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河崛起科技型生态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杨润萌[1](2021)在《河南三线建设略论》文中提出
孟向东,丰兴汉[2](2021)在《潮头观澜 一个“三农”大县的“崛起轨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收告捷,素有“中原粮仓”美誉的唐河县再次赓续了“仓廪实而收入丰”的产粮喜事:全县214.2万亩小麦,初步测产单产475.1公斤,总产20亿斤。与去年相比,亩均单产增加13公斤,总产增0.7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了多年持续增长。美好由乡及城,幸福不期而至。在唐河城区,总规
王亚丽[3](2021)在《农旅项目中亲子互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唐县青虚山农旅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国务院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旅综合体出现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国家政策大力推进。《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同时,国家和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发展亲子农业在土地与资金等各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旅游市场方面,亲子游已成消费热点之一。这对规划建设青虚山农旅项目的亲子片区提供良好的契机。本文从农旅项目及亲子互动景观两大背景出发,将家长群体纳入农旅亲子片区的研究对象,并划分年龄层差异化分析,以提高农旅亲子片区景观的互动体验作为本文研究重点,通过对农旅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和农业综合体的相关概念阐释,总结了农旅综合体和亲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归纳亲子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研究做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典例设计特色研读,总结我国在建设农旅项目亲子互动景观规划设计可借鉴的经验包括三方面:融入自然,寓教于乐;鲜明主题,制造趣味;细分客群,创造活动。针对我国农旅项目中亲子景观现况,从亲子客群主体出发,通过对其行为、心理学等理论研读分析,归纳儿童和家长在不同阶段下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这对农旅亲子互动景观需求起强有力的理论基础,综合问卷调研数据研究分析得出家长与儿童对农旅项目中亲子片区互动景观设计的需求,力求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基于以上归纳总结出农旅项目中亲子互动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包括农旅亲子互动景观的设计原则、模式类型、设计手法这三方面,为青虚山农旅项目中北当亲子园的设计提供方法。通过对项目地的区位综合、场地现状等资料查阅、调研分析、客源市场分析和SWOT分析,确定以生态旅游+亲子研学+互动体验+农业生产为理念,为农旅项目中亲子片区互动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因此,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对农旅项目中亲子互动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提升:针对农旅亲子相对泛化的互动景观营造,通过从乡村农业元素的植入出发,亲子互动场所在时间、空间上多维营造:在如何提升亲子间交互感上,通过细分年龄层群体,亲子互动场所主体差异化设计;针对单一的互动形式,通过从亲子景观互动性载体入手,探究亲子互动景观的多元表达方式。
娄梦玲[4](2020)在《“生态耦合”引导下的生态空间体系建构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无序蔓延,加上城市空间中“灰色”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使得自然生态系统支离破碎,引发一系列城市问题,在城市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浪潮中,构建一个系统健康、有机生态、活力高效的城市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因此,如何兼顾生态与建设,引导城市健康发展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从“生态耦合”理念入手,归纳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耦合关系,探索城市生态体系构建策略,明确生态景观布局要素,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方法,深入分析城市形态如何通过生态景观得到重塑,从而将城市结构引向更为合理的方向。研究通过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位置关系、要素耦合、功能耦合、结构耦合四个方面阐述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耦合关系。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山地型城市宣城、丘陵型城市淮南、平原型城市宿州实现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通过对三座城市生态要素的识别,构建完整型城市生态体系;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价构建层次型城市生态体系,通过多因子叠加实现系统型城市生态体系。在生态体系构建基础上,探究城市生态体系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提升,从控制、渗透、引领三个方面总结生态对城市蔓延的限制、城市活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和生态的协同发展的城市形态优化新方向。综上,文章基于生态耦合的视角,对城市生态体系构建提出系统的理论与思路体系,挖掘整合都市山水人文游憩现有资源,探讨了一套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引导下的城市形态与结构优化方式,增进城市与生态空间的耦合,以期对今后城市绿色转型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张夏天[5](2019)在《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整个中国历史地理学离不开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及发展。本文进行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南阳盆地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南阳盆地本身所有独特性,南阳盆地历史时期发展趋势变化巨大,秦汉时为一方名都,东汉更是帝乡所在,但两汉之后南阳发展呈波折趋势,大部分时期衰落凋敝趋势明显,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行政区划演变、中心城市发展变化,以及南阳盆地历史时期变化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南阳盆地发展各个重要因素,并据此提供现代南阳城市及区域发展建议。具体而言,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四章,整体上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开始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介绍,并对研究区域范围进行界定,说明本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表述南阳盆地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南阳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盆地气候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以及河流、土壤、动植物、矿产资源概况;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先秦考古文化区分布及文化演进、秦汉以来风俗区演变及差异,通过各个地理要素分析,发现南阳盆地不论在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过渡性。第二章着重分析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及区域内部结构,主要论述农业、农田水利、人口三个指标在各时期发展状况及分布情况,发现它们与盆地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盆地行政区划演变和中心城市变动,反映盆地内不同时期历史地位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经济开发重点区域变动情况,发现南阳历史时期发展总体趋势呈波浪型,其最高点为两汉,最低点为元代,清水流域一直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淯水流域内部,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从上游转向中下游流域再转回中上游的发展历程,比水流域、湍水流域也是本区内开发较好地区。第三章着眼于外部区位变动对南阳盆地发展影响,是否地处“边疆”是重要影响因素,“边疆”关系国家政治安全,处于“边疆”时期是盆地发展时期,地处内陆则呈衰落趋势。三代和夏商周时期,夷夏对立边界的区位位置,促使南北势力着重争夺南阳盆地并大力经营,尤其周代,南阳是对抗荆蛮淮夷、守护南土前线,维护金道锡行安稳,周代在南阳大行分封,这是南阳快速发展开始。春秋时南阳处于东周南疆,是楚北上中原必经之地,楚国出兵取申吕之地,在南阳设县设郡治理并训练军队,战国时韩秦楚三家争夺南阳,军事政治地位重要使得南阳成为一方名都。秦朝时,东西方之间矛盾依然残留,残存旧贵族势力使得关东六国故地仍不十分稳固,西汉时诸侯王国区和汉郡区形成了两个均质区,南阳政治地位重要得益于是秦与六国故地分界、西汉汉郡区与诸侯王国区分界上的交通孔道,秦、西汉对盆地一系列治理,使豪强地主与宗亲力量在南阳壮大,最终南阳豪杰佐刘秀建立东汉。东汉前期南阳达到发展顶峰,但因地处内陆临近全国政治中心,军事地位降低,中期之后便开始衰落。东汉以后以至近代,南阳大部分时期处于王朝统治内陆位置,政治地位不重要加剧经济衰败趋势。第四章则简单探讨影响南阳盆地发展内外要素,适宜气候、交通便利、山水相间地形、人口数量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南阳盆地发展重要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是区位变动中,南阳盆地越来越处于远离国都的内陆地区,随着政治格局由东西方对峙转向南北方对峙,南阳交通孔道功能和军事地位有所下降,使得南阳盆地从中央治理要地转为一般地区。同时为当代南阳盆地发展提出意见,主张建立一座休闲旅游城市,成为河南省“后花园”。
河南省人民政府[6](2016)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指出豫政[2016]21号南阳、信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固始、新蔡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4月5日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5]91号)精神,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大别山革命老区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涉及我省信阳市、驻马店
贾宁[7](2016)在《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标志着城市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重心从“增量”变为“求质”,速度上的减缓也留出更多精力来进行城市、产业的转型和深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国家从长远考虑,亟待进行新城市模式的探索和产业技术的升级,以适应未来大环境的挑战和城镇化进一步提升的需要。而居民的经济、物质条件得到提升,开始追求生活的多样性,对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人居环境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尽管县级城市相较大城市,城镇化率和发展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其庞大的数量和占全国近三成的人口,使其成为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对象。在综合环境的影响下,县级城市既受到上位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又是下属区、乡镇的功能核心和发展动力来源,是当今我国城镇化的现实缩影。其人居环境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到最广大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在对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而针对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极为有限,考虑到其特殊性,现有的以大城市综合情况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直接套用。本文以此入手,选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心城区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为论文的前期准备。介绍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综述研究现状,界定研究对象,梳理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案例的研究。针对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和优秀的县级城市实践案例进行学习总结。分析不同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下县级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特征和区别,以及相关内容对于我国县级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改善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为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在明确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研究和应用进行讨论,剖析它们的关注点和局限性,构建适用于县级城市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实践及优化策略部分。针对唐河县中心城区实际情况,以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现状问题,结合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合理、实用的优化改造策略和具体的实施措施,以引导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阐述创新性与不足,对研究的延伸和泛用性进行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通过对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特征、问题的分析,结合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应用的研究,构建适用于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2)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对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并对问题进行了解析;(3)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发展的原则和目标。进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从城市空间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文化特色和公共政策管理等层面提出人居环境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王霞[8](2015)在《城中村改造性规划设计探究 ——以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城中村改造研究逐渐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视,成为不同学科研究的重点课题。相关研究虽多,但主要研究大部分是对城中村特点的研究;城中村的类型研究;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及变化研究;城市中城中村的地位和作用;城中村的发展对城市环境、形象、经济发展、管理、建设等的影响:城市发展对城中村的影响;城中村不断形成的预防与改造途径等,大都表现在对城中村一些理论性研究。具体实施改造性规划方案研究甚少,甚至没有。但是随着我国对城中村的改造不断增多,各种改造方案也不断涌现,从目前方案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改造后的城中村难以很好地与城市融合。随着城中村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成为其前进的障碍,所以城中村具体改造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探讨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方案,首先对大的宏观背景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学习并了解了国外城市更新、平民窟改造的过程及时代变迁下不断变化的改造方式,认识到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改造过程中要遵循保护性改造、保护性开发的原则。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以及对国内城中村改造的实例分析,并实地考查、走访及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灵丘武灵镇城中村改造背景、存在的问题、改造的必要性等,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灵丘武灵镇改造的重点、难点以及改造原则,提出武灵镇的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具体方案:首先通过对武灵镇城中村进行背景分析、现状条件分析,提出改造规划的目标理念和策略,然后对武灵镇城中村进行整体统一改造设计并做好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其次探究武灵镇城中村改造后带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规划,这也是保障城中村改造后走上一条成熟的城市化道路的途径。最后选择近期可以先行实施改造的重点地块,做出具体改造方案,这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步。希望通过本次论文的研究,为该县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作出理论性论证,使其更具说服力,实施起来更具可行性。并为以后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张碧瀚[9](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唐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由此看出中小城市在我国当下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小城市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口多,进入门槛低,在承接农村转移人口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二十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主战场。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豫南地区大城市周边小城市的空间发展进行研究。豫南地区虽已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但城镇化水平为省内最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要发展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功能,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与带动作用。这为豫南地区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带来发展机遇。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功能外溢趋势、区域交通建设三个角度研究豫南大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接着从城镇化阶段、经济产业特征及城市空间特征三个方面判断小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而从区域与小城市自身两个层面提出指导性的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最后,本文以唐河县为例,通过对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的回顾与空间演化特征总结,结合南阳市区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唐河县空间发展的影响分析,以当下唐河县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基本依据,得出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需求。继而从城市发展定位、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内部空间优化、提升社会承载力、城市文化与空间特色彰显等五个层面提出唐河县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丁志伟[10](2014)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方略,探求“三化”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谋求发展的新使命,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前行、促进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中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作用较强的传统农区和国家“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伴随着中部崛起、全国主体功能区开发、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等战略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进一步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必将进一步复杂和激化,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必将成为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三化”协调发展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意义重大。从“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三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视角下明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探讨中原经济区城市-区域系统“三化”协调运转的内在机理,评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水平,提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城市-区域系统组织途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理论,解析了“三化”的互动机理。在城市-区域系统内,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支撑系统的协同运转并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系统的核心和发动机,承担着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功能,其新型工业化成果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生产力资源和农产品加工支撑,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链动力、城市建设资金和就业容量;中心城市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通过乘数、涓滴效应,通过城镇化作用沿廊道载体向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区扩散,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区域中心带动机能和群体带动机能;广大的乡村基质平台为城市-区域系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保障,使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功能更强大。(2)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方面:①“单化”的发展状态。从时序特征看,1995年以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先缓后急”的上升态势,在2005年之后快速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在2002年之前呈现波动变化,2002年之后呈稳步提升的趋势;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除1997年出现小幅下降外不断提高,且2002年之后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呈现比较类似的空间格局,郑州、济源位于高水平区域,第二、三等级城市围绕两者形成西北部的集中分布区,较低、低水平区分布在东南部广大区域,形成西北-东南的分异格局。新型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相比,后三种类型的区域占据了绝对主导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分布范围小且在郑州及其北侧小范围集中,整个区域的分布格局极其不平衡且局部差异大。②“双化”协调状态。从时序特征看,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双化”协调整体呈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7年稳步增长,1998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后波动上升且近期上升幅度较大。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特征表现为:19952006年之间呈现波动下降状态,2006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特征表现为:19951998年呈现缓慢上升状态,19992004年呈现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双化”整体分布格局看,II级、I级协调等级区占据了绝对主导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V级、IV级协调区仅为郑州、济源,III级协调等级区发育不充分,整个区域的分布格局极其不平衡且局部差异大。③总体协调状态。从时序特征看,中原经济区“三化”的综合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8年缓慢上升,1999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看,“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协调度与“双化”类似,但II级、I级协调等级区个数明显增多,空间分异的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强化。(3)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方面:①城镇与城镇的耦合状态:从城镇体系四大结构看,等级层次结构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中心镇与新型社区的数量和级别不尽合理,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处于中等发育水平尚未形成完整的序列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空间布局结构须根据战略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优化。②城镇与产业的耦合状态: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逐渐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头迅猛,但仍面临承接产业转移、调控升级等难题;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理想状态均有较大差异,第二产业偏离度最大,第一产业偏离度次之,第三产业偏离度最小;城镇化虽率以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高,但城镇化整体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城镇与区域的耦合状态: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带动能力不强,核心增长板块的辐射范围不够大,省辖市市区空间综合影响范围不均衡。④城镇与乡村的耦合状态:虽然城乡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改革不断推进,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从城乡差距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看,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须进一步加强。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状态: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系统有序度水平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子系统有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不堪重负而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大幅下降等资源环境问题。从三个系统有序度组成的综合协调度指数看,其值由1995年的0.3770以年均2.36%的增长幅度升至2011年的0.5467,整体变化呈较好的发展趋势。这表明,虽然在该阶段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系统造成了一定损害,但系统整体协同水平处于较好的上升状态,未出现停滞不前或退化。(4)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状态方面:“三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互促共同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发现,虽然中原经济区“三化”之间相互作用,但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影响不明显;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冲击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正向拉动作用缺乏持续性,有时还会削弱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5)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研究框架下,结合“三化”的状态评价结果,提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①针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评价,从时空定位和整合的视角制定“三化”推进策略。②结合“三化”协调的耦合状态评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优化组织应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从优化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增强城镇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推动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5方面着力推进;其中,在城镇体系组织方面,应从提高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组建现代化郑汴都市区,构建富有中原特色的五级城镇体系结构,形成联动的区域增长板块等方面进行功能组织。本研究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1)在城市-区域系统框架下,解析了“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内协调运转的机理,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区域组织途径,能够弥补已有研究对“三化”协调功能组织研究的不足,也能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之路提供理论参考。(2)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理论构建了“三化”协调状态评价的多维度分析框架。一方面基于“单化”发展水平、“双化”协调状态、“三化”总体协调状态3个层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另一方面从城镇与城镇、城镇与产业、城镇与区域、城镇与乡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此外,基于VAR模型评价了“三化”的发展趋势,确定了“三化”的调控目标和重点,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揭示“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综合判断“三化”的调控方略,还能为制定合理的城市-区域系统组织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二、唐河崛起科技型生态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河崛起科技型生态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2)潮头观澜 一个“三农”大县的“崛起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绘声绘色的“小城故事” |
流金淌银的“产业高地” |
敢闯敢试的“改革样板” |
愈来愈多的“民生红利” |
(3)农旅项目中亲子互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唐县青虚山农旅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及解析 |
2.1.1 农旅综合体 |
2.1.2 其他相关概念 |
2.1.3 概念对比分析 |
2.2 农旅项目亲子片区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旅游文化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基础 |
3 国内外典例研究与启示 |
3.1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1.1 日本Mokumoku农场 |
3.1.2 成都阿狸田野农场 |
3.1.3 田妈妈魔法森林 |
3.1.4 乌镇横港国际艺术村 |
3.1.5 长沙贝拉小镇主题乐园 |
3.2 国内外典例对我国农旅项目亲子互动景观设计的启示 |
3.2.1 融入自然,寓教于乐 |
3.2.2 鲜明主题,制造趣味 |
3.2.3 细分客群,促进互动 |
4 农旅项目中亲子片区互动景观设计需求调研及分析 |
4.1 关于亲子行为心理对农旅互动景观需求的问卷调查 |
4.1.1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
4.1.2 亲子互动基本情况分析 |
4.2 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亲子互动景观的设计需求 |
4.3 不同阶段家长对亲子互动景观的设计需求 |
4.3.1 不同阶段家长的行为心理及活动场所需求分析 |
4.3.2 不同阶段家长的互动活动喜好分析 |
4.3.3 不同阶段家长对农旅亲子互动片区的关注点分析 |
5 农旅项目中亲子片区互动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5.1 农旅项目亲子片区景观设计原则 |
5.1.1 主题性原则 |
5.1.2 安全性原则 |
5.1.3 互动体验性原则 |
5.1.4 趣味性原则 |
5.1.5 益智性原则 |
5.2 农旅亲子片区互动景观模式类型 |
5.2.1 亲子游赏型 |
5.2.2 亲子体验型 |
5.2.3 亲子教育型 |
5.3 亲子互动景观的规划设计手法 |
5.3.1 多维主题亲子互动体验设计 |
5.3.2 细分亲子客群划分活动空间 |
5.3.3 多元化亲子互动游乐设施设计 |
5.3.4 亲子互动景观农业元素植入 |
6 青虚山农旅项目中亲子片区互动景观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分析 |
6.1.1 区位综合分析 |
6.1.2 场地现状分析 |
6.1.3 空间导向GIS分析 |
6.1.4 SWOT分析 |
6.1.5 客源市场定位 |
6.2 规划设计思路 |
6.2.1 规划设计依据 |
6.2.2 规划设计定位 |
6.2.3 规划设计理念 |
6.2.4 规划设计特色 |
6.3 总体规划设计 |
6.3.1 结构布局规划设计 |
6.3.2 不同阶段亲子活动空间规划 |
6.3.3 道路系统与游线规划 |
6.3.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6.4 分区规划设计 |
6.4.1 北当综合服务区 |
6.4.2 自然生态观光区 |
6.4.3 互动拓展运动区 |
6.4.4 文化展示互动区 |
6.4.5 休闲农业体验区 |
6.4.6 唐河田园艺术区 |
6.4.7 原乡民俗体验区 |
6.4.8 未来农业体验区 |
6.5 专项设计 |
6.5.1 水体设计 |
6.5.2 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
6.5.3 旅游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规划 |
6.6 经济技术指标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生态耦合”引导下的生态空间体系建构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 |
1.1.2 生态文明的迅速崛起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城市形态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生态耦合”思想概要 |
2.1 关于“耦合” |
2.1.1 耦合的概念与内涵 |
2.1.2 耦合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
2.1.3 耦合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
2.1.4 耦合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2.2 “生态耦合”内涵 |
2.3 “生态耦合”意义 |
2.3.1 系统协同 |
2.3.2 价值联动 |
2.3.3 空间均衡 |
2.4 总体思路 |
2.4.1 理念 |
2.4.2 三大目标 |
2.5 实施路径——城市生态体系 |
2.5.1 典型案例 |
2.5.2 核心技术 |
2.6 理论基础 |
2.6.1 景观生态学 |
2.6.2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2.6.3 景观都市主义 |
2.6.4 城市形态学 |
2.6.5 反规划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耦合关系 |
3.1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位置关系 |
3.1.1 分散式 |
3.1.2 集中式 |
3.1.3 “集中-分散”式 |
3.2 要素耦合——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发展的协同 |
3.2.1 绿心主导型 |
3.2.2 绿环主导型 |
3.2.3 绿楔主导型 |
3.2.4 绿廊主导型 |
3.3 功能耦合——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联动 |
3.3.1 生态安全 |
3.3.2 生境保育 |
3.3.3 缓冲防护 |
3.3.4 风景游憩 |
3.3.5 农业生产 |
3.4 结构耦合——生态空间体系与城市形态的互适 |
3.4.1 宏观层面 |
3.4.2 中观层面 |
3.4.3 微观层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耦合”视角下城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以安徽省三市为例. |
4.1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需求 |
4.1.1 完整型——构建网络生态安全格局 |
4.1.2 层次型——划分弹性价值保护等级 |
4.1.3 系统型——引导高效城市发展模式 |
4.2 研究区简介 |
4.2.1 山地型城市宣城 |
4.2.2 丘陵型城市淮南 |
4.2.3 平原型城市宿州 |
4.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3.1 空间数据来源 |
4.3.2 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库建立 |
4.4 完整型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
4.4.1 空间要素识别完整型生态空间体系 |
4.4.2 源斑块识别 |
4.4.3 生态廊道识别 |
4.4.4 生态节点识别 |
4.5 层次型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
4.5.1 重要性评价塑造层次型生态空间体系 |
4.5.2 源斑块生态重要性评价 |
4.5.3 廊道生态重要性评价 |
4.5.4 生态节点重要性评价 |
4.6 系统型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
4.6.1 多因子叠加构建系统型生态空间体系 |
4.6.2 划分保护等级 |
4.6.3 挖掘多样价值 |
4.7 景观格局优化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耦合”引导下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优化——以安徽省三市为例 |
5.1 生态空间体系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 |
5.1.1 控制——限制蔓延 |
5.1.2 渗透——激活城市 |
5.1.3 引领——城绿共生 |
5.2 控制——限制蔓延 |
5.2.1 “生态耦合”引导城市形态控制 |
5.2.2 宣城——三山抱水,绿心映城 |
5.2.3 淮南——亲山近水,绿楔润城 |
5.2.4 宿州——环山绕水,绿轴串城 |
5.3 渗透——激活城市 |
5.3.1 “生态耦合”引导城市激活 |
5.3.2 宣城——提升城市活力 |
5.3.3 淮南——修补城市功能 |
5.3.4 宿州——疏导板结空间 |
5.4 引领——城绿共生 |
5.4.1 “生态耦合”引导城绿共生 |
5.4.2 宣城市城绿共生 |
5.4.3 淮南市城绿共生 |
5.4.4 宿州市城绿共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章节概览与研究成果 |
6.1.1 章节概览 |
6.1.2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
第三节 区域界定与研究方法 |
一 区域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阳盆地发展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南阳盆地自然地理环境 |
一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二 南阳盆地气候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
三 河流、土壤、动植物与矿产 |
第二节 南阳盆地人文地理 |
一 先秦考古文化区及文化演进 |
二 秦汉以来风俗区演变及其差异 |
第二章 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及内部结构 |
第一节 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特征 |
一 农业种植类型及农业区转变 |
二 农田水利 |
三 人口 |
第二节 南阳盆地行政区划与中心城市发展变化 |
一 南阳盆地行政区划演变 |
二 区域内部城市等级变动及区域开发分异 |
第三章 区位变动视野下南阳盆地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逐渐发展时期:三代至春秋战国时期 |
第二节 发展极盛时期:秦汉时期 |
第三节 波动式发展时期:唐宋以降 |
第四章 当代南阳盆地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南阳盆地发展机制 |
第二节 南阳盆地的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县级城市 |
1.3.2 中心城区 |
1.3.3 人居环境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城市理论 |
2.1.3 宜居城市理论 |
2.2 人居环境实践案例 |
2.2.1 浙江省安吉县——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
2.2.2 浙江省长兴县——中国人居环境奖 |
2.2.3 河南省桐柏县——国家园林县城 |
2.2.4 借鉴与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 |
3.1.1 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 |
3.1.2 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的问题 |
3.2 县级城市发展阶段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
3.2.1 新老城融合发展 |
3.2.2 新老城分片区发展 |
3.2.3 新老城及产业区分片区发展 |
3.3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
3.3.1 政府层面 |
3.3.2 专业层面 |
3.4 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评价 |
4.1 唐河县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与上位城市的关系 |
4.1.3 经济、产业与人口发展现状 |
4.1.4 中心城区范围 |
4.1.5 中心城区功能分区 |
4.2 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评价 |
4.2.1 指标值的获取 |
4.2.2 人居环境评价 |
4.3 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解析 |
4.3.1 空间布局 |
4.3.2 生态环境 |
4.3.3 道路交通 |
4.3.4 宜居性 |
4.3.5 文化传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
5.1 人居环境优化原则 |
5.1.1 统筹协调原则 |
5.1.2 可持续性原则 |
5.1.3 人文尺度原则 |
5.1.4 功能性与宜居性结合原则 |
5.2 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
5.2.1 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布局 |
5.2.2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满足持续发展 |
5.2.3 全面有序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
5.2.4 传承地方文脉,注重多元化发展 |
5.2.5 公共政策与管理层面提高灵活性和公众参与度 |
5.3 人居环境建设措施与建议 |
5.3.1 老城更新与新城建设同步 |
5.3.2 创建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
5.3.3 梳理公共基础设施及绿化系统 |
5.3.4 进行景观区、轴、带设计 |
5.3.5 营造城市文化活动特色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城中村改造性规划设计探究 ——以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城中村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城中村研究现状 |
1.3.2.1 改造探索初期 |
1.3.2.2 持续改造阶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实地调查法 |
1.4.1.2 资料研究法 |
1.4.1.3 文献研究法 |
1.4.1.4 实例规划总结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新颖之处 |
1.5.1 研究角度 |
1.5.2 实例研究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化 |
2.1.2 城市化进程 |
2.1.3 城中村 |
2.1.4 棚户区 |
2.1.5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2.1.6 改造性规划设计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城市边缘区理论 |
2.2.2 城市更新理论 |
2.2.3 其他相关基础理论 |
2.2.3.1 可持续发展的改造 |
2.2.3.2 改造模式 |
3 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产生的过程 |
3.1 改造背景 |
3.2 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
3.2.1 管理体制问题 |
3.2.2 环境及设施问题 |
3.2.3 产业发展问题 |
3.3 改造的必要性 |
3.3.1 国家政策的推进 |
3.3.2 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
3.4 相关案例研究 |
3.4.1 北京何各庄村——采用文化经济改造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 |
3.4.1.1 村庄简介 |
3.4.1.2 改造背景 |
3.4.1.3 改造特点 |
3.4.1.4 改造模式 |
3.4.1.5 收益来源 |
3.4.1.6 借鉴之处 |
3.4.2 广州琶洲村——在合作多赢模式下成功改造的城中村范本 |
3.4.2.1 改造背景 |
3.4.2.2 改造特点 |
3.4.2.3 改造模式 |
3.4.2.4 改造总结 |
3.4.2.5 案例借鉴之处 |
3.5 灵丘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难点、原则 |
3.5.1 改造的重点 |
3.5.1.1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
3.5.1.2 城乡一体化 |
3.5.1.3 使城中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
3.5.2 改造的难点 |
3.5.2.1 改造的资金来源问题 |
3.5.2.2 违法建筑的处理问题 |
3.5.2.3 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 |
3.5.3 改造的原则 |
3.5.3.1 民利优先 |
3.5.3.2 政府主导 |
3.5.3.3 规划先行 |
3.5.3.4 政策合理 |
3.5.3.5 统一运作 |
3.5.3.6 村民参与、公平公正 |
3.6 小结 |
4 城中村改造性规划设计——以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规划为例 |
4.1 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性规划设计 |
4.1.1 项目背景 |
4.1.1.1 项目区位 |
4.1.1.2 项目范围 |
4.1.1.3 背景分析 |
4.1.1.4 上位规划解读 |
4.1.2 现状条件分析 |
4.1.2.1 现状场地分析 |
4.1.2.2 各改造村庄现状分析 |
4.1.3 改造的目标理念和策略 |
4.1.3.1 改造的目标理念 |
4.1.3.2 改造的策略 |
4.1.4 整体城市改造设计 |
4.1.4.1 土地利用改造整理 |
4.1.4.2 改造规划设计方案 |
4.1.5 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 |
4.1.5.1 改造思路 |
4.1.5.2 整体改造实施计划 |
4.2 灵丘县城中村改造中大项目带动地块改造详细设计 |
4.2.1 设计思路及理念 |
4.2.2 健康产业城 |
4.2.3 楚汉文化商街 |
4.2.4 高科技农业综合商贸中心 |
4.2.5 行政办公商务中心 |
4.3 近期重要地块改造方式及详细设计 |
4.3.1 改造设计思路及理念 |
4.3.2 城道坡康北城中村(局部)整治方案 |
4.3.3 火车站改造方案 |
4.3.4 振华街街道立面改造 |
4.3.5 赵武灵王墓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方案 |
4.4 小结 |
5 灵丘县城中村改造方案再思考 |
5.1 城中村改造实施难点 |
5.2 城中村改造后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6.1.1 改造理论基础的正确认识 |
6.1.2 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 |
6.1.3 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要点、策略与经验 |
6.2 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展望以及项目现状进展情况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对未来的展望 |
6.2.3 项目现状进展情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唐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相关概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城镇化的内涵 |
2.1.2 传统城镇化的特征 |
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
2.2.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2.2.2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内涵一致性 |
2.2.3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发展内涵 |
2.3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
2.3.1 哈里斯的多核心模式 |
2.3.2 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模式 |
2.3.3 穆勒的大都市结构模式 |
2.4 城市空间演变机制理论 |
2.4.1 集聚——扩散理论 |
2.4.2“增长极”理论 |
2.4.3 核心—边缘扩散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豫南大城市周边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
3.1 豫南大城市发展阶段 |
3.1.1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
3.1.2 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功能外溢 |
3.2 大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空间发展影响作用机制 |
3.2.1 经济辐射 |
3.2.2 功能外溢 |
3.2.3 区域交通设施共享 |
3.3 周边小城市发展特征 |
3.3.1 城镇化阶段 |
3.3.2 经济产业特征 |
3.3.3 城市空间特征 |
3.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周边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
3.4.1 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
3.4.2 区域一体化发展 |
3.4.3 城市内部空间优化 |
3.4.4 城市文化及景观特色彰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4.1 唐河县城市基本特征 |
4.1.1 地理位置 |
4.1.2 人口及城镇化发展特征 |
4.1.3 产业发展水平 |
4.1.4 交通条件 |
4.1.5 历史沿革及历史文化资源 |
4.2 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回顾 |
4.2.1 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2.2 空间发展影响因素 |
4.2.3 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4.3 唐河县城市发展阶段判断 |
4.3.1 经济发展阶段 |
4.3.2 产业集聚区发展特征 |
4.3.3 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4.4 现状城区内部空间要素分析 |
4.4.1 工业仓储空间 |
4.4.2 居住空间 |
4.4.3 道路交通空间 |
4.4.4 绿化水体空间 |
4.4.5 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 |
4.4.6 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空间 |
4.4.7 公用设施空间 |
4.5 南阳市区对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影响 |
4.5.1 区位定位 |
4.5.2 经济辐射 |
4.5.3 区域交通建设 |
4.5.4 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趋势 |
4.5.5 产业转移与承接机遇 |
4.6 唐河县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发展需求 |
4.6.1 明确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
4.6.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4.6.3 完善城市设施配套,提升城区社会承载力 |
4.6.4 城市空间彰显城市文化与自然景观特色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
5.1 城市发展定位的确定 |
5.1.1 城市发展定位的影响因素 |
5.1.2 唐河县城市发展定位 |
5.2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
5.2.1 区域空间发展层面 |
5.2.2 产业承接层面 |
5.3 紧凑集约的中心城区内部空间优化策略 |
5.3.1 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扩展趋势 |
5.3.2 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 |
5.3.3 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5.3.4 完善各片区功能 |
5.3.5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安排 |
5.4 中心城区社会承载力提升策略 |
5.4.1 公共服务设施层面 |
5.4.2 基础设施层面 |
5.4.3 道路交通系统 |
5.5 城市文化与空间特色彰显策略 |
5.5.1 城市景观风貌建设 |
5.5.2 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2.1 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
1.2.2 区域概况及研究单元界定 |
1.2.4 数据来源与说明 |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关键技术 |
1.5.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化”的概念辨析 |
2.1.2 协调与“三化”协调 |
2.2 国外研究述评 |
2.2.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模式 |
2.2.2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有关理论模型研究 |
2.2.3 城镇化、工业化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
2.2.4 国外研究的评析与启示 |
2.3 国内研究述评 |
2.3.1 “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
2.3.2 “三化”互动的机理与实现途径 |
2.3.3 “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分析 |
2.3.4 “三化”协调与城乡一体化 |
2.3.5 “三化”协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2.3.6 “三化”协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3.7 “三化”协调的定量评价 |
2.3.8 国内研究的评析与启示 |
2.4 启示 |
3 研究的理论支撑与框架设计 |
3.1 基础理论 |
3.1.1 系统理论 |
3.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1.3 区域整体理论 |
3.1.4 城市相互作用理论 |
3.1.5 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理论 |
3.2 核心理论 |
3.2.1 城市-区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3.2.2 城市-区域系统整合 |
3.2.3 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与“三化”协调发展 |
3.3 研究的框架设计 |
4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 |
4.1 中原经济区“单化”的发展水平 |
4.1.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
4.1.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
4.1.3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
4.2 中原经济区“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
4.2.1 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 |
4.2.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
4.2.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
4.2.4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
4.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状态 |
4.3.1 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 |
4.3.2 “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
4.4 小结 |
5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 |
5.1 “三化”耦合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
5.1.1 “三化”耦合的内涵 |
5.1.2 “三化”耦合的主要内容 |
5.2 城镇与城镇的耦合状态 |
5.2.1 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状态 |
5.2.2 城镇体系规模序列结构的状态 |
5.2.3 城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的状态 |
5.2.4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的状态 |
5.3 城镇与产业的耦合状态 |
5.3.1 基本发展状况 |
5.3.2 耦合状态分析 |
5.4 城镇与区域的耦合状态 |
5.4.1 评价方法 |
5.4.2 结果分析 |
5.5 城镇与乡村的耦合状态 |
5.5.1 基本发展状况 |
5.5.2 基于单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状态 |
5.5.3 基于综合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状态 |
5.6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 |
5.6.1 基本理念 |
5.6.2 评价模型 |
5.6.3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6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 |
6.1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与控制论证 |
6.1.1 “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
6.1.2 “三化”协调发展的控制论证 |
6.2 基于“三化”基本状态的优化组织 |
6.2.1 “三化”协调发展的时序定位和整合 |
6.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定位与整合 |
6.3 基于“三化”耦合状态的优化组织 |
6.3.1 总体优化组织理念 |
6.3.2 优化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 |
6.3.3 推动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
6.3.4 增强城镇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 |
6.3.5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
6.3.6 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中的运行机理 |
7.1.2 “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 |
7.1.3 “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 |
7.1.4 “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中的优化组织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唐河崛起科技型生态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三线建设略论[D]. 杨润萌. 上海大学, 2021
- [2]潮头观澜 一个“三农”大县的“崛起轨迹”[N]. 孟向东,丰兴汉. 河南日报, 2021
- [3]农旅项目中亲子互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唐县青虚山农旅项目为例[D]. 王亚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生态耦合”引导下的生态空间体系建构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D]. 娄梦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D]. 张夏天.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11)
- [7]唐河县中心城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贾宁. 北京建筑大学, 2016(04)
- [8]城中村改造性规划设计探究 ——以灵丘县武灵镇城中村改造为例[D]. 王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唐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 张碧瀚. 北京建筑大学, 2015(11)
- [10]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D]. 丁志伟. 河南大学, 2014(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论文; 中原经济区规划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