拔岳所吸引,成为他最初的追随者。贺拔岳又利用西征万俟丑奴之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更多武川同乡和北镇流民吸引到自己周围,为武川军人集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镇压关陇起义后不久,尔朱荣被杀,尔朱氏集团分裂,贺拔岳及其追随者所属的尔朱天光派系留在了关西。在无东归可能的情况下,贺拔岳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开始策动麾下军人的关陇土着化,武川军人集团形成。高欢在河北起兵讨伐尔朱氏,尔朱天光不顾贺拔岳反对,率军东出与高欢决战于韩陵。贺拔岳为避免与尔朱氏同归于尽,率军占领了关中,从尔朱氏集团内独立出来,并割据关陇地区。独立后的武川军人集团在贺拔岳的领导下割据关陇,广募当地人为兵,招揽土着豪强进入其幕府服务,开始了向关陇集团的方向的转变。这一过程因高欢策动侯莫陈悦刺杀贺拔岳而出现波折。武川军人集团内部推举宇文泰担任新的领袖,成功渡过了这一危机,并恢复到贺拔岳的既定政策上来。宇文泰接任后,一方面起兵为贺拔岳报仇,稳固了领袖地位;一方面促成北魏孝武帝西迁,在长安建立西魏政权,与高欢控制下的东魏对抗。为了巩固西魏政权,宇文泰重建国家制度,平定内忧外患,消除武川军人集团与入关的山东士庶集团、关陇土着豪强等政治力量的隔阂,将不同派系揉为一体,还成功推行了府兵制、六官之制等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就此形成。
李关勇[9](2011)在《文人·官员·社会变革 ——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摒弃“问题”意识之束缚,从原始史料入手,以陈寅恪先生倡导的“了解之同情”的历史意识,通过所研究对象——柳堂,来展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柳堂,河南扶沟人,祖辈自陕西朝邑迁居于此。生于繁华的市镇吕潭集,出自亦农亦商之家,而天资敏慧,在那个科举时代,是注定要走读书致仕之路的。科场之路看似大同小异,然而成功之花的绽放却风姿各异。本文第一章勾勒了柳堂生命之树从生至枯死的全部过程。其中科举用去了生命的近三分之二。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莘莘学子们,以致有满头白发尚驰骋于科场之上者。柳堂在教读的同时,拼杀于斯几十载,老天终于眷顾了他,年近五旬时取得了所谓正果,获隽进士。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使其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历史。甲午战争的失败,虽令他痛心疾首,而生活要维持,还得挣扎于官场之上,谋取百里之治的机会。山东巡抚李秉衡给予他大展经纶的机会,他自定陶县干起,经惠民、东平州、德平、乐陵、济宁直隶州,所到之处,剔除积弊,实心为民,但地方之治亦矛盾重重。本文第三章分河工、刑狱、赋税等部分,以故事的形式揭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节。本章还就柳堂所依靠的政治资源进行探究,揭出其升迁之路背后的力量。清季发生了着名的义和团运动,一次重大的济阳玉皇庙戕官事件竟与柳堂联系在一起,本文第四章是柳堂与这场运动的个案研究,揭示出一个地方官在运动中的心理与行动,与上级官员、官兵和民众的关系,为义和团运动研究前所未有者。柳堂生于一个流淌着陕西商人血液的半移民家庭。在近代的大背景下,这个家庭经历了盛衰几个轮回及家庭到家族的嬗变。其中,经商致富与做官发家两个简单的道理得到了印证。本文的第二章便以柳氏家族为个案,描述了一个近代北方家族的形成与变迁。作为社会的人。交往是生存的要义和必须,本文第五章按时间顺序编织了柳堂的交游网络。数以百计的人物出现在这个网络之中,通过与柳堂的交往,他们的性格、思想、家庭、经历、生活方式等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有序地出现在我的笔下,站到了近代社会的大舞台上,是近代北方文人群体生存及入世的缩影。
李娜[10](2011)在《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词汇史的研究向来是比较薄弱的。吕叔湘曾经说过:“汉语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说是语汇的研究。个别词语的考释,古代和现代学者都做了不少,但是在全部汉语语汇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微小的。”①而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关注于民国词汇的研究又显得更加稀少了。社会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词语中被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词汇就象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所以对民国时期词汇的全貌进行细致的考察、描写和分析,不仅对汉语词汇史、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将为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原始语料库,对其中始见书证(主要为新词、新义)为民国作品的词语进行搜集整理,在对这些语料进行全封闭、穷尽式统计、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中反映的数字变化,来表现词汇的消长变化,表现词汇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发现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对词汇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并借鉴语义场理论的成果,从宏观上将词汇研究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词汇中的系统联系,把握词汇发展的历史动因。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研究者们对民国词汇的关注,对词汇史研究的关注。文章整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是分析当前词汇史研究的现状、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本论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词汇的研究中,民国词汇的研究始终是十分薄弱的,也许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历来对这段时期的词汇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词语的举例、或者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我们又都不能忽视这段历史,忽视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之中,词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的转折与变化。处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交界期,处于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磨合、争斗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词汇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注。而传统的词汇研究的那些套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义词、反义词、方言词语、外来词等等的分类研究方法,尤其是举例式的方式,我们认为难以对民国时期词汇发展变化的全貌作出比较客观的判定,所以,我们运用语义场的研究方法,将词汇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并引用自然科学数量统计的方法,同时大胆的选用《汉语大词典》作为我们的语料库,用数字结论作为我们理论探析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一系列数字的基础上,我们对民国词汇的发展展开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四章中,前两章都是关于“标志性新词语场”①的,即对民国新词中,那些能够代表或者反映出民国时代独特特色的词语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系联。第四、五章是分别进入到词汇内部,即对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第二、三章是系统的从社会角度总结归纳民国时期能够表现民国时代特色的民国时期时代标志词。研究这些具有社会时代标志性特征的新词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他们由于同属某一社会领域的新词语,因而相互之间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这些词语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反映不同领域的社会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一个词语反映某一社会特征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由多个在义域上有联系的词语组成的“词语场”反映相关的社会特征的能力就要大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说能够相对比较全面的反映某一时代某一社会领域的时代全貌。同样道理,如果某一时代独特的社会时代特征已经形成了,就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反映和记录这种时代的社会特征的新词语。因此我们就以这些新词语各自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为内容,以“标志性新词语场”的形式,按照其内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排列它们。由于篇幅较大,因此分为上、两部分。上半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从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新词语,以及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三大角度对民国新词语进行归类的。下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几个互相影响的相关领域的新词语,如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等等。通过将互相影响、链条式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系联在一起的方式,以一发牵动全身的线索来串连起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新词语场。第四章是探讨分析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特点的。我们主要集中在对双音节新词(包括新义词语)中的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进行的分析研究上。并对每一类语法结构的内部词素的词性的组合情况,及其对应的组合成的复合词的词性的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力图深入到最深处,力图挖掘出汉语新词的组合规律,以便更好的约束、规范新词新语。第五章是对双音节复合词中的新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语义关系的类型到底有哪些,语义关系是什么,这一点历来有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的研究是集中在对复合词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一种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其组合词素之间在意义上的对应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义关系,而不是从词义与词素义的对比关系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此这一研究角度也是主要着力于对成词词素义的相互之间的语义上的组合关系的探析。并且,从对这些复合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的类型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挖掘出各个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的强势语义模式。在这两章中,我们运用大量图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对蕴藏在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内的各种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统计与比较,在数字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创新点一:开拓了民国词汇研究的新的领域。将我们的研究视角深入到词汇研究的薄弱环节。将民国词汇研究这一领域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对民国词汇研究中,我们将更好的搭起古代汉语词汇研究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之间的桥梁,连贯起汉语史的历史。创新点二:“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①,只有在社会的真实面貌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语言词汇的发展脉络。所以,我们运用“标志性新词语场”的概念来组织民国时期新出现的众多词语,将词语置身于其所产生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从而更真实的还原词汇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一组组相关的时代新词语中,我们可以清晰而深刻的触摸到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脉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感受到民国的时代特色和时代面貌。创新点三:对于语法结构关系的研究,我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内部词素的词性与成词词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在对六大类语法结构的新词语的内部词素词性及其组合关系的量化描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字来说话,得出同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远远高于异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而在异性词素的组合中,也表现出诸多的差异:如在名词性词素、动词性词素、形容词性词素三大主要词性的词素对复合词词性的影响上,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或者说,也有大小或先后之分;如在构成词素中如果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基本上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以动词为多,位于第二位词性选择位置上的是名词性,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两个词素中没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又以名词性的数量相对要多于形容词词性的复合词的数量。另外,由于《汉语大词典》自身存在的一些需要修订、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在文后附录中,针对在进行《民国词汇史》研究时所发现的问题,特附“《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词语补充(始见书证为民国时期作品的词语)”等内容,希望能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有帮助。
二、六大点子排行及评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大点子排行及评点(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2)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
第六节 现代戏 |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
第一节 宗教品格 |
第二节 民俗品格 |
第三节 乡土品格 |
第四节 艺术功用 |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
结语 |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性质与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空间 |
(一) 华语流行音乐评论及研究 |
(二) 针对独立批评家的批评 |
(三) 李皖相关研究 |
三、论文重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困顿与希望 |
第一节 乱象丛生:专业学者与业余乐评人各自为阵 |
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评论的阵地 |
一、乐评人个人路向梳理 |
二、流行音乐评论出版物梳理 |
第三节 李皖其人 |
第二章 李皖流行音乐评论的评论对象 |
第一节 李皖的乐评写作生涯 |
第二节 李皖的听觉流域 |
第三节 李皖的评乐题材 |
第四节 李皖的赏乐风格 |
第五节 一部流行音乐文化史——《六十年三地歌》 |
第六节 致敬西方摇滚巨人——《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 |
第三章 李皖流行音乐评论的文论特点及文风 |
第一节 文论特征 |
一、"甜的外观,苦的内质" |
二、善于提炼共性、特性 |
三、歌词的多维妙用 |
四、音乐技术性表述:太多或太少 |
第二节 行文角度 |
一、主客相间 |
二、多维静观:乐评人李皖的五重面向 |
第三节 语言风格 |
一、机智、反讽、幽默 |
二、口语写作 |
三、别致的动词使用 |
四、诗化语言 |
第四章 李皖的流行音乐评论美学 |
第一节 流行音乐中的美、理、真 |
第二节 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歌关系 |
一、词与歌 |
二、诗与词 |
三、诗与歌 |
第三节 做时代音乐的记录者 |
第四节 高墙里外:价值评判与风格类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明版《英烈传》校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现存《英烈传》的明刻本情况 |
第二节 试探《英烈传》的早期成书 |
第三节 六十回本与八十回本的关系及异同 |
第四节 由文本文献试探两种《英烈传》的编写者 |
凡例 |
皇明英烈传序 |
皇明英武传序 |
英烈志传序 |
云合奇踪序明刊本 |
云合奇踪序清致和堂本 |
新刻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首录 |
01节目:元顺帝纵欲骄奢,脱脱相正言直谏 |
02节目:福通妖法聚群党,四方荒乱干戈起 |
03节目:福通夜走汴梁城,脱脱大破芝麻李 |
04节目:撒敦设计害忠贤,脱脱被谗服鸩酒 |
05节目:太祖皇濠州应瑞,刘伯温青田出身 |
06节目:濠州滁阳王起义,太祖礼宾馆招贤 |
07节目:张天佑献城款附,胡大海率众投降 |
08节目:吴祯单保兴隆会,大海独诛孙德崖 |
09节目:太祖误入巢阳湖,遇春大战牛渚渡 |
10节目:汤鼎臣破赵普胜,常遇春取采石矶 |
11节目:高皇帝采石吟诗,太平城陶安献策 |
12节目:义兵共诛陈也先,遇春复战采石矶 |
13节目:太祖义释陈兆先,福寿忠节死集庆 |
14节目:太祖兵取金陵府,孙炎聘请刘伯温 |
15节目:宋景濂讲陈治道,徐元帅计取镇江 |
16节目:徐元帅计困常州,王参军生擒士德 |
17节目:徐元帅牛塘被困,常遇春鞭打张虬 |
18节目:郭英单骑擒邓清,云龙旧馆破士信 |
19节目:元顺帝贬朱亮祖,常遇春收康茂才 |
20节目:常遇春义释亮祖,徐寿辉僭位改元 |
21节目:遇春大战金华郡,伯温智擒胡仲渊 |
22节目:刘基火焚樊岭寨,郭英夜闹婺源州 |
23节目:婺源州徐定荐贤,安庆府余阙死节 |
24节目:陈友谅杀徐寿辉,张兴祖战赵普胜 |
25节目:九华山遇春设伏,太平城花云死节 |
26节目:茂才智赚陈友谅,善长夜换铁石桥 |
27节目:伯温计破陈友谅,兴祖大战采石矶 |
28节目:太祖感兴作江赋,汉王夜走武昌城 |
29节目:高皇帝平定江西,花云妾双全节义 |
30节目:陈友谅设计连吴,张士诚发兵助汉 |
31节目:遇春大战安丰城,太祖兵克庐州府 |
32节目:赵德胜南昌大战,张子明求救死节 |
33节目:王祎独作秋江赋,太祖一战鄱阳湖 |
34节目:太祖二战鄱阳湖,韩成替死马家渡 |
35节目:丁普郎诈降友谅,刘伯温设计焚寨 |
36节目:太祖三战鄱阳湖,郭英箭射陈友谅 |
37节目:太祖平定武昌郡,豫章建立忠臣祠 |
38节目:胡仲渊死节闽广,徐元帅克下浙西 |
39节目:徐达智破史彦忠,遇春夜取泰州郡 |
40节目:徐元帅兵破尹义,常遇春大战湖州 |
41节目:李文忠威震钱塘,常遇春智擒士信 |
42节目:张士诚鏖战旧馆,徐元帅水渰吴兵 |
43节目:张士诚夜走皂林,常遇春射戟收降 |
44节目:张士诚大战姑苏,华云龙暗入无锡 |
45节目:徐达智赚莫天佑,刘基祭风打苏州 |
46节目:徐元帅平定姑苏,高皇帝南京即位 |
47节目:王祎进呈太平表,徐达攻取山东路 |
48节目:遇春箭射虎林赤,徐达夜破李思齐 |
49节目:太祖书收左君弼,顺帝夜走大都城 |
50节目:常遇春取真定府,徐元帅破帖木儿 |
51节目:良臣智破元也速,遇春大战居庸关 |
52节目:常遇春薨柳河川,李文忠战野狐岭 |
53节目:刘伯温取红罗山,李文忠上北平表 |
54节目:高皇帝封赐功臣,营阳侯奉命入蜀 |
55节目:康茂才克归州府,汤鼎臣攻瞿塘关 |
56节目:颕川侯明攻栈道,郭先锋夜渡龙江 |
57节目:友德夜渡汉阳江,戴寿象战成都府 |
58节目:廖永忠破瞿塘关,高皇帝题平蜀赋 |
59节目:刘伯温辞爵归山,沐文英贵州大战 |
60节目:沐英三战克云南,太祖一统平天下 |
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6)《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明细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2 称谓语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 |
1.3 《红楼梦》的版本选择 |
1.3.1 《红楼梦》的中英文版本概述 |
1.3.2 本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选择 |
1.3.2.1 对《红楼梦》译本的选择 |
1.3.2.2 对《红楼梦》译本底本的选择 |
1.4 理论基础 |
1.4.1 描述翻译学 |
1.4.1.1 描述翻译学的发展概况 |
1.4.1.2 描述翻译学的内容与本研究的联系 |
1.4.2 社会语言学 |
1.4.2.1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
1.4.2.2 社会语言学的内容与本研究的联系 |
1.4.3 两个理论的联结 |
1.5 研究步骤和研究假设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称谓语研究状况综述 |
2.1.1 研究文献的统计学特征 |
2.1.2 研究对象的分布 |
2.1.3 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2.2 国外称谓语研究状况综述 |
2.2.1 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称谓语研究 |
2.2.2 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称谓语研究 |
2.2.3 近二十年的称谓语研究 |
2.3 现有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本论文的创新点 |
2.3.1 现有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2.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红楼梦》亲属称谓语概貌及翻译 |
3.1 父系亲属称谓语 |
3.1.1 父系亲属称谓语概述 |
3.1.2 父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
3.1.2.1 基本数据比较 |
3.1.2.2 高频词比较 |
3.1.2.3 独特词比较 |
3.2 母系亲属称谓语 |
3.2.1 母系亲属称谓语概述 |
3.2.2 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
3.2.2.1 基本数据比较 |
3.2.2.2 高频词比较 |
3.2.2.3 独特词比较 |
3.3 夫系亲属称谓语 |
3.3.1 夫系亲属称谓语概述 |
3.3.2 夫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
3.4 妻系亲属称谓语 |
3.4.1 妻系亲属称谓语概述 |
3.4.2 妻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
3.4.2.1 基本数据比较 |
3.4.2.2 高频词比较 |
3.4.2.3 独特词比较 |
3.5 合称和互称称谓语 |
3.5.1 合称和互称亲属称谓语概述 |
3.5.2 合称和互称亲属称谓语的翻译 |
3.5.2.1 基本数据比较 |
3.5.2.2 高频词比较 |
3.5.2.3 独特词比较 |
3.6 小结 |
第四章 译本与译语社会的变迁 |
4.1 乔利译本与19 世纪末的英国社会 |
4.1.1 19 世纪末的英国社会 |
4.1.2 19 世纪末期的中英关系 |
4.1.3 乔利译本 |
4.1.3.1 19 世纪末欧美红学的发展 |
4.1.3.2 乔利译本的序言 |
4.1.3.3 乔利译本的特点 |
4.2 霍克思译本与 20 世纪后期的英国社会 |
4.2.1 20 世纪后期的英国社会 |
4.2.2 20 世纪后期的中英关系 |
4.2.3 霍克思译本 |
4.2.3.1 20 世纪后期欧美红学的发展 |
4.2.3.2 霍克思译本的序言和附录 |
4.2.3.3 霍克思译本的特点 |
4.3 译语社会的变迁对译本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此研究的结果 |
5.2 此研究的意义 |
5.3 此研究的局限性及可拓展的空间 |
参考书目 |
附录1 《红楼梦》人文版、双清版称谓语校勘表 |
附录2 《红楼梦》乔利译本(1892-1893)图片 |
(8)关陇集团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意义及创新 |
三、研究方法及运用 |
四、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五、余论 |
上篇:关陇集团的萌芽 |
第一章 武川军人集团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一节 六镇之乱与镇民南迁 |
一、武川豪强与动乱前的六镇社会 |
二、武川豪强与六镇之乱 |
第二节 尔朱荣集团与镇人的合流 |
一、武川豪强的合流 |
二、武川豪强汇聚于尔朱荣麾下的原因 |
第二章 武川军人集团的形成 |
第一节 武川军人集团形成的基本过程及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贺拔岳核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三节 尔朱荣集团下的派系斗争 |
一、主要派系 |
二、派系间的矛盾与斗争 |
第四节 武川军人集团形成的契机 |
一、西征军的组建与构成 |
二、西征与武川军人集团的形成 |
第五节 武川军人集团的独立 |
一、尔朱荣死后的政治动向 |
二、武川军人集团的独立与割据 |
下篇:关陇集团的形成 |
第三章 武川军人集团的动荡与西魏政权的建立 |
第一节 东西矛盾与贺拔岳之死 |
第二节 集团新领袖的产生 |
第三节 宇文泰领袖地位的确立 |
第四节 西魏政权的建立 |
一、孝武帝西迁 |
二、孝武帝之死与西魏政权的建立 |
三、余论 |
第四章 关陇集团的最终形成 |
第一节 西魏政权建立后的内忧外患及其应对之策 |
一、内部问题及应对之策 |
二、外部问题及应对之策 |
第二节 关内各派势力的构成与整合 |
一、武川军人集团的关陇化 |
二、山东士庶集团的关陇化 |
三、与关陇土着豪强的融合 |
四、对俘虏和投附者的任用与融合 |
第三节 关中本位政策 |
一、物质本位政策 |
二、文化本位政策 |
第四节 关陇集团的最终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文人·官员·社会变革 ——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的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此选题相关研究领域述略及写作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及资料说明 |
第一章 解释学语境下的柳堂 |
第一节 青云之志 |
第二节 宦游生涯 |
第三节 晚年济南生活 |
第二章 柳堂与柳氏家族——一个近代北方家族的形成与变迁 |
第一节 柳氏家族的肇始 |
第二节 柳氏家族的坎坷发展 |
第三节 柳堂主持家务 |
第四节 从析居到析产 |
第五节 柳氏家族的衰落 |
第三章 柳堂在山东的"政"与"治" |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山东官场扫描 |
第二节 柳堂家庭与儒家政治文化的熏陶 |
第三节 柳堂的政治网络与宦海沉浮 |
第四章 个案研究:柳堂与义和团运动 |
第一节 清政府及山东巡抚与义和团运动 |
第二节 州县官与义和团运动概述 |
第三节 柳堂与惠民义和团运动 |
第五章 柳堂的交游网络 |
第一节 背景述略 |
第二节 扶沟交游网 |
第三节 项城交游网 |
第四节 山东交游网 |
第五节 柳堂与项城马秀芝家族的交游 |
第六节 柳堂与徐世光家族的交游 |
第七节 柳堂与惠民县举人李凤冈的交游 |
第八节 柳堂与聊城举人傅旭安家族的交游 |
尾章 |
附录一 |
附录二 柳堂着述考 |
附录三 柳堂藏书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词汇史研究现状 |
二、民国词汇研究是词汇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民国词汇研究的方法 |
二、民国词汇研究的语料来源 |
三、民国词汇研究的内容 |
注释 |
第二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上) |
第一节 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的新词语 |
一、政治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二、军事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三、法制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文学艺术的新词语 |
一、文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戏剧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新词语 |
三、音乐、绘画、雕塑、书法领域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 |
一、饮食方面的新词语 |
二、建筑居家方面的新词语 |
三、婚丧嫁娶、宗族祭祀及称谓方面的新词语 |
四、时令节气方面的新词语 |
五、宗教信仰方面的新词语 |
第三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下) |
第一节 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 |
一、工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商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娱乐业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 |
一、教育领域的新词语 |
二、出版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印刷业的新词语 |
四、造纸业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 |
一、纺织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反映民国服饰变化的新词语 |
三、反映发式的变化的新词语 |
四、鞋帽及化妆品的新名称 |
第四节 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 |
一、医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生物学领域的新词语 |
三、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领域的新词语 |
四、翻译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五、语言学领域的新词语 |
第五节 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 |
一、交通领域的新词语 |
二、通讯及信件往来的新词语 |
第六节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民国新词的语法结构与词性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双音节复合词语法结构与词性关系分析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应关系统计与分析 |
一、复合词词性与语法结构对应关系 |
二、构词结构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的对应关系 |
三、三大词类新生双音节复合词的组合情况 |
四、词素组合形式与构词结构和复合词词性的对应关系 |
五、构词方式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六、小结 |
第三节 附加式派生词的词性的倾向性 |
一、然 |
二、老 |
三、性 |
四、头 |
五、手 |
六、子 |
七、儿 |
八、化 |
九、阿 |
十、家 |
十一、员 |
第五章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 |
第一节 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一、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二、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三、动宾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四、补充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五、主谓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第二节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
一、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类型之间的联系 |
二、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统计分析 |
三、小结 |
注释 |
附录 |
一、《汉语大词典》民国词语表 |
二、《汉语大词典》滞后书证补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六大点子排行及评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2]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3]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李皖的流行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D]. 张文昭.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5]明版《英烈传》校笺[D]. 刘兆轩. 广西师范学院, 2014(02)
- [6]《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 严苡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7]好人难做[J]. 红柯. 当代, 2011(03)
- [8]关陇集团形成研究[D]. 李民刚. 山东大学, 2011(04)
- [9]文人·官员·社会变革 ——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D]. 李关勇. 山东大学, 2011(12)
- [10]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 李娜. 山东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