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国有股配售与增发新股透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伟岸[1](2008)在《中国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文中认为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改的正式启动,被认为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历史变革。各方期望股改的成功能推动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证监会也于06年12月26日认为“股改基本完成”、“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着转折性的变化”。但市场自07年10月起,仅一年即从6124点暴跌到1664点,市场信心极度疲弱、正常功能无从发挥。本文致力于对股改进行全面的制度解析,寻求其制度深化的途径。从股权分置制度溯源分析,股权分置是在渐进式转轨改革的大背景下,秉承“增量改革”路线,选择的临时性制度安排,在确保国有企业上市后国家绝对控股、国有资产不因股份上市流通而流失的同时,拓宽了国有企业的融资途径,更重要的是使中国股票市场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契机,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股权分置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是市场机制向计划机制的让步,其负面作随资本市场发展进程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对资本市场基本功能发挥的制约与对参与主体行为的扭曲及利益的伤害,同时也内生了对股改的需求。股改必须服从整体经济、金融改革的时序,对股改的外生需求的分析长期以来被忽略了。而在商业银行改革需要、监管归位需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等股改外生需求中,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是05年股改得以实质启动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了股改制度变迁的强制性特征。在股改初次博弈中,非流通股东在对价“开价”时,并未充分考虑流通股东利益,而是存在明显的“锚定和调整”行为偏差。虽然不同公司的流通股东在所付出的历史成本,与受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冲击,有显着的差别,但并未能在对价确定中被充分体现,“锚定效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价博弈过程的不公平性。虽然非流通股东因此节约了对价博弈成本,获得了远高于流通股东的正收益,但未能建立股东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不利。股改第一阶段制度安排存在重大缺陷,集中体现在“大小非”问题对市场信心的极大压制;政府必须充当股改制度深化的初级行动团体,而对“大小非”问题的根本解决则是制度深化成功的必要条件;由于股改契约是具有时际性与不完全性的关系性契约,对其治理并不存在理论障碍。本文所提以“大非承诺”为核心的股改制度深化对策,是在肯定股改必要性的前提下,对股改第一阶段制度安排的重大缺陷的改进。
吴广灼[2](2007)在《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28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几千年的梦想,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亿万人民的艰苦努力,成就这惊天动地的奇迹。自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不过15岁多一点,却走完了相当于欧美国家资本市场100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国双轨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且具有中国转型社会整体性制度特征。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一个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的共同知识和共享信念,是约束市场参与人的内生制度。市场参与人在资本市场里,围绕着这个特定的制度,共生共荣,沉沉浮浮,形成相生相克的制度束,对应着多重复杂的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总是从资本市场输出利益,而没有输入利益,资本市场走向枯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不可避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性危机,标志着双轨制的危机。双轨制曾经是转型过程中的适应性制度安排,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在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过程中,成为转型的障碍。改革的成本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是中国社会向市场化方向转型的必要条件,而如果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则意味着改革的倒退。改革的实践证明:结束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全流通的时代。本文主要从制度变迁和比较的角度,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前言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结构安排。第一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并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第二章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分析参与人的行为。本章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起源的考察,结合参与人策略互动,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人影响的角度,分析参与人的预期和行为;通过研究参与人策略互动,用博弈论均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第三章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本章主要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结构特点和演化过程,描述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再生产、动力机制和强化机制,从制度关联和历时演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整体性制度特点的信息浓缩和概要表征;结合国内外经济技术大背景,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内在缺陷和危机,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曾发挥积极作用,而今天则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而必须进行改革。第四章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改革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几次尝试,分析其夭折的原因;接着解析关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大讨论,分析几种主要的方案,介绍笔者的方案;通过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改革实践,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何种方案被选择、均衡解的形成和路径选择的特点。第五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章首先指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当前改革的局限性;接着分析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总结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建立一些简要模型,得出经验、教训和启示,对未来作出预测和展望。
张弛[3](2007)在《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从企业融资的发展历史来看,证券市场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证券市场是直接融资活动的外在环境,关于直接融资的各种制度性安排是环境的软件部分,投资者和企业分别构成资本市场的买卖双方,政府是制度供给者和交易活动的监督和仲裁者。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所有各方共同作用的“合力大小”及其“作用方向”。中国证券市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发展完善主要通过旧制度的不断扬弃与新制度的不断引入来实现。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路径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同样也是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制度性安排,不同的制度设计必将引起各方参与主体的不同反映,必将打破最初的均衡状态,重新开始新一轮动态博弈过程,多方博弈的结果表现为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效率的下降或提高。旨在提高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效率的各种努力与探索,必须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系统的。论文以制度变迁中的中国证券市场作为研究背景,以企业直接融资效率为研究主线,以国内外权威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历年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情况的实证分析,提炼出直接融资效率的显着影响因素,并分别对各因素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直接融资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探求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效率,提出改善当前和今后证券市场效率的系统的政策建议,为开创中国特色证券市场建设道路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对现有国内外相关的融资与融资效率理论、效率与金融效率理论、融资效率与制度变迁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等关于融资效率的论述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此确立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基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和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再次,结合实证部分分析,分别从证券市场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投资者行为特征和政府行为五个角度,对直接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前述内容进行总结,给出了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完善证券市场建设的政策性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源头的发行市场尚未达到弱有效市场,我国现有的发行制度,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等都与直接融资效率高度相关,都对直接融资行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二级市场微观结构不合理、投资者低素质造成的投资非理性以及政府行政干预行为等都严重地影响着直接融资绩效。完善证券市场制度,深化证券市场改革,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配套改革与措施。本论文对于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市场微观结构、公司治理资结构、投资者行为模式和政府强制行为与融资效率的全方位探讨,以及针对我国特殊国情下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投资者教育与培养、政府职能转变等政策建议,不仅在理论上指明了今后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而且从操作层面明确了制度约束与融资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与作用机理,在实践上直接有助于监管当局发挥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对于企业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把握适宜的融资时机,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潘鸿[4](2006)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购重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热点。总体而言,西方成熟市场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其中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浪潮(1992-2000)刚刚结束。这些并购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合并方式,与当时的经济、金融、政治及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相应地,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一般也是围绕并购浪潮的现实条件和效应,侧重于解释其动因而展开的。然而,西方经典的购并理论中关于购并动因的解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购并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背景和企业发行上市的宝贵资源,使得“壳”资源价值在购并重组中居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壳”资源价值理论表明,收购者发动针对目标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被购并上市公司原有股东转移过来的壳资源价值,而且当收购者在被购并企业中取得了决定性地位以后,便会以各种方式从其他中小股东处攫取利益转移给自己。因此,沿着购并过程中的“壳”资源价值的实现和利益转移为主线,考察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方向和脉络,尝试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购并推进的机理,探寻非正常利益转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揭开上市公司购并“黑箱”最直接和最可行的视角。围绕上市公司购并而展开的壳资源价值实现和利益转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内部交易,包括关联交易、抵押担保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二)后续融资,即控股股东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大量交联交易,短时间内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达到再融资标准,通过高市盈率增发或配股套取大量资金;(三)内幕交易、二级市场操纵,即控股股东和相关利益主体(内幕交易者)凭借内幕信息或者操纵市场从二级市场获取巨大的流通股差价利润。本文沿着“壳”资源价值实现及利益转移的脉络,对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动因进行了研究。综观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针对国内外购并浪潮的特点和现实特点,总结了国内购并的基本形式和类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购并过程中呈现出的背离经典购并理论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并以“壳”资源价值为切入点,初步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许多实现大股东非正当获利的机会,获取“壳”资源价值是我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基本动机。针对上市公司购并前后利益环节的分析发现,购并完成后大股东进行利益套取的模式主要有内部交易、后续融资和二级市场操纵三种。在上述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后续章节中将分别对这三种利益转移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第二章文献综述该章从微观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企业购并动机、购并绩效的研究结论,随后从适用性角度总结了经典购并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购并行为的解释力度。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特点,发现现有经典的购并动因理论对中国的购并实践缺乏说服力。同时,有关大股东侵
曹明[5](2006)在《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投资者行为与股票价格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对股票价格行为的研究,通常偏于实证分析,不对价格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和反馈结构作进一步的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尚未达到弱有效市场,投资者行为对股价行为有显着影响;与此同时,股权分置的交易制度安排,是中国股票市场明显区别于成熟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在股权流通性变化的框架下,投资者尤其是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地调整,投资者利益的博弈决定了投资者不同的行为,从而使得股票价格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内在动力机制。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揭示股权分置下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行为与股价行为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价行为进行仿真模拟,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股价行为,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选择、政府监管政策制定和国有股的平稳减持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股权分置下的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行为,探讨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价值比较、价值实现以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博弈,指出股权分置下股票定价中流通权价值的重要影响。并对股权流通性变化过程中的非流通股股东、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投资者在各个阶段不同的博弈收益和成本。提出了股权流通性变化与股票价格行为研究假设,即股权流通性变化对于整体价格水平、对于不同股本规模公司价格、对于不同绩效公司价格以及对于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财富的影响。应用行为金融的损失规避理论研究股权分置改革预期下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表现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了2001年以来货币政策、实体经济与股价表现的背离关系,探讨了成交量异常的原因,提出了流通权价值损失与投资者损失规避行为的内在联系以及与股价表现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遭受的流通权价值损失而非面临的风险是影响二级市场股价行为的重要因素,长达4年的股票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面对流通权价值损失的规避行为。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损失规避行为进行研究,认为在市场无效和政府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股票价格的稳定性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投资者的损失规避行为,股权分置改革中仍然存在市场价格反复下跌的可能,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中保持股价稳定的对策,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公司内在价值、改善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和稳定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预期。应用行为金融的锚定和调整理论,在综述国内外IPO抑价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股权分置对于投资者行为和IPO估价标准有基本而重要的影响,提出了股权
殷晓东[6](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国有股减持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而国有股减持模式的选择更是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的重大方向之一,选择切合实际的减持模式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进一步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环节。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已进行过半,试点公司主要尝试利用送股方式解决问题;然而,国有股减持与股权分置改革并非同一个概念,其完成的方式只能是渐渐而行,不能急于求成。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国有股减持是贯彻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步骤,通过减持,使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实现国有资源优化配置;其次,国有股减持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通过降低上市公司过高的国有股比例,优化股权结构、增大公司股份的市场化份额,构造一个有利于改善公司经营业绩的新的股权结构和利益平衡体;此外,国有股减持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证券市场规范发展,而通过国有股配售方式减持国有股可以有效降低证券市场市盈率并扩大市场容量,以抑制过度投机,增强市场的稳定性。本文立足于从理论角度探讨国有股减持,首先进行国有股减持的理论介绍,随后对我国实行国有股减持的具体行业作出实证分析,最后比较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减持方式,在找出最佳的减持办法之后,再来研究减持价格的确定。总体来说,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有股减持的历史脉胳进行梳理,从早先的国有股减持开始谈起,一直到当前的股权分置改革;随后回顾相关理论文献,进而对理论和实践中提出的种种国有股减持方案作一个评价介绍,最后得出后文所阐述的两个基本结论:国有股配售是大规模减持国有股的主要方式以及在国有股配售中引入认股权证的必要性和几点设想。第二部分研究国有股减持行业分布及减持比例问题。文中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工作必须遵循国有资本分布规律、依照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减持比例的观点,并在搜集大量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基本数据的基础上作出一个初步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为文章的立论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着重对国有股配售定价政策进行研究。笔者分析比较了几种股票价值评估方法,最后得出在国有股配售减持中,将每股净资产视为国有股内在价值,并结合市场定价方式是一种相对较为可行的定价方式的结论。
李康[7](2006)在《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文中指出中国证券市场二元股权结构下,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与上市公司行为调整的效率(包括实际实现的法律调整效率、制约法律调整效率的因素、提高法律调整效率的途径等)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据此,本文以“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为题,即以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经济分析”作为本文分析、论证的基本方法,以中国证券市场现实存在的“二元股权结构”作为本文研究的前提条件,以上市公司相关法律调整的对象——“公司行为”及“股东利益”作为本文研究的标的,由此形成本文论述的主要思路:通过和利用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原理和工具,分析中国特有的二元股权结构的法律经济属性,以及该特殊股权设置规则形成的原因,揭示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失衡现象及上市公司行为的异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的现实效率,以及实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司行为及股东利益的法律调整体系的相对效率乃至理想的绝对效率的改革途径。全文共分七章,除第一章与最末一章的“导论”与“结论”部分外,本文分析与研究的主要展开部分分布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其中,第六章是顺应论文写作过程中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对后股权分置时代的补充研究。全文贯穿法律经济分析方法,以求法律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学经济学原理与数理统计工具的运用相结合。
唐楚生[8](2005)在《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上市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整个证券市场上,不论是公司数量还是资产总量、股本规模,农业上市公司所占份额都不足5%。但是,正如不能因农业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而否认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样,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农业上市公司的作用及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作为具有一个特征鲜明的行业,对证券市场乃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在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现实而又不能的回避的问题是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总体偏低,存在严重的二元股权结构问题,流动负债比重过大等。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深刻地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的绩效。因此,如何优化农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成为困扰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紧紧围绕如何优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其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基础分析,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该部分旨在为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做好理论铺垫和明确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实基础。第二部分研究农业上市公司资本运动中的财务政策选择行为为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包括第四、五、六章。公司资本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调整和形成过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财务政策的选择和形成,一方面受到现有资本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并以现有的资本结构为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每一个具体的财务政策的实施及结果,又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改变着现有的资本结构。第四章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3年的截面数据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专门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第六章则从股利分配政策角度分析其对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论证股利政策优化、合理的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方式和策略的协调配合将有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第三部分为资本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包括第七、第八章。笔者在第七章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借以构建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微观制度基础,第八章则在宏观上,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完善资本市场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宏观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这三个影响和决定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措施。这两章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完整对策措施。 经过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吴元波[9](2005)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多种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观点作为研究基础,采取以理论论证为主、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的方法,以金融制度为研究主线,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及融资方式的发展会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绩效并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核心命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包括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一些基本概念的异同,从当前国内外资本结构研究的现状出发指出问题的切入点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由此出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观点。 第二部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各主要分支的模型及基本观点。并尽量包括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综述,说明每种理论都是有条件的,而且由于不同理论强调不同的成本从而会得出不同的融资策略选择。在应用某一种理论解释中国的融资现实时,首先要看中国的现实环境能否模拟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我认为,流动性理论和机会窗口理论分析的情形与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现状和融资环境比较相近。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金融产权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我国企业融资制度低绩效的根源,指明了我国融资制度的三大缺陷: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认为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组织的创新以及金融产权的改革,才能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约束和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四部分: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在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式上的异同,并从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融资成本、公司治理与市场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建立经理人持股激励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加强对银行的监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创造能使他们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加强经理人的外部约束机制。
敬景程[10](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公司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西方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初关于资本结构的假说开始,到后来MM定理的诞生,再到此后长达多年的争论,西方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Modigliani & Miller)1958年纯粹的理论模型开始,研究者不断的将这一模型向现实世界推进,引入了代理成本模型、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理论、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理论、非对称信息模型、基于产品/投入市场相互作用的模型、与公司控制权相关的理论,等等。对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进而不断地丰富了现代金融理论。 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于一个特定的时期,一系列独特的证券发行与交易制度,使我国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出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资本结构一般模式的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从融资结构来看,与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资本结构比较,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资本严重不足,过度依赖外源资本;在外源融资过程中,又过度依赖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不足,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二是从股权结构来看,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置问题(即股权分置问题)十分突出,约2/3的股份尚未流通,仅有1/3的股份流通,尚未流通的国有股约占股份总数的一半,占全部非流通股的七成以上,股权分置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严重失衡,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三是从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治理结构混乱,治理绩效低下的问题。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公司价值的提高,严重阻碍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二、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国有股配售与增发新股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国有股配售与增发新股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理论与研究述评 |
2.1.1 股权分置弊端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的相关研究 |
2.1.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讨论 |
2.1.3 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分析 |
2.1.4 对于股权分置改革文献的总结 |
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变迁及其内涵 |
2.2.2 制度变迁的类型 |
2.2.3 制度变迁中的国家理论 |
2.3 相关契约理论综述 |
2.3.1 契约及其内涵 |
2.3.2 契约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需求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3.1 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前的股权分置状况 |
3.1.1 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由来 |
3.1.2 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形成逻辑 |
3.1.3 股改正式启动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内生需求 |
3.2.1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的需求 |
3.2.2 平抑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利益冲突的需求 |
3.2.3 从股利发放角度的一个实证 |
3.3 股权分置改革的外生需求 |
3.3.1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 |
3.3.2 "监管归位"的需要 |
3.3.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
3.4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启动 |
3.4.1 法人股流通的试点探索阶段(1991-1999年) |
3.4.2 国有股减持阶段(1999-2002年) |
3.4.3 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实施阶段(2004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初次博弈 |
4.1 股权分置改革的利益集团分析 |
4.1.1 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 |
4.1.2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集团 |
4.2 对股改对价博弈的分析 |
4.2.1 流通权对价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
4.2.2 智猪博弈在股改博弈中的应用 |
4.3 对价形成的锚定效应 |
4.3.1 启发式与锚定 |
4.3.2 锚定效应分析在股改对价研究中的适用性 |
4.3.3 研究范式的选择 |
4.3.4 对价形成中锚定效应的实证证据 |
4.3.5 股改对价锚定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
5.1 股权分置改革初始制度安排的局限 |
5.1.1 显失公平的问题契约 |
5.1.2 状态依存性的短期均衡 |
5.1.3 渐进思路下的激进改革 |
5.2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的动因 |
5.2.1 内部动因:股权分置改革远未成功 |
5.2.2 外部动因:经济形势趋向逆转 |
5.2.3 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开始爆发 |
5.3 解决"大小非"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深化的关键 |
5.3.1 "大小非"问题根本逆转了股市供求关系 |
5.3.2 "大小非"问题彻底紊乱了中国股市的发展预期 |
5.3.3 "大小非"问题对冲所有的"救市"措施 |
5.3.4 "大小非"市价集中减持的深层危害——吉林制药的案例 |
5.4 "边缘方案"的尝试与评价 |
5.4.1 "大宗交易"方案 |
5.4.2 "二次发售"方案 |
5.4.3 可交换公司债方案 |
5.5 根本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制约因素 |
5.5.1 管理层的"股改契约不可调整论"与"政绩包袱" |
5.5.2 解决"大小非"问题需要多部门协调 |
5.5.3 政府干预市场的思维僵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深化 |
6.1 最高决策层必须充当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的初级行动团体 |
6.1.1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全局 |
6.1.2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深化初级行动团体的唯一性 |
6.2 "股改契约"的性质 |
6.2.1 "股改契约"不具有"即时性"与"不可调整性" |
6.2.2 "股改契约"不具有"完全性",亦非"最优契约" |
6.2.3 "股改契约"是具有"时际性"的"关系性契约" |
6.2.4 "股改契约"需要"治理机制" |
6.3 股改制度深化的设计 |
6.3.1 "治标"之策应速行 |
6.3.2 "大非承诺"以治本 |
6.4 制度深化过程中的制度组合 |
6.4.1 建立证券市场监管统一协调机制 |
6.4.2 尽快地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 |
6.4.3 鼓励上市公司推行期权激励 |
6.4.4 调整"再融资"政策 |
6.4.5 建立股市平准基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基本结论 |
7.2 主要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2.1 主要的创新点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 |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与理论解释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及其内涵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概念的不同观点 |
三、与欧美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相比的异同点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制度和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转型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三、制度分析的博弈论框架 |
四、国内学者的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理论解释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整体制度观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双轨和转型制度观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博弈论制度观 |
第二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和参与人行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背景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过程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模型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影响下的参与人行为分析 |
一、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行为分析 |
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行为分析 |
三、上市公司的行为分析 |
四、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分析 |
五、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
一、均衡的不同含义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
三、参与人行为策略与均衡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共时关联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上市公司的基础制度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制度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和演化机制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 |
二、演化的动力学 |
三、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
四、多阶段多重博弈模型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
一、认知危机与制度变迁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内在缺陷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
第四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和实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首次尝试 |
一、首次尝试情况 |
二、尝试失败引发的大讨论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 |
一、主要方案的特点和不足 |
二、方案的竞争和参与人的利益博弈 |
三、基本共识和重要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实践分析 |
一、组织和制度准备 |
二、改革试点和路径选择 |
三、改革的阶段性 |
四、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 |
第五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现有方案的问题 |
二、组织和管理的问题 |
三、疑难杂症的问题 |
四、市场承受的问题 |
第二节 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一、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 |
二、进一步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进一步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
一、创新方案解决疑难杂症 |
二、清理旧规则和建立新规则 |
三、推进整体上市 |
四、慎重选择新股发行 |
五、严格执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承诺 |
结论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及中译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证券市场效率理论 |
2.2 证券市场效率与IPO发行定价的关系 |
2.3 证券市场效率与再融资相关关系研究 |
2.4 融资、证券市场效率与公司治理相关关系研究 |
2.5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证券市场效率关系 |
2.6 证券市场效率与投资者行为 |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3.1 中国证券市场配置效率横向对比分析 |
3.2 中国证券市场配置效率纵向对比分析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筹资规模的实证研究 |
4.1 IPO筹资规模的实证分析 |
4.1.1 IPO相关研究综述 |
4.1.2 IPO筹资规模的实证研究模型 |
4.1.3 实证研究结论 |
4.2 再融资规模的实证分析 |
4.2.1 再融资规模的实证研究模型 |
4.2.2 实证研究结论 |
4.3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中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率的实证研究 |
5.1 中国IPO抑价率过高的现象及其研究现状 |
5.1.1 中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率过高的现象描述 |
5.1.2 国内外关于IPO抑价率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5.2 二级市场与IPO抑价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
5.2.1 实证研究模型的建立 |
5.2.2 实证研究结论 |
5.3 投资者行为与IPO抑价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
5.3.1 实证研究模型的建立 |
5.3.2 实证研究结论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证券发行制度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 |
6.1 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简析 |
6.1.1 中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演变历程 |
6.1.2 中外证券发行制度比较与评析 |
6.2 IPO制度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6.2.1 IPO发行审核制度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6.2.2 IPO发行方式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6.2.3 IPO定价方式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6.3 再融资制度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6.3.1 中国证券市场再融资制度简析 |
6.3.2 再融资制度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 |
7.1 公司治理结构简析 |
7.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及典型模式 |
7.1.2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现状 |
7.2 公司治理结构与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互动机制 |
7.2.1 公司治理结构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直接作用机制——信号传递模型 |
7.2.2 公司治理结构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间接作用机制 |
7.2.3 直接融资模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反向作用机制 |
7.3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 |
8.1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理论分析 |
8.2 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8.2.1 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8.2.2 中国证券市场交易费用体系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8.2.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8.3 本章结论 |
第九章 导致融资效率偏低的投资者因素分析 |
9.1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特点 |
9.1.1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征 |
9.1.2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特点及其在二级市场的体现 |
9.2 制度变迁与投资者非理性的关系 |
9.2.1 制度变迁与投资者的互动关系 |
9.2.2 制度变迁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9.2.3 投资者行为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9.3 本章结论 |
第十章 政府行为对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影响 |
10.1 强制性制度变迁对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影响 |
10.1.1 中国政府在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10.1.2 强制性制度变迁对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影响 |
10.2 导致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偏低的制度缺陷 |
10.2.1 产权制度缺陷 |
10.2.2 监管制度缺陷 |
10.2.3 信用制度缺陷 |
10.2.4 其它相关制度缺陷 |
10.3 具体政策措施对证券市场融资的影响 |
10.3.1 连续性政策对证券市场融资绩效的影响 |
10.3.2 离散型政策事件对证券市场融资的影响 |
10.4 本章结论 |
第十一章 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
11.1 完善证券市场制度是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关键 |
11.2 加强证券市场建设是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前提 |
11.3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基础 |
11.4 提高投资主体素质是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核心 |
11.5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是提高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构想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购并动机 |
2.2 企业购并绩效 |
2.3 大股东侵占 |
2.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资本市场获利时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和利益实现模式 |
3.1 引言 |
3.2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获利方式和利益均衡模型 |
3.3 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行为对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内部交易动机的实例研究 |
4.1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不当得利的典型手段 |
4.2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上市公司利益的典型案例 |
4.3 控股股东不当得利的制度性根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利润操纵与购并的后续融资动机 |
5.1 引言 |
5.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5.3 股权割裂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机理 |
5.4 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偏好与上市公司购并融资:获利方式和典型案例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上市公司购并的二级市场炒作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 |
6.1 引言 |
6.2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 |
6.3 我国上市公司购并重组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
6.4 二级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6.5 二级市场操纵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
6.6 二级市场操纵的案例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和建议 |
7.1 股权制度创新:全流通与分散化 |
7.2 加强市场监管的系列措施 |
7.3 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7.4 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回归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拓展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投资者行为与股票价格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股权流通性、投资者行为与股票价格行为 |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股票价格行为的理论 |
2.1 有效市场理论与股票价格行为 |
2.1.1 有效市场理论 |
2.1.2 有效市场框架下的股票定价模型 |
2.1.3 有效市场理论下的股票价格行为 |
2.1.4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
2.2 行为金融理论 |
2.2.1 行为金融理论 |
2.2.2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投资者个体行为 |
2.2.3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投资者群体行为 |
2.2.4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股票定价模型 |
2.2.5 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征 |
2.3 证券市场流动性理论与股票价格行为 |
2.3.1 市场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 |
2.3.2 买卖价差的存货模型和学习模型 |
2.3.3 流动性、流通性与股票价格行为 |
2.3.4 中国市场股票流通性与非流通股定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股权流通性变化的阶段划分与股价行为研究假设 |
3.1 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流通性变化的阶段划分 |
3.1.1 与股权分置相关的政策法规 |
3.1.2 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 |
3.1.3 解决股权分置的几次努力 |
3.1.4 股权流通性变化的四个阶段 |
3.2 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投资者行为 |
3.2.1 股权分置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3.2.2 股权分置下的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价值比较 |
3.2.3 股权分置下的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的价值实现 |
3.2.4 股权分置下的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博弈 |
3.2.5 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
3.3 股权流通性与股票价格行为理论分析 |
3.3.1 价格压力理论 |
3.3.2 财富再分配理论 |
3.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4 股权改善理论 |
3.4 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股价行为研究假设 |
3.4.1 股权流通性变化对于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 |
3.4.2 股权流通性变化对于不同股本规模公司价格的影响 |
3.4.3 股权流通性变化对于不同绩效公司价格的影响 |
3.4.4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财富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革预期下投资者损失规避与股价行为 |
4.1 股权分置改革预期下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行为机理 |
4.1.1 股权分置改革预期下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表现 |
4.1.2 货币政策、实体经济与股价表现 |
4.1.3 成交量异常与股价表现 |
4.1.4 流通权价值损失与投资者损失规避行为 |
4.2 投资者损失规避的股价表现实证 |
4.2.1 投资者损失规避的基本假设 |
4.2.2 投资者损失规避的模型 |
4.2.3 投资者行为与股价表现的传导机制 |
4.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2.5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4.3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价稳定性问题 |
4.3.1 投资者损失规避与股价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
4.3.2 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价格稳定性的相互作用机制 |
4.3.3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保持股价稳定的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革预期下投资者的锚定与IPO 抑价行为 |
5.1 中国的IPO 抑价之谜 |
5.1.1 国外IPO 抑价的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 |
5.1.2 中国IPO 抑价之谜的特点 |
5.1.3 中国IPO 抑价之谜的投资者行为解释 |
5.1.4 投资者对IPO 估价标准的锚定和调整 |
5.2 锚定和调整与PO 抑价的实证研究 |
5.2.1 锚定和调整与IPO 抑价研究假设 |
5.2.2 数据和样本描述统计 |
5.2.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5.3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博弈与股价行为 |
6.1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 |
6.1.1 对价的内涵 |
6.1.2 对价的法律依据 |
6.1.3 对价的方式 |
6.1.4 对价中的承诺 |
6.2 对价中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博弈分析 |
6.2.1 对价博弈模型 |
6.2.2 对价博弈的收益和成本分析 |
6.2.3 清华同方对价方案被否决的行为金融解释 |
6.3 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相关信息与数据 |
6.3.1 重要信息披露事件 |
6.3.2 样本数据 |
6.4 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价表现 |
6.4.1 对价与股价表现 |
6.4.2 盈余指标与股价表现 |
6.4.3 股权结构与股价表现 |
6.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5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探讨 |
6.5.1 对价过程中的财富效应 |
6.5.2 对价与股价表现无关的可能原因 |
6.5.3 中小企业板的特点与股价表现 |
6.5.4 政策含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票回购与股票价格行为 |
7.1 股票回购的一般分析 |
7.1.1 股票回购的内涵 |
7.1.2 股票回购的方法 |
7.1.3 股票回购的动因 |
7.1.4 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两类股票回购 |
7.1.5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两类股票回购 |
7.2 股票回购与股价行为分析 |
7.2.1 股票回购与公司价值、股票价格行为 |
7.2.2 作为股利政策的股票回购价格的确定 |
7.2.3 定向回购的价格确定 |
7.2.4 股票回购的财富效应分析 |
7.3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类回购与股价行为 |
7.3.1 第一类回购的信息披露 |
7.3.2 第一类回购的决策与转换债券 |
7.3.3 回购各个阶段的股票价格表现 |
7.3.4 第一类回购的股价表现与股权分置改革决策 |
7.4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二类回购与股价行为 |
7.4.1 第二类回购的信息披露 |
7.4.2 第二类回购的回购价格 |
7.4.3 第二类回购中的股价表现 |
7.4.4 第二类回购与股权分置改革决策 |
7.4.5 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价格行为的动力学研究 |
8.1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价格行为的动力学因素分析 |
8.1.1 股权分置改革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8.1.2 投资期限和信息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8.1.3 信念和偏好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8.1.4 委托代理关系与机构投资者行为 |
8.2 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的动力学模型 |
8.2.1 股票价格行为的动力学模式 |
8.2.2 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行为 |
8.2.3 控股投资者的行为 |
8.2.4 模型的主要变量解释 |
8.2.5 模型的基本结构 |
8.3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行为的模拟分析和讨论 |
8.3.1 减持比例对市场价格和成交量的影响 |
8.3.2 市场资金水平对市场价格和成交量的影响 |
8.3.3 投资者信息差异程度对市场价格和成交量的影响 |
8.3.4 政策含义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主要创新点 |
2.研究的局限性 |
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情况 |
致谢 |
(6)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动因及背景 |
(一)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 |
(二) 由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现实的选择 |
(三) 正确认识国有股减持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股权结构研究的历史沿革 |
(二) 国外国有股减持经验评介 |
(三) 国内国有股减持方案介绍 |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四、主要贡献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现状及减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历史回顾 |
二、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现状及股权结构 |
三、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思想观念问题 |
(二) 国有股的定价问题 |
(三) 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的产权归属问题 |
(四) 市场的承受力问题 |
(五) 所有投资主体的财富再分配问题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不同产业国有股减持比例的实证研究 |
一、国有股减持必须遵循国有资本产业分布规律 |
(一) 国有股在具有外溢性特征的经济行业可适当减持 |
(二) 国有股在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经济行业可适当减持 |
(三) 国有股在具有一般竞争性特征的经济行业可大规模减持 |
二、海外国家的国有股减持经验 |
(一) 部分国家的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统计 |
(二) 英国国有股减持─—先易后难,分段推进 |
(三) 法国国有股减持─—公开市场与私下市场的结合 |
(四) 德国国有股减持─—东部与西部有别 |
(五) 日本国有股减持─—对“大公社”的改革 |
三、中国国有股减持比例的实证分析 |
(一) 按照国有资本产业分布规律,对我国上市公司减持行业的细分 |
(二)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分布行业的数据统计 |
(三)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比例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国有股减持模式选择─—公开市场与私下市场 |
一、对两种国有股减持模式的比较 |
二、影响国有股减持模式选择的因素 |
(一) 政治法律因素 |
(二) 宏观经济因素 |
(三) 行业公司因素 |
(四) 小结 |
三、国有股减持模式探索——对公开市场模式的深入分析 |
(一) 存量发行方式 |
(二) “中介体”方式 |
(三) 国有股回购方式 |
(四) 国有股配售方式 |
第四章 我国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的定价方案——配售定价研究 |
一、国有股配售定价的基本原则 |
(一) 国有股配售定价应遵循公平原则 |
(二) 国有股配售定价应遵循公开原则 |
(三) 国有股配售定价应遵循效率原则 |
(四) 避免高价配售国有股的历史在我国重演 |
二、我国国有股配售价格的合理确定 |
(一) 各种股票价值评估法在国有股配售中的运用 |
(二) 在国有股配售定价中引入认股权证 |
(三) 立足于净资产基础上的市场定价法——一种较为可行的国有股配售定价方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二元股权结构的法学及经济学表述 |
第一节 二元股权结构的现状及由来 |
第二节 二元股权结构的经济本质 |
第三节 二元股权结构的法律属性 |
第四节 中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路径依赖”——模糊界定的产权与产权改革的不彻底 |
第三章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法律环境与法律调整的效率分析 |
第一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及股东利益的法律调整体系 |
第二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法律调整的效率分析途径 |
第四章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流通权价值与控制权价值比较 |
第二节 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比较 |
第三节 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收益—风险对称性分析 |
第四节 法律经济学对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分析—“交易成本”与“合法的妨害” |
第五章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行为取向分析 |
第一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市场交易行为 |
第二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
第三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分析 |
第四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MBO 行为分析 |
第五节 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行为的法律经济学含义——“道德边界”、“法律边界”与非“合法的妨害” |
第六章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效率改进 与效率制约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潜在“帕累托改进” |
第二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所有者缺位与委托代理失效 |
第三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法律调整效率最大化的关键——相对的“产权完全界定”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8)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四、本文主要内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六、可能的创新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章 资本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
一、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三、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制度基础 |
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概况 |
二、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
三、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制度基础 |
第四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分析 |
一、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
二、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
三、进一步讨论 |
第五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优化 |
一、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实证描述与分析 |
二、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分析 |
三、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优化的对策分析 |
第六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优化 |
一、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
二、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与决策 |
三、农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优化分析 |
第七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一、公司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 |
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
三、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 |
第八章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外部环境及制度建设 |
一、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经济制度环境 |
二、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市场环境 |
三、构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基本概念的异同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逻辑结构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逻辑结构框架 |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 |
2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
2.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2.1.1 净收益理论 |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
2.1.3 传统理论 |
2.2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
2.2.1 MM定理 |
2.2.2 考虑公司所得税的 MM定理 |
2.2.3 Miller均衡模型 |
2.2.4 权衡理论 |
2.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2.3.1 代理理论 |
2.3.2 信号传递理论 |
2.3.3 优序融资理论 |
2.3.4 考虑公司控制权的资本结构理论 |
2.3.5 流动性需求及自由现金流理论 |
2.3.6 以产业组织为基础的资本结构模型 |
2.3.7 机会窗口(Windows of Opportunity)资本结构理论 |
2.4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原则与内容构成的指导意义 |
2.4.1 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原则 |
2.4.2 指导意义: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于中国公司的资本结构理论 |
3 我国企业融资的宏观金触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的非相称性 |
3.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与融资产权制度的关系分析 |
3.3 融资制度低效率的制度性分析 |
3.3.1 融资制度的结构性缺陷 |
3.3.2 融资制度的体制性缺陷 |
3.3.3 融资制度的功能性缺陷 |
3.4 制度创新是中国融资制度优化从而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根本出路 |
4 中、外公司融资方式的比较以及中国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
4.1 中、外公司融资方式的比较 |
4.1.1 优序融资理论与中外企业融资结构考察 |
4.1.2 影响中外企业融资结构不同的因素分析 |
4.1.3 中外企业不同融资结构的效应分析 |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分析 |
4.2.1 不同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分析 |
4.2.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的现状分析 |
4.2.3 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触资结构治理效应的政策建议 |
5 公司治理结构视野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
5.1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的作用机制 |
5.1.1 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及其比较分析 |
5.1.2 企业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2 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
5.2.1 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 |
5.2.2 资本结构下股份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5.2.3 资本结构下债务结构与公司治理 |
5.3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与融资模式的选择问题 |
5.3.1 垄断控制型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选择 |
5.3.2 内部人控制型治理结构模式下的资本结构选择 |
5.3.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下股权结构对控制权的影响 |
5.4 影响中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 |
5.4.1 宏观因素 |
5.4.2 微观因素 |
5.5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其优化设计分析 |
5.5.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 |
5.5.2 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几点策略 |
6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中高资产负债率的机理、成因及其政策启示 |
6.1 关于公司最优负债资本结构及破产临界点的理论模型分析 |
6.1.1 公司负债的一般原理 |
6.1.2 最优负债与破产临界点的模型设置与分析 |
6.1.3 最优负债及破产临界点模型的结论与说明 |
6.2 资本结构、资产交易与公司价值关系分析 |
6.2.1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分析 |
6.2.2 权衡理论中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
6.3 企业负债经营的国际比较及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变迁 |
6.3.1 企业负债经营的国际比较 |
6.3.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变迁 |
6.3.3 所有制与融资结构 |
6.4 我国国有公司负债率高的理论分析 |
6.4.1 尚未真正找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其主要原因 |
6.4.2 政府行为方式对中国国有企业高负债资本结构的影响尤其要注意 |
6.4.3 国有企业的控制者或经营者对公司风险的漠不关心或关注不够是国有公司负债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
6.4.4 国有企业绩效较差,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内部融资的数量便不可能很大 |
6.4.5 债务软性约束情况下债务对经理约束机制的软化原因 |
6.4.6 经理股权激励机制缺位现状下的融资结构扭曲的原因 |
6.4.7 变异的企业破产程序也是导致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
6.4.8 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的原因 |
6.5 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
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股利分配行为的分析 |
7.1 国内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研究现状 |
7.1.1 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综述 |
7.1.2 对目前研究的评论 |
7.2 从公司流动性需求看股权融资 |
7.2.1 上市公司基本属于流动性缺乏类公司 |
7.2.2 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行为的客观必然性 |
7.2.3 关键问题是如何使股东有监督的激励 |
7.3 关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 |
7.3.1 股利政策与融资决策 |
7.3.2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 |
7.3.3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
7.4 分析的结论及包含的政策含义 |
8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路径约束与中国长期债务资本市场的缺陷与完善途径 |
8.1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约束条件 |
8.1.1 金融机构及其服务 |
8.1.2 资本市场的成熟度 |
8.1.3 融资成本 |
8.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均衡及其评价 |
8.2.1 上市公司不优先考虑使用债务融资的原因 |
8.2.2 如何看待债务融资成本与权益融资成本孰高孰低 |
8.2.3 上市公司进行债务融资的意义分析 |
8.3 从公司的资本结构视角看长期债务市场的发展 |
8.3.1 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看长期债券市场 |
8.3.2 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角度看长期信贷市场 |
8.3.3 利率市场化的潜在影响 |
8.4 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角度看股票回购 |
8.4.1 股票回购的财务动机 |
8.4.2 股票回购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中的运用 |
9 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战略性思考 |
9.1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整体优化的现实思路 |
9.2 债转股:修正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过渡性举措 |
9.2.1 债转股对国有企业具有正面效应 |
9.2.2 债转股政策的效应具有短期化倾向 |
9.2.3 债转股的实施存在制度上的负面影响 |
9.2.4 债转股存在潜在的政策风险 |
9.3 国有股减持:股权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
9.3.1 企业股权结构安排与经营绩效存在相关关系 |
9.3.2 国有股减持方式具有多元选择性 |
9.3.3 国有股减持可采取可转换债券的过渡方式 |
9.3.4 稳步推进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 |
9.3.5 分类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
10 本论文的结论及研究的不足 |
10.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功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0.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0.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0.3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0.4 论文创新之处 |
1 资本结构理论:文献回顾与评论 |
1.1 马克思关于资本结构的论述及评论 |
1.1.1 马克思关于资本结构的论述 |
1.1.2 对马克思的资本结构理论的评论 |
1.2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资本结构的论述及评论 |
1.2.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1.2.2 MM定理 |
1.2.3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
1.2.4 对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评论 |
1.3 国内学者关于资本结构的论述及评论 |
1.3.1 国内学者关于资本结构的论述 |
1.3.2 对国内资本结构研究的评论 |
2 资本结构的基本理论 |
2.1 资本结构的含义 |
2.2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 |
2.2.1 最优资本结构的含义 |
2.2.2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3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的意义 |
2.3 最优融资次序理论 |
2.3.1 最优融资次序的含义 |
2.3.2 最优融资次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3 最优融资次序理论的意义 |
2.4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1 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2.4.2 非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2.5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5.1 样本和变量描述 |
2.5.2 相关分析 |
2.5.3 回归分析 |
2.5.4 结论 |
3 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与资本结构 |
3.1 资本成本与公司融资决策 |
3.1.1 资本成本的含义 |
3.1.2 资本成本的计算 |
3.1.3 公司融资决策 |
3.2 融资模式与资本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1 融资模式与资本结构的国际比较 |
3.2.2 融资模式与资本结构的国内比较 |
3.3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分析 |
3.3.1 国有控股公司融资结构的制度变迁 |
3.3.2 融资制度缺陷及其对公司再融资能力的影响 |
3.3.3 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 |
3.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
3.4.1 样本和变量描述 |
3.4.2 基本数据分析 |
3.4.3 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
3.4.4 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
4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4.1 股权结构理论概述 |
4.1.1 国外研究综述 |
4.1.2 国内研究综述 |
4.2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定价机制与股东利益冲突 |
4.2.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概况 |
4.2.2 股权分置的定价机制 |
4.2.3 股权结构与股东利益冲突 |
4.3 股权流动性抑制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简要的文献回顾 |
4.3.3 变量和样本数据选择 |
4.3.4 假设检验 |
4.3.5 相关与回归分析 |
4.3.6 结论与建议 |
5 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 |
5.1 债务结构的含义 |
5.2 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状况与问题 |
5.2.1 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状况 |
5.2.2 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问题 |
5.3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问题 |
5.3.1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5.3.2 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问题 |
5.3.3 建立和完善债券流通市场 |
5.3.4 建立和完善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 |
6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
6.1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概述 |
6.1.1 公司的价值目标 |
6.1.2 关于所有制与公司治理 |
6.1.3 关于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
6.2 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博弈与公司治理绩效 |
6.2.1 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公司绩效 |
6.2.2 股东与经理层的利益博弈与公司绩效 |
6.2.3 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博弈与公司绩效 |
6.2.4 利益相关者利益失衡的制度缺陷 |
6.2.5 结论与建议 |
6.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6.3.1 样本和变量描述 |
6.3.2 回归分析 |
6.3.3 结论 |
7 股权分置——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根本问题 |
7.1 股权分置的基本情况 |
7.2 股权分置问题的观点综述 |
7.3 股权分置与交易费用 |
7.3.1 交易费用的含义 |
7.3.2 交易成本模型 |
7.3.3 股权分置的交易费用 |
7.4 有限理性:股权分置形成的原因 |
7.4.1 交易费用、人的行为假定与有限理性 |
7.4.2 有限理性与制度博弈 |
7.4.3 有限理性与股权分置 |
7.5 制度创新:股权分置的根治之道 |
7.5.1 戴维斯和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 |
7.5.2 制度创新的本质 |
7.5.3 制度创新与“股权分置”的治理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国有股配售与增发新股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D]. 杜伟岸.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 [2]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D]. 吴广灼. 武汉大学, 2007(03)
- [3]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D]. 张弛.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4]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 潘鸿.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6)
- [5]股权流通性变化下的投资者行为与股票价格行为研究[D]. 曹明. 湖南大学, 2006(06)
- [6]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D]. 殷晓东. 厦门大学, 2006(01)
- [7]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D]. 李康. 中国政法大学, 2006(10)
- [8]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 唐楚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公司治理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的制度分析[D]. 吴元波. 西北大学, 2005(03)
- [10]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 敬景程. 四川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