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镇一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石瑞磊[1](2020)在《河南省L市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代表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各项活动的主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标志着全党全面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十余年来,在党代表任期制的制度框架下,各级党代表在大会召开时代表党员参加会议、行使民主权利,在闭会期间继续履职尽责、发挥代表作用,凸显了党代表任期制的制度优势。近年来,按照中央党代表任期制有关要求和河南省委相关工作部署,L市深入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加强党代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党代表队伍。积极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组织党代表宣讲党的政策、参加集中调研、列席党内重要会议等,推动党代表在建言献策、党内监督、联系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L市在推进党代表任期制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党代表任期制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党代表的履职能力还需提升、党代表履职渠道有待拓宽等。因此,本文借助文献资料,对党代表任期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通过调研座谈,对L市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经验做法、遇到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出进一步推进党代表任期制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地方党委主体责任、提升代表综合素质、拓宽代表履职载体、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履职保障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为地方各级党委进一步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廖柏盛[2](2019)在《党内民主视角下的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员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党员代表大会,这是承载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制度设计,党内民主的深化应从此处着手。要想保持党员当家作主的连续性,以及保持党的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发挥作用的连续性,必须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党中央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历经了“三起三伏”,至今仍在试点层面,党内高层的态度给我们留下充足的猜想空间。自2008年海南省选定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到2015年扩大试点范围,再到2017年全面铺开党代会年会制,全省各市县在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过程中探索出一些经验做法,同时也陷入一些走不出的困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四个方面。正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党代会常任制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梳理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在推进党代会常任制中的先进经验。正文第二部分,主要从党内民主的价值意义出发,阐述党内民主与党代会常任制的互动关系。正文第三部分,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统计和问卷设计,探究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历程、市县和乡镇党代表队伍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党代表发挥作用情况、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正文第四部分,主要从“增量民主”的角度考虑,提出深化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思考。结束语部分,主要分析论文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王明科[3](201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活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也是党面向未来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铸造新辉煌的保证;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则是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以参与者和决策者的政治角色创造历史,也以这样的身份载入史册。从中共一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群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适应不同的历史环境、革命建设任务变化需要,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微观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个体风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从单一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代表制度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与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相适应。考察代表问题的历史发展,探究代表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正是论文致力于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后面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史料、学术研究的情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代表问题。这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按照重要性,代表制度建设的丰富程度,代表人数等方面的差别划分为四节进行阐述。中共一大代表是代表问题的起点,他们不仅参与了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而且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期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立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典范。中共二大是代表制度化的开端,代表中首次出现工人代表,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属性,由于人数较少,代表在大会上承担了各类角色。中共三大、四大期间,代表制度开始具体化,部分地区的代表产生开始采取选举的方式,而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代表在大会议事时进行了激烈争论,思想分歧开始呈现。中共五大、六大时,面对大革命失败,代表们经历了五大时的迷茫,也经历了六大时的艰辛,在沉痛中反思,在逆境中崛起,开启了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中共七大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全党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七大代表几经波折,最终共同成就了一次独立自主、团结奋进的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代表问题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别阐述。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表大会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大会。代表在大会上广泛发言,充分行使选举权,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意见建议。九大、十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受极“左”思潮影响,在代表推选、代表队伍结构和履职行为方面偏离正确轨道,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十一大虽然没有实现拨乱反正,但对代表制度进行了初步恢复。代表问题在这一期间经历的挫折起伏,恰恰反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对依规治党有重要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二大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召开的,有着拨乱反正、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独特历史背景。在此期间,代表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实现了发展,特别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代表产生机制更加规范。代表的先进性标准条件不断提升,候补代表被取消,特邀代表设立,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过程更加规范,代表中党员干部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不断增加,代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代表问题进入发展和完善的大好时期,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四章,主要探讨十六大至十九大的代表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新概括,“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对党员结构影响深远。从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吸取地方常任制试点经验,探索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增强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途径,建立了以规范代表问题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代表任期制。代表的条件更加与时俱进,新社会阶层和新经济组织党员开始进入代表队伍,代表产生程序步骤更加规范,差额公示展现发扬民主新风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下,代表资格审查在十九大时正向发力,传递了强烈的从严信号;而“党代表通道”的开放,也为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平台。第五章,主要对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承担着为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任。在这样的党情国情背景下,代表问题需要立足基础性、长期性和稳定型的本质属性,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动力源泉,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深化代表制度建设,保持代表结构基本稳定,强化对代表政治素质的要求,推进代表提案制的实施,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统筹联络代表的日常工作机构,强化代表作用发挥。
郜工农[4](2017)在《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上海“吕巷模式”解构——上海吕巷18年试点演绎基层政治民主推进的四重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基层民主实践具有特定的规律性。本文选取最早试行党代会常任制乡镇——上海吕巷试点,进行分析演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民主政治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构成试点的宏观社会基础,为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提供时空条件;经济发展需要、基层党建状况、上级组织倡导,形成直接动因,奠定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现实条件;群众基础、策略基础和政策基础,保障了基层党代会常任制的可操作性,构成行为条件;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主体信念内化,考量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普适性,构筑深化条件。本文客观地指出了吕巷试点的困惑,对党代会常任制实践"一波三折"理论与政策根源做出分析,并展望基层民主的发展。
邹谨[5](2017)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之进行了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进行了初步酝酿;建国以后,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进入全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进入自觉状态。党建创新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进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党建创新在建国以后具有同步性,二者存在鲜明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建创新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党建创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建创新,主要体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中国共产党党建制度的完善,促进管党治党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党建方式、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来看,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党建制度、党内民主、依规治党创新和其他创新,从而不断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党建制度创新,建立了学习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主席制度、分部分级管理干部制度、干部鉴定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干部休假制度、作风建设制度等制度,并提出了设立党的名誉主席、对基层干部任期加以限制、干部能上能下等设想。推进党内民主创新,对党内民主进行了理论阐述,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理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倡民主作风,保障党员权利,开展党内监督;建立了党代会制度、党委制、党内选举制度等党内民主制度。推进依规治党创新,对党章进行修改,初步制定了一些党内法规。此外,通过发扬民主和健全法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并对改善党的领导进行了初步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党建创新,既取得了积极成果,又留下了深刻教训。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党建制度创新,建立了退休制度、顾问委员会制度、干部考核制度、省部级后备干部制度、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省(市、区)纪委向中纪委报告制度、纪委与国家检察机关联系制度等制度,废除主席制度、实行总书记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理论;反对领导干部特殊化,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权利,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结合;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依规治党创新,对党章进行积极修改,制定一系列党内法规,党章和党内法规执行力得到较大提高。此外,提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提出把反腐蚀寓于建设和改革之中,坚持从严治党。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党建制度创新,建立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制度、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巡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创新,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并发挥其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功能:推进党内决策民主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依据治党创新,修改党章,制定新的党内法规。此外,还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要靠体制创新;提出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依法执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党建制度创新,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内民主创新,提出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进党内和谐,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实行党务公开,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全委会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干部票决制,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差额选举,完善了党内民主制度。推进依规治党创新,修改党章,制定和修订党内法规。此外,还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总布局创新,进行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建设“三型”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建制度创新,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布局,并在党的建设各领域进行了制度设计。推进党内民主创新,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了新阐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的制度建设和党内法规建设中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保障党员权利;提出制定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实施办法,研究制定地方党委决策程序规定,规范差额提名范围和比例,进一步了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依规治党创新,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和修订党内法规,并对党内法规进行集中清理。此外,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优良政治生态,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并提出党的领导要做到“三统一”、“四善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建创新的经验主要是:坚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党建创新的对接,积极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建创新的问题倒逼,借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理念推进党建创新,坚持改革创新,对党建创新进行接力探索,不断总结中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党建创新,应提高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水平,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新。
施雪华,张洁[6](2017)在《我国基层党内民主制度意愿供给与实际供给的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制度安排"是经济学家达德利·诺思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对人的行为存在约束力、具有一定程序、服从道德伦理的一组规则。根据政治制度的不同,制度安排的供给也有所不同,与商品市场类似,也存在意愿中的制度供给和实际中的制度供给,而且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回溯我国党内民主制度变迁,党内民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趋势逐步加快,围绕党内民主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但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常常存在执行不力的状况,制度往往被潜规则替代或被形式化,形成了制度运行中意愿制度供给与实际制度供给之间的差异。在我国政治体制框架下,通过对党内民主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与执行实践进行梳理,对基层党内民主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对如何优化基层党内民主制度供给、提高实际制度效率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山成忠[7](2016)在《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十六大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内民主重要性的精辟概括和形象表述。在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方面,我们党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其中一条就是通过党代会常任制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最初,我们党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为了让党代表经常性活动,为了更好的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以便提高党内的民主生活水平。但是,受当时国内形势影响,第一次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在短短两年后就中断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在局部范围内又重启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十六大后,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成果。然而遗憾的是,自首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以来已有60年光景,自局部试点以来也已近30年,但是至今仍然停留在小范围试点阶段,甚至有些步履维艰;而且各试点地区在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时也遇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和困难。这就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作为发展党内民主重要途径的党代会常任制,在历时近30年的试点后依然还停留在试点阶段,甚至还处境尴尬、举步维艰?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分析党代会常任制之于党内民主的价值、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探索历程、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四个方面探讨当前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实践困境问题。本文由引言、正文四章以及结语共六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性与研究难点共五部分。第一章主要解释了党代会常任制之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价值,即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实践党代会常任制放置于发展党内民主的视角下,才能更准确、有力的把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坚定推动党代会常任制的信心。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价值。革命时期,我们党长期没有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党代表活动也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执政后,为了使党代表经常性活动,使党的代表大会在提高党内民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党在八大上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只是党代会常任制的第一次实践只经历了短短两年,就被迫终止。改革开放后,随着恢复党代会常任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1988年开始,党中央决定进行小范围试点实践,但是这一次的效果并不理想。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科学论断后,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实践也顺势而为,出现了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高潮,不仅范围比之前有所扩大,而且一些地区还取得了比较好的实践成果。从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到后来中断,再到改革改革开放后的试点,这一过程说明党代会常任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实践价值。第三章主要分析当前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认为,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党代会常任制缺乏实践共识。当前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许多问题就与缺乏实践共识有直接的关系。二是党代表任期制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党代表选举、党代表活动、党代表管理等环节。三是党代会年会制方面。比如党的代表大会的定位问题、党代会年会制的法理依据问题、党代会职权的落实问题、党代会年会制的系统性问题、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的关系问题、党代会年会会期以及党代会运行成本的问题等。四是党代会常设机构方面。一方面,一些地方对设立党代会常设机构持否定态度,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设立了党代表联络机构,但是从理论上来分析,这种机构并不同于党代会常设机构,这就出现了党代会常设机构的“异化”问题。由于党代会任期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是,“问题连着问题,问题包含问题”。正是在这些问题和困难的综合、复杂影响下,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效果并没能达到人们最初预期的目标,而且使党代会常任制陷入了实践困境。第四章主要阐释走出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的思考。由于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解决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问题时,需要坚持“重点突出和全面优化”的原则。所谓重点突出就是应该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当前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多条途径凝聚实践共识,比如加强舆论宣传、中央出台权威文件、完善干部选拔制度。所谓全面优化是指全方位优化党代会常任制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制度。宏观来看,是从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年会制和完善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协同推进。微观来说,每个环节的优化也应该注重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比如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保障方面,包括组织、时间和经费保障,其中组织保障又包括党代会常任制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党代会常设机构。所以,只有立足于系统性,党代会常任制的各项制度才能形成制度合力,产生效力,否则会导致改革“碎片化”的问题,最终影响党代会常任制这项改革的进度、深度以及效果。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了党代会常任制对于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价值。党代会常任制不仅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实现党内民主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强调了党中央在推动党代会常任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马国祥[8](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多样而丰富,民主就是其中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党自身的建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纵观党执政六十多年来的历程,党的历史方位已经实现了转变,党的自身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党内民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很大。党内民主建设与党的自身建设一样,历经蹒跚起步、曲折探索、不断健全发展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党把党内民主看作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就。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内民主建设的好坏与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管理和党内监督等内容密切相关。但是,党内民主建设的状态尽管与党的自身建设状况有关,从根本上还是与党内民主主体、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目前,党内民主的党员主体、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党内民主的生活实践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境,制约了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造成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党内民主理论上的不完善带来实践上的困惑,也有制度建设上的缺失,还有实际工作的动力不足等原因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内民主理论,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渊源。这个外来理论在输入中国后面临本土化考验,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本土化给党内民主建设也带来了困顿。一方面表现为我们的整体理论体系研究不足,多为原则性价值逻辑推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我们诸如民主集中制理论、党员主体理论等的理论、观点共识不够,对同一理论有多个解读,片面的、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很多。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是规范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规范党员行为的规章,是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重要遵循,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党的建设过程中,民主选举、决策、监督、管理制度缺失,各项制度缺乏连贯性,有时潜规则大行其道,制约了党内民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域,有许多经验尚待发现、梳理和总结。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之上。这些经验设定了未来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原则。保障党员权利和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重视实质民主与发展形式民主相结合、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这四个经验尤为重要和值得人们关注。从国情和党情实际出发,今后的党内民主建设会围绕这些经验展开和继续深化。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事关发展什么样的党内民主和怎样发展党内民主的问题,也事关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并由此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应本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现有的党内民主制度体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是世情、国情和党情,以及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党内民主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党内民主建设所处的时空方位,以及在目前这个阶段体现的特征,而不能超越党内民主建设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等的要求和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党内民主最大的实际就是党内民主还处在初级阶段。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要健全党内民主理论体系,要加强理论的运用研究,做到理论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对接与检验。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员主体党内民主实现形式为抓手,从改革制度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顾小倩[9](2016)在《文化政治视角下的党代会常任制改革 ——以椒江个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形势多变,国内也面临着复杂的局势,很多正确的政策和改革得不到实施,追溯其背后的原因是与文化的不兼容。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产生和发展,包含一种政治宽容和契约文化,这样的文化政治对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新的复杂的世界形势下,更需要政治宽容和契约文化,才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从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到两次试点高潮,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在不同的地方,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停滞,有的只是流于形式,而台州椒江的党代会常任制却长期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键是背后的文化因素。具体来说,中央自上而下的政策与台州当地的文化相互契合,符合当地的改革需要,使得椒江党代会常任制得以萌芽、发展、深化乃至进一步提升。本文用文化政治的视角研究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分析台州多元文化与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产生和发展的关系,提炼出政治宽容和契约制度这一文化政治实质,对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台州重山叠嶂,面临东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海洋文化、佛道文化、基督教文化等相互兼容,和平共处,而多元的经济形式生成了自由宽容的社会秩序。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下,台州人敢于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也容忍失败。这种政治宽容的社会环境对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就是契约文化。契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实际操作中物化为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就形成了契约制度,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制度以及契约的法律制度。台州的契约文化源于台州的多元经济,台州首创股份合作制,各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和谐共赢。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了人们的契约精神和民主意识,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契约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通过协商和选举产生的管理机构,从而保证公民权利和政治的平等。
牛月永[10](2012)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中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党内民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内民主离不开制度建设,虽然制度功能的发挥也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研等方法,从理论分析入手,以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为研究对象,结合党内民主建设的国外和国内现实状况,透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路径,致力于从发展的规律性、一般性和系统性上去认识问题,进行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探索。论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包括研究缘起、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相关理论。理论分析是研究的前提,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课题当中,包括几个关键词,比如民主、党内民主、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等。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论分析构建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从三个方面,即从民主到党内民主、从党内民主到党内基层民主、从制度到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进行分析。第二章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状况。基本现状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世界政党党内民主比较的视角更能明确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的立足点,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问题和面临困境视角研究更能体现出研究的针对性和迫切性,从而得出制度化的必然趋向。同时在制度建设当中又面临一些问题。鉴于此,本章分为三部分,即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状况、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制度体系是良好制度的偏好,是制度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必须致力于制度体系的建设。这涉及到制度体系的三个环节:要素、联动、环境。为此,本章从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要素的建设、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要素的联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环境建设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制度建设的动力源泉,是制度供给的根本路径,是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面临制度供给不足的状况,所以进行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本章从三方面,即制度创新是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选择、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路径进行分析。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评价体系。制度建设,一方面体现出制度的主观设计,另一方面体现出人与制度的互动。所以在制度建设的过程当中涉及到制度建设的评价问题。这涉及到三方面问题,即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行为标准、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价值评价。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简要归纳,同时阐述了本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开展镇一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镇一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L市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党代表任期制内涵 |
2.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意义 |
3.党代表任期制框架下党代表的主要职责 |
4.实行党代表任期制面临的问题 |
5.进一步完善党代表任期制的对策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本思路与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二、党代表任期制的内涵、发展及意义 |
(一)党代表任期制的基本内涵 |
(二)党代表任期制的发展历程 |
1.探索期 |
2.建制期 |
3.发展期 |
(三)党代表任期制与党代表、党代会常任制和年会制的关系 |
(四)党代表任期制的内容 |
1.党代表的权利 |
2.党代表的工作方式 |
3.党代表的联络服务和管理 |
(五)任期制下党代表的作用 |
(六)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价值分析 |
三、河南省L市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实践探索与问题分析 |
(一)实践探索 |
1.严格把关,建强队伍 |
2.搭建平台,发挥作用 |
3.强化支撑,提供保障 |
4.示范引领,凝聚力量 |
(二)问题分析 |
1.在社会认知上,重视度不够高 |
2.在履职能力上,提升度不够快 |
3.在方法举措上,创新度不够活 |
4.在机制建设上,激励度不够强 |
四、进一步推进L市党代表任期制的对策建议 |
(一)严明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的领导 |
1.强化党委领导 |
2.健全工作机构 |
3.加强督促指导 |
(二)强基固本,持续提升党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
1.严格推荐提名 |
2.加强教育培训 |
3.强化日常管理 |
(三)创新载体,不断拓宽党代表履职尽责渠道 |
1.探索建立务实有效的网上网下党代表工作室 |
2.建立党代表多渠道联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制度 |
3.定期组织调研活动 |
4.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
(四)健全制度,着力构建党代表任期制制度体系 |
1.健全代表选拔制度 |
2.健全作用发挥制度 |
3.健全奖惩激励制度 |
(五)强化服务,为党代表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
1.落实“两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制度 |
2.探索开展党代表“亮身份”活动 |
3.真诚关心关怀党代表 |
(六)加大宣传,营造推进党代表任期制的浓厚氛围 |
1.突出宣传重点 |
2.创新宣传方式 |
3.做好舆情应对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党内民主视角下的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党代会常任制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历程 |
2.3 党代会常任制的典型范式 |
3 党代会常任制与党内民主 |
3.1 党内民主的价值意义 |
3.2 党代会常任制的逻辑起源 |
3.3 党代会常任制的使命是发展党内民主 |
4 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现状及其分析 |
4.1 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的探索历程 |
4.1.1 试点阶段(2008年4月-2015年3月) |
4.1.2 扩大试点范围阶段(2015年3月-2017年10月) |
4.1.3 全面铺开阶段(2017年10月至今) |
4.2 各市县在探索过程中的有益经验 |
4.2.1 在联络服务管理党代表方面 |
4.2.2 在优化党代表工作方式方法方面 |
4.2.3 在制度建设等保障方面 |
4.3 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 |
4.3.1 样本的选取 |
4.3.2 样本总体情况介绍 |
4.3.3 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现状 |
4.4 存在的突出问题 |
4.4.1 党代表队伍结构不够科学 |
4.4.2 教育培训不足影响履职效果 |
4.4.3 党代表发挥作用有限 |
4.4.4 工作机构不够健全 |
4.4.5 民主策略选择与政治稳定优先存在张力 |
5 走出困境: 深化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党代表队伍结构 |
5.1.1 规范候选人提名环节 |
5.1.2 确保党代表身份的广泛性 |
5.1.3 突出党代表产生环节的竞争性 |
5.2 提升党代表履职能力 |
5.2.1 制定履职培训规划 |
5.2.2 突出政治素质培养 |
5.2.3 强化专业能力培训 |
5.3 完善党代表激励绩效机制 |
5.3.1 建立健全党代表履职述职评议制度 |
5.3.2 建立健全党代表激励机制 |
5.3.3 建立健全党代表容错纠错机制 |
5.4 以增量改革推动党内民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学科视角:代表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
二、选题意义:丰富和深化中共制度史与人物史的研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主要文献史料 |
一、概念界定 |
二、主要文献史料 |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术研究过程的概述 |
二、关于学术研究内容的概述 |
三、评价:关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代表制度的初步确立 |
一、做始也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一大的筹备 |
二、星星之火:一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结构 |
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大代表的开创性履职实践 |
四、制度发轫:二大党章首次规定代表人数由中央委员会确定 |
五、结构变化:二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工人身份的代表 |
六、角色多元:二大代表承担的职能开始丰富化 |
第二节 三大、四大:代表制度建设与履职实践情况 |
一、代表制度内容开始具体化 |
二、选举代表方式的采用与代表结构的多元化 |
三、代表议事中的思想分歧与代表培训的萌芽 |
第三节 五大、六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代表制度的坚守 |
一、背景:党的建设加强与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 |
二、代表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
三、代表队伍的壮大与代表结构导向的变化 |
四、从迷茫到反思:大革命失败对代表履职尽责的影响 |
第四节 七大前后:关于代表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实践 |
一、革命形势变化与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发挥 |
二、中国共产党对代表制度的自主探索与完善 |
三、七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与全面审查 |
四、“小长征”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表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九月决议”与恢复、扩大党内民主生活 |
二、“两个国会”论开启了代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
三、自下探索:地方党代表大会的实践及其意义 |
四、八大“预演”: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八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发展与实践具有开创性 |
一、全面执政条件下代表产生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施及其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
三、代表的结构特点——党员干部超八成 |
四、代表履职展现积极、热烈、民主的良好会风 |
五、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代表制度式微 |
第三节 九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 |
一、九大代表推选偏离正确轨道 |
二、十大代表推选工作继续错误路线 |
三、九大、十大代表履职行为存在偏差 |
四、九大、十大:代表制度的根基尚存 |
五、十一大对代表制度初步恢复 |
六、对九大至十一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反思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与理论的拨乱反正 |
二、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与规范化 |
三、党的建设: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新的伟大工程” |
第二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过程 |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
二、代表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
三、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及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产生 |
一、代表先进性的标准衍变 |
二、取消候补代表的制度设计,设置特邀代表 |
三、代表的产生时间和选举单位 |
四、选举代表的程序与方式 |
五、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 |
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人员结构及审查内容 |
第四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
一、代表分配名额和人数每次递增 |
二、从代表结构变化看党内民主的发展 |
第五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履职问题 |
一、取消大会发言,开启代表分组讨论的议事模式 |
二、代表“议政”的主要内容 |
三、差额选举方式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
四、代表履职行为的开放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的代表问题 |
第一节 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影响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
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强化了对代表履职的激励 |
三、党的建设“主线”推动了代表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历史性突破 |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代表问题完善与发展的新方向 |
第二节 代表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一、扩大的市、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对代表制度建设的探索 |
二、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代表履职制度的丰富 |
三、代表制度“独立成规”——代表任期制的建立和实施 |
四、代表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代表提案制的提出与实施 |
第三节 代表选举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
一、代表条件与时俱进 |
二、代表产生程序更加规范 |
三、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引入差额公示 |
四、十九大:全面从严的代表资格审查 |
五、十九大:中央领导人提名参选单位原则变化 |
第四节 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结构比较 |
一、代表人数继续增加 |
二、代表选举单位的变化 |
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结构 |
四、代表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 |
五、代表身份构成个案剖析——以十八大代表为例 |
六、代表结构的多角度多层次剖析 |
第五节 代表的履职问题 |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代表的基本履职历程 |
二、会议期间代表团讨论环节逐步面向媒体开放 |
三、十九大:首次设置“党代表通道” |
第五章 关于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思考 |
第一节 代表问题的本质属性 |
一、从功能定位看,代表问题属基础性问题 |
二、从历史进程看,代表问题属长期性问题 |
三、从制度建构看,代表问题属稳定型问题 |
第二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遵循 |
一、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 |
二、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指导 |
三、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为动力 |
四、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 |
第三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路径选择 |
一、保持代表名额、结构的基本固定 |
二、更加突出对代表的政治素质要求 |
三、代表直选不适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
四、推进代表提案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层面的实践 |
五、基层一线代表培训工作应纳入中央统一部署 |
六、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大事记 |
附录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
附录3 八大代表选举情况汇总 |
表格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上海“吕巷模式”解构——上海吕巷18年试点演绎基层政治民主推进的四重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基础: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可能性 |
(一) 吕巷实践的社会经济基础 |
(二) 吕巷实践的民主政治基础 |
(三) 吕巷实践的社会文化基础 |
二直接动因:基层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现实性 (1) |
(一) 吕巷实践顺应了经济转型期发展需要 |
(二) 吕巷实践是基层党建制度创新的延伸 |
(三) 吕巷实践源自上级组织的倡导 |
三实践基础:基层党代会常任制的可操作性 |
(一) 群众基础:“摸着石头过河” |
(二) 策略基础:“积小胜为大胜” |
(三) 政策基础:“区域标本” |
四深化基础: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普适性 |
(一) 单兵独进到区域推进 |
(二) 领域拓展, 激活资源 |
(三) 信念内化 |
1. 主体权利意识培养 |
2. 主体民主技能培育 |
3. 发展愿景激励 |
五吕巷模式的延伸 |
(5)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共党建创新的互动关系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党建创新概念解析 |
(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必然性 |
(二) 中共党建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必然性 |
(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共党建创新的同步性 |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共党建创新的互动关系 |
(一) 中共党建创新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共党建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述 |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 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制度进行初步探索 |
(二) 对人民民主进行初步探索 |
(三) 对法制建设进行了探索 |
(四)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失误 |
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
(二) 积极发展人民民主 |
(三) 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 |
(二) 发展人民民主 |
(三) 实行依法治国 |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二) 发展人民民主 |
(三)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五、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
(二) 发展人民民主 |
(三)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四) 实现了国家治理的理论突破 |
第三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创新 |
一、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一) 建立学习制度 |
(二)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 |
(三) 建立主席制度 |
(四) 建立分部分级管理干部制度 |
(五) 建立干部鉴定制度 |
(六) 建立干部交流制度 |
(七) 建立干部休假制度 |
(八) 建立作风建设制度 |
(九) 提出了党建制度创新的某些设想 |
二、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一) 进行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二) 进行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三) 进行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三、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一) 遵义会议之前党对依规治党创新的初步探索 |
(二)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章的修改 |
(三)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实行其他党内法规 |
四、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一) 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创新 |
(二) 提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建创新的曲折 |
第四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创新 |
一、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一) 建立退休制度 |
(二) 建立顾问委员会制度 |
(三) 实行总书记制度 |
(四) 建立干部考核制度 |
(五) 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制度 |
(六) 建立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制度 |
(七) 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
(八) 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向中纪委报告制度 |
(九) 建立纪委与国家检察机关联系制度 |
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三、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一) 修改党章 |
(二) 制定和实行其他党内法规 |
四、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一)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 |
(二) 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创新 |
第五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创新 |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一) 对学习制度进行创新 |
(二) 建立参照公务员管理制度 |
(三) 建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
(四) 建立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制度 |
(五)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 |
(六) 建立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 |
(七) 建立巡视制度 |
(八) 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一) 修改党章 |
(二) 制定和实行其他党内法规 |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一) 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
(二) 进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 进行党的作风建设创新 |
(四)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 |
(五)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第六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党建创新 |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一) 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 |
(二) 建立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
(三)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 |
(四)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 |
(五)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
(六) 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七) 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
(八) 建立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
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一) 修改党章 |
(二) 制定和修订其他党内法规 |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一)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
(二) 推进党建总布局创新 |
(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
(四) 建设“三型”政党 |
第七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党建创新 |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一)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
(二) 积极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一) 学习和实行十八大党章 |
(二) 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而努力 |
(三) 制定、修订和清理党内法规 |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一)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二) 构建优良政治生态 |
(三)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
(四) 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创新 |
(五) 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 |
第八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的经验 |
一、坚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党建创新的对接 |
(一) 坚持国家制度与党建制度协调发展 |
(二) 坚持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协调发展 |
(三)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协调发展 |
二、积极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建创新的问题倒逼 |
(一) 积极应对国家制度建设的倒逼 |
(二) 积极应对人民民主的倒逼 |
(三) 积极应对依法治国的倒逼 |
三、借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理念 |
四、坚持改革创新 |
(一) 将改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创新的重要动力 |
(二) 将创新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 |
五、坚持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 |
(一) 对党建制度创新、党内民主创新、依规治党创新进行了接力探索 |
(二) 对其他党建创新进行了接力探索 |
六、不断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
(一) 不断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的经验教训 |
(二) 善于总结其他国家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
结束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的展望 |
一、提高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水平 |
二、推进中共党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四、加强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
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6)我国基层党内民主制度意愿供给与实际供给的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党内民主制度变迁及其意愿供给 |
(一) 党内民主制度的演变历程 |
(二) 党内民主制度的意愿供给 |
二、我国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实际供给现状及问题 |
(一) 基层党内民主制度的实际供给状况 |
(二) 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实际供给与意愿供给差异问题 |
三、解决我国基层党内民主制度意愿供给与实际供给差异的对策 |
(一) 逐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配套措施, 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 |
(二) 加快制度供给中的法治化进程, 扬弃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专制因素 |
(三) 加强党代表队伍建设, 提高执行层面实际制度供给的针对性 |
(7)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党代会常任制内涵 |
(二)党代会常任制的意义 |
(三)党代会常任制面临实践困境 |
(四)走出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的建议 |
三、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性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性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 |
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
(一)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及价值 |
(二)发展党内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 |
二、党代会常任制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 |
(一)党代会常任制的基本要素 |
(二)党代会常任制推动党内民主发展 |
第二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历程 |
一、第一波党代会常任制的初步提出及实践(1956-1958) |
(一)党代会常任制提出的背景 |
(二)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及内涵 |
(三)第一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及启示 |
二、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1988-2002) |
(一)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酝酿 |
(二)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主要做法 |
(三)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面临的问题 |
三、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2002-至今) |
(一)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推进类型 |
(二)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典型模式 |
第三章 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具体问题 |
一、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共识方面 |
(一)缺乏共识的具体表现 |
(二)缺乏共识的主要原因 |
二、党代表任期制方面 |
(一)党代表选举环节 |
(二)党代表履行职责环节 |
(三)党代表管理环节 |
三、党代会年会制方面 |
(一)党的代表大会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不一致 |
(二)党代会年会制缺乏法理依据 |
(三)党代会职权落实不到位 |
(四)年会制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 |
(五)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部分职能重叠 |
(六)党代会年会会期较短 |
(七)党代会年会制运行成本造成一定财政负担 |
四、党代会常设机构方面 |
(一)缺少负责党代会工作的机构 |
(二)以党代表联络机构代替党代会常设机构 |
第四章 走出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的思考 |
一、凝聚实践共识,增强实践动力 |
(一)加强党代会常任制舆论宣传 |
(二)出台权威性指导文件 |
(三)完善干部选拔制度 |
二、完善党代表任期制 |
(一)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 |
(二)完善党代表履职及保障制度 |
(三)健全对党代表的管理制度 |
三、健全党代会年会制 |
(一)加强党代会年会制系统化建设 |
(二)正确处理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 |
(三)正确处理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 |
四、完善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保障机制 |
(一)组织保障 |
(二)时间保障 |
(三)经费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民主 |
1.2.2 怎样建设党内民主 |
1.2.3 国外党内民主研究现状 |
1.2.4 研究成就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2.1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实践发展 |
2.2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民主 |
2.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内民主 |
2.2.3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民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 |
3.1 保障党员权利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 |
3.1.1 保障党员权利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
3.1.2 党的领导与党员权利发展 |
3.1.3 保障权利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逻辑和功能 |
3.2 重视实质民主与发展形式民主相结合 |
3.2.1 民主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
3.2.2 重视实质民主 |
3.2.3 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有机结合 |
3.3 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 |
3.3.1 党内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 |
3.3.2 党内协商民主的制度实践 |
3.3.3 党内协商民主的功能与作用 |
3.4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 |
3.4.1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关系的理论逻辑 |
3.4.2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实践发展 |
3.4.3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历史理性和现实功能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党内民主主体问题 |
4.1.1 党员党内民主意识淡薄 |
4.1.2 党代表党内民主要求体现不充分 |
4.2 党内民主制度问题 |
4.2.1 党内民主理论的制度确认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
4.2.2 党内民主制度滞后于法治发展步伐 |
4.2.3 党内民主制度要素之间衔接不够合理 |
4.3 党内民主生活实践问题 |
4.3.1 党内民主决策问题 |
4.3.2 党务公开问题 |
4.3.3 党内民主试点工作问题 |
附: 个案研究 |
1. 调查策划与实施 |
1.1 调查方法及实施计划 |
1.2 调查实施概要 |
2. 调查量化分析 |
2.1 A集团公司党内民主建设政策供给与环境分析 |
2.2 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困境 |
3. 调查结论 |
3.1 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调查结论 |
3.2 加强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建议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5.1 党内民主理论原因 |
5.1.1 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不足 |
5.1.2 民主集中制理论争议 |
5.1.3 理论的物质文化基础制约 |
5.2 党内民主制度原因 |
5.2.1 制度缺失 |
5.2.2 制度滞后 |
5.3 党内民主建设动力原因 |
5.3.1 政治体制改革缓行的大环境制约 |
5.3.2 党内民主改革欠缺激励机制 |
5.3.3 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认识原因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思路与对策 |
6.1 从党内民主的初级阶段出发 |
6.1.1 党内民主建设的初级阶段定位 |
6.1.2 初级阶段党内民主建设的生成机理 |
6.2 深化党内民主理论研究 |
6.2.1 加强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 |
6.2.2 加强党建理论队伍建设 |
6.2.3 加强理论的中国表达 |
6.3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
6.3.1 完善保障党员选举的制度 |
6.3.2 完善保障党员监督的制度 |
6.3.3 完善保障党员参与权的制度 |
6.3.4 完善党代会常任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9)文化政治视角下的党代会常任制改革 ——以椒江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 |
1.1.2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非常态化”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研究 |
1.2.2 关于文化与政治体制内在关联的研究 |
1.2.3 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文化政治的内涵 |
1.4.2 党代会常任制的内涵 |
第2章 台州多元文化 |
2.1 负山枕海的台州 |
2.2 渔业生产与文化 |
2.2.1 渔业与股份合作制的产生 |
2.2.2 渔业与妈祖文化 |
2.3 宗教习俗与文化 |
2.3.1 台州道教、佛教文化 |
2.3.2 台州的基督教、天主教文化 |
2.4 对外交流与文化 |
2.4.1 外向型经济之路 |
2.4.2 对外文化交流 |
第3章 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发展与创新 |
3.1 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发展历程 |
3.1.1 探索与建立 |
3.1.2 坚持与发展 |
3.1.3 扩大与深化 |
3.1.4 提升与完善 |
3.2 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创新 |
3.3 椒江党代会常任制的效果 |
第4章 台州文化与椒江党代会常任制关系分析 |
4.1 台州文化的内核 |
4.1.1 台州文化中的政治宽容 |
4.1.2 台州文化中的契约制度 |
4.2 台州文化与党代会常任制 |
4.2.1 政治宽容与党代会常任制 |
4.2.2 契约制度与党代会常任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从民主到党内民主 |
一、 民主的思索 |
二、 党内民主的内涵 |
三、 党内民主与一般民主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党内民主到党内基层民主 |
一、 党内民主的层级 |
二、 党内基层民主的内涵 |
三、 党内基层民主的特点 |
第三节 从制度到党内基层民主制度 |
一、 制度体系:对制度界定的尝试 |
二、 制度的功能 |
三、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内涵 |
第二章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状况 |
一、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差异 |
三、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 |
一、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现形式 |
二、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成效 |
三、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困境 |
第三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 理论共识不清 |
二、 制度缺乏体系 |
三、 制度供给不足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要素的建设 |
一、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二、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决策制度 |
三、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监督制度 |
第二节 密切党内基层民主制度要素的联动 |
一、 密切要素联动的形式 |
二、 完善要素的有机统一 |
三、 深化实践探索 |
第三节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的环境建设 |
一、 培育民主政治观念 |
二、 完善组织结构 |
三、 发展社会民主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制度创新是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 创新是党内基层民主制度永葆生机的动力 |
二、 制度创新是制度不断改进和促进参与创造的手段 |
三、 制度创新是增强制度供给的根本途径 |
第二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选择 |
一、 理性选择 |
二、 现实探索 |
第三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路径 |
一、 完善制度类型 |
二、 优化制度组合 |
三、 强化制度落实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
二、 公开与可控的统一 |
三、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
第二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行为标准 |
一、 以人为本 |
二、 科学化 |
三、 发展是硬道理 |
第三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价值评价 |
一、 合法性 |
二、 有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开展镇一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L市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石瑞磊. 郑州大学, 2020(02)
- [2]党内民主视角下的海南省党代会常任制建设研究[D]. 廖柏盛. 海南大学, 2019(06)
-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D].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上海“吕巷模式”解构——上海吕巷18年试点演绎基层政治民主推进的四重条件[J]. 郜工农.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01)
- [5]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历程与经验研究[D]. 邹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6]我国基层党内民主制度意愿供给与实际供给的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 施雪华,张洁.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3)
- [7]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研究[D]. 山成忠.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 马国祥.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9]文化政治视角下的党代会常任制改革 ——以椒江个案为例[D]. 顾小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D]. 牛月永.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2)
标签:制度建设论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文; 党代表任期制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党代表主要表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