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一、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高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岩[1](2020)在《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研究 ——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才,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并成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勤工助学作为高校资助政策重要组成部分,从资助贫困生为主的单一模式,演变为覆盖全体学生的资助体系,积极推动了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探讨勤工助学在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勤工助学政策效果评估的新内容,反映了高校勤工助学资助政策的质量,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梳理了勤工助学和学生发展的文献,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在学生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生投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初步路径。研制形成了勤工助学环境量表、勤工助学实践量表、学生自我调节量表和学生发展收获量表,采用44个问项对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情况进行测量。第二,构建了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勤工助学和大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检验。研究发现:勤工助学的政策环境、物理环境、人际环境分别对勤工助学实践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并通过学生自我调节机制,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认识、感知、体验和筛选不同的信息,形成学生的思维认知、实践能力、自我效能三方面能力。体现出勤工助学政策在全覆盖资助体系下的溢出效应,突破了仅为解决生活困难的传统手段,产生了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发展的新效应。第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勤工助学对学生生活改善程度、自我调节能力、学习进步、获得奖学金、未来职业选择有正向影响。但大强度月均工作量对学生获得奖学金有负面影响,强度为每单位0.095,且未来职业选择方面的影响对男生比对女生每单位强0.183。最后,对学生背景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学科背景、学生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勤工助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建议:增加勤工助学等高校资助活动的多样性、优化勤工助学实践活动的整体环境、重视对学生发展的全程追踪,并推动勤工助学向勤工促学转变。

刘文俊[2](2017)在《双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信息服务,都属于双边市场环境下的信息服务①。这类信息服务具有明显的双边平台特征:一边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另外一边为第三方商家②提供服务。例如淘宝、Facebook、美团外卖都是典型的双边市场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平台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去一些经典的单边市场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例如影音播放器,也变成了双边市场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平台:一边为消费者提供视频播放服务,一边为第三方商家推送广告。发生同样变化的,还有杀毒软件。在单边市场环境下,信息服务提供商向消费者销售优质的信息服务;在双边市场环境下,信息服务提供商向大部分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向另外一边的第三方商家收取费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大量的消费者信息服务使用行为相关研究中,不少研究选用的信息服务,本身就是双边市场信息服务(平台)④,例如团购、移动支付等,但是这些研究均未提及“双边市场环境特征”对消费者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的影响。全球众多学者,都明确指出双边市场环境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单边市场环境中的消费者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⑤⑥⑦,然而,目前暂时没有相关研究梳理这些区别,并分析这些区别产生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展开了“双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研究”。本研究属于“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领域研究,分析逻辑涉及“市场营销”中的品牌延伸理论(母产品→延伸品),“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中的技术接受与持续使用理论(接受→持续使用)。品牌延伸理论是从宏观上进行描述,技术接受与持续使用理论是从微观上进行分析。两个理论的逻辑进行交叉混合后,变成“母产品接受→母产品持续使用→延伸品接受→延伸品持续使用”四个阶段①。在阶段一,母产品②接受研究中:提出了“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接受行为模型”。该模型在经典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基础上,引入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中的关键因素——任务技术匹配,作为有用性感知的前因,并考虑了双边市场环境因素:交叉网络外部性③,消费者多平台持有④,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阶段研究的意义在于:验证了“双边市场环境因素”对“消费者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意愿”有显着的影响,增强了单边市场情景下的经典技术接受理论在双边市场环境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在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接受意愿的直接前因中,交叉流行性感知对接受意愿的影响显着为正;竞争品满意度对接受意愿的影响显着为负。在各因素内部关系的分析中,交叉流行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需求技术匹配等变量的影响均显着为正。竞争品满意度对有用性感知的影响显着为负。在阶段二,母产品持续使用研究中:放宽了单边市场环境下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中,“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正面情感”这个前提假设。提出了“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使用行为模型”。该模型用资源基础理论(RBT)中的“不可替代性”概念,代替了“满意度”。同时,定义了本研究中“不可替代性感知”这一概念的两层含义:来源于创新扩散理论(IDT)中的“局部相对优势”,以及根据双边市场环境特征推导出的“不存在明显劣势”。本阶段研究的意义在于:新构建的模型,用“不可替代性感知”代替了满意度,未对消费者的使用态度做任何前提假设,更符合双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情景⑤。研究发现:有用性感知和不可替代性感知是消费者持续使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直接前因。易用性感知在有用性感知影响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不可替代性感知共同组成了消费者持续使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促进因素。而竞争品满意度显着负向影响消费者不可替代性感知,同时也显着负向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竞争品满意度是消费者持续使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阻碍因素。在阶段三,延伸品①接受研究中:研究了消费者在“负面情感”下,对延伸品的妥协接受行为,提出了“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妥协接受行为模型”。该模型针对经典的技术接受理论未覆盖到的“负面情感”情景,以“打扰/捆绑——抵抗——妥协”为研究主线,结合捆绑销售理论,进行构建。本阶段研究的意义在于:研究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的营销策略——捆绑,对消费者使用行为的影响。与经典的“研究消费者’利得’来考察消费者的接受行为”不一样,本研究从消费者“利失”的角度来考察消费者的妥协接受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妥协接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促进因素来源于抵抗成本,阻碍因素来源于抵抗意愿。抵抗成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抵抗“延伸品”的成本与放弃使用“母产品”的成本。而抵抗意愿的前因主要来自厌恶感知和风险感知。抵抗成本、风险感知都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厌恶感知,竞争品满意度显着负向影响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在阶段四,延伸品持续使用研究中:研究了纯粹被金钱补贴吸引而来的消费者,当停止金钱补贴时,继续使用该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原因。本研究根据态度转变理论、效价理论,结合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提出了“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并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本阶段研究的意义在于:研究了消费者获利感知减少情景下的持续使用行为,帮助互联网企业寻找停止经济补贴而不流失消费者的方法。研究发现: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意愿主要来源于认同感知和维持现状偏好。认同感知受到了获利感知的正向影响,同时也受到了竞争品绩效的负向影响。获利感知可以降低竞争品绩效,认同感知可以强化消费者的维持现状偏好。

丁凯[3](2013)在《铜仁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等师范学院不断发展壮大,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我院的招生规模也开始不断扩大,学院的管理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仅仅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或者开放性程度不高的管理系统,必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如何建立适合我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管理水平,己成为学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考虑,构建基于WEB技术的网络管理平台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运用WEB技术建设学校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目的在于探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为本学院营造一种教学管理环境,突破传统的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学院的各系各部门,学生,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基于WEB架构,采用APS技术与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首先介绍的是国内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论述了采用B/S体系结构,SQLServer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平台,从铜仁学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阐述了本系统的各模块的功能和后台数据库、系统登录、用户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本文立足于校园网络的成熟发展现状,通过对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了IIS安全管理设置,对储存到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加密,采用ADO技术访问OLEDB直接连接的数据库,使数据库访问过程简单、访问效率高,从而使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始终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和应对比较大的访问量。

丁红芳[4](2012)在《基于WCF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数据也随之不断增多,高校招生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负担越来越重。与此同时,高校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几率,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必须设计开发出一套有效地高校招生管理系统。论文在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基础上,提出了最新使用面向服务(Service Oriented)的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应用程序的数据通信接口,来提高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和扩展性。基于WCF的招生管理系统能够从统一性、互操作性、安全与可信赖以及兼容性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改善,使得系统更稳定、功能更强、服务更全面,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学服务,让教务管理人员真正的将精力花在提高教学教务管理质量上,而不是简单和繁重的日常事务处理上。本文以高校招生管理工作的共性为需求,以招生管理的业务流程为主线。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通过综合考虑招生系统的业务逻辑和规则,实现系统的高效率、高可扩充性、高集成性。以界面和功能分离为基本目的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的意义,对系统的开发背景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综合分析了系统开发所使用的技术路线,介绍了B/S模式架构和SOA技术。对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的目标,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对系统的使用角色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对系统的业务进行了建模。最后,使用WCF技术和.NET技术,对系统进行了实现。高校招生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四层:1.界面层,运用富互联网应用程序(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简称RIA)中的Silverlight技术;2.服务层,使用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应用程序的数据通信接口;3.数据访问层,使用ADO.NET访问数据对象及数据操作(存储过程);4.数据层,采用SQLserver2008进行数据库的开发设计。

王萍[5](2011)在《基于C/S和B/S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它加速了高校的信息化进程。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收集、管理、分析、处理学校中的数据,进而提供信息,支持学校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因此,开发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后,校园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高校的信息化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它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走向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全面深入分析学生信息管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信息管理过程的网络化。确保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和规范。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对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业务需求和网络办公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阐述了该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法和实现手段。论文首先对客户机/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进行比较,说明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方案实现本系统。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流程,得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根据工作流程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其次利用结构化与面向对象方法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在系统分析中,主要对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班级管理模块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当前网站开发中常用的各种实现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的特点,决定采用基于ASP.NET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实现WEB服务功能,本系统数据库平台选择Oracle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库存储工具。在数据库设计时,首先对数据库理论进行了探讨,然后借助数据库建模理论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实体联系方法建模,采用规范化准则规范模型。结果表明,我们所设计和开发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其功能较为合理、完善,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系统在应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

方志聪[6](2009)在《西昌学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来管理庞大的信息量,提高管理效率,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适用于高校的管理系统不断被开发使用,这些管理系统从最早的单机版,只适用于部门内部管理,逐步发展到网络化,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共享程度,也方便了数据的收集,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但由于办学模式、管理制度的差异,且不同的管理系统主要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各系统相互独立,归属不同部门管理,致使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程度依然比较低,最基本的数据往往都不能保证达到一致。作者在对我院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院机构设置、管理机制和有关工作流程,为我院设计出《高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由“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师信息管理”两大部分组成,共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籍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信息管理、就业信息管理、学生缴费情况管理、教师基本档案信息管理、科研课题档案信息管理、学术论文档案信息管理、教学业务档案信息管理及系统管理十个模块。本系统将我院机关、系部管理融合到一个系统中,学生基础数据来源于招生录取信息,能保证基本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基础数据的重复录入,实现数据共享的最大化。本系统采用B/S模式,采用ASP Web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开发Web页面,选用中文SQL Server 2000作为设计平台,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原理,描述了设计和实现的过程,给出了实现的结果,以及该系统还待解决的问题。系统的功能较强,操作简单,使用本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我院的教师、学生信息管理,并实现相应的管理功能、查询功能,为学校的统计、分析与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姜秀玉[7](2006)在《基于B-S模式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探索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在许多领域得到普及,信息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校教务管理是高校教育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及关键,教务管理从传统人工操作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是势在必行的。目前许多学校相继建立了校园网,可真正适合学校管理使用的信息管理软件却不多,因此根据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一套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了我院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讨论了基于产生式表示的知识在关系数据库中的表示与实现,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了基于学籍管理知识库上的自动推理程序,使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智能的特点。本系统使用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的开发方案,主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 + IIS,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用Visual Basic和FrontPage作为客户端的开发工具。

丁哲[8](2006)在《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现了一所高等学校的最高办学层次,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的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是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丁哲[9](2006)在《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现了一所高等学校的最高办学层次,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的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是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苏啸[10](2005)在《基于WEB的高校综合管理系统》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基于WEB的各类管理系统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的基于WEB的校园综合管理系统采用流行的B/S结构,体现了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特点。

二、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高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高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研究 ——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问题及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概念界定
        1.5.1 勤工助学
        1.5.2 学生发展
        1.5.3 自我效能感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勤工助学的发展脉络
        2.1.2 勤工助学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学生发展国内外文献综述
        2.1.4 勤工助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1.5 学生发展的测量方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学生发展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学生投入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模型与量化方法
    3.1 实证研究思路
    3.2 个案访谈
    3.3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3.3.1 构建研究模型
        3.3.2 本文研究假设
    3.4 调查量表及操作变量设计
        3.4.1 量表设计原则
        3.4.2 测量量表及问卷内容
        3.4.3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方法
    3.5 结构方程模型
        3.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内涵
        3.5.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3.6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6.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内涵
        3.6.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步骤
    3.7 本章小结
4 勤工助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试调查研究
        4.1.1 试调查的样本收集
        4.1.2 测量问项净化
        4.1.3 信度和效度检验
        4.1.4 本研究的测量量表
    4.2 数据来源及数据描述
        4.2.1 数据来源及抽样方案
        4.2.2 数据描述
    4.3 因子分析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4.1 数据的信度分析
        4.4.2 数据的效度分析
    4.5 勤工助学对学生发展的结构方程模型
        4.5.1 模型拟合及评估
        4.5.2 模型修正及比较
        4.5.3 模型结果及假设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勤工助学对学生生活、学业、职业的影响
    5.1 勤工助学对学生生活改善程度的影响
    5.2 勤工助学中影响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因素
    5.3 勤工助学对学生学习进步的影响
    5.4 勤工助学对学生获得奖学金的影响
    5.5 勤工助学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影响学生勤工助学发展的背景变量
    6.1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2 性别变量对学生发展路径的调节作用
    6.3 不同学科变量对学生发展路径的调节作用
    6.4 家庭月收入变量对学生发展路径的调节作用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的建议
        7.2.1 增加勤工助学等高校资助活动的多样性
        7.2.2 优化勤工助学实践活动的整体环境
        7.2.3 重视对大学生发展的全程追踪
        7.2.4 推动勤工助学向勤工促学转变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勤工助学对学生发展影响的问卷调查
作者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双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双边市场相关文献
        2.1.1 双边市场的概念
        2.1.2 双边市场的分类
        2.1.3 双边市场的环境特征
    2.2 消费者信息服务使用行为相关文献
        2.2.1 消费者信息服务接受行为相关研究
        2.2.2 消费者信息服务持续使用行为相关研究
        2.2.3 双边市场中消费者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研究
    2.3 消费者延伸品使用行为相关文献
        2.3.1 基于品牌延伸相关研究
        2.3.2 基于捆绑销售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现状评述
        2.4.1 研究的主要进展
        2.4.2 有待解决的问题
3.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接受行为研究框架
        3.1.1 消费者接受行为理论模型
        3.1.2 消费者接受行为理论基础
    3.2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框架
        3.2.1 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理论模型
        3.2.2 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理论基础
    3.3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妥协接受行为研究框架
        3.3.1 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理论模型
        3.3.2 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理论基础
    3.4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框架
        3.4.1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理论模型
        3.4.2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理论基础
    3.5 总体理论模型
        3.5.1 总体理论模型的构建
        3.5.2 总体理论模型的验证思路
4.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接受行为研究
    4.1 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与假设
        4.1.1 服务质量
        4.1.2 外部环境
        4.1.3 风险与风险感知
        4.1.4 使用成本感知
    4.2 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4.2.1 问卷设计
        4.2.2 变量测量
        4.2.3 问卷前测
        4.2.4 样本与数据收集
    4.3 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的实证数据分析
        4.3.1 测量模型检验
        4.3.2 结构模型检验
    4.4 消费者接受行为研究结论及讨论
        4.4.1 结论分析与管理启示
        4.4.2 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5.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5.1 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模型与假设
        5.1.1 外部环境
        5.1.2 服务质量
    5.2 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5.2.1 问卷设计
        5.2.2 变量测量
        5.2.3 问卷前测
        5.2.4 样本与数据收集
    5.3 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的实证数据分析
        5.3.1 测量模型检验
        5.3.2 结构模型检验
        5.3.3 调节效应检验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3.5 数据分析小结
    5.4 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结论及讨论
        5.4.1 结论分析与管理启示
        5.4.2 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6.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妥协接受行为研究
    6.1 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模型与假设
        6.1.1 打扰
        6.1.2 捆绑
        6.1.3 抵抗
        6.1.4 妥协接受
    6.2 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6.2.1 问卷设计
        6.2.2 变量测量
        6.2.3 问卷前测
        6.2.4 样本与数据收集
    6.3 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模型的实证数据分析
        6.3.1 测量模型检验
        6.3.2 结构模型检验
    6.4 消费者妥协接受行为研究结论及讨论
        6.4.1 结论分析与管理启示
        6.4.2 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7. 消费者双边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7.1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的扎根研究设计
        7.1.1 开放式问卷设计
        7.1.2 扎根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7.2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的扎根模型构建
        7.2.1 范畴的提炼
        7.2.2 主范畴的提炼
        7.2.3 扎根模型构建
    7.3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扎根模型的概念解释
    7.4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7.4.1 问卷设计
        7.4.2 变量测量
        7.4.3 问卷前测
        7.4.4 实证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7.5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的实证数据分析
        7.5.1 测量模型检验
        7.5.2 结构模型检验
    7.6 消费者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结论及讨论
        7.6.1 结论分析与管理启示
        7.6.2 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性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接受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2 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使用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3 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妥协接受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4 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内在化持续使用行为调查问卷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铜仁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JSP技术
    2.2 Web数据库体系架构
        2.2.1 C/S模式
        2.2.2 B/S模式
        2.2.3 分布式多层结构
    2.3 ASP.NET
        2.3.1 ASP的层次结构
        2.3.2 ASP的优点
    2.4 ADO技术简介
    2.5 DLL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开发目标
    3.2 业务流程分析
        3.2.1 学籍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2.2 注册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2.3 成绩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2.4 奖惩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2.5 社团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2.6 毕业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1 用户登录模块
        4.1.2 信息管理模块
    4.2 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库的引入
        4.2.2 数据库逻辑设计E-R图
        4.2.3 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到的表
        4.2.4 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3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数据库实现
        5.1.1 创建数据库
        5.1.2 创建数据表
    5.2 功能模块实现
        5.2.1 数据连接模块实现
        5.2.2 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5.2.3 成绩管理模块实现
        5.2.4 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5.2.5 考试管理模块实现
        5.2.6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方案
    6.2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WCF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开发的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技术原理
    2.1 B/S 模式
    2.2 三层架构
    2.3 SOA
    2.4 WCF 技术
        2.4.1 WCF 简介
        2.4.2 WCF 的功能
        2.4.3 WCF 的技术要素
        2.4.4 WCF 的优势
    2.5 SILVERLIGHT 技术
        2.5.1 Silverlight 简介
        2.5.2 Silverlight 结构
        2.5.3 Silverlight 的优势
    2.6 C#语言
    2.7 XML 技术
    2.8 .NET 技术
    2.9 SQL SERVER2008 数据库
    2.10 ASP.NET 技术
第三章 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系统目标
    3.2 系统功能需求及其角色分析
    3.3 业务系统分析
        3.3.1 系统管理
        3.3.2 招生数据导入
        3.3.3 新生信息管理
        3.3.4 新生编学号
        3.3.5 优秀新生管理
        3.3.6 招生信息异动
        3.3.7 通知书打印
        3.3.8 新生数据转入学籍库
    3.4 软件体系结构架构
        3.4.1 当前的主流架构模式
        3.4.2 本系统使用的架构模式
第四章 高校招生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4.1 总体设计
        4.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4.1.2 系统体系结构图
        4.1.3 系统功能图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系统管理
        4.2.2 招生数据导入
        4.2.3 新生信息管理
        4.2.4 新生编学号
        4.2.5 优秀新生管理
        4.2.6 招生信息异动
        4.2.7 通知书打印
        4.2.8 新生数据导入学籍库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系统数据表的设计
        4.3.2 系统的 E-R 图
第五章 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的实现
        5.1.1 招生管理系统界面
        5.1.2 系统登录界面
        5.1.3 新生基本信息管理
        5.1.4 录取信息管理
        5.1.5 通知书打印
        5.1.6 学生查询录取结果
        5.1.7 学生信息导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C/S和B/S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的工作内容
    1.3 论文的组织和结构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及现有技术现状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
        2.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2.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变革
        2.2.1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2.2.2 Internet/Intranet 的发展和 MIS 的变革
    2.3 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现状
        2.3.1 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2.3.2 相关系统的缺陷
    2.4 C/S 结构和B/S 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4.1 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模式
        2.4.2 Client/Server 结构
        2.4.3 Browser/Server 结构
        2.4.4 Client/Server 与 Browser/Server 的比较
        2.4.5 分析 Client/Server 与 Browser/Server 不足
        2.4.6 Client/Server 与 Browser/Server 运行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项目总述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软件工程方法概述
        3.2.2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3.2.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角色及相关用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1 网络结构设计
    4.2 软件结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3.2 业务流程设计
        4.3.3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4.3.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3.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5.1.1 C/S 模块功能简述
        5.1.2 C/S 模块系统功能设计
        5.1.3 B/S 模块功能简述
        5.1.4 B/S 模块系统功能设计
    5.2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Web 功能实现
        5.2.1 B/S 模式的数据库访问方式
        5.2.2 ASP 技术
        5.2.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B/S 结构功能实现
    5.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C/S 结构功能实现
        5.3.1 客户端开发工具—PowerBuilder
        5.3.2 C/S 结构的数据库访问方式
        5.3.3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评价及运行管理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方法和内容
        6.2.1 测试方法
        6.2.2 测试内容
    6.3 测试结果评价
    6.4 运行情况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西昌学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实际应用的管理系统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成果简介
        1.2.1 早期成果
        1.2.2 本世纪初期期成果
        1.2.3 近期成果
    1.3 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1.4 要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方案
        1.5.1 系统功能研究内容
        1.5.2 系统设计研究内容
    1.6 展望
第二章 开发环境及应用的主要技术
    2.1 开发环境
    2.2 主要技术
        2.2.1 Web 基本工作原理
        2.2.2 C/S 和B/S 体系结构
        2.2.3 UML 语言
        2.2.4 HTML 语言
        2.2.5 SQL 语言
        2.2.6 ASP 及ASP.NET 技术简介
        2.2.7 VBScript 简介
第三章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3.1 学生信息组成
        3.1.1 学生基本信息及来源
        3.1.2 学生管理信息
    3.2 教师信息组成
    3.3 各部门对教师、学生信息的使用
        3.3.1 对学生信息的使用
        3.3.2 对教师信息的使用
    3.4 管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3.5 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第四章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主程序流程
    4.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4.3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子模块结构
    4.4 学生管理信息管理子模块结构
    4.5 学籍管理信息管理子模块结构
    4.6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7 数据库设计
        4.7.1 设计原则及数据流程图
        4.7.2 数据表设计
        4.7.3 增加功能
        4.7.4 删除功能
        4.7.5 修改功能
        4.7.6 查询功能
    4.8 软件测试及软件运行情况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工作
    5.2 特点
    5.3 体会和经验教训
    5.4 今后的工作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基于B-S模式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探索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
        1.1.1 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流程
        1.1.2 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1.2 基于学分制的教务管理模式
        1.2.1 学分制的起源
        1.2.2 我国学分制的发展
        1.2.3 学分制教育管理的特点
        1.2.4 学分制教务管理的模式
    1.3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1.3.1 单机时代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1.3.2 网络时代的教务管理系统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2.1 我院教务管理现状分析
        2.1.1 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
        2.1.2 选课系统
        2.1.3 学生学籍学历档案
        2.1.4 排课系统
        2.1.5 考务系统
        2.1.6 教育资源管理
    2.2 系统功能、组成及开发环境
        2.2.1 系统功能
        2.2.2 系统组成
        2.2.3 系统开发环境
    2.3 基于学分制的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2.3.1 教务管理的业务流程
        2.3.2 教务管理功能结构的划分
        2.3.3 教务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第三章 基于产生式规则的学籍管理系统
    3.1 专家系统综述
        3.1.1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3.1.2 知识库与数据库的区别
        3.1.3 专家数据库EDS (Expert Database System)
    3.2 产生式规则表示专家系统知识库
        3.2.1 产生式的由来
        3.2.2 产生式的表示方法
    3.3 智能模块的设计
        3.3.1 模块总体设计
        3.3.2 模块层次模型
        3.3.3 模块结构数据流程总图
        3.3.4 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3.4 智能模块的实现
        3.4.1 知识获取
        3.4.2 知识表示
        3.4.3 推理方法及策略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8)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背景
    1. 系统设计原则
        1.1一体化原则
        1.2标准化原则
        1.3扩展性原则
        1.4技术先进性原则
        1.5安全性原则
    2. 系统模块设计
    3. B/S结构与C/S结构并用的体系结构设计
        3.1 C/S结构
        3.2 B/S结构
        3.3 B/S结构与C/S结构并用的体系结构
    4. 系统环境和开发平台4.1网络结构
        4.1网络结构
        4.2服务器组成
        4.3软件平台设计
    5. 结束语

(9)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背景
    1. 系统设计原则
        1.1一体化原则
        1.2标准化原则
        1.3扩展性原则
        1.4技术先进性原则
        1.5安全性原则
    2. 系统模块设计
    3. B/S结构与C/S结构并用的体系结构设计
        3.1 C/S结构
        3.2 B/S结构
        3.3 B/S结构与C/S结构并用的体系结构
    4. 系统环境和开发平台4.1网络结构
        4.1网络结构
        4.2服务器组成
        4.3软件平台设计
    5. 结束语

(10)基于WEB的高校综合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系统分析
三、系统设计
四、系统实现
    (一) Web服务器的安装
    (二) 选择Web客户端软件
    (三) 网络数据库解决方案
五、系统功能
    (一) 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
    (二) 软件系统安全性
六、结语

四、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高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研究 ——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D]. 王安岩.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2]双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用行为研究[D]. 刘文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3]铜仁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丁凯. 厦门大学, 2013(05)
  • [4]基于WCF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丁红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5]基于C/S和B/S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6]西昌学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研究[D]. 方志聪.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7]基于B-S模式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探索及研究[D]. 姜秀玉. 吉林大学, 2006(05)
  • [8]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丁哲.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01)
  • [9]一体化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丁哲.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01)
  • [10]基于WEB的高校综合管理系统[J]. 苏啸.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标签:;  ;  ;  ;  ;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