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古文注解商榷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赵修[1](2021)在《《左传》疑难考辨一则》文中研究指明《左传·隐公元年》中的"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着名片段,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大叔完聚"的"完聚",由于杜预和服虔注解有所不同,后世学者或主杜说,或信服解,争论不休,无有定论。文章在否定众说的基础上,利用大量语言材料作证,认为"完聚缮"实乃三个动词同义连用,为整治义。
张姣[2](2019)在《《经典释文·春秋左氏音义》标注异文研究》文中提出唐陆德明所撰的《经典释文》是汇集先唐十四部经典音义的读经字典。其单部音义《春秋左氏音义》异文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爲《左传》异文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本文以《经典释文》爲研究素材,以《春秋左氏音义》中所标注所有异文爲研究对象,从语言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力求在前哲研究基础上寻找突破口和创新点。本文综合运用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对《春秋左氏音义》中的异文进行了穷尽性的统计与整理,统计出书中异文约871组,并在深入分析每组异文具体成因的基础上将其分门别类,不同类型也即不同的成因。在分析《春秋左氏音义》异文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全书异文主要分爲字用层面异文和词用层面异文两大类。从字用层面来看,《春秋左氏音义》异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异文、古今字异文、异体字异文和)误字异文。从词用层面来看,《春秋左氏音义》异文中存在着极富特色的词语异文,主要是词语有无异文和特殊词语异文。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异文,本文首先进行概念界定,然後采用例证法与描写分析法对各类异文进行释证。最後总结出《春秋左氏音义》中的异文主要以用字异文爲主,约占全部异文总数的79%。用字异文中,通假字占比最大,古今字次之,异体字和)误字占比相当。词语异文所占比例不大,但特点鲜明,能够反映《春秋左氏音义》异文的独特性。
王书凯[3](2016)在《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通论研究是古代汉语教材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关于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将对当前国内较为通行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进行比较分析。文字通论、词汇通论、语法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基础部分,通过对八部古代汉语教材三个部分的知识点统计整理以及对共现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文字通论、词汇通论、语法通论编写的一般经验,呈现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大体面貌,同时分析各共现知识点在不同教材中的优劣得失,为教材通论的编写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对学界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方面做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八部古代汉语教材各自的文字通论、词汇通论和语法通论的知识点进行分述,概述八部教材在这三个方面的异同,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三章到第六章为对比研究,分别就八部教材文字、词汇和语法进行具体描述和系统比较。第七章提出了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部分编写的参考性建议。
陈亮[4](2015)在《古代汉语教材比较及编写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代汉语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其在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六十多年来,高校古代汉语教材建设从无到有,成果丰硕,并不断适应教学需要而进行教材变革。然而,对于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却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通过对当前国内较为通行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对新时期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对策进行思考,以期对今后古代汉语教材建设有所裨益。首先,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教材的体例、文选、通论等方面对所选取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发掘各自优点,摒弃不足。其次,我们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学习理论,提出了新时期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再者,在充分发挥已有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优势的基础上,坚持感性材料、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纸质教材与立体化教材两大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体系。最后,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绪论、文选、通论、练习及常用词这五大板块内容进行了一些编写设想。总之,加强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实践总结是不断提升古代汉语教材编写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加强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理论的研究仍将是今后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杨燕[5](2015)在《大学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从而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古代汉语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不同版本、体例、内容的古代汉语教材纷纷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搜集、整理了建国以来出版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并研究其体例、文选、通论等情况,从而总结出关于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经验和规律。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为古代汉语教材研究综述,整理前人对古代汉语教材所做的研究。第三章为古代汉语教材概况和专题研究,对古代汉语教材做了分类,对教材的体例、文选、通论等专题进行了统计和描写。第四章为关于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的思考。第五章为结语。通过对古代汉语教材的系统梳理,总结现状、成绩、问题,理出其发展演变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的思考意见,以期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姚红卫[6](2014)在《《玄应音义》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玄应撰写的《众经音义》又称《一切经音义》,简称《玄应音义》,是最早的一部佛经音羲,问世以来版本较多。关於《玄应音义》的研究,首先必须确立一个好的版本,才能开展《玄应音义》的文献、汉梵语言、文化、辞书编纂等关目的探索。其次,主要是利用《玄应音义》所引古书进行辑佚和校勘。再次,封於词目、音韵、文字等的语言学研究。本文《<玄应音义>词汇研究》属於综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以下方法: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历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内证与外证相结合、描写分析和归纳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成果:其一,《玄应音羲》是属於训释佛经疑难词语音义类的注释书。注疏语料,在祠汇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封於版本等方面的研究来说,封於《玄应音义》的注释语言本体研究的输着还做得很不够,成果也不多。但这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在应该随着版本研究的继续开展的同时齐头并进展开释语语言的研究。对此领域,本文有尃章研究,全部列出了《玄应音义》注释语言里的复音词,着重穷尽考释了叠音词、联绵词。作为词表附录於後,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最大的创新处。其二,《玄应音义》的注释语言研究。着重分析注释语言多音词的面貌、横成、结构、新词新义、佛语词等相关的词汇现象并着手相关词语单音词和复音词的考释等等工作,以便确立《玄应音义》注释语言在词汇史上的地位:传承前代上古中古词语、唐代出现的新词语、封现代汉语的影响等等。揭示其有利於词典编纂价值:补充词典某些词条的唐代用例、祠或词义义项书证提前、增设新词或新义项、封於词典缺乏书证的词条补充书证等等。其三,《玄应音义》丽藏本的用字调查。比较而言,《玄应音义》丽藏本用字不很规范,包括错别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现象。其四,分析《玄应音义》的训诂实践(注音、正字、释义等方面的特点)。其五,词目“挑”的“挖”义探究,以“X然”尾词和“不X”结构等作为个案探讨《玄虑音义》词目的词汇学价值。其六,运用最新的训诂学、词汇学理输,延伸考释了《玄应音义》一些疑词语(如“钲”、“可意音”、“五旬”、“瞻卜”、“鸠留”、“虎魄”、“蒲桃”等),提出了新见解,指出《汉语大词典》、《汉藉大字典》、《玄应音义》等工具害存在的失误。最後,《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是现代意义上的校勘整理本,代表了当今国内外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准。只有佛学、小学造指高深的学者方能胜任如此煌煌巨着的校勘工作。但校勘工作如同扫落叶,捅完了又有落菜,扫的次数越多,点校质量也就越好。校注本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有遗漏、误用、体例不一等现象,《修订版》比起校注本有很大改进但仍有一些瑕疵。本人反反复复阅读《一切经音羲三种校本合刊·玄应音义》几遍之後,不揣浅陋,从正文、补文、引文中摘出有疑问(文理不通、词条立目不清、误解外来语等等)的若干条,以古文标点实践成果为指导,考订《玄应音义》校注本、《修订版》句读得失,就句读问题(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误用、体例不一等情形)提出商榷,以就教於方家。
陈浩[7](2010)在《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注释作为课本内容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解释和说明,它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古诗文注释,学习文言文的人,时常要通过注释来理解难词难句,注释是文言文阅读不可缺少的拐杖。注释的准确、简明、规范、系统对学习文言文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现行人教社课标版语文课本是文选型教材,课文注释是随文注释,有些注释不准确、不规范,语义注释与文意注释不统一,有错注、漏注、当注而未注、不当注而注、重复作注等问题;而且出自不同选本的课文注释,注释的体例不一样,这就导致了课本的古诗文注释整体上缺乏系统性。课本注释哪些要注,哪些不需要注;怎么注,注到什么程度;怎样通过注释给学生最恰当的基础知识,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本文在通读人教社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的的基础上,对于古诗文注释进行梳理、分析,从准确、规范、系统三个方面对现行人教社高中语文五册必修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认为课本注释要有一个明确标准,要准确简约规范,要有序列。
冯靓芸[8](2005)在《《汉书》通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东汉班固《汉书》中的通假字为研究对象,第一次全面搜集各类《汉书》相关注本、专着、以及论文、专门的辞书等中所涉及的所有通假字,并尽可能加以辨析,得到通假字1202组。 在“绪论”中,针对目前通假研究“内涵丰富复杂,外延交叉模糊”的现状,对通假研究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新的研究成果首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并在尽可能确立可行的“正字”判定方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通假研究必须建立在共时的层面上,这是贯穿全文的指导原则,也是目前通假研究中被普遍忽略的原则。并针对此原则提出通过实例确立论文具体的通假字判定的三个原则:共存、非同义、同音。 “《汉书》通假字的基本调查结果及相关结论”一章中,以区分“通假字”与“讹字”为前提,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对《汉书》通假字的构成、类别作了穷尽性的统计和全面描写,通过各种类型的具体数据,勾画出《汉书》通假字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点。 “《汉书》通假字与汉代音韵考察”一章中,针对目前汉代音韵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利用通假字“同音相假”的特征,第一次通过全面深入分析专书通假字的音韵联系探析汉代音韵发展情况。并充分贯彻共时比较原则,一方面,第一次将《汉书》与《史记》的异文中的通假字,作穷尽性统计和分析,用作观察汉代音韵发展主要特色的材料;另一方面,首次将研究较为成熟的秦汉出土文献中的通假字与传世文献中的通假字作全面的大规模的音韵比较,条列其中差异较大的声母和韵部,用以汉代音韵发展的主要特色和地域差异。 此外,本章中还尽可能列举了《汉书》中的一些逸出“同音相假”原则的非规则性的通假字,为今后的音韵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这在专书通假研究中还是首次出现。 “《汉书》通假字与汉代文字发展”一章中,按“形体联系”对《汉书》通假字作全面的分类,通过与同期传世文献《史记》和各类出土文献的比较,深入分析各类通假字与汉代文字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通假字与形声字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讨论,是对现有常见的专书通假研究方法的补充;而探讨通假字与隶变的之间的关系,则是对目前尚不够成熟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关结论的补正。 “《汉书》通假字的传承流变”一章中,充分利用《汉书》所具有的庞大的异文系统,考察其中所反映的通假字的传承流变,以观察通假字大体的发展演变情况。这种研究,在目前所能见到的专书通假研究成果中尚未有所见。而且,其中所用以比较的《群书治要》一书,选择日本古典研究会于平成元年(1989年)
潘志刚[9](2004)在《古今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今字是传统的训诂学术语,但是由于它体现了汉语词义的发展运动,反映的是汉字发展中有着一定规律的孳乳现象,因此自清代以来,就有不少学者从语言文字发展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古今字及其与通假字的关系问题,曾经成为了古汉语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讨论持续了许久,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在对于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本质特征及其与通假字的关系等关键性问题上尚未能达成共识。因此,论文将在概括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这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论文由引言和六章组成,引言部分主要讲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中要采取的理论和方法。第一章是古今字研究情况概说,包括对清代学者和现代学者的一些主要观点的简要评述。第二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之一,主要论述古今字的定义、形成原因、本质特征及内部分类。论文认为,今天所讲的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汉语中词汇的发展运动是古今字现象产生的隐性的深层原因。在词的词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某个词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脱离原来的引申义列而产生新词,或原来书面上的同形词到后来分化出新词,都可以导致记录新词的新字产生。新字产生后主要以形声字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受汉字发展过程中形声化规律制约的结果。所以可以说汉字体系的制约是古今字形成的显性的表层原因。既然古今字现象是汉语和汉字相互影响、辨证发展的产物,那么单纯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说明古今字的本质特征显然是不太科学的。作者认为古今字的本质特征应该是词的分化导致产生新词。因此“古今字是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的观点就应该受到质疑。按照引起词的分化的原因不同,论文将古今字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发展中脱离原词而独立,书面上为新词另外造字,这个新造的今字和记录原来多义词的古字就构成了古今字。另一类是原来的同形词在语言的发展中为了表意的精确化而分化新词,这样记录新词的字和记录原来同形词的字就构成了古今字。第三章也是论文的一个重点,主要论述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问题。作者首先给通假字下了一个定义:通假字是古汉语书面语中的一种用字现象,即记录某个词时不用为这个词造的字,而用另外一个与本词意义毫不相干的音同或音近的字。然后把它和六书中的“假借”从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了区别。区分开了通假和“假借”,也就自然把由同形词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和通假字区别开来,因此也就证明了古今字和通假字不仅是应该区分的,而且也是可以区分的。第四章是论述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别问题,由于异体字是指记录同一个词、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古书中可以通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的字,因此异体字和古今字的区别就要明确得多,本文强调了产生时间明显由先后之分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不同形体的字,是异<WP=3>体字而不是古今字的观点,澄清了在异体字和古今字之间的一些模糊认识。第五章是就古今字和同源字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古今字和同源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因多义词的分化产生的古今字才是同源字。第六章是前面五章内容的小结。
杜丽荣[10](2004)在《《商君书》实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君书》实词研究是《商君书》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专书语言研究范畴。 《商君书》是先秦法家的一部重要文献,是研究战国时代秦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它语言质朴,风格独特,又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商君书》古无注疏,治者颇鲜;近现代的《商君书》研究则多校释注译,或侧重其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治国方略。近年来,《商君书》研究的范围虽有所扩大,但真正从语言角度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全面系统的实词研究尚属空白。 本文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客观描写、定量分析和比较互证等研究方法,对《商君书》中的1124个单音实词和489个复音实词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穷尽性研究。同时通过与某些专书的纵向历时比较和横向共时比较,总结了《商君书》实词系统的特征及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并在全面把握《商君书》实词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力图解决《商君书》中一些长期存有争议的疑难词语训释问题和句读问题。其具体内容为:1.引言。主要介绍《商君书》及其作者、《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相关术语。2.《商君书》名词研究。3.《商君书》动词研究。4.《商君书》形容词研究。5.《商君书》数量词研究。6.《商君书》代词研究。7.《商君书》复音词研究。8.《商君书》实词词义研究。9.《商君书》实词的书写形式。10.《商君书》实词系统及其特征。主要总结《商君书》实词的构成情况、《商君书》实词的特点、《商君书》实词研究的释疑作用及《商君书》实词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
二、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古文注解商榷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古文注解商榷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2)《经典释文·春秋左氏音义》标注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经典释文》与《春秋左氏音义》概况 |
二、异文简介 |
三、《春秋左氏音义》异文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春秋左氏音义》通假字异文 |
第一节 通假字界定 |
第二节 通假字分类研究 |
第二章 《春秋左氏音义》古今字异文 |
第一节 古今字界定 |
第二节 古今字分类研究 |
第三章 《春秋左氏音义》异体字异文 |
第一节 异体字界定 |
第二节 异体字分类研究 |
第四章 《春秋左氏音义》讹误字异文 |
第一节 讹误字界定 |
第二节 讹误字分类研究 |
第五章 《春秋左氏音义》词语异文 |
第一节 词语有无 |
第二节 特殊词语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春秋左氏音义》异文之通假字 |
附录二《春秋左氏音义》异文之古今字 |
附录三《春秋左氏音义》异文之异体字 |
附录四《春秋左氏音义》异文之讹误字 |
附录五《春秋左氏音义》词语有无异文 |
附录六《春秋左氏音义》特殊词语异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材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八部教材通论概况 |
第一节 八部教材通论通论概况分述 |
第二节 八部教材通论构成异同概况 |
第三章 八部教材文字通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汉字起源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汉字形体演变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汉字构造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古书用字方面的比较 |
第五节 俗字方面的比较 |
第四章 八部教材词汇通论的比较 |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特点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单音词与复音词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单纯词与合成词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同义词辨析方面的比较 |
第五节 反义词方面的比较 |
第六节 古今词义异同方面的比较 |
第七节 本义与引申义方面的比较 |
第八节 词义的分类方面的比较 |
第五章 八部教材语法通论的比较(上) |
第一节 数词和量词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副词和代词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介词和连词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助词和叹词方面的比较 |
第五节 语气词方面的比较 |
第六节 词头和词尾方面的比较 |
第七节 兼词方面的比较 |
第八节 词类活用方面的比较 |
第六章 八部教材语法通论比较(下) |
第一节 语序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判断句方面的比较 |
第三节 被动句方面的比较 |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比较 |
第七章 八部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附录 1 王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2 郭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3 蔡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4 洪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5 荆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6 胡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7 蒋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附录 8 董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古代汉语教材比较及编写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学概述 |
一、夯实基础:建国至文革的古代汉语教学 |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的古代汉语教学 |
三、创新突破:本世纪初的古代汉语教学 |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建设与教材研究概述 |
一、古代汉语教材建设概述 |
二、古代汉语教材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背景、对象、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代汉语教材的比较 |
第一节 编写体例的比较 |
一、编写体例分述 |
二、编写体例的比较 |
第二节 文选的比较 |
一、文选编写分述 |
二、文选的比较 |
第三节 通论的比较 |
一、通论编写分述 |
二、通论的比较 |
第四节 其它内容的比较 |
一、常用词的比较 |
二、练习的比较 |
三、参阅文献的比较 |
第五节 现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总体认识 |
一、现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经验 |
二、现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不足 |
第三章新世纪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对策 |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一、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
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
三、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体例的设置 |
一、纸质教材编写体例 |
二、立体化教材编写体例 |
第三节 古代汉语教材内容板块的编写 |
一、板块间的编次方式 |
二、绪论板块的编写 |
三、通论板块的编写 |
四、文选板块的编写 |
五、常用词板块的编写 |
六、练习板块的编写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1 建国以来古代汉语教材出版情况统计 |
附录2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分时代的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3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分文体的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4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诗词曲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5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取自典籍的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6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篇目字数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大学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相关材料的说明 |
2 古代汉语教材研究综述 |
2.1 已有研究的成就 |
2.1.1 对教材的评价 |
2.1.2 对教材的指瑕 |
2.1.3 对教材的比较分析 |
2.1.4 对教材编写的思考 |
2.1.5 对某一知识点的探讨 |
2.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3 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研究 |
3.1 古代汉语教材概况 |
3.2 古代汉语教材专题研究 |
3.2.1 编写缘由 |
3.2.2 适用对象 |
3.2.3 编写理念 |
3.2.4 编写体例 |
3.2.5 文选 |
3.2.6 通论 |
3.2.7 常用词 |
3.2.8 字体版式 |
3.2.9 版本 |
4 关于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的思考 |
4.1 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取得的成就 |
4.1.1 呈现出多样性 |
4.1.2 形成了科学体例 |
4.1.3 积累了宝贵经验 |
4.2 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
4.2.1 教材的时代性有待加强 |
4.2.2 教材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
4.3 展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学古代汉语教材(只列举第1版) |
附录2 古代汉语教材文选篇目 |
附录3 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知识点 |
附录4 古代汉语教材常用词 |
(6)《玄应音义》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版本相关研究 |
1.1.2 释捂捂言研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傅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和先进数字化技衍相结合 |
1.4.2 屋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 |
1.4.3 内证与外证相结合 |
1.4.4 描窝分析和归纳相结合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玄应音羲》训诂实践 |
2.1 注音 |
2.2 正字 |
2.3 释义 |
第三章 《玄应音义》词目研究 |
3.1 概述 |
3.2 《玄应音义》实语素词目考察 |
3.2.1 《玄应音义》词目“挑”羲考察 |
3.2.2 《玄应音义》实语素词目双音词例释 |
3.3 《玄应音义》虚语素词目双音词例释 |
3.3.1 X然 |
3.3.2 X师/X家 |
3.3.3 X子/X儿 |
3.3.4 X者 |
3.4 《玄应音义》“不X”双音词目分析 |
3.4.1 双音词立目 |
3.4.2 提供新出复音词成词缐索 |
3.4.3 作为工具书释义书证 |
3.4.4 补充工具书义项 |
第四章 《玄应音义》释语词语研究 |
4.1 概述 |
4.1.1 《玄应音义》释语之唐代新词语 |
4.1.2 《玄应音义》释语之专名 |
4.2 《玄应音义》释语普通词语横词分析 |
4.2.1 联合式 |
4.2.2 偏正式 |
4.2.3 附加式 |
4.2.4 支配式 |
4.2.5 补充式 |
4.2.6 表述式 |
4.2.7 综合式 |
4.2.8 语音构词 |
4.3 《玄应音义》释语词语词汇史价值 |
4.3.1 承用上古汉语 |
4.3.2 承用中古汉语 |
4.3.3 近代汉语共用 |
4.3.4 现代汉语沿用 |
4.4 《玄应音义》释语词语与辞书编纂 |
4.4.1 为後世大型工具书采用 |
4.4.2 作为新增条目补充《汉语大词典》 |
4.4.3 作为书证补充《汉语大词典》 |
4.4.4 为《汉语大词典》词语提前书证时间 |
4.4.5 为《汉语大词典》词语义项提前书证时间 |
4.5 《玄应音义》释语单音词例释 |
4.6 《玄应音义》释语复音词例释 |
4.6.1 《玄应音义》释语叠音词例释 |
4.6.2 《玄应音义》释语联绵例释 |
4.6.3 《玄应音义》释语外来词例释 |
4.6.4 《玄应音义》释语复音词新词新义例释 |
第五章 《玄应音义》文字形式 |
5.1 《玄应音义》用字研究概况 |
5.2 字形关系 |
5.3 字形个案研究:“愽、博、簿、薄”延伸的思考 |
5.3.1 注音、音译用字 |
5.3.2 书名、经目用字 |
5.3.3 假借用字 |
5.3.4 “博”字的使用 |
5.4 《玄应音义》用字讹误例考辨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玄应音义》句读问题 |
1.1 句读失误 |
1.2 句读体例不一 |
1.3 句读商榷 |
1.3.1 补文方面 |
1.3.2 引文方面 |
1.3.3 正文方面 |
附录二 普通词表 |
附录三 尊名词表 |
附录四 佛教语词表 |
附录五 音译词表 |
附录六 意译词表 |
附录七 半音译半意译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会签名页 |
(7)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3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4 主要术语阐释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准确性问题 |
2.1 词义注释错误 |
2.2 词性、注音、句读错误 |
第三章 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规范性问题 |
3.1 通假字、古今字注释不规范 |
3.2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
3.3 注释内容不规范 |
第四章 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系统性问题 |
4.1 当注而未注 |
4.2 不当注而注 |
4.3 先不注后注 |
4.4 前后注释不一致 |
4.5 多次重复作注 |
结语 |
1、注释必须确立明确的标准 |
2、注释要准确、规范 |
3、注释要平易简洁 |
4、注释要讲究序列、有系统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汉书》通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通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汉书》通假的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材料、方法和目的 |
第四节 关于通假字的定义及工作处理方法的说明 |
第五节 关于论文中通假字来源的分析说明 |
第二章 《汉书》通假字的基本调查结果及相关结论 |
第一节 《汉书》中的通假字与讹字 |
第二节 《汉书》通假字的分类观察 |
第三节 《汉书》通假字的整体特征 |
第三章 《汉书》通假字与汉代音韵考察 |
第一节 《汉书》通假字的音韵考察 |
第二节 《史汉》异文中通假字的异同与汉代音韵考察 |
第三节 《汉书》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异同与汉代音韵考察 |
第四节 《汉书》中的一些“非同音”通假现象 |
本章小结 |
附录:《汉书》通假字音韵情况统计表 |
第四章 《汉书》通假字与汉代文字发展 |
第一节 《汉书》通假字与汉代文字发展 |
第二节 《史汉》异文中通假字的异同与汉代文字发展 |
第三节 《汉书》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异同与汉代文字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书》通假字的传承流变 |
第一节 《汉书》引经通假字分析 |
附表:《汉书》引经异文通假字表 |
第二节 古抄本《群书治要·汉书》与《汉书》通假系统异同 |
附表:《群书治要·汉书》与《汉书》异文通假字表 |
第三节 《资治通鉴·汉纪》与《汉书》通假系统异同 |
附表:《资治通鉴·汉纪》与《汉书》异文通假字表 |
第四节 《汉书》通假系统与通假演变简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书》通假研究的实践意义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汉书》通假字表 |
附录二:释“均(袀)服” |
附录三:《汉书新注》通假注释商榷 |
后记 |
(9)古今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古今字的意义 |
0.2 研究古今字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古今字研究情况概说 |
1.1 前代学者关于古今字的论述 |
1.2 现代学者关于古今字的论述 |
第二章 古今字的定义、形成原因、本质特征及内部分类 |
2.1 古今字的定义 |
2.2 古今字的形成原因 |
2.2.1 汉语中词汇的发展运动是古今字现象产生的隐性的深层原因 |
2.2.2 汉字体系的制约是古今字形成的显性的表层原因 |
2.3 古今字的本质特征 |
2.4 古今字的内部分类 |
第三章 古今字和通假字 |
3.1 通假字的定义和特征 |
3.2 通假和假借的区别 |
3.3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
第四章 古今字和异体字 |
第五章 古今字和同源字 |
5.1 同源字的定义及辨析条件 |
5.2 古今字和同源字的联系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10)《商君书》实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商君书》及其作者 |
1.1.1 《商君书》简介 |
1.1.1.1 主张法治 |
1.1.1.2 鼓励农战 |
1.1.1.3 反对儒家礼教 |
1.1.1.4 记录了秦国的一些政治、军事制度 |
1.1.2 《商君书》的作者 |
1.1.3 《商君书》的成书年代 |
1.1.4 《商君书》的流传情况 |
1.2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 |
1.2.1 专书词汇研究的意义 |
1.2.2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2.2.1 《商君书》具有独特的语料价值 |
1.2.2.1.1 《商君书》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 |
1.2.2.1.2 《商君书》未经“焚书”之劫,较好地保留了先秦着作的原貌 |
1.2.2.1.3 《商君书》语言质朴,接近当时口语 |
1.2.2.2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现状尚很不理想 |
1.2.2.2.1 《商君书》古无注疏,治者颇鲜 |
1.2.2.2.2 近现代的《商君书》研究多校释注译,或侧重其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治国方略 |
1.2.2.2.3 《商君书》语言研究成果有限,全面系统的实词研究尚属空白 |
1.2.2.3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具体价值 |
1.2.2.3.1 填补《商君书》实词研究的空白,为全面进行《商君书》语言研究及其他有关研究奠定基础 |
1.2.2.3.2 为汉语词汇史乃至整个汉语史研究提供准确翔实的材料和数据 |
1.2.2.3.3 有利于解决《商君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
1.3 指导理论、研究方法及有关术语 |
1.3.1 指导理论 |
1.3.2 研究方法及具体研究步骤 |
1.3.2.1 客观描写法 |
1.3.2.2 定量分析法 |
1.3.2.3 比较互证法 |
1.3.2.4 具体研究步骤 |
1.3.2.4.1 选择底本,搞好校勘 |
1.3.2.4.2 确定标准,切分单词 |
1.3.2.4.3 定量统计,定性分析 |
1.3.2.4.4 归纳描写,展现系统 |
1.3.2.4.5 比较互证,总结规律 |
1.3.3 所用术语及相关问题 |
1.3.3.1 词、语素和短语 |
1.3.3.2 字与词 |
1.3.3.2.1 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
1.3.3.2.2 古今字 |
1.3.3.2.3 通假字 |
1.3.3.2.4 假借字 |
1.3.3.2.5 异体字 |
1.3.3.2.6 同源词 |
1.3.3.3 词的同一性 |
1.3.3.3.1 词形相同,词义间有引申关系者,不论词性如何均视为一词 |
1.3.3.3.2 词义引申后语音形式或书写形式发生变化者,另分为一词 |
1.3.3.3.3 假借义独立成词 |
1.3.3.3.4 通假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所记录的词统计时均不作归并 |
1.3.3.3.5 同音同形而词义之间有无联系难以判断者,从合不从分 |
1.3.3.4 词类 |
1.3.3.4.1 实词和虚词 |
1.3.3.4.2 词类划分的标准和依据 |
1.3.3.4.3 词的活用与兼类 |
2 《商君书》名词研究 |
2.1 名词概说 |
2.2 名词的分类 |
2.2.1 按语义分类 |
2.2.1.1 普通名词 |
2.2.1.2 专有名词 |
2.2.1.2.1 人名、谥号 |
2.2.1.2.2 朝代、国名 |
2.2.1.2.3 地名、宫室名 |
2.2.1.2.4 书名、政令名 |
2.2.1.3 方位名词 |
2.2.1.4 时间名词 |
2.2.2 按音节分类 |
2.2.2.1 单音节名词 |
2.2.2.2 双音节名词 |
2.2.2.3 三音节名词 |
2.2.3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名词及兼属其他词类的名词 |
2.2.3.1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名词 |
2.2.3.1.1 从动词活用来的名词 |
2.2.3.1.2 从形容词活用来的名词 |
2.2.3.1.3 从数词活用来的名词 |
2.2.3.2 兼属其他词类的名词 |
2.2.3.2.1 与动词兼类的名词 |
2.2.3.2.2 与形容词兼类的名词 |
2.2.3.2.3 与数词兼类的名词 |
2.2.3.2.4 与量词兼类的名词 |
2.2.3.2.5 与代词兼类的名词 |
2.2.3.2.6 与动词、形容词兼类的名词 |
2.3 名词的语法功能 |
2.3.1 作主语 |
2.3.1.1 普通名词作主语 |
2.3.1.2 专有名词作主语 |
2.3.1.3 时间名词作主语 |
2.3.2 作宾语 |
2.3.2.1 普通名词作宾语 |
2.3.2.1.1 普通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1.2 普通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2.2 专有名词作宾语 |
2.3.2.2.1 专有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2.2 专有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2.3 方位名词作宾语 |
2.3.2.3.1 方位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3.2 方位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2.4 时间名词作宾语 |
2.3.2.4.1 时间名词作动词宾语 |
2.3.2.4.2 时间名词作介词宾语 |
2.3.3 作兼语 |
2.3.3.1 普通名词作兼语 |
2.3.3.2 专有名词作兼语 |
2.3.4 作定语 |
2.3.4.1 普通名词作定语 |
2.3.4.2 专有名词作定语 |
2.3.4.3 方位名词作定语 |
2.3.4.4 时间名词作定语 |
2.3.5 作状语 |
2.3.5.1 普通名词作状语 |
2.3.5.2 方位名词作状语 |
2.3.5.3 时间名词作状语 |
2.3.6 作谓语 |
2.3.6.1 普通名词作谓语 |
2.3.6.2 专有名词作谓语 |
2.3.7 作补语 |
2.3.7.1 普通名词作补语 |
2.3.7.2 方位名词作补语 |
3 《商君书》动词研究 |
3.1 动词概说 |
3.2 动词的分类 |
3.2.1 按用法分类 |
3.2.1.1 普通动词 |
3.2.1.1.1 带宾动词 |
3.2.1.1.2 不带宾动词 |
3.2.1.2 助动词 |
3.2.1.2.1 表示可能意义的助动词 |
3.2.1.2.2 表示意愿的助动词 |
3.2.1.2.3 表示应当、值得的助动词 |
3.2.1.2.4 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
3.2.2 按音节分类 |
3.2.2.1 单音节动词 |
3.2.2.2 双音节动词 |
3.2.3 特殊用法的动词 |
3.2.3.1 使动词 |
3.2.3.1.1 来自形容词的使动词 |
3.2.3.1.2 来自不及物动词的使动词 |
3.2.3.1.3 来自及物动词的使动词 |
3.2.3.1.4 来自普通名词的使动词 |
3.2.3.1.5 来自方位名词的使动词 |
3.2.3.1.6 来自数词的使动词 |
3.2.3.2 意动词 |
3.2.3.2.1 来自形容词的意动词 |
3.2.3.2.2 来自普通名词的意动词 |
3.2.3.2.3 来自方位名词的意动词 |
3.2.3.2.4 注意区别使动词和意动词 |
3.2.3.3 为动词 |
3.2.3.3.1 来自动词的为动词 |
3.2.3.3.2 来自名词的为动词 |
3.2.3.4 由一般词类活用形成的动词 |
3.2.3.4.1 从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1.1 从普通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1.2 从方位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1.3 从专有名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2 从形容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3.4.3 从数词活用来的动词 |
3.2.4.兼属其他词类的动词 |
3.2.4.1 与名词兼类的动词 |
3.2.4.2 与形容词兼类的动词 |
3.2.4.3 与量词兼类的动词 |
3.2.4.4 与名词、形容词兼类的动词 |
3.2.4.5 与形容词、数词兼类的动词 |
3.3 动词的语法功能 |
3.3.1 作谓语 |
3.3.1.1 普通动词作谓语 |
3.3.1.2 助动词作谓语 |
3.3.2 作定语 |
3.3.3 作状语 |
4《商君书》形容词研究 |
4.1 形容词概说 |
4.2 形容词的分类 |
4.2.1 按语义分类 |
4.2.1.1 性质形容词 |
4.2.1.2 状态形容词 |
4.2.2 按音节分类 |
4.2.2.1 单音节形容词 |
4.2.2.2 双音节形容词 |
4.2.2.3 三音节形容词 |
4.2.3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形容词及兼属其他词类的形容词 |
4.2.3.1 从其他词类活用来的形容词 |
4.2.3.2 兼属其他词类的形容词 |
4.2.3.2.1 与名词兼类的形容词 |
4.2.3.2.2 与动词兼类的形容词 |
4.2.3.2.3 与名词、动词兼类的形容词 |
4.2.3.2.4 与数词、动词兼类的形容词 |
4.3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
4.3.1 作谓语 |
4.3.2 作定语 |
4.3.3 作状语 |
5 《商君书》数量词研究 |
5.1 数词 |
5.1.1 数词概说 |
5.1.2 数词的分类 |
5.1.2.1 基数词 |
5.1.2.1.1 系数词 |
5.1.2.1.2 位数词 |
5.1.2.2 倍数词 |
5.1.2.3 分数词 |
5.1.2.4 概数词 |
5.1.2.5 序数词 |
5.1.2.6 虚数词 |
5.1.3 数词结构 |
5.1.3.1 表示十以上整数的数词结构 |
5.1.3.2 系数词修饰数词结构表示相乘关系 |
5.1.4 兼属其他词类的数词 |
5.1.4.1 与名词兼类的数词 |
5.1.4.2 与量词兼类的数词 |
5.1.4.3 与动词、形容词兼类的数词 |
5.1.5 数词的语法功能 |
5.1.5.1 数词作定语 |
5.1.5.2 数词作谓语 |
5.1.5.3 数词作状语 |
5.1.5.4 数词作补语 |
5.2 量词 |
5.2.1 量词概说 |
5.2.2 量词的分类 |
5.2.2.1 时间量词 |
5.2.2.2 一般事物量词 |
5.2.2.3 度量衡量词 |
5.2.2.3.1 表示长度单位的量词 |
5.2.2.3.2 表示重量单位的量词 |
5.2.2.3.3 表示容积单位的量词 |
5.2.2.3.4 表示面积单位的量词 |
5.2.3 量词与名词的区别 |
5.2.3.1 量词与普通名词的区别 |
5.2.3.2 量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
5.2.4 兼属其他词类的量词 |
5.2.4.1 与名词兼类的量词 |
5.2.4.2 与动词兼类的量词 |
5.2.4.3 与数词兼类的量词 |
5.3 数量短语的语法功能 |
5.3.1 数量短语作定语 |
5.3.2 数量短语作谓语 |
5.3.3 数量短语作补语 |
5.3.4 数量短语作状语 |
6 《商君书》代词研究 |
6.1 代词概说 |
6.2 代词的分类 |
6.2.1 人称代词 |
6.2.1.1 第一人称代词 |
6.2.1.2 第二人称代词 |
6.2.1.3 第三人称代词 |
6.2.1.4 己身称代词 |
6.2.2 指示代词 |
6.2.2.1 近指代词 |
6.2.2.2 远指代词 |
6.2.2.3 泛指代词 |
6.2.2.4 逐指代词 |
6.2.2.5 分指代词 |
6.2.2.6 虚指代词 |
6.2.2.7 无指代词 |
6.2.2.8 谓词性指示代词 |
6.2.2.9 特别的指示代词 |
6.2.3 疑问代词 |
6.2.3.1 询问人的疑问代词 |
6.2.3.2 询问事物的疑问代词 |
6.2.3.3 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
6.2.3.4 询问数量的疑问代词 |
6.2.4 含有代词的“兼词” |
6.3 代词的语法功能 |
6.3.1 代词作句子成分的情况 |
6.3.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情况 |
6.3.2.1 “不待我”类 |
6.3.2.2 “弗敢我谋”“弗敢我杀”类 |
6.4 特别的指示代词:者、所 |
6.4.1 者 |
6.4.1.1 “者”字短语的构成方式 |
6.4.1.1.1 动词性成分+者 |
6.4.1.1.1.1 及物动词+者 |
6.4.1.1.1.2 不及物动词+者 |
6.4.1.1.1.3 (名词→)动词+者 |
6.4.1.1.1.4 (形容词→)动词+者 |
6.4.1.1.1.5 动宾+者 |
6.4.1.1.1.6 偏正+者 |
6.4.1.1.1.7 兼语+者 |
6.4.1.1.1.8 联合+者 |
6.4.1.1.1.9 连动+者 |
6.4.1.1.1.10 动补+者 |
6.4.1.1.2 形容词性成分+者 |
6.4.1.1.2.1 形容词+者 |
6.4.1.1.2.2 联合+者 |
6.4.1.1.3 主谓+者 |
6.4.1.1.4 数词+者 |
6.4.1.2 “者”字短语的语法功能 |
6.4.1.2.1 作主语 |
6.4.1.2.2 作宾语 |
6.4.1.2.2.1 作动词宾语 |
6.4.1.2.2.2 作介词宾语 |
6.4.1.2.3 作判断句谓语 |
6.4.1.2.4 作兼语 |
6.4.1.2.5 作定语 |
6.4.2 所 |
6.4.2.1 “所”字短语的构成方式 |
6.4.2.1.1 所+动 |
6.4.2.1.1.1 所+及物动词 |
6.4.2.1.1.2 所+及物动词短语 |
6.4.2.1.1.3 所+不及物动词 |
6.4.2.1.1.4 所+不及物动词短语 |
6.4.2.1.1.5 所+(形容词→)动词 |
6.4.2.1.1.6 所+(名词→)动词 |
6.4.2.1.2 所+介词+其他 |
6.4.2.1.2.1 所+以+其他 |
6.4.2.1.2.2 所+与+其他 |
6.4.2.1.2.3 所+于+其他 |
6.4.2.1.3 所……者 |
6.4.2.1.3.1 所+其他+者 |
6.4.2.1.3.2 所+以+其他+者 |
6.4.2.1.3.3 所+与+其他+者 |
6.4.2.2 “所”字短语的语法功能 |
6.4.2.2.1 作主语 |
6.4.2.2.2 作谓语 |
6.4.2.2.3 作宾语 |
6.4.2.2.3.1 作动词宾语 |
6.4.2.2.3.2 作介词宾语 |
6.4.2.2.4 作定语 |
7《商君书》复音词研究 |
7.1 复音词概说 |
7.2 复音词的确定标准 |
7.2.1 意义标准 |
7.2.1.1 构成新义 |
7.2.1.2 形成概括义 |
7.2.1.3 具有偏义 |
7.2.1.4 增加附加义 |
7.2.1.5 产生特指义 |
7.2.2 形式标准 |
7.2.3 其他标准 |
7.3 复音词的类型 |
7.3.1 单纯词 |
7.3.1.1 叠音词 |
7.3.1.2 联绵词 |
7.3.2 合成词 |
7.3.2.1 复合式 |
7.3.2.1.1 联合型 |
7.3.2.1.1.1 同义联合型 |
7.3.2.1.1.2 对义联合型 |
7.3.2.1.2 偏正型 |
7.3.2.1.2.1 定中关系型 |
7.3.2.1.2.2 状中关系型 |
7.3.2.1.3 主谓型 |
7.3.2.1.4 动宾型 |
7.3.2.1.5 补充型 |
7.3.2.2 重叠式 |
7.3.2.3 附加式 |
7.3.2.4 其他式 |
7.4 复音词中的其他问题 |
7.4.1 复音词中的新词 |
7.4.2 复音词中的同素异序词 |
7.4.2.1 词性词义完全相同 |
7.4.2.2 词性相同,词义不同 |
7.4.2.3 词性不同,词义相关 |
7.4.2.4 类似同素异序词的情况 |
7.4.3 似复音词者 |
8 《商君书》实词词义研究 |
8.1 《商君书》中的单义词 |
8.1.1 只使用本义的单义词 |
8.1.2 只使用引申义的单义词 |
8.1.3 只使用假借义的单义词 |
8.2 《商君书》中的多义词 |
8.2.1 本义和引申义同时使用的多义词 |
8.2.2 引申义和引申义同时使用的多义词 |
8.2.2.1 引申义之间为平行关系的多义词 |
8.2.2.2 引申义之间为递进关系的多义词 |
8.2.2.3 引申义之间为综合关系的多义词 |
8.2.3 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的多义词 |
8.2.4 复音多义词 |
8.3 《商君书》中的同源词 |
8.3.1 从书写形式看 |
8.3.1.1 同形同源词 |
8.3.1.2 字形有联系的同源词 |
8.3.1.3 字形无关的同源词 |
8.3.2 从语音关系看 |
8.3.2.1 同音同源词 |
8.3.2.2 音近同源词 |
8.3.2.2.1 声韵皆同,声调不同 |
8.3.2.2.2 韵同声近 |
8.3.2.2.3 声同韵近 |
8.4 同义词 |
8.4.1 单音对单音 |
8.4.2 双音对双音 |
8.4.3 单音对双音 |
8.5 反义词 |
8.5.1 单音对单音 |
8.5.1.1 名物的对立 |
8.5.1.2 动作行为的对立 |
8.5.1.3 性质状态的对立 |
8.5.2 双音对双音 |
8.5.3 单音对双音 |
8.5.4 确定反义词应注意的问题 |
8.6 《商君书》中的新词新义 |
8.7 《商君书》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 |
8.7.1 奸民、善民、良民 |
8.7.2 轻法、淫道、轻治 |
8.7.3 三军 |
9 《商君书》实词的书写形式 |
9.1 多个词对应一个书写形式 |
9.1.1 同形同音的一组词 |
9.1.2 同形异音的一组词 |
9.1.2.1 存在引申关系的同形异音词 |
9.1.2.2 不存在引申关系的同形异音词 |
9.2 一个词对应多个书写形式 |
9.3 古今字 |
9.3.1 按照分化原因分类 |
9.3.1.1 同音古今分化字 |
9.3.1.2 同源古今分化字 |
9.3.2 按照使用情况分类 |
9.3.2.1 只用古字不用今字 |
9.3.2.2 今字古字同时使用 |
9.4 通假字 |
9.4.1 通假字的使用情况 |
9.4.2 通假字与本字的分布情况 |
9.4.2.1 只用借字 |
9.4.2.2 本字借字同时使用 |
9.4.3 通假字与本字的对应关系 |
9.4.3.1 单通 |
9.4.3.2 递通 |
9.4.3.3 一通多 |
9.4.3.4 多通一 |
9.4.4 通假字与本字的语音关系 |
9.4.4.1 同音 |
9.4.4.2 音近 |
9.4.4.2.1 声韵皆同,声调不同 |
9.4.4.2.2 韵同声近 |
9.4.4.2.3 声同韵近 |
9.4.4.2.4 声韵皆近 |
9.4.4.2.5 声同韵远 |
9.4.4.2.6 韵同声远 |
9.4.4.2.7 韵近声远 |
9.5 同源通用字 |
10 《商君书》实词系统及其特征 |
10.1 《商君书》实词系统概况 |
10.2 《商君书》实词的构成情况 |
10.2.1 基本词汇 |
10.2.1.1 名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1.1 关于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的基本词 |
10.2.1.1.2 关于人体部位、器官的基本词 |
10.2.1.1.3 关于社会关系的基本词 |
10.2.1.1.4 关于日常生活生产及相关内容的基本词 |
10.2.1.1.5 关于国家制度及相关内容的基本词 |
10.2.1.1.6 关于方位时令的基本词 |
10.2.1.2 动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3 形容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4 数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5 量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1.6 代词中的基本词汇 |
10.2.2 构词能力强的语素 |
10.2.2.1 表现在断代语言系统中 |
10.2.2.2 表现在语言历时发展中 |
10.2.3 《商君书》中的特殊词汇 |
10.2.4 四字成语或四字格的源头 |
10.3 《商君书》实词的特点 |
10.3.1 名词的特点 |
10.3.2 动词的特点 |
10.3.3 形容词的特点 |
10.3.4 数词的特点 |
10.3.5 量词的特点 |
10.3.6 代词的特点 |
10.3.7 兼类词的特点 |
10.4 《商君书》实词研究的释疑作用 |
10.4.1 解决词汇问题 |
10.4.1.1 道明、道幽 |
10.4.1.2 关于“军爵”、“公爵”的有无问题 |
10.4.1.3 关于“越人” |
10.4.2 解决句读问题 |
10.4.2.1 “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
10.4.2.2 “强之重削弱之重强” |
10.4.2.3 “爱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 |
10.4.3 对辞书内容的补充 |
10.5 《商君书》实词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及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
10.5.1 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
10.5.1.1 出现了一批新词新义 |
10.5.1.2 出现了新的语言现象 |
10.5.2 为研究某些特殊词汇在口语中的消亡提供了实证 |
10.5.2.1 关于名词词头“有”在先秦汉语中消亡的时间问题 |
10.5.2.2 关于数词结构中“有”(又)在先秦汉语中消亡的时间问题 |
10.5.3 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特殊语言现象,为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课题 |
10.5.3.1 动宾短语用为使动 |
10.5.3.2 “及物动词+者”不表示动作行为主动者 |
参考文献 |
《商君书》文本 |
四、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古文注解商榷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左传》疑难考辨一则[J]. 赵修. 汉字汉语研究, 2021(01)
- [2]《经典释文·春秋左氏音义》标注异文研究[D]. 张姣.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3]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D]. 王书凯.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古代汉语教材比较及编写对策研究[D]. 陈亮.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1)
- [5]大学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研究[D]. 杨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5(09)
- [6]《玄应音义》词汇研究[D]. 姚红卫.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2)
- [7]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D]. 陈浩.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8]《汉书》通假研究[D]. 冯靓芸. 复旦大学, 2005(07)
- [9]古今字研究[D]. 潘志刚. 广西师范大学, 2004(01)
- [10]《商君书》实词研究[D]. 杜丽荣.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