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晋时期人性的觉醒及人生价值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张珈瑞[2](2021)在《秦光玉《四书郄视》为学思想解读》文中研究指明秦光玉是民国时期云南昆明人,其《四书郄视》是解读儒家四书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思想而自成一体的重要经学着作。但由于秦光玉身处边疆云南,受当时现实条件的限制和抗日战争的影响,《四书郄视》影印本在当时发行量并不多,原稿仅为秦光玉本人所有,因此研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秦光玉《四书郄视》古籍文献为基础进行研究,从最初获得《四书郄视》第一手材料到论文的写作都是对云南民国时期经学发展情况的了解与收获。对于该篇论文的选题不仅仅是关注于云南经学的发展状况,而是以云南民国时期的经学为起点,触及不同领域,以其中关于“为学思想”作为文章的主要论点,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和分析,力图描摹出民国时期边疆云南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大概轮廓。联系秦光玉的生平学术及当时经学发展的思想背景对为学的基本精神与态度、为学的方法与修养工夫、最后在其前面的基础衔接到为学的境界。全文渐次展开叙述和讨论,以一种递进的层次结构来进行论文的撰写。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与时代背景,论文秉持“知人论世”的观念方法,通过对秦光玉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旨趣以及他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的体味,《四书郄视》一方面是秦光玉对其儒家经典着作注入自己思想后的重新解读,一方面是以《四书郄视》为载体,以其中的“为学思想”为依托来针砭时弊以及传播儒家思想。总之,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四书郄视》一书以非常具体而微的事理人情和非常贴地的文字义理,把秦光玉对于经学的造诣和对待社会与人生的看法与态度都悉数收纳其中,《四书郄视》为学思想中的精神心境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传播,是秦光玉经学思想最大的特色;也是学界了解云南在民国时期经学研究现状与进程的一部不可忽视的着作。
张佩荣[3](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王亚坤[4](2021)在《《世说新语》“任真”的审美范畴研究》文中认为“魏晋风度”、“麈尾清谈”、“放达任诞”均为学者们在探究魏晋名士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热点名词。对于这些热点名词产生背后的、关于深层审美范畴与思想价值的关系,学者们却很少有呈系统、体系的概括归纳。《世说新语》全书以零散化、凝练化、趣味性的小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故事展现出当时名士们清谈放诞的士风以及士大夫倾轧相斗的现实,进而来表达士人内在的审美观与思想观,故其书中并不具备典型、成熟的理论形态。笔者尝试对《世说新语》中士人的审美、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之具有确定的理论形态。这一工作既能丰富并完善对于《世说新语》及魏晋士人阶层的研究,又能为后世美学、文论等相关方面提供理论的文本。具体而言,“任真”是整个魏晋时期士人们追求的生活准则,这种准则也贯彻在《世说新语》全书的基本内容中,可谓《世说新语》的立书之本;后世研究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魏晋士人“任真”的审美思想,但诸如“本色”、“文如其人”等命题却和“任真”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此,笔者将《世说新语》对于“去伪”、“求真”两者之间关系的主张概括为“任真”。要分析魏晋士人“任真”的思想追求,就绕不开魏晋士人生活中的言行轶事,需要及必要对魏晋士人的生活背景进行合理阐释。故此文章以魏晋社会背景为基础,以《世说新语》中士人的“任真”审美观及其表现为重点,通过对《世说新语》中士人表现出的“任真”的轶事进行整合、分类,来分析魏晋士人任真观念,进一步探讨出魏晋士人“任真”审美思想产生的内核,扩展挖掘出士人“任真”的审美品格对后世文人及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程琳[5](2020)在《梁陈宫体诗“轻艳淫靡”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文中认为中国文学久经历史沉淀,逐步形成了繁荣局面,各色文体应运而生,至梁陈时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诗体,名曰宫体诗。此诗文风一变前人模式,不再刻意渲染文学经世致用的政治功能,也不再似古人那般只知恪守仁义礼教,开始致力于扭转整个文坛诗歌风气,瞬时使得诗歌充满新鲜血液。但梁陈宫体诗因其内容与以往文学风骨相悖,缺失士人所追求的高格调,故而颇为世人所诟病,时人更甚者曰其为“艳情诗”或冠之以“淫词艳曲”,可见它并不是文人所喜爱的一种新文学样式。这种诗体兴于宫廷之中,贵族阶层颇为喜好,大量采用极尽繁华之辞铺陈宫廷生活,风格淫糜轻艳,因其盛于太子东宫而得以成名,内容主要以女性情姿摹状为主,杂以男女情爱,诗风尤为柔糜缓弱。但是从其后世影响反应来看,它并不是一无用处,本文着重论其主体审美意识的新变,从其内容、形式、情感、价值等多层次析论宫体诗历史积极意义,阐发其中难为世人所关注的意蕴存在,揭示出梁陈宫体诗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凸显。诗歌一直被当成是“言志”的体裁,“赋诗言志”充分证明了诗歌在前期一直是用以表露人之抱负志向,某种含义上来讲更侧重于政教怀抱,而经魏晋几代发展积淀终于开始走出“言志”,走进“体物”,逐步形成新文学观,走进“诗缘情”,凸显出“吟咏情性,以情纬文”的新文学特征。很多研究者直至今日仍将宫体诗驳为“亡国之音”、“淫词滥调”,这点是极为不妥的,一朝之文学必有一朝之文学姿彩,何况后期更有花间词派的衍生,岂能因其无政治功用而鄙夷?从另一角度观之,宫体诗是真正开始是关注女性的文学,或可说是女性文学的启蒙,它从视觉上写出了女性独有的阴柔之美,从嗅觉上写尽了女性的芬芳香郁,从触觉上感知到了女性的细腻,所以它算得上是开启了以女性为主体的先河。我们不能总以今时今日之眼界苛刻它的合理存在,应审视到其再文学模式上所做出的新变探索,度时人生活状态与社会背景,以中庸之道合理评定,不虚美,不隐恶,方是文学研究者真正做学问之态。正确理解其对于《诗经》、汉赋的“美人情结”延续传承,从其中把握梁陈文人生活姿态,运用正确文学史观,公允客观地解释宫体诗的价值意义。不可总以今人今时之眼光抨击时人文学创作情趣,要重视宫体诗对于后世诗歌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它在题材形式上的创新之举。反思前人对于它的污蔑匪夷,重新审视,给其以合理定位,多重比较它与前代文学之差异,不拘泥于世俗伦理道义,不苛求政治功能,仅从人性本性情欲出发挖掘审美新变价值。着重关注到它的新变意义,无论是它的主体意识还是客体选取,亦或是新的形式、格律、声韵、技巧、语言都充分阐释了宫体诗的价值意义,应该得到历史的认可和重新定位。
段雨函[6](2020)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时期,艺术在这时获得了极大的释放。书法和古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书法和古琴也随着时代精神和艺术风尚的变迁,成为魏晋士人表达内心精神世界的重要依托。虽然从艺术形式上看,书法和古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基于魏晋南北朝特殊的时代性和艺术性,二者必定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共性。从历史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混乱动荡的时期,玄学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佛教思想的传入让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和情感,反对宗教礼乐限制人的思想。从艺术内涵看,“人的觉醒”也唤醒了艺术的自觉,艺术开始强调自身的意义,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独立价值也逐渐受到认可。先秦两汉时期强调实用性的书法艺术开始被士人看到审美意义,多种书体的出现也标志着书法艺术的自觉。古琴艺术也从礼乐思想的教化功能中脱离出来,琴乐成为士人抒发内心情怀的精神依靠。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汉字线条的起伏再现生命的律动;音乐是流动的艺术,琴音产生独特的律动是自然之美的展现。从审美意蕴看,魏晋士人大多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而书法和古琴在作品和表现形式上追求自然性,并追寻探求生命之美。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和古琴从形式到内在意蕴都具有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性。本文将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和古琴艺术的发展状况,从它们的表现形式、艺术内涵、审美意蕴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书法和古琴的同异与联系,并具体分析各自审美文化的独特性。
周畅[7](2019)在《魏晋游艺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转型的重要时期,魏晋之“游”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美感在魏晋时期占据重要地位,魏晋士人将“游”赋予审美意义。魏晋时期审美观的出现源于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影响,追求的是自由的精神境界。魏晋士人以山水“游”的形式延续了庄子思想,将内心情感融于艺术之中,其中包含了独特的审美价值,重塑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逍遥游”的出现为魏晋士人建立了理想的乌托邦,为其提供心灵的避风港,魏晋士人以“游”的方式向世人表达了其必然的存在价值。“游”是“道”的表达,“道”无法用具象内容表现,所以“游”在魏晋时期更像一种精神状态。“游”的对象是世间万物,以万物体“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魏晋士人用“游”感受山水之美,在缓解内心痛苦的前提下将其上升到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这不仅是陶冶心灵的旅程,更是体“道”必不可少的过程,美感体验由此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魏晋士人赋予“游”新的内涵,“游”不再是隐士的名词,甚至不再是身体活动的动词,高至朝堂之上,低至市井之中,人皆可“游”。魏晋艺术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游艺精神”,注重山水自然中的意趣。以“游”入“道”,以“艺”表达。魏晋士人将自身对“游”的理解体现在书法、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中,在创作时保持内心澄澈,其艺术作品承载了“道”,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意味。魏晋士人在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影响下充分肯定了生命存在的意义,重视个体价值,打破儒家思想体系,将人性与自然完美结合,实现了精神超越。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秩序混乱的时期,战乱频繁、政治更迭、生活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极度自由的时期。在庄子“逍遥游”的影响下,魏晋士人的情感得到释放,“游”的精神被充分发扬,现实中的种种束缚在面对自然山水时消失殆尽,存在的只有精神自由。魏晋时期的“游”是自然之“游”,更是心灵之“游”;魏晋时期的“道”是艺术之“道”,更是生命之“道”。将全部身心融于自然,以“游”体“道”变成了美感体验,促成了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观念,“美”才真正被赋予了意义。
李春霞[8](2019)在《傅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傅玄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傅玄是魏晋之际重要的作家代表,他不仅创作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子书《傅子》,而且有数量较多的诗、赋、文等文学作品存世。历来对傅玄的研究,关注局部的较多,系统化研究的较少。因此,对傅玄进行综合性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上编傅玄及其《傅子》研究和下编傅玄文学创作研究两大部分,各四章,共八章。第一章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和着述情况考论。傅玄人格精神具有崇儒尚学、奖掖后进,务实建言、机敏通变,刚直火暴、缺乏雅量的特征。其人格精神的形成除受傅氏家风传承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经历的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傅玄一生经历汉末、曹魏和晋初三个时期,高平陵政变之后,他在学术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利益一致性的双重作用下转投司马氏集团。他务实建言,对时政多有匡扶,实现了由寒素位至通显的人生逆转。傅玄着述丰富,不但着有数十万言的子书《傅子》,而且创作卷帙宏富的诗赋文集。但由于《傅子》与《傅玄集》在后期散佚严重,后人对其展开辑佚工作。《傅子》的辑佚工作开始于清代,辑本中较好的有方濬师本、叶德辉本、严可均本等,以严氏本运用最广。《傅玄集》的辑佚整理工作开始于明代,清代辑佚者在明人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工作。第二章傅玄《傅子》创作环境与思想特征论析。《傅子》创作与当时的学术思想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曹魏时文学自觉与文章地位的提高,对傅玄创作《傅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魏晋时期,随着法、道等思想的抬头,儒学不再如两汉定为一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特征。《傅子》在思想上呈现出对各家思想兼容博取的特征,是与这一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魏晋统治者不但重视法纪,多次讨论肉刑废兴问题,而且在人才任用上,针对汉末吏选弊端与魏初人才政策得失围绕才性“四本”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魏晋时两次政权更迭,基于政权建构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礼学建设成绩显着。以上内容也都在《傅子》中有重要反映。由于魏晋世风浮华,《傅子》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征。《傅子》虽具有对各家思想兼容的多元化特征,但在思想性质归属上,《傅子》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并兼取名、法等其它各家思想的特征。第三章傅玄《傅子》与魏晋儒家政治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汉代儒学,在汉末吏选危机、社会纲纪混乱以及两次党锢之祸中逐渐走向衰落。魏晋时,儒学虽不再处于一尊地位,但其在政治上的实际影响力并没有下降。针对汉末儒学弊端,一方面,傅玄等人吸收名、法思想,建立起德才兼备、量才与督责并重的新的人才吏选思想,对传统儒家人才思想的弊端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傅玄在前人对礼法、刑赏等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援法入儒,建立起以儒融法、儒法相济的礼法政治思想,使魏晋儒家政治思想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更加具有兼容性与通变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第四章傅玄《傅子》的文学特征。《傅子》具有浓郁的文学性,从《傅子》中直接体现的文学观点来看,具有明显的宗经意识与重视文采的特点。从《傅子》中不同体例内容来看,内篇属于政论文的部分,不仅具有主题明确、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特点,而且具有构句之法形式多样、善于辩难与语言质朴朗畅的特征。其它有关“三国人物传记”的内容,在叙事思想上具有尚仁德、重信义;尚质实、轻巧言的特点;在叙事方法上具有直接叙事与推衍叙事相结合的特征。第五章傅玄诗歌研究。傅玄诗歌在主题上可以分为庙堂雅诗、女性主题诗、纪实诗与咏怀诗三个部分。傅玄是司马氏集团的得力干将,他本身博学解钟律,这使其成为西晋开国制礼作乐的不二人选。傅玄创作了数量较大的庙堂雅诗,这些诗歌具有颂美、劝谏与征实相结合的创作特征。傅玄女性主题诗歌具有关注视角深广、重视教化的创作特征。而且,傅玄柔婉情深的女性诗歌与其刚直、儒行的人格精神具有内在渊源上的一致性。傅玄纪实诗与咏怀诗真实、直接地表现了他的情感世界。与建安诗歌清刚劲健的充实之美相较,傅玄诗歌一方面在艺术感染力上呈现出“风力”下降的“力柔”趋势,这是傅玄诗风不同于建安诗歌的地方;另一方面,在诗歌创作中,傅玄重视人工“思力”而使其诗歌呈现出“采缛”的特征,这对西晋诗风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导引意义。第六章傅玄辞赋研究。傅玄现存辞赋约六十篇,内容以咏物为主。在汉魏求实诚、讲真美的世风与魏晋尚实才、重博物的时代风气影响之下,傅玄辞赋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征实化特征。魏晋之时,随着文士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文学自觉的出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题材上逐步贴近文士自身的日常世俗生活,在创作上更加注重艺术技巧的展示,从而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世俗化、繁缛化的创作倾向。傅玄辞赋中出现的世俗化、精致化的创作特征正是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显露出来的。傅玄辞赋体物细腻,重视生活气息和情趣等特点,不但对汉代咏物赋有所超越,而且也影响到西晋咏物赋的风貌。魏晋时期诗歌句式与散文的骈偶化文风对赋体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建安时已经出现杂言诗句入赋体的现象,魏晋之际傅玄的赋作中更是较早的出现了以整齐的七言诗句入赋体的现象,这对刘宋之后大量诗体赋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七章傅玄散文研究。本章主要以傅玄创作的箴、铭、奏疏和赋序为研究对象。傅玄箴、铭文大部分作品延续了这一文体传统的警戒功能。由于傅玄是一位较为传统的儒者,他大量的箴、铭作品均表现出君子戒己修身的内容特征。这与《傅子》中表现君子修身的内容可以相互发明。傅玄箴、铭作品整体上体现出温润义雅的艺术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傅玄的铭文作品,在大部分延续传统的规诫功能以外,又有部分作品表现出较单纯的赋物写景新功能,在这部分题咏式铭文作品中,传统的铭刻行为开始弱化,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由非文学应用文向文学美文过度的特征。傅玄奏疏文在内容上主要是针对时弊提出的建议和具体的改进措施,体现了傅玄的儒家忧世情怀与务实作风。第八章傅玄文学理论研究。傅玄文学理论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论与文体论两个方面。傅玄的文学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承流而作”与“引源而广”两个方面。“承流而作”侧重宗经与模拟,“引源而广”注重通变与创新。受其影响,傅玄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模拟与创新共存的特点。此外,在文学创作倾向上表现出教化与娱乐兼具的特征。而且,不同文学体裁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再者,魏晋时期,傅玄较早在其作品序文中表现出对文体的关注,并形成了系统的文体论。傅玄文体论的生成与其重视模拟的文学创作特征密切相关。而且,傅玄文体论在研究内容上已涉及到源流论、风格论、作家作品论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已具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敷理以举统、选文以定篇”的最初形态,已初步架构起文体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傅玄文体论对之后的文学批评着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应薇[9](2019)在《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文中指出先秦两汉时期,自《诗经》编订传播以来,各家对早期诗歌艺术的运用和解说就不绝如缕,《诗经》孕育于礼乐而又反映了礼乐所体现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意识。尤其以儒家学派最盛,他们引《诗》、解《诗》来阐发弘扬他们的学说和政治思想,由此形成了儒家早期的诗学批评萌芽。然而当时诗、乐、礼杂糅的大文学环境和文史哲不分的政治礼教形势形成了诗歌早期的一些特点。孔子是儒家学派中最早说《诗》并以诗为教的学者,也是先秦儒家诗论的开创者,在出土文献上博竹简和郭店楚简的发现也揭示了孔子诗学观注重政教和抒情的二元性特点,同时又下启孟、荀儒家诗学理论,可以说先秦儒家的诗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和中国文艺思想的萌芽。魏晋六朝的文论思想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这得益于魏晋六朝文学家在对先秦两汉文学思想的积极接受继承中进一步对文学创作本质规律的探索和发现。魏晋六朝作家们开始关注诗歌的情感、风格、创作构思、辞采等艺术特征,既发扬先秦两汉时期正确的儒家诗学观念又对其加以革新,他们在自己的诗论着作中破而后立式的将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六朝文论重新整理结合成新的适应文学发展的批评理论,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魏晋六朝文论不仅继承了儒家对诗歌本质特征及其功能的认知,还对诗歌抒情言志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做了尝试性的探索。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本体论的承继与改造,通过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之发生以及诗学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从魏晋六朝诗学之深化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探求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诗歌本质特征的再认知和新发现。第二章围绕诗歌功能论进行论述,主要以魏晋六朝时期的主要诗论和文论为研究对象,从中寻找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功能论的接受与发展。论述的重点在于魏晋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巨着《文心雕龙》中所凝结的诗学思想和诗论专着钟嵘《诗品》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迁移。通过对先秦两汉及魏晋六朝时期诗歌功能的发展变化来考察魏晋六朝诗歌功能的发展演变特征。第三章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扬弃。围绕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分别对先秦两汉和魏晋六朝时期的诗歌理论进行甄别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魏晋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极大丰富与发展以及魏晋文论家们所产生的新的诗歌创作方法和批评视角的转移。第四章专论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拓展。针对先秦两汉诗歌风格的萌芽以及其早期观点来探讨魏晋六朝时期诗歌风格的集大成发展及诗歌风格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论接受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分成两节,第一节讨论魏晋六朝文论建构了成熟的具有中国文论特色的诗学观以及对诗歌审美艺术本质的准确认知,魏晋六朝以后的诗学理论和诗学价值范畴都是熔铸了前代诗歌理论成果而进行升华的。第二节则要用批评性的视野谈及先秦两汉和魏晋六朝文论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而这两种价值最终要归于“人文”的价值关怀,甚至渗透到整个诗歌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中。
吴彦颐[10](2018)在《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艺术学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是以整个中国古代为时间轴,运用艺术学理论和跨学科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考察各门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类型,由此揭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理论家对艺术功能的看法。中国古代历时久远,时间跨度长,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因素对艺术功能的产生、发展、变迁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其他价值为附属目的。本文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的研究主要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来进行:一、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取向的礼乐功能。先秦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初创期,其艺术形态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其特征是诗、乐、舞合一。此时期,乐舞艺术耸立起中国第一个古典艺术的高峰,礼乐相连把乐舞艺术规范在社会治理的大系统中。礼既强化了社会等级,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再通过乐的教化由外在的规范变成内在的自觉。因此,教化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功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深深意识到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较完备地概括了艺术的多种功能,对其后的艺术功能理论有深刻的影响。先秦儒家思想在汉代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独尊的汉代儒学,以教化功能为中心的儒家艺术功能观在此时期得以发展。二、以体道畅神为主要取向的审美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乱造成了统治机构和社会秩序解体,人们的思想和个性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艺术家们注重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他们强化自我认知,主张抒写个人情怀,在遣兴娱情中表现主体精神。因此“恣情任性”成为唤醒文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对于艺术的活力,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开始凸显。诗歌、音乐、书法、绘画等在这一时期被作为审美对象来观照,较为显着地呈现出艺术的本质属性,真正成为“美的艺术”,各门类艺术冲出了礼教的藩篱,摆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原来儒家传统的“移风易俗”;“观教化,知得失”的观念在此时受到怀疑和冲击,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教化功能逐渐被审美功能所取代。三、以缘物设教为主要取向的教化功能。隋唐五代时期,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通性使它们在各功能方面趋于一致。第一,伴随着儒学思想的回归和礼乐精神的强调,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重视。第二,隋唐五代是一个美感经验与美感体验特别丰富的时代,很多诗文、论着都记述了当时人在审美活动中生发的审美体验,审美功能得到突出和强调。第三,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决定唐代士阶层艺术活动及其创作形态的重要外部因素。“以书取士”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从而发挥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四、以文道意趣为主要取向的二重功能。宋元时期,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并行。一方面,理学思潮的兴起极大地强化了艺术的伦理功能,在文道关系问题上认为“道”或“理”为艺术之本体,强调文之于道的德性价值。另一方面,市民阶层的娱乐风气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发生转变,艺术家们不再把艺术作为载道的工具和附庸风雅的门径,而是更注重艺术的大众化和娱乐功能。这一时期还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阶层。文人张扬个性,强调主体意识,追求自由意志的表达,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不以法拘,自出机杼,率心而发。可以说,宋元时期这种审美超越凸显出一种大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真性的成就。审美功能从传统儒家艺术观的种种清规戒律中撇开身来,获得相对自律的发展,从而体现艺术自身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自律性和创新性。五、以独抒性灵为主要取向的抒情功能。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功能高度发展和成熟时期。基于传统艺术的教化功能依然存在,但不是主流。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艺术活动中以情融理和世俗趣味等,使文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标举情性、任情娱适,他们在主体与社会、情与理的对立中,高扬主体精神,凸显个性情感。于是,艺术家们逡巡于雅俗之间,寄情于各门类艺术之中。因此,艺术的抒情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功能,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功能的发挥亦起到导源引流的作用。
二、魏晋时期人性的觉醒及人生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晋时期人性的觉醒及人生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秦光玉《四书郄视》为学思想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秦光玉生平及经学成果概说 |
一、秦光玉生平及思想文化成就 |
二、秦光玉《四书郄视》文献概说 |
三、晚清民国的“四书”学背景 |
第二章 论为学之基本精神与态度 |
一、为学的基本精神 |
(一)学于好古,也于阅世 |
(二)修习实践,致知力行 |
(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二、为学的态度 |
(一)省察工夫,知其善过 |
(二)朱赤墨黑,不可不慎 |
(三)能悟能思,始能发达 |
小结 |
第三章 论为学之方法与修养工夫 |
一、为学的方法 |
(一)打破传统,追求科学 |
(二)除旧呈新,心容不虚 |
(三)为学修业,次第分明 |
二、为学的修养工夫 |
(一)知之不明,处之不当 |
(二)絜矩之道,戒之以偏 |
小结 |
第四章 论为学之境界 |
一、世俗境界 |
(一)忘情名物,自在自乐 |
(二)时势风云,静于其心 |
二、精神境界 |
(一)道归一本,用心在内 |
(二)天理人情,自然在我 |
小结 |
第五章 《四书郄视》为学思想的主旨与价值 |
一、《四书郄视》为学思想的主旨 |
二、《四书郄视》为学思想的价值 |
(一)学术价值 |
(二)社会价值 |
(三)人生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与意义 |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
1.2 综述与反思 |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
1.3 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献说明 |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
2.1 天下失序 |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
2.2.1 周德与天命 |
2.2.2 礼制与宗法 |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
3.1.1 史官之学 |
3.1.2 史官之术 |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
3.2.1 巫与无 |
3.2.2 易与道 |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
3.3.1 天命信仰 |
3.3.2 天道自然 |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
4.1.2 玄览:“知常曰明” |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
4.3.1 天之道 |
4.3.2 人之德 |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
5.2.1 “德”之字源解析 |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
5.3.3 自然的根基 |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
5.4.1 “无为”的涵义 |
5.4.2 “无为”的实现 |
5.4.3 “无为”的意义 |
第6章 结论 |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世说新语》“任真”的审美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向 |
第一章 “任真”审美范畴综述 |
一、“任真”的概念界定 |
(一)魏晋士人“任真”意识的萌发 |
二、“任真”的思想渊源 |
(一)老庄对“自然”的提出 |
(二)陶渊明对“任真”的提出与践行 |
三、“任真”的审美内涵 |
(一)尚真情 |
(二)尚自然 |
第二章 《世说新语》“任真”的审美显现 |
一、容止与任真 |
(一)容貌别致 |
(二)装扮独特 |
二、言语与任真 |
(一)机辩扬己 |
(二)借典喻今 |
三、处事与任真 |
(一)对待他人的处事方式 |
(二)面对自身的处事方式 |
四、志趣与任真 |
(一)寄情山水、追求自由 |
(二)志趣玄远、不滞于物 |
第三章 《世说新语》“任真”的精神取向 |
一、儒经式微,玄学兴起 |
(一)玄儒并重、同庭抗礼 |
(二)玄儒互渗、时尚清谈 |
二、僭越名教,凭任自然 |
(一)崇尚玄虚、蔑视礼法 |
(二)清玄正性、玄对山水 |
三、发乎行止,超于生死 |
(一)弃仕求隐、生活超脱 |
(二)心之所向、精神超脱 |
第四章 《世说新语》“任真”对后世文人及文学的影响 |
一、“任我”的审美意识 |
(一)个人意识的觉醒——“宁做我” |
(二)更侧重于精神层面上的真情实感 |
二、“尚真情”、“尚自然”的审美方式 |
(一)“尚真情”的审美方式 |
(二)“尚自然”的审美方式 |
三、颇具“世风”的文学作品 |
(一)魏晋的玄学理论为后世文学的爆发奠定基础 |
(二)为“笔记体”小说的发展奠定基础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梁陈宫体诗“轻艳淫靡”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前言) |
第一节 选题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梁陈宫体诗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重难点 |
第一章 梁陈宫体诗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宫体诗的界定 |
第二节 宫体诗的兴起渊源 |
1、《诗经》审美价值与取向的传承 |
2、宫体诗的主源—咏物诗 |
3、南朝民歌的孕育 |
第二章 梁陈宫体诗审美客体的选取倾向 |
第一节 贤贞教化向纯粹女性情态描摹过渡 |
第二节 含蓄隽永向长情渴望转移 |
第三节 市井到宫廷的转向 |
第三章 梁陈宫体诗艺术形式秾丽工巧 |
第一节 典故密丽—体物入缘情 |
第二节 格律声韵—古体到近体的呈现 |
第三节 尚辞主情—重本色到竞繁采 |
第四章 梁陈宫体诗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彰显 |
第一节 尚真的情欲刻画 |
第二节 自我意识萌芽 |
第三节 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分离 |
1、刚健有为精神的弱化 |
2、礼教文化的逾越和突破 |
3、中庸思想的淡薄 |
第五章 梁陈宫体诗价值取向由雅入俗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器物入文 |
第二节 文章且须放荡观 |
第三节 民歌影响下题材的艳俗 |
1、艳情 |
2、艳物 |
3、艳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致谢) |
(6)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点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与古琴的艺术呈现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概貌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艺术的概貌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表现形式之比较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表现形式 |
一、书法运笔 |
二、墨中有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艺术表现形式 |
一、演奏技法 |
二、乐曲结构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与古琴表现形式之异同 |
一、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表现形式之共性 |
二、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表现形式之不同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内涵及意蕴之比较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内涵之比较 |
一、名士身份象征 |
二、表现自然山水 |
三、表现自我情怀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意蕴之比较 |
一、追求隐逸 |
二、超脱自然 |
三、自我解放 |
四、“和而不同”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与古琴比较研究的历史效应及其价值 |
第一节 历史效应 |
一、艺术风尚的变迁 |
二、审美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艺术价值 |
一、不同艺术形式的交互性 |
二、对当代古琴艺术与书法艺术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魏晋游艺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魏晋游艺精神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外游:游目骋怀 |
一、士人之游 |
二、山水之游 |
第二节 内游:神与物游 |
一、适性之游 |
二、灵魂之游 |
第三节 至游:无待之游 |
一、体道之游 |
二、逍遥之游 |
第二章 魏晋玄学对魏晋游艺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魏晋玄学的兴起与魏晋游艺精神的初兴 |
一、魏晋玄学的兴起 |
二、游艺精神的初现 |
第二节 魏晋玄学与魏晋游艺精神的融合 |
一、魏晋玄学及其游艺精神的自觉性 |
二、魏晋玄学及其游艺精神的特殊性 |
第三节 魏晋玄学影响下魏晋游艺精神的内涵 |
一、痛苦中遵守规则 |
二、精神上超越自由 |
第三章 魏晋游艺精神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游”于诗歌 |
一、山水诗中的逍遥自得 |
二、玄言诗中的玄妙莫测 |
三、游仙诗中的清逸恬淡 |
第二节 “游”于书画 |
一、魏晋名士的身份象征 |
二、魏晋名士的精神写照 |
第三节 “游”于音乐 |
一、音乐的平和之本 |
二、音乐的自然属性 |
第四章 魏晋游艺精神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理论内涵:涵养之游与心游万仞 |
一、涵养之游 |
二、心游万仞 |
第二节 精神实质:醒骨真人与意境融彻 |
一、醒骨真人 |
二、意境融彻 |
第三节 审美建构:以游入道与从心所欲 |
一、以游入道 |
二、从心所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傅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上编 傅玄及其《傅子》研究 |
第一章 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及着述情况考论 |
第一节 傅玄人格精神形成背景与表现特征 |
一、傅氏家风视阈下傅玄人格精神的形成背景 |
(一) 傅玄家族谱系述论 |
(二) 崇尚武力、果敢机智的远祖——傅介子 |
(三) 勇敢、刚直、忠义的祖父——傅燮 |
(四) 见识深远,恪守道义的父亲——傅干 |
二、傅玄人格精神形成的地缘性因素 |
(一) 郡望北地 |
(二) 出生于邺城 |
(三) 避难于河内 |
(四) 入太学于洛阳 |
三、傅玄人格精神的表现特征 |
(一) 崇儒尚学,奖掖后进 |
(二) 务实建言,机敏通变 |
(三) 刚直火暴、缺乏雅量 |
第二节 魏晋皇权转移环境中傅玄的仕宦道路考论 |
一、曹魏时期 |
二、司马氏掌权时期 |
第三节 傅玄着述之着录与辑本流传考论 |
一、《傅子》着录、辑本情况 |
(一) 唐代之前《傅子》着录情况 |
(二) 唐代之后《傅子》着录情况考论 |
(三) 《傅子》重要辑本考述 |
二、《傅玄集》着录及辑本情况 |
(一) 着录情况 |
(二) 总集、选集、类书选录情况 |
(三) 明清人辑录情况 |
(四) 诗歌补遗情况 |
三、傅玄其他着作辑录情况 |
第二章 《傅子》创作环境与思想特征论析 |
第一节 《傅子》创作的学术思想环境 |
一、文学自觉与文章地位的提高 |
二、魏晋子书着述风气的盛行 |
三、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
第二节 《傅子》创作的社会政治环境 |
第三节 《傅子》的思想特征 |
一、《傅子》思想的多元化特征 |
二、《傅子》思想的社会批评特征 |
(一) 对奢靡无度社会风气的批判 |
(二) 对虚诞谈玄、不婴世务的士人为官行为的批判 |
三、《傅子》思想性质考察与定位 |
第三章 傅玄《傅子》与魏晋儒家政治思想 |
第一节 汉末社会流弊与儒学的衰落 |
一、名实相乖的吏选之弊 |
二、法纪松弛之弊 |
三、党锢之祸加速儒学衰落步伐 |
第二节 曹魏政权对汉末社会弊病的反思与矫正 |
第三节 傅玄《傅子》对魏晋之际儒学的修正与丰富 |
一、魏晋之际人才问题的讨论 |
二、傅玄以德行为本、量才与督责并重的人才观的形成 |
三、傅玄之前关于礼、法关系的讨论 |
四、傅玄礼法政治思想的理论建构 |
第四章 傅玄《傅子》的文学特征 |
第一节 《傅子》的篇章特征 |
一、《傅子》篇章主题特征 |
(一) 主题鲜明、篇首举题 |
(二) 主题纯正,一以贯之 |
二、《傅子》篇章论证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傅子》的句法、辩对及语言特色 |
一、形式多样的构句之法 |
二、善于辩难的论说艺术 |
三、质朴朗畅的语言特色 |
第三节 《傅子》的叙事特色 |
一、叙事思想:尚仁德、重信义,尚质实、轻巧言 |
二、叙事方法:直接叙事、推衍叙事 |
下编 傅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五章 傅玄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庙堂雅诗 |
一、庙堂雅诗产生的背景及创作情况 |
二、颂美、劝谏、征实兼具的内容特征 |
(一) 颂美 |
(二) 劝谏 |
(三) 征实 |
三、古雅的艺术特征 |
第二节 女性主题诗 |
一、广深的关注视角 |
二、重视教化的创作倾向 |
三、女性主题诗歌创作与傅玄人格精神之关系 |
第三节 纪实诗与咏怀诗 |
一、纪实诗 |
二、咏怀诗 |
第四节 傅玄与魏晋之际诗风变革 |
第六章 傅玄辞赋研究 |
第一节 傅玄辞赋题材论 |
一、辞赋题材类型 |
(一) 花木瓜果类 |
(二) 动物类 |
(三) 器物类 |
(四) 天象时序类 |
(五) 朝会都城类 |
二、辞赋题材特征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汉晋时代背景下傅玄辞赋创作特征论 |
一、汉魏世风转变与傅玄辞赋创作的征实化特征 |
二、魏晋文学自觉与傅玄辞赋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
三、魏晋华美文风与傅玄辞赋创作的精致化特征 |
四、汉晋诗赋文体互融与傅玄辞赋的诗化特征及导引意义 |
第七章 傅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重视警戒的箴文 |
第二节 规诫与题咏兼具的铭文 |
一、规诫性铭文 |
二、题咏式铭文 |
第三节 义多规镜的奏疏 |
第四节 形式多样的序 |
第八章 傅玄文学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文学创作论 |
一、“承流而作”与“引源而广”共存的文学创作思想 |
二、教化与娱乐兼具的文学创作倾向 |
第二节 文体论 |
一、模拟与文体论的生成 |
(一) 重视模拟的时代风气 |
(二) 拟作过程与文体论的生成 |
二、文体论的内容与影响 |
(一) 文体论的内容 |
(二) 文体论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及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本体论的承继与发展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本质特征认知的滥觞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承继与发展 |
第二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功能论的丰富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功能的认识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诗歌功能论的丰富 |
第三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扬弃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尝试性探索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扬弃 |
第四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拓展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萌芽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风格论的拓展 |
第五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论接受与发展的意义 |
第一节 建构了基本成熟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 |
第二节 深化了中国诗歌理论的价值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厘定与学理背景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取向的礼乐功能 |
第一节 “制礼作乐”:商周艺术的礼乐功能论 |
一、礼乐文化的观念逻辑 |
二、从娱神、敬鬼到治人:商周礼乐功能的嬗变 |
三、“器以藏礼”:青铜礼器功能论 |
第二节 从礼乐文化到儒家学说:先秦诸子及典籍中的艺术功能论 |
一、孔子的艺术功能论 |
二、荀子的艺术功能论 |
三、《乐记》中的艺术功能论 |
第三节 礼乐复兴:汉代艺术功能论 |
一、《毛诗序》中的艺术功能论 |
二、“琴以修身”、“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之乐舞艺术功能论 |
三、“书为心画”“表功颂德”之书画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以体道畅神为主要取向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魏晋风度”与人物审美 |
一、人物品藻与群体自觉 |
二、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 |
三、玄学滋养与佛学思潮 |
第二节 “会心林水”与自然审美 |
一、自然审美意识的演进 |
二、山水赏会与隐逸风尚 |
三、“畅神”:山水画功能论 |
第三节 “人当道情”与艺术审美 |
一、从“文以气为主”到“诗缘情”:魏晋情感论的先声 |
二、“导养神气,宣和情志”:音乐艺术功能论 |
三、“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书法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缘物设教为主要取向的教化功能 |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儒学 |
一、儒学在隋唐社会的复兴 |
二、古文运动对儒道的注入 |
三、对佛教心性理论的吸收 |
第二节 隋唐乐舞艺术功能 |
一、“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李世民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
二、“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白居易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
三、“以平其心,以畅其志”:杜佑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
第三节 隋唐书画艺术功能 |
一、“以书取士”:书法艺术的政治功能论 |
二、“书之为征,期合乎道”:张怀瓘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
三、“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
四、“成教化,助人伦”、“怡情悦性”:张彦远绘画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文道意趣为主要取向的二重功能 |
第一节 宋元理学思潮下的文道功能 |
一、理学之兴与思想内涵 |
二、文道功能的理论基础 |
三、理学家的文道功能观 |
第二节 宋元艺术的教化功能 |
一、乐与“和心”:道德伦理教化 |
二、乐与“和天地”:自然伦理教化 |
三、乐与“和民”:政治伦理教化 |
四、美风化与重讽谏:宋元戏曲的教化功能论 |
第三节 宋元艺术的娱乐功能 |
一、“玩”:娱乐功能形成的历史前提 |
二、自娱:宋元书画的娱乐功能论 |
三、娱人:宋元戏曲的娱乐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独抒性灵为主要取向的抒情功能 |
第一节 明代心学思潮的崛起 |
一、尽心知性:心学的思想渊源 |
二、回归自我:心学的主要内容 |
三、情的高扬:心学与主情艺术观念 |
第二节 “抒情”与“言志”:明清艺术的情感宣泄功能 |
一、对“情”和“志”的历史考察 |
二、“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李贽的琴乐艺术功能论 |
三、“至情”:汤显祖的戏曲艺术功能论 |
四、“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
第三节 “寄”:明清艺术的寄兴功能 |
一、“寄乐于画”之绘画艺术功能论 |
二、“聊寄其兴”之文人印艺术功能论 |
三、“目寄心期”之园林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四、魏晋时期人性的觉醒及人生价值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秦光玉《四书郄视》为学思想解读[D]. 张珈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世说新语》“任真”的审美范畴研究[D]. 王亚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梁陈宫体诗“轻艳淫靡”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D]. 程琳. 喀什大学, 2020(07)
- [6]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与古琴艺术的比较研究[D]. 段雨函. 四川音乐学院, 2020(08)
- [7]魏晋游艺精神研究[D]. 周畅. 河南大学, 2019(01)
- [8]傅玄研究[D]. 李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D]. 应薇. 宁夏大学, 2019(02)
- [10]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D]. 吴彦颐. 东南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