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中长跑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重新认识中长跑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一、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特征与训练手段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峰,郭子渊[1](2021)在《对女子800m亚运会冠军王春雨训练理念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结合对亚运会女子800m冠军王春雨10多年的执教经验,对女子800m训练的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女子800m的训练理念就是要不断建立或打破速度与速度耐力的平衡;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弥补专项训练课对运动员各类肌群刺激不足方面的问题;力量训练的关键是通过"溶媒"训练内容把力量向专项转化;速度训练要安排在运动员最佳训练状态时进行;速度耐力训练要通过血乳酸监控来提高训练质量;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与节奏就是最合理的技术节奏;能够提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训练就是科学训练。

付明亮[2](2020)在《中长跑运动的规律性及训练手段的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概念,它长期存在与事物的本身,并且反复存在,当人类越来越了解某事物的规律时,他们的相关行为就会更加的自由。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判定越自由,这个问题就越有必要;并且会变得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中长跑运动的规律以及训练的方式进行了解,具体介绍了提高运动效率的策略。

唐海峰[3](2019)在《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演变及伴生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田径100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早的运动项目之一,它拥有其他田径项目不可比拟的项目影响力和关注度,对赛场下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也是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国际比赛中,百米飞人大战一直是最大看点和焦点,是赛事的压轴项目。100米在竞技体育里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尚处于落后阶段,对其研究重在找出问题,促进发展。中国田径男子100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经快速发展期、停滞倒退期、低迷稳定期、快速突破期,目前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呈现良好势头。通过对中国男子100米成绩演变及伴生特征系统梳理,能够认清新时代下中国男子100米形势与主要任务,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摸索适合中国男子100米成绩突破的发展之路,缩短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突破时间,使中国早日向短跑强国迈进。论文以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演变及伴生特征为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计量可视化分析法对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演变与世界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环境等伴生因素进行集成式梳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演变大致分为快速发展期、停滞倒退期、低迷稳定期、快速突破期四个阶段,与世界100米成绩经历的11秒时代、10秒时代、9秒时代成绩演变相差甚大,但随着近几年男子100米成绩的突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最佳成绩总体上呈现波折起伏的动态发展趋势,成绩表现越来越好,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男子100米最佳成绩发展迅速,截止2018年男子100米成绩已经达到9.91秒的黄种人最快纪录,追平卡特尔归化选手奥古诺德的亚洲纪录。3.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最佳前十运动员输出省市区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由80年代的11个扩展到21世纪初的18个省市。优秀100米运动员输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部、东南沿海以及内陆地区四川等省份,特别是广东具有强有力的男子100米运动员输出。4.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伴生特征表现为:具有省级行政单位隶属、地域地理位置、GDP水平表现和跨界跨项的选材特征;具有年龄、身高、步幅、步长的身体形态特征;具有起跑反应时、途中着地缓冲技术、全程速度变化的技战术特征;具有基层管理、高层管理的发展规划和训练基本理念特征;具有后备人才基地培养、训练的后备力量特征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练员职业水平特征。5.强化小学—中学—大学—省队或国青队—国家队为主体的选材培养模式,弱化业余体校俱乐部、专业队为主的选材培养模式,构建体并与教“三位一体”的选材机制,是100米跑改革创新成绩突破的必然趋势。6.运动员以学习为主线进行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硕博五个阶段的竞技训练,同时在各个训练阶段实行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竞赛体制,以保持运动员的兴奋性,形成训练和竞赛的良性循环。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身体发育情况和认知规律,制定负荷强度计划,有条不紊开展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让运动员达到高级专项训练阶段和保持高级专项阶段水平。7.多元化管理体系中,国家从宏观上对目标制定、政策管理、监督协调、信息反馈进行整体布局;微观上对运动员管理伴生出的对教练员队伍管理、运动队管理、科研攻关人员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进行细节把控。并通过训练过程管理和后勤管理为100米成绩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8.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取得除对运动员科学选材、训练、竞赛、管理有严格要求外,还对比赛场地、外出比赛时差以及气温、气压、温度、风、雨等气象因素都有严格要求,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比赛运动员心理变化,影响100米运动员正常水平发挥。

黄真山[4](2019)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重庆市青少年的中长跑项目是潜优势运动项目,而重庆市体育局2018年刚组建中长跑队。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描述记录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重庆市中学生业余训练中中长跑训练水平最突出并在全国比赛中取得10枚金牌的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和教练为调查对象,从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历史成绩、当前的训练现状、招收运动员的途径及参考因素、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及其各个周期间对训练内容和负荷的具体安排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观察以及对教练的访谈,对其训练特点进行总结。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最为突出的项目是800米和1500米项目,其次是3000米项目,并且大多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运动成绩表现更为突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训练成绩,笔者通过为期一年的实地深入了解调查和对他们教练与运动员的访谈结合训练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对中长跑训练兴趣是选拔运动员首要参考因素,其次是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是身体素质。(2)教练对训练负荷强度的精确调控及保持训练的系统性是中长跑队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的因素。(3)通过力量练习、跑的技术练习,提高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和把握节奏的能力。(4)教练和运动员对中长跑运动的热爱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为中长跑队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学校领导对中长跑训练的重视有所欠缺。(5)从比赛成绩和训练特征都反映出,鲁能巴蜀中长跑队的训练方式方法对800米和1500米项目更为适用。

刘剑科[5](2019)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赛前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高校运动队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之一;但是,高水平运动员升入高校后却面临诸多问题:训练时间少,训练系统性得不到保障,赛前训练计划不合理,运动成绩下降等问题;如何能够合理解决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众多学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为实验跟踪对象。把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的赛前训练计划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训练计划的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跟踪研究,记录实施过程,分析赛前训练计划组织实施各阶段的问题,对运动员专项比赛成绩进行纵向对比,与哈工大、哈体院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赛前训练计划组织实施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为高校中长跑训练和研究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通过研究得出结论:(1)赛前训练计划组织方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教练员将赛前训练计划的组织部分分为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和确定训练指标两个部分。在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部分对中长跑学生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专项成绩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专项成绩与选材时相比出现明显下降。在确定训练指标部分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教练员根据竞体教学训练大纲中长跑教学训练大纲的专项素质指标在大学专项提高阶段中的各项专项素质成绩指标作为指导运动员的训练指标,发现训练指标指导男子运动员效果明显,对女子运动员来讲指标稍高。(2)指导方面:在赛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科学地划分训练阶段,合理的调整负荷量和强度,针对性地安排运动员参加检测比赛,通过检测表明: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效,赛前训练的既定训练目标基本实现,赛前各阶段的训练也取得一定成果。(3)实施方面: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教练员在训练计划的实施方面选择了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确定出各手段、练习的科学负荷要求,赛前训练计划组织实施对比哈工大和哈体院效果更加明显,但是科学的监控手段和恢复措施还有不足。(4)效果控制方面:教练员控制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是通过掌握训练过程完成情况的信息,组织运动员参加校越野跑、校园路跑接力赛、校运会对训练效果和进程检查评定,发现:赛前训练是按照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及时、准确、认真的完成训练任务,并且准备时期和调整时期取得了明显的训练效果。

罗丽群[6](2019)在《组合训练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水平影响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田径专选学生为例》文中提出现如今,高校教练员和运动员已经认识到了速度耐力素质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地位,但大多数的高校田径专项训练中速度耐力素质的训练仍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训练方法较为单一,因此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素质提高较为缓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专项训练周期短和目标任务重,怎样才能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和比赛能力是值得研究的。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科学分析和实践测试的方法,探索和归纳有效地提升速度耐力素质的组合训练法,并根据田径运动专项的情况,对组合训练法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优化,通过组合训练法提升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有计划地把不同的训练方法科学组合应用到体育教学训练领域。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组合训练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水平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武汉体育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班20名男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提高其速度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把实验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学生,要求分组之后两组受训者的各项身体基本指标数据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应用组合训练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单一训练法,实验总时间为10周,每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五进行训练。对实验前后得到的学生的生理生化指标和田径专项测试成绩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用以阐述组合训练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水平影响。研究结果:(1)在反应速度耐力素质的相关指标方面,实验组学生运动结束后15分钟乳酸清除率由11.17%增加到17.23%,上升了6.0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44%;(2)测试后,实验组的最大心率从(172±8)b/min降低到了(166±5)b/min,而心率恢复水平从3分钟后的18%增加到了26.51%,均多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3)实验组的下肢最大无氧功率从实验前的(11.01±1.39)w/kg提高到了训练后的(12.22±1.2)w/kg,下肢平均功率也从实验前的(8.46±0.77)w/kg提升到了训练后(8.85±0.75)w/kg,下肢无氧功率水平提升情况好于对照组。(4)在田径专项测试结果方面,采用组合训练法的实验组的800米项目成绩提升最明显。研究结论:(1)采用组合训练法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血乳酸平均清除率,从而使学生的身体不会轻易产生疲劳的感觉,减少伤病。(2)采用组合训练法可以有效的使心率恢复加快,有助于学生的供能系统在高强度训练后快速恢复。(3)采用组合训练法能够使得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提高。(4)组合训练法是具有快速、科学、有效的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

刘传菲[7](2019)在《运用TRIMP评估中长跑项目高原训练负荷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中长跑是周期性耐力型项目,云南省中长跑队员世居高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是云南省中长跑一直取得优异成绩原因之一。本研究在了解中长跑项目(包括马拉松)的基础上,系统的运用心率表采集数据的手段,探讨TRIMP(training impulse,TRIMP)在中长跑项目(包括马拉松)训练监控中的运用。通过TRIMP的应用再结合中长跑项目的运动特点,为训练计划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从而防止过度训练,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训练效果。本文在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云南省中长跑队队员董××、杨××、张××等8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进行基于心率TRIMP在中长跑项目中的应用研究。测试仪器采用芬兰产Polar Team2团队心率监测系统,对云南省中长跑队8名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全程心率、最大心率、平均心率以及安静心率和在不同的训练课中的心率采集,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全程跟踪测试、评价。采用Morton′s TRIMP运动负荷计算方法:TRIMP=A·B·C A=运动时间(min);B=[(HRT–HRB)/(HRMAX–HRB);C=0.64eDB e=自然对数(2.712);HRT=平均心率;HRB=基础心率;HRMAX=最大心率;D=1.92(男子)、1.67(女子)。研究结果如下:1.监控期间每周运动员晨脉无显着性变化。2.在为期两个半月的专项耐力训练中,笔者遴选三次训练课的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得出: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TRIMP无显着性差异;第三次与第一次相比呈显着性差异(P<0.05);3.第三次间歇性训练课TRIMP值与第一次间歇训练课的TRIMP相比呈显着性差异(P<0.05);其它心率区间相比差异不显着。4.第一次调整课TRIMP值与第二次调整课TRIMP值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第三次与第一次调整课相比TRIMP值无显着性差异。5.监控期间恢复性训练课TRIMP的无显着变化。研究结论:1.采用Morton′s TRIMP运动负荷计算方法,这一基于心率区间的量化训练负荷的方法,综合了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两方面的因素,反映了机体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所承受的内在负荷刺激,能够很好地起到评价中长跑运动项目中持续性耐力性专项课和间歇性专项训练课训练的负荷的作用。2.TRIMP可是从内部有效反映运动员受到的外部刺激,可以实现对中长跑项目运动员精确的量化负荷目标。3.通过运动员不同课次TRIMP值的纵向对比,结合运动员的比赛表现,笔者认为TRIMP值的变化可以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及时的进行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调整。

张健[8](2019)在《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00米跑是中距离项目之一。运动训练项群理论中被归属为体能主导类速度耐力性项目。项目发展的特点需要有高速运动的能力,而高速运动的能力需要良好的速度耐力来进行辅助。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之一。运动员在比赛以及训练中,只有把速度与速度耐力能力达到一定平衡,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竞技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对竞赛项目的挑战愈发激烈,800米跑的关注度将会越来越大。而我国在此项目一直比较落后,想要在当今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脱颖而出,必须要从项目的特征入手,明确项目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对其特征的研究能够为教练员跟运动员理论学习与训练实践提供参考。800米虽然是大众了解的单项,但对其竞技能力特征、竞技能力的提高以及运动员选材尚缺乏更深层次的认知,本研究以运动训练学理论为依托,以800米跑项目的竞技能力特征为研究目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进行对比,了解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根据优秀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方法优化。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并吸收和借鉴与此相关的的研究成果,对800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800米跑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受身高及克托莱指数影响很大。在体重相同的情况下,较好的身高可以提高运动成绩。随着本项目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逐渐向短跑运动员的指标发展。世界顶尖男子800米跑运动员的身高平均值为180.2±6.7(cm),体重为68.3±7.7(kg),克托莱指数为378.2±34(kg/cm)。女子运动员的身高平均值为166±7(cm),体重为55.5±8.5(kg),克托莱指数为333±43(kg/cm)。2.速度耐力是800米跑运动员的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缺少它们任何一项素质,都会影响最终的成绩。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发展主要受体能与技能的制约,而其它子因素(心理、战术、智能)只能通过速度、耐力和力量来间接影响竞技能力。3.优秀女子运动员最快分段速度都出现在0—200m这一段上,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3.26%;由此进行递减,其后面三个200m的平均速度分配为24.99%、25.37%和26.38%,这是世界优秀女子800米跑运动员的共性特征;4.男子前快型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出现在200—400m段上,总的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3.15%,次最快速度出现在400—600m段上,总的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4.5%;最慢速度出现在最后的200m阶段,总的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7.29%,而男子后快型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出现在0—200m段上,平均速度分配占总成绩的23.19%;次最快速度以及最慢速度跟前快型运动员一样,都是出现在400—600m段跟最后一段上。由此分析可以确认,不管前快型运动员还是后快型运动员,其400—600m段的速度水平是最终成绩优劣的关键。5.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以及学者的训练研究可以发现,目前800米跑训练方法采用的都是传统训练模式,容易引起伤病的发生,教练员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对新颖的训练方法运用欠缺,在训练时针对性较低,与项目结合不够紧密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并且对今后的专项水平发展有所限制。6.针对800米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对现有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重组,使其符合当下800米跑的发展要求,更加科学化并且更具针对性。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出现的伤病问题以及因身体的不稳定因素而导致的竞技能力发挥,采用康复性训练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且可以借鉴同项群其它项目好的训练方法融入到本项目的训练当中。

汪庆[9](2017)在《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刘瑞环的训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田径中长跑训练的完成要依赖一套定量、可靠、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和计划的制定。本文通过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刘瑞环进行研究,力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训练安排进行细致分析,以对她的成绩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教练员的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相关学者专家的研究提供些参考。本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刘瑞环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力求全面科学地对她的训练安排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在了解国内外优秀长跑运动员训练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刘瑞环的相关训练安排分析的更加科学透彻。主要进行了以下相关分析:刘瑞环个人基本情况及多年成绩变化分析;刘瑞环多年训练安排分析;刘瑞环备战2016里约奥运会选拔赛的训练安排分析,以及刘瑞环与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训练安排的对比分析。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我国优秀长跑运动员刘瑞环多年训练中,其专项训练的内容大部分是围绕对刘瑞环耐力素质的训练展开的,其主要训练方法以及手段和理论上中长跑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相符,有一定差异但未构成本质上的差异。2、刘瑞环选手多年的训练内容主要分为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三大部分,其训练安排呈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围绕着比赛来进行的,是一种周期性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基本以一周时间为一个小周期,每个阶段内的训练安排、课重点突出内容、训练强度和周训练频率皆有不同。3、在刘瑞环整体训练安排中,高原训练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运动员在高原训练阶段的训练成效直接影响着其后比赛的成绩。所在高原的最高海拔可达2800米,刘瑞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种海拔高度并完成相应的训练要求,其训练强度最高达到个人有氧能力的95%。4、在刘瑞环的训练周期中,力量训练主要突出的是力量耐力的提高,其训练内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整个周期中并没有大的变化,对运动员总体负荷影响不大。5、刘瑞环在备战重庆奥运选拔赛的专项训练期的任务要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提高刘瑞环个人专项身体素质、专项技术以及专项能力;二是突出运动员的细节训练,包括心理上的强化训练,以点带面,进而推进专项水平的全面提高;三是提升训练的效率和每堂训练课的训练质量。6、较我国其他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而言,刘瑞环整体的周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较大,且训练计划中更突出无氧或混氧耐力的训练。她们的个人身体情况相似,训练中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的比例大致相同。二者力量训练的方式虽有些差异,但其训练核心一样,都是以下半身的力量训练为主。在赛前六周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安排对比中,刘瑞环的训练安排显得相对平均。

段然[10](2016)在《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仁川亚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2014年仁川亚运会赛前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备战期间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安排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与中外优秀1500米跑运动员相比,在身体形态、技术和运动成绩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2)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身体机能恢复和发展一般体能训练为主;第二阶段以发展专项体能为主;调整阶段主要发展专项竞技能力,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通过10周的赛前训练,完成了训练任务。(3)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要内容,包括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4个方面,以耐力训练为基础,以速度训练和力量训练为突破口,柔韧性练习是重要的辅助手段。(4)刘芳亚运会赛前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何手段比较全面,主要涉及到耐力、速度、力量、柔韧和恢复训练五个方面。在不同训练阶段,每类训练手段的训练重点和组合方式不同。(5)刘芳仁川亚运会赛前训练负荷的安排,主要体现在对“负荷强度”的把握上,总体负荷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呈现出“双高峰”的走势。与2013年全运会相比,速度训练和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低于2013年全运会赛前训练时期。

二、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特征与训练手段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特征与训练手段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对女子800m亚运会冠军王春雨训练理念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调研
        1.2.2 训练跟踪
        1.2.3 专家访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女子800m国内外训练基本理念
        2.1.1 国内基本理念
        2.1.2 国外基本理念
    2.2 对王春雨训练理念实践的再认识
        2.2.1 对女子800m整体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2.2.1.1 竞技状态是制订训练理念的基础
        2.2.1.2 制订训练理念要因人而宜
        2.2.2 对训练、比赛、恢复的基本操作理念
        2.2.3 对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2.2.4 对专项力量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2.2.5 对技术与节奏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2.2.6 对速度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2.2.7 对速度耐力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2.2.8 对科学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3 结语
    3.1 训练理念是教练员执教的灵魂
    3.2 对王春雨整体训练理念的再认识
    3.3 基本训练操作理念是常规训练的根本
    3.4 身体素质训练至关重要
    3.5 技术与节奏是相辅相成的
    3.6 速度训练要安排在运动员最佳训练状态时进行
    3.7 速度耐力训练要通过血乳酸监控来提高训练质量
    3.8 能够提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训练就是科学训练

(2)中长跑运动的规律性及训练手段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长跑运动的概述
二、中长跑是一项速度耐力项目
三、中长跑训练手段
    (一)运动量的积累
    (二)确定以速度为中心的培训系统
    (三)逆向训练
    (四)少吃多餐
四、结论

(3)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演变及伴生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新时代下体育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
        1.1.2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发展的必要性
        1.1.3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急需突破的现实需求
        1.1.4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备受社会关注的现实需求
        1.1.5 基于相关研究不足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1.1 中国短跑成绩演变特征相关研究
        1.3.1.2 中国100米成绩演变特征研究
        1.3.1.3 中国短跑突破相关研究
        1.3.1.4 中国100米跑成绩突破研究
        1.3.1.5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伴生特征研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历史研究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访谈法
        2.2.7 计量可视化分析法
3 国内外田径男子100米跑成绩发展的演变特征
    3.1 国外100米跑成绩发展的演变特征
    3.2 国内100米跑成绩发展的演变特征
    3.3 国内外100米跑成绩发展的对比分析
4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伴生特征
    4.1 伴生诠释
    4.2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跑成绩表现的选材特征
        4.2.1 中国男子100米跑选材的省级行政单位隶属特征
        4.2.2 中国男子100米跑选材的地理位置特征
        4.2.3 中国男子100米跑选材的GDP水平表现特征
        4.2.4 中国男子100米跑跨界跨项选材特征
    4.3 中国男子100米跑成绩表现的年龄身体形态特征
        4.3.1 中国男子100米跑成绩表现的年龄特证
        4.3.2 中国男子100米跑成绩表现的身高、步幅、步长特证
    4.4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跑成绩表现的技战术特征
        4.4.1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起跑反应技术特征
        4.4.2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途中着地缓冲技术特征
        4.4.3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4.5 中国田径男子100米跑成绩表现的管理特征
        4.5.1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发展规划特征
        4.5.2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训练基本理念特征
        4.5.3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基层业余体校特征
        4.5.4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突出省份管理体系特征
    4.6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后备力量特征
        4.6.1 后备人才范围界定
        4.6.2 全国后备人才基地情况特征
        4.6.3 山东省后备人才基地情况特征
    4.7 中国100米跑成绩表现的教练员师资水平特征
        4.7.1 教练员运动经历情况
        4.7.2 教练员师资队伍培训情况
5 中国100米跑成绩突破发展启示
    5.1 基于突破的理论阐释
    5.2 100米跑制胜的本质特征
    5.3 中国100米跑成绩突破的指标体系
        5.3.1 基于“三位一体”选材机制下的突破
        5.3.2 基于多维度视角下科学化训练的突破
        5.3.3 基于多层次有重点的竞赛突破
        5.3.4 基于多元化战略下的创新管理突破
        5.3.5 基于全方位多点开花的环境突破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文献综述
    2.2 中长跑训练文献综述
        2.2.1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内容文献综述
        2.2.2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负荷文献综述
        2.2.3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的负荷监测指标文献综述
        2.2.4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方法文献综述
        2.2.5 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恢复手段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测量法
        3.2.4 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的学校基本情况
        4.1.1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实行的招生政策
        4.1.2 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的培养目标
        4.1.3 鲁能巴蜀中学对中长跑队训练经费的投入
        4.1.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场地器材的情况
        4.1.5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教练员队伍情况
        4.1.6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的招收途径
        4.1.7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选拔运动员的参考因素
    4.2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基本情况
        4.2.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往届运动员的去向
        4.2.2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在各个年级的分布情况
        4.2.3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4.2.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4.2.5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父母的运动经历及其对子女的参训的态度
    4.3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成绩基本情况
        4.3.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每年固定参加的比赛
        4.3.2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优秀运动员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的获奖情况
        4.3.3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的获奖情况
        4.3.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取得运动技术等级情况
        4.3.5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与全国中学生中长跑纪录对比分析
        4.3.6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现届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及运动技术等级
    4.4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基本情况——以2016-2017 年为例
        4.4.1 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
        4.4.2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安排
        4.4.3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中训练负荷强度的转化
        4.4.4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的内容
        4.4.5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对耐力的训练
        4.4.6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力量的训练
        4.4.7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对技术的训练
        4.4.8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的训练方法
        4.4.9 鲁能巴蜀中学长跑队训练的恢复手段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赛前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赛前训练计划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赛前训练计划和阶段的研究
        2.2.1 赛前训练计划
        2.2.2 训练阶段的研究
    2.3 中长跑项目训练特征的研究
    2.4 国内关于中长跑赛前训练的相关研究
        2.4.1 赛前训练负荷的研究
        2.4.2 赛前减量训练的研究
        2.4.3 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2.5 国内外中长跑赛前训练方法的研究
    2.6 高校中长跑高水平运动队现状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观察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调查法
        3.2.5 比较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运动队情况分析
        4.1.1 运动队人员情况分析
        4.1.2 运动队选材情况分析
        4.1.3 运动队训练情况分析
    4.2 运动队赛前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分析
        4.2.1 组织部分分析
        4.2.2 指导性部分分析
        4.2.3 实施性部分分析
        4.2.4 控制性部分分析
    4.3 运动队专项素质对比分析
        4.3.1 速度素质对比分析
        4.3.2 速度耐力对比分析
        4.3.3 专项运动成绩对比分析
    4.4 运动队赛前训练计划实施训练效果分析
        4.4.1 实施效果纵向运动成绩对比分析
        4.4.2 组织实施横向运动成绩对比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成绩
致谢

(6)组合训练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水平影响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田径专选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身体素质相关概念及扩展
        2.1.1 身体素质
        2.1.2 速度素质
        2.1.3 耐力素质
        2.1.4 速度耐力素质
    2.2 速度耐力与田径运动关系的研究现状
    2.3 组合训练法的相关研究
        2.3.1 组合训练法的基本信息
        2.3.2 组合训练法在体育训练中的相关研究
        2.3.3 组合训练法在田径训练中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方案
        3.3.2 实验分组
        3.3.3 实验地点
        3.3.4 实验时间
        3.3.5 实验器材
        3.3.6 实验相关指标选取原则及测量方法
        3.3.7 实验控制
    3.4 实验原则
        3.4.1 训练负荷适度原则
        3.4.2 周期性安排原则
        3.4.3 区别对待原则
        3.4.4 专项深化原则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组合训练法对血乳酸的影响
    4.2 组合训练法对心率的影响
    4.3 组合训练法对无氧功率的影响
    4.4 组合训练法对田径专项测试成绩的影响
        4.4.1 实验前后学生三级跳远成绩指标对比分析
        4.4.2 实验前后学生掷标枪指标对比分析
        4.4.3 实验前后学生掷铅球指标对比分析
        4.4.4 实验前后学生100 米跑指标对比分析
        4.4.5 实验前后学生800 米跑指标对比分析
        4.4.6 实验前后学生1500 米跑指标对比分析
        4.4.7 田径专项测试成绩的差异化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7)运用TRIMP评估中长跑项目高原训练负荷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长跑项目概述
        2.1.1 中长跑项目训练的特点研究
        2.1.2 中长跑项目的供能特点研究
        2.1.3 中长跑项目训练和比赛特点的研究
    2.2 高原训练研究概述
    2.3 训练负荷监控研究概述
        2.3.1 训练负荷研究概述
        2.3.2 中长跑项目训练负荷监控国内研究
        2.3.3 中长跑项目训练负荷监控国外研究
        2.3.4 训练负荷监控内容
    2.4 TRIMP
        2.4.1 TRIMP概念的提出
        2.4.2 TRIMP的国外研究现状
        2.4.3 TRIMP的国内研究现状
        2.4.4 TRIMP在中长跑项目中应用概况研究
    2.5 基本机能状态的监控—晨脉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5 个案研究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监控期间运动员晨脉情况
    4.2 监控期间马拉松组运动员训练周TRIMP值
    4.3 监控期间中长跑组运动员训练周TRIMP值
    4.4 监控期间运动员训练日TRIMP值
        4.4.1 持续性专项耐力训练课TRIMP值监控
        4.4.2 间歇性专项训练课TRIMP值监控
        4.4.3 调整性训练课TRIMP值监控
    4.5 个案分析
        4.5.1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监控个案分析
        4.5.1.1 基本机能状态的监控—晨脉
        4.5.1.2 持续性专项训练课的训练监控
        4.5.1.3 间歇性专项训练课的训练监控
        4.5.1.4 赛后调整期的训练监控
        4.5.2 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监控个案分析
        4.5.2.1 董××基本机能状态的监控—晨脉
        4.5.2.2 持续性性专项训练课的训练监控
        4.5.2.3 间歇性专项训练课的训练监控
        4.5.2.4 模拟比赛训练课的监控
        4.5.2.5 赛后调整期的训练监控
5 分析与讨论
    5.1 运动员机能状态
    5.2 TRIMP值在中长跑训练课中的应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8)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田径运动在各种综合赛事中占据重要地位
        1.1.2 800米跑成绩亟待提升的需要
        1.1.3 对 800米跑本质特征制胜认识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 800米跑体能的研究概述
        2.1.2 关于 800米跑技术的研究概述
        2.1.3 关于 800米跑战术的研究概述
        2.1.4 关于 800米跑心理能力的研究概述
        2.1.5 关于 800米跑训练的研究概述
    2.2 国外关于 800米跑的研究现状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800米跑的起源与发展
        4.1.1 800米跑的起源
        4.1.2 800米跑的发展
    4.2 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
        4.2.1 竞技能力概述
        4.2.2 体能特征
        4.2.3 技术能力特征
        4.2.4 战术能力特征
        4.2.5 心理能力特征
        4.2.6 运动智能特征
    4.3 800米跑主项与其翼项的相关性研究
        4.3.1 800米跑运动员主翼项的特点
        4.3.2 800米跑优秀运动员的类型
    4.4 800米跑竞技能力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4.4.1 800米跑运动员专项体能与技、战术关系分析
        4.4.2 800米跑运动员专项体能与心理能力关系分析
        4.4.3 800米跑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4.4 800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与智能的关系分析
    4.5 800米跑专项训练方法优化的研究
        4.5.1 800米跑专项训练方法的分类
        4.5.2 800米跑不同素质训练方法的分类
        4.5.3 800米跑现有训练方法的优化
        4.5.4 800米跑新颖训练方法的运用
        4.5.5 800米跑训练方法的项间借鉴
        4.5.6 800米跑训练方法的创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刘瑞环的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依据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中长跑训练理论研究
        1.4.2 国内外中长跑训练实践研究
        1.4.3 研究文献述评
第2章 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组成
    2.1 中长跑项目特征
    2.2 中长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
    2.3 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分析
第3章 刘瑞环个人基本情况及多年成绩变化分析
    3.1 刘瑞环个人基本情况
    3.2 刘瑞环多年成绩变化分析
第4章 刘瑞环多年训练安排分析
    4.1 刘瑞环多年训练的整体安排分析
    4.2 刘瑞环多年训练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安排分析
    4.3 刘瑞环多年训练内容安排分析
    4.4 刘瑞环多年训练时间安排分析
第5章 刘瑞环备战重庆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奥运选拔赛的训练分析
    5.1 刘瑞环备战奥运选拔赛训练阶段分析
        5.1.1 第一阶段
        5.1.2 第二阶段
        5.1.3 第三阶段
        5.1.4 第四阶段
    5.2 刘瑞环备战奥运选拔赛的训练内容、方法及手段
    5.3 刘瑞环备战奥运选拔赛的专项训练负荷量分析
        5.3.1 刘瑞环各类专项训练负荷量分析
        5.3.2 刘瑞环各类专项训练总量对比分析
第6章 刘瑞环与我国女子优秀长跑运动员个人基本情况与训练指标对比分析
    6.1 刘瑞环与我国女子优秀长跑运动员个人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6.2 刘瑞环与我国女子优秀长跑运动员个人训练时间和参赛次数对比分析
    6.3 刘瑞环与我国女子优秀长跑运动员个人相关训练指标对比分析
        6.3.1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周安排对比分析
        6.3.2 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周安排对比分析
        6.3.3 周训练负荷对比分析
        6.3.4 力量训练方法及手段对比分析
        6.3.5 赛前六周训练负荷对比分析
        6.3.6 赛前六周有氧训练课次统计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仁川亚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距离跑项目的研究
        2.1.1 中距离跑项目发展的研究
        2.1.2 中距离跑项目训练特征的研究
        2.1.3 女子中距离跑项目的研究
    2.2 中距离跑项目赛前训练的研究
        2.2.1 关于赛前训练的研究
        2.2.2 中距离跑项目赛前训练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个案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比较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基本情况分析
        4.1.1 刘芳亚运会备战目标分析
        4.1.2 刘芳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4.1.3 刘芳技术和战术特点分析
        4.1.4 刘芳近年来参赛情况以及个人成绩分析
    4.2 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的阶段划分
    4.3. 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内容安排的研究
        4.3.1 刘芳赛前训练不同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的比较研究
        4.3.2 刘芳赛前训练相同训练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的比较研究
        4.3.3 刘芳赛前训练训练课内容顺序安排的研究
    4.4 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方法手段安排的研究
        4.4.1 刘芳赛前耐力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4.4.2 刘芳赛前速度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4.4.3 刘芳赛前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4.4.4 刘芳赛前柔韧性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4.4.5 刘芳赛前训练恢复方法手段安排
    4.5 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研究
        4.5.1 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负荷量安排情况
        4.5.2 刘芳亚运会赛前训练负荷强度安排情况
        4.5.3 刘芳2014年亚运会与2013年全运会赛前耐力性训练负荷比较研究
        4.5.4 刘芳2014年亚运会与2013年全运会赛前速度性训练负荷比较研究
        4.5.5 刘芳2014年亚运会与2013年全运会赛前力量训练负荷比较研究
        4.5.6 刘芳2014年亚运会与2013年全运会成绩差异的负荷因素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特征与训练手段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女子800m亚运会冠军王春雨训练理念的再认识[J]. 郑晓峰,郭子渊. 安徽体育科技, 2021(02)
  • [2]中长跑运动的规律性及训练手段的认识[J]. 付明亮. 休闲, 2020(01)
  • [3]中国田径男子100米成绩演变及伴生特征研究[D]. 唐海峰.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4]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中长跑队训练状况调查[D]. 黄真山.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5]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长跑队赛前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研究[D]. 刘剑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6]组合训练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选学生的速度耐力水平影响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田径专选学生为例[D]. 罗丽群.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7]运用TRIMP评估中长跑项目高原训练负荷的实证研究[D]. 刘传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800米跑竞技能力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优化研究[D]. 张健.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9]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刘瑞环的训练研究[D]. 汪庆. 湖北大学, 2017(06)
  • [10]女子1500米跑运动员刘芳仁川亚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D]. 段然.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重新认识中长跑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