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欧雁丽[1](2021)在《舒肝和胃方联合PPI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通过观察舒肝和胃方联合PPI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GERD提供新思路。2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或接受住院治疗的,确诊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兼属肝胃郁热证型的患者73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舒肝和胃方联合PPI(雷贝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予PPI(雷贝拉唑)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两组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症状积分、SAS、SDS评分以及内镜结果,予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在结束治疗停药3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评判复发情况。3结果共纳入73例,研究期间因回访失联对照组脱落2例,受试者依从性差及自行中断服药原因剔除治疗组3例。最终有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完成本次观察研究。3.1对中西医症状积分及总疗效影响在西医症状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RDQ评分对比,治疗组积分较大幅度下降(P<0.05);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64.7%,治疗组较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前后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上,治疗组(91.2%)显着优于对照组(61.7%),P<0.01;单项证候方面,舒肝和胃方对患者反酸、胸骨后烧灼、反食、嗳气、胁肋及胃脘胀痛、情绪异常、口干苦、便溏或干等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情绪异常方面,舒肝和胃方具有显着改善作用(P<0.01)。3.2对精神心理方面的影响两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均有下降(P<0.05),且舒肝和胃方治疗组患者的SAS、SDS积分降低更明显(P<0.01)。3.3对胃黏膜愈合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分别统计NERD、RE、BE各自两组中的例数。选择其中的RE患者进行疗程结束后的胃镜复查,观察内镜下黏膜改变情况,治疗组治疗前RE17例,经治疗有效16例,有效率94.1%;对照组治疗前14例,有效12例,有效率85.7%,经比较P<0.05,治疗组RE患者胃黏膜愈合优于对照组。3.4对复发情况的影响停药3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1.7%;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32.4%,P<0.05,显示治疗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3.5安全性评价从治疗前直至随访结束,均未出现任何安全事件发生,用药安全性相关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故可评价此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4结论舒肝和胃方联合PPI(雷贝拉唑)能够有效治疗肝胃郁热型rGERD,并能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好,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邹素娟,林捷,林晓玲,徐文飞,石润海[2](2020)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间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iux disease,GERD)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Hp阳性的GERD患儿共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根除Hp治疗组和未根除Hp治疗组两组,其中根除Hp组予以奥美拉唑为主根除Hp三联疗法,治疗时间为14 d,未根除Hp组只应用奥美拉唑口服14 d,14 d后所有患儿只应用奥美拉唑至总疗程2个月。结束治疗后均开展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检查、13碳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激酶检验。结果102例患儿中共90例完成研究,包含根除Hp治疗组46例和未根除Hp治疗组44例,同时根除Hp治疗组中所有患儿治疗后13碳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激酶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均成功根除Hp。根除Hp治疗组和未根除Hp治疗组在治疗后酸反流及食管黏膜病变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根除治疗和GERD疗效之间无显着的相关性。
黎柱锦[3](2020)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RD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来评价加味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疗效,阐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加味半夏泻心汤的立方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对照组予40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每次1粒,每日2次。治疗周期均为4周。4周后将治疗前后两组的RD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检验其安全性。结果:(1)两组治疗后西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西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与治疗前对比,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与治疗前对比,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积分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评定:治疗后再次检查了两组患者的四大生命征,检测了三大常规、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结果均未提示有异常状况出现,说明本次研究是安全的。(7)复发率比较:在治疗结束后,以电话的形式在8周后进行回访,治疗组27例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7.4%;对照组22例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31.8%,两组复发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在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双倍剂量的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且其复发率低、安全性可,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以调理中焦升降气机为法,通过临床症状评估,疗效优良,说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发病机制是中焦气机升降的紊乱所致;加味半夏泻心汤的立方意义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以恢复中焦气机的升降机制。
蒋扬青[4](2020)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变化,说明PBRG的胃十二指肠功能动力改变可能影响食管的功能动力变化。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PBRG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设置: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50例、混合型(PBRG合并GERD)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10例。50例PBRG的患者按内镜下反流及炎症程度分为:I度PBRG亚组、II+III度PBRG亚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分析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等,并观察PBRG组、GERD组、混合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观察不同PBRG亚组的食管动力学变化特征。结果:(1)PBRG组患者的LES静息压、残余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GERD组、混合组显着增高(P<0.05);PBRG组、GERD组及混合组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潜伏时间(DL)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UES静息压及残余压、远段收缩积分(DCI)、食团内压(IBP)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BRG组、GERD组及混合组食管蠕动功能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BRG组的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率低于GERD组、混合组(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PBRG组、GERD组、混合组三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亚组的PBRG患者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PBRG组的食管、胃部症状积分比咽喉及呼吸道症状积分明显增高(P<0.05)。(3)在不同PBRG亚组之间,反流及炎症程度越高收缩前沿速度(CFV)越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逐渐升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PBRG亚组患者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潜伏时间(DL)、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度PBRG亚组及II+III度PBRG亚组患者LES静息压、TLESR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相似(P>0.05);且与GERD组及混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较GERD组和混合组低(P<0.05),而II+III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比例与GERD组和混合组相似(P>0.05)。结论:1、PBRG可以引发食管动力学改变,并具有其特征。PBRG患者胃十二指肠功能动力改变可能通过引起食管动力紊乱、蠕动功能异常致廓清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胆汁相关性胃食管反流,说明了PBRG可能常常并发胃食管反流。2、不同程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明显增多,而中-重度PBRG患者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收缩的模式接近于GERD患者。3、PBRG患者以食管部及胃部症状为主,与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区别,但临床症状与内镜下反流及炎症程度不一致。
张茜茜[5](2020)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意义,以期能够为临床工作中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和有效预防提供帮助,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人群,选择经内镜检查诊断RE的患者60例,选择镜下无器质性病变但是存在反流症状(Gerd Q评分≥8)的NERD患者42例,并选取同时期无反流症状且经内镜检查无异常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各组间年龄及性别组成无差异。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完善内镜检查、血清胃功能三项(包含PG I、PG II、PGR、G-17)测定和C14呼气试验。比较RE组、NERD组及对照组间的PG I、PG II、PGR、G-17水平及HP感染情况;将RE组患者按照洛杉矶分级法进行分级:LA-A级26例,LA-B级23例,LA-C/D级11例,比较不同分级的RE患者间的PG I、PG II、PGR、G-17水平及HP感染情况;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HP阳性或HP阴性进行分组:HP阳性组61例,HP阴性组81例,比较两组间PG I、PG II、PGR、G-17水平;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以百分数(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多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的两两比较使用LSD法;两组间定量指标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17水平:RE组(4.82±5.844),NERD组(5.98±7.031),对照组(4.58±3.64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G I水平:RE组(108.75±59.118),NERD组(107.12±42.898),对照组(134.96±71.759),三组间两两比较发现,PG I在RE组和NERD组中均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G II水平:RE组(7.55±7.173),NERD组(6.98±3.254),对照组(9.88±5.626),分析发现NERD组PG I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GR值:RE组(18.36±10.645),NERD组(16.69±5.743),对照组(13.98±3.491),PGR在三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RE组PG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P阳性率:RE组41.7%、NERD组40.5%、对照组47.5%,三组间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分级的RE患者间比较各个指标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后发现LA-A级患者PG II水平高于和LA-B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P阳性或阴性时G-17、PG I、PG II等指标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E患者PG I水平降低、PGR水平升高,推测RE患者PG II水平降低,R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PG II水平负相关,RE分级越高,PG II水平越低,所以,可以联合胃镜检查与PG检测以提高RE的检出率;(2)RE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与G-17水平、HP感染并不相关;(3)PGR水平变化并不能反映RE病情严重程度;(4)NERD患者PG I、PG II水平降低,推测NERD中也存在一定的黏膜损伤;(5)G-17及PG水平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后会引起G-17、PG I、PG II水平的升高,故在研究与G-17和PG相关疾病时,还应考虑到HP感染的影响。
高悦[6](2020)在《幽门螺杆菌、胃泌素-17、代谢综合征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胃泌素-17、代谢综合征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胃镜室就诊并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后确诊的79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及于体检中心体检的资料完整的健康体检者74例为对照组,共计153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收集H.pylori感染、胃泌素及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的相关指标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情况(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上述所有数据,并详细记录数据,对相同对应指标进行Excel统计,将统计研究对象的所有数据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表示,各组差异比较运用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均数,两变量相关采用卡方检验联合Grame’s V检验和pearson相关,多因素分析相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相关系数OR值,其中分析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反流性食管炎组与对照组的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性别、BMI、空腹血糖、腹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采用X2检验及t检验结果统计学有差异(P<0.05),将上述六种因素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时,性别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BMI及腹围与RE呈正相关(P<0.05,OR>1);(2)RE组与对照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幽门螺杆菌、胃泌素-17、代谢综合征上,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三个有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数据提示: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呈负相关关系(P<0.05,OR<1),而胃泌素和代谢综合征与反流性食管炎呈正相关关系(P<0.05,OR>1);(3)在年龄分组上,RE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H.pylori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呈负相关关系,H.pylori感染可能延缓及阻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2.代谢综合征与RE呈正相关关系,合并代谢综合征可能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及患病率;3.监测血清胃泌素-17指标可能对RE的预测有一定作用;4.空腹血糖高可能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5.提前干预BMI和腹围可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5.RE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无明显相关性。
陈路佳[7](2020)在《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否具有特征性的胃电活动和心率变异性的表现,探讨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胃排空障碍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从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我院内分泌科的病人中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组28例为试验1组、21例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组为试验2组和健康志愿者26例为正常对照组,入组对象均行胃肠镜、彩超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疾病。2、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糖尿病相关指标;三组分别进行餐前、餐后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检查。3、收集数据之后利用卡方检测的方法针对计数方面的参数进行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量方面的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胃电图指标以及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组间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胃电图指标和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饮酒史和体重指数(BMI)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和吸烟史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参数对比,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3、三组的餐前和餐后正常慢波节律比例、餐前和餐后胃动过缓比例、餐前胃电过速比例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组间两两比较中,试验1组的餐后正常慢波节律比例小于正常组,然而餐后胃动过速比例大于正常组;试验2组和正常组比较中,试验2组的餐前和餐后正常慢波节律比例低于正常组,但餐前和餐后胃动过缓比例以及餐前胃动过速比例高于正常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比较中,试验2组的餐前正常慢波节律比例低于试验1组,但试验2组餐前胃动过缓比例、餐前胃动过速比例高于试验1组。4、三组患者的植物神经活性、高频功率、低频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两两比较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植物神经活性、高频功率、低频功率均低于正常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比较,试验2组植物神经活性、高频功率指标均低于试验1组。5、在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和胃电节律紊乱相关性中正常慢波节律比例与植物神经活性、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呈正相关。结论:1、2型糖尿病发生胃食管反流与糖尿病病程、HbAlc、FPG、2hPG、BMI、饮酒史有关。2、2型糖尿病存在正常慢波比例减少,胃动过速比例和胃动过缓比例增加,导致胃排空障碍,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3、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比2型糖尿病的胃电节律紊乱更加明显。4、2型糖尿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胃电节律紊乱呈正相关。
杜会卿[8](2020)在《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态1792例胃镜下黏膜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我国Hp感染率仍较高,诊断Hp感染主要以13C或14C呼气试验为金标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Hp阳性及Hp阴性时内镜下的黏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通过比对呼气试验的结果,观察Hp阳性及Hp阴性时胃镜下的黏膜表现,总结不同Hp感染状态胃黏膜特点的差异,旨在进一步提高对Hp相关胃黏膜表现的认识,探索采用传统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形态从而有效诊断Hp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3月期间于消化内科门诊行13C或14C呼气试验检测并同时行胃镜检查的受检者。排除严重心肝肺肾脏疾病、胃部曾接受手术的患者、胃恶性肿瘤患者、1个月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铋剂和抗生素等药物者及资料不完整者,共纳入1792例。以上纳入研究的受检者进行的Hp诊断方法为13C或14C呼气试验,结果阳性者判定存在Hp感染,结果阴性者判定不存在Hp感染。全部受检者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从事消化内镜工作超过5年)进行内镜(GIF-H260及GIF-H290,OLYMPUS公司,日本)检查,并对内镜下各部位(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十二指肠)黏膜表现进行记录,比较Hp阳性及Hp阴性的胃镜下黏膜表现差异。研究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双侧)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计算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价指标的诊断效果,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95%置信区间表示。经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受检者一般数据纳入研究的受检者共1792例,其中男性842例,女性950例,男女比例为0.47:0.53,平均年龄为(47.15±12.97)岁。13C或14C呼气试验阳性者979例,阴性者813例,感染率为54.63%。2.不同Hp感染状态胃镜下黏膜表现的差异2.1单因素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发现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斑片状发红、线状红斑、黏膜出血、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皱襞肿大、增生性息肉、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及黄色瘤在Hp阳性者中发生率高;反流性食管炎(RE)、规则的集合静脉(RAC)及胃底腺息肉在Hp阴性者中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多因素分析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线状红斑、斑片状发红、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及黄色瘤的存在与Hp阳性密切相关;RE、RAC和胃底腺息肉的存在与Hp阴性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胃镜下黏膜表现对于预测Hp感染与否的诊断价值分析通过计算AUC、阳性预测值等评价2.1中各种黏膜表现对于预测Hp阳性或者阴性的诊断价值。其中点状发红预测Hp阳性的AUC及阳性预测值均大于75.0%,分别为0.774和79.3%;结节样改变、黏膜萎缩预测Hp阳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80.4%;消化性溃疡、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和线状红斑预测Hp阳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76.9%和75.0%;黏膜水肿、增生性息肉和皱襞肿大预测Hp阳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3%、71.4%和71.0%;黏膜出血、斑片状发红和黄色瘤预测Hp阳性的阳性预测值均小于70.0%,分别为66.2%、65.2%和65.8%。RAC对于预测Hp阴性的AUC和预测值均不低于75.0%,分别为0.750和77.8%;胃底腺息肉预测Hp阴性的预测值为96.4%;RE预测Hp阴性的预测值小于70.0%,为62.3%。结论1.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斑片状发红、线状红斑、黏膜出血、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皱襞肿大、增生性息肉、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及黄色瘤多与Hp阳性相关;RE、RAC和胃底腺息肉多与Hp阴性相关。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消化性溃疡、点状发红、结节样改变、黏膜水肿、黏膜萎缩、线状红斑、斑片状发红、胃窦部隆起型糜烂和黄色瘤为判断Hp阳性的独立胃镜下黏膜征象;RE、RAC和胃底腺息肉为判断Hp阴性的独立胃镜下黏膜征象。3.通过计算AUC及阳性预测值发现,胃黏膜点状发红、结节样改变、黏膜萎缩、消化性溃疡、胃窦部隆起型糜烂、线状红斑对于预测Hp阳性更有价值,与呼气试验结果的符合率较高;RAC、胃底腺息肉较RE对于预测Hp阴性有较大诊断价值,与呼气试验结果的符合率较高。4.应用普通胃镜肉眼观察胃黏膜形态直接判断Hp感染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将这种方法形成一个量化指标进一步推广。
徐思佳,王淑娴,王孝通,蔡凌宇,孔桂美[9](2020)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在我国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相对大,我国H. pylori感染人数仍较多.许多疾病合并H.pylori感染采取根除治疗,而H. pylori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影响存在争议,因此对于H. pylori感染患者是否采取根除治疗尚待商榷. GERD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GERD与H. pylori感染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GERD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胡晓萍[10](2019)在《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随访来评估其远期疗效,为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RGERD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期间不再给予治疗该病的其他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DQ积分、证候积分、焦虑抑郁评分等变化,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评价两组治疗RGERD的有效性及远期疗效。结果:有2例病例在研究过程中脱落,最终完成观察的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1.RDQ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与对照组50.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RDQ总积分的比较:两组RDQ总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RDQ总积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可改善RGERD患者的RDQ总积分,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临床证候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与对照组50.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在改善RGERD症状总积分上均有效;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5.焦虑抑郁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平均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在改善焦虑抑郁平均积分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在缓解RGERD症状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6.远期疗效比较: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8.18%,对照组复发率为53.33%。治疗后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RGERD的综合疗效及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舒肝和胃方联合PPI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rGERD的认识 |
1.1 疾病概况 |
1.2 GERD发病相关因素 |
1.3 其他相关因素 |
1.4 发病机制 |
1.5 rGERD的诊断 |
1.6 rGERD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rGERD的认识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样本基线分析 |
3.2 治疗前后两组西医疗效积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SAS、SDS量表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证候总积分比较 |
3.5 两组RE患者治疗后内镜黏膜愈合情况比较 |
3.6 临床复发情况 |
3.7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rGERD的认识 |
1.1 土虚木乘是rGERD的致病基础 |
1.2 肝胃郁热是rGERD的突出发病机制 |
1.3 疏肝和胃是rGERD的重要治法 |
2 舒肝和胃方的组方依据和单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
2.1 组成及方义分析 |
2.2 单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
2.3 研究结果分析及疗效评价 |
2.4 舒肝和胃方治疗rGERD的可能作用机制 |
3 结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治疗前后根除Hp治疗组和未根除Hp治疗组的酸反流积分对比 |
2.3 治疗前后根除Hp治疗组和未根除Hp治疗组的食管黏膜病变积分对比 |
3 讨论 |
(3)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1.1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 |
1.2 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对比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的剔除、脱落标准 |
2.5.1 剔除标准 |
2.5.2 脱落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随机分组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 |
3.2 安全性指标 |
3.3 疗效评价指标 |
3.3.1 西医临床症状疗效评价 |
3.3.2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分析 |
5.1 两组治疗前后西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5.1.1 两组治疗前后西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5.1.2 两组治疗前后西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5.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5.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5.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5.3 中医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评定 |
5.5 复发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1.1 病名的沿革 |
1.2 对病因病机发展的认识 |
1.3 辨证及治疗 |
1.4 黄适老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1.5 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方意 |
1.6 加味半夏泻心汤具体药物解析 |
2 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2.1 定义及发病率 |
2.2 发病机制 |
2.2.1 抗反流防御机制的下降 |
2.2.2 反流物攻击作用增强 |
2.2.3 精神心理 |
2.2.4 内脏高敏感性 |
2.2.5 胃肠激素 |
2.2.6 幽门螺杆菌 |
2.2.7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
2.2.8 炎症介质 |
2.2.9 遗传 |
2.2.10 酸袋 |
2.2.11 Cajal间质细胞 |
2.2.12 神经因素 |
2.3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 |
2.4 治疗 |
2.4.1 基础治疗 |
2.4.2 药物治疗 |
2.4.3 胃镜下治疗 |
2.4.4 手术治疗 |
2.4.5 其他治疗 |
3 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5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综述 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观察指标 |
2.1 入选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食管动力学相关参数 |
2.2 评估临床症状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PBRG、GERD、混合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食管动力情况比较 |
4.1.1 PBRG、GERD、混合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表2) |
4.1.2 食管上、下食管括约肌舒缩状态的压力及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 3) |
4.1.3 其他食管动力学相关参数变化(见表 4) |
4.1.4 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见表 5) |
4.1.5 PBRG组、GERD组、混合组的症状积分情况 |
4.2 不同分度的 PBRG 之间以及与健康对照组、GERD 组、混合组的食管动力参数比较 |
4.2.1 不同分度 PBRG 组的一般资料 |
4.2.2 不同分度 PBRG 患者食管上、下括约肌舒缩状态的压力及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发生情况的比较(见表 6) |
4.2.3 不同分度的 PBRG 其他食管动力学参数变化(见表 7) |
4.2.4 不同分度 PBRG 食管体部蠕动收缩功能变化(见表 8) |
4.2.5 不同分度 PBRG 亚组与 GERD 组、混合组的症状积分情况(见图 7) |
4.2.6 不同分度 PBRG 亚组之间的食管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结果(见表9)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幽门螺杆菌、胃泌素-17、代谢综合征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2型糖尿病组 |
2.1.2 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组 |
2.1.3 正常对照组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胃电图检查 |
2.3.3 心率变异性检查 |
2.3.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指标比较 |
3.3 三组胃电图指标比较 |
3.4 三组心率变异性参数比较 |
3.5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和胃电节律紊乱的相关性 |
第4章 讨论 |
4.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4.2 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指标比较 |
4.3 三组胃电参数值比较 |
4.4 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比较 |
4.5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和胃电节律紊乱的相关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态1792例胃镜下黏膜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受检者一般数据 |
2.2 不同Hp感染状态胃镜下黏膜表现差异分析 |
2.3 不同胃镜下黏膜表现对于预测Hp感染与否的诊断价值分析 |
讨论 |
3.1 对于不同Hp感染状态胃镜下黏膜表现差异的讨论 |
3.2 研究的意义 |
3.3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态胃镜下黏膜特点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ERD产生的机制 |
1.1 抗反流防线 |
1.1.1 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
1.1.2 食管廓清能力下降: |
1.1.3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
1.1.4 自身抗反流恢复能力与调节能力下降: |
1.1.5 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
1.2 反流进攻能力 |
1.3 GERD的有害因素 |
2 H.pylori与GERD |
3 H.pylori对GERD的保护机制 |
3.1 反流物进攻能力的降低机制 |
3.2 抗反流屏障的加固 |
3.3 其他有人认为[33] |
4 GERD的常规治疗 |
5 H.pylori根除治疗对GERD的影响 |
6 结论 |
(10)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RGERD的认识 |
1.1 定义及分型 |
1.2 流行病学现状 |
1.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4 RGERD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RGERD的认识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内容 |
2.4 疗效指标及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比较 |
3.3 疗效数据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对照组药物选择的依据 |
3 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RGERD的中医理论基础 |
3.1 气郁痰阻是RGERD的发病机制之一 |
3.2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降逆化痰是治疗RGERD的基本治法 |
3.3 二陈平胃散加减的方药组成、方药解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本方治疗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 |
4.2 本方对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影响 |
4.3 本方对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RDQ评分的影响 |
4.4 本方对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
4.5 本方治疗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的安全性 |
4.6 本方治疗气郁痰阻型RGERD患者的远期疗效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舒肝和胃方联合PPI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D]. 欧雁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间的关系研究[J]. 邹素娟,林捷,林晓玲,徐文飞,石润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21)
- [3]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D]. 黎柱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分辨食管测压特征的临床研究[D]. 蒋扬青.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5]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意义[D]. 张茜茜.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幽门螺杆菌、胃泌素-17、代谢综合征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D]. 高悦.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研究[D]. 陈路佳. 南华大学, 2020(01)
- [8]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态1792例胃镜下黏膜特点分析[D]. 杜会卿.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徐思佳,王淑娴,王孝通,蔡凌宇,孔桂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0(02)
- [10]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晓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