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卡奇“总体性”范畴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李文雪[2](2021)在《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与阶级意识》是青年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着作,从西欧革命现状反思、探究了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失败的原因,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丧失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卢卡奇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自身所接触到的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言,应该是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形式存在,革命运动的指导原则;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与辩证法,提出了中介范畴作为无产阶级有别于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的认识方法。中介范畴成为了卢卡奇克服资本主义物化、重建无产阶级意识的方法论。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的基本含义就是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特有的关于形成无产阶级意识并运用这种意识作用于客观社会的一种方法论,具有现实性和革命性特点。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存在依托于革命的双重主体——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与革命的实践环节,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无产阶级政党将理论从外在灌输给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实践环节以及无产阶级自我内化的环节,无产阶级意识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产生;并根据阶级意识进行调整自身阶级地位的实践活动,在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总体意识,且以该意识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卢卡奇提出的中介范畴理论是基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思考,但作为一种方法论存在,具有普遍性,通过中介范畴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的方法,无论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关于无产阶级意识的探索还是和平时期资本主义环境下西班牙共产党的实践都具有解释力度。因此,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掌握群众,激活群众政治参与的活力,使广大群众从自在走向自为是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的。如此既要无产阶级意识的能动作用也要注重培育趋向社会总体发展的实践活动。
李娜[3](2021)在《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犹如人们在使用“服装”这一概念之前已经穿着某种东西一样,哲学家们在创制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之前,也已经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个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意识形态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在内涵上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因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始终。尤其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西欧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物欲化风气渐为流行。与之相应,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形象化、空间化的姿态和特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以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论调尘嚣日上,马克思主义有效性遭受质疑和挑战。正是基于透视、揭露这种文化的病症,詹姆逊主张对这样一个浸透着各种信息和“审美”体验的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从而达到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规律的“理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己任,詹姆逊一方面主动迎接“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他澄清了福山对马克思历史终结的误读,驳斥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詹姆逊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以及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等,旨在为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奠定思想基础。为了真正构建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詹姆逊重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从传统到现代——系统的梳理和评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的两阶段说。这两阶段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和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实际上,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诸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各有不足和缺陷,并无本质性的优劣之分,每种不同分析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分析对象与主题的转换进行综合运用。由此,他主张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在这里,理论分析及其结论性观点得到了具体运用。当然,这同时也构成了他本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阐释和再阐释,并因此试图超越和克服传统理论的局限和当代理论的极端。围绕着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构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无论是文物研究直接否定历史主义困境,存在历史主义解决历史主义困境过程中又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还是尼采式以“历史主义”之名反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结构单一性,在本质上都没有彻底解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性困境。在廓清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之“迷雾”的基础上,詹姆逊指认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中可以找到解脱历史主义困境的办法。通过对生产方式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使生产方式概念升华为一种总体性结构系统。当生产方式本身转变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共时系统之时,存在于系统之内各个层面的半自主性表征着经济的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实质为一种“不作用”。文化、意识形态、司法、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转化,在这个系统内文化与经济之间超乎一般的密切,这也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显而易见的事实。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以及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解释原则,在总体性、辩证性和历史性框架之内构建了“三重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视角。其理论的最终诉求,旨在晚期资本主义境域下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一致的。詹姆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从“理论建构”进一步走向理论的“自我运用”。首先把其构建的意识形态解释学用于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中,透视出资本主义每一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文化逻辑。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不仅“揭秘”了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实质为文化逻辑,还“解码”其隐蔽的资本的扩张逻辑、镜像化的统治逻辑以及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之意识形态帷幕。“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詹姆逊深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深受扭曲的、压抑的生存上的文化困境,然而他把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寄托于认知绘图这一策略,旨在“期待着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可见,文化层面遭遇的困境也要从文化政治层面来寻找到突破文化藩篱之力量。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策略本质上是“阶级意识”的符码,希望通过认知绘图来唤醒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压迫群体的觉醒,建立起反抗体制的联盟政治,从而朝着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总之,詹姆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当代阐释,认为马克思早已为我们确立了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恰当立场”,所以,詹姆逊可以直面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心的消解”、“基础的塌陷”以及“历史的终结”等惊世之叹。扞卫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兴趣、作为一种吁求,贯穿于詹姆逊思想体系的始终。可以说,詹姆逊重新阐释、重新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模式,为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激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毫无疑问,詹姆逊也存在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存在的偏颇以及他提出认知绘图策略中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色彩等理论局限。无论如何,詹姆逊的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些可贵的理论参考和理论资源。
孙颖[4](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马淑琴[5](2021)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第二国际时期,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内外引起激烈的争论,造成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解的混乱,这无疑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考察了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剖析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并结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和列宁的革命辩证法,探讨了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从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命力。首先,本文考察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挖掘了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全面阐释了围绕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伯恩施坦面临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折中主义和空想主义,混淆马克思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关系,用新康德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贬低为庸俗唯物主义。伯恩施坦彻底否定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主张“运动就是一切”,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崩溃论”,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在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内,人们围绕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这些主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伯恩施坦也对此进行了自我辩护。我们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立场,才能真正认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其次,本文指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依托实证主义、机会主义、新康德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其理论实质是:用实证性取代辩证性,用局部性割裂整体性,用改良性抹杀革命性。伯恩施坦批判马克思陷入黑格尔辩证法陷阱,他认为马克思对现实运动的辩证考察是对事物进行真正科学观察的障碍。伯恩施坦主张,对事实应采取直观的态度,他将自然科学方法移植到对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法权关系和社会观念的判断当中,用实证性取代辩证性。伯恩施坦从新康德主义出发,在纯粹理论和应用理论之间进行划界——纯粹理论是从全部经验中推演出来的认识原理且具有不变性,应用理论所针对的是各个现象或各个实践事例且具有可变性——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伯恩施坦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整体性割裂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部性,导致唯物主义历史观庸俗化。伯恩施坦反对阶级斗争,将社会主义的实现寄托于资本主义改良政策,强调对立面斗争外的相似力量的合作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系列改良主义策略。他认为马克思的革命策略已经过时,主张通过议会民主实现社会改良,最终导致用改良性抹杀革命性。最后,本文在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实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和列宁的革命辩证法,进一步探讨了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从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卢卡奇揭露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证性,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总体性辩证法,即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统一关系基础上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既是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又是历史过程中的客体,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这种总体性的辩证法,扬弃物化的社会关系,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改良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通过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证明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批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同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谢静[6](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李坚[7](2020)在《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虽然是匈牙利人,但长期生活在德国,不仅对德国古典哲学,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比较透彻。卢卡奇的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总体性”、“物化”等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解读。其理论思想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对“总体性”的发展,也有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缺陷,比如对“阶级意识”的夸张。科西克是卢卡奇之后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出了解读。《具体的辩证法》是科西克的代表作,其中的“伪具体性”、“具体总体性”等概念值得我们重视。科西克曾试图深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理解,但其观点最终却变成了海德格尔式的解读。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分析比较卢卡奇和科西克的辩证法思想,深入认识二者辩证法思想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成四章,第一部分是卢卡奇与科西克的文献研究综述。第一章对卢卡奇与科西克的辩证法理论渊源进行梳理,为展开对比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对卢卡奇和科西克辩证法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展开对比研究提供内容。第三章分析卢卡奇和科西克的辩证法思想共识与区别,形成对比研究的成果;第四章则是对二者的辩证法进行评价,肯定合理的贡献,否定不合理的局限。笔者认为卢卡奇与科西克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解读都存在片面性,都有唯心主义倾向。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他们二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总体性”的概念都做了一定的发扬,具有合理性。反思二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误读,对于正确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积极的意义。
李自强[8](2020)在《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中的地位》文中认为卢卡奇的阶级意识思想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时期,在总结西欧各国的革命经验的同时,为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与方式开拓了新的思路。在异化和物化横行肆虐的资本主义背景下,深入研究阶级意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无产阶级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与表现形式。对于卢卡奇的阶级意识思想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体系中的地位的变迁与转换特点的梳理和把握,为进一步地深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探索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理清无产阶级革命在新形式下的斗争方式和途径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一条脉络清晰的线索。为在不同形势下合理、全面地把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二者之间阶级关系的转变,以及对于社会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与总结。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卢卡奇阶级意识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入手,阐明了阶级意识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第二部分对阶级意识的作用与目的以及产生的必备条件,进行深度的分析后,总结出阶级意识在理论上和实践层面对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所在。第三部分围绕阶级意识思想在不同时期对无产阶级革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以及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演进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与地位,深入分析研究后,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总结出了现阶段阶级意识的演变特点。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后,得出了阶级意识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上能够让无产阶级认清自身的现实处境,看清未来的革命目标与前途,并依靠阶级意识的指引,把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从理论全面地上升到实践领域,变批判的武器为武器的批判。在现实中通过党的领导凝聚整个无产阶级的力量,通过与资产阶级进行全方位的抗争,从而在现实中找到无产阶级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路径。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演进过程中,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消费观念、分配方式等一系列制度与理念的变化,使得阶级意识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比重出现了由推崇到淡漠的演变,这一切变化背后揭示了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在整个社会矛盾关系体系中比重的转变。多元化背景下,阶级结构的划分标准,阶级界限的模糊化,阶级凝聚力的淡化,虽然表面上掩盖住了阶级矛盾,但阶级关系的实质依然如故。纵观阶级意识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中的地位转换特点,可以看出表面上阶级意识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被淡化和边缘化,但正是由于阶级意识的重要性,所以资产阶级才会不遗余力地消解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妄图粉饰阶级关系的存在与尖锐化。因此,阶级关系是决定于私有制之下的一种附属关系,只要私有制存在,阶级对立就无法消除。阶级意识的抗争作用必将凸显,不论阶级意识在当代如何淡化与边缘化,皆不可否认和忽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作用和地位,可以说只有在废除私有制的前提条件下,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会退出人们的视野,进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把握阶级意识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中地位转换的脉络与特点,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出阶级关系的存续以及变化趋势,使我们对资产阶级的同化与误导提高警惕,增大抵制的力度。
张旭[9](2020)在《卢卡奇模仿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对卢卡奇的模仿理论加以初步梳理,使之具有更清晰的可见性,并在此过程中,进行重新的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模仿理论的集大成者,卢卡奇不同于以往的模仿理论,他不仅把模仿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基础上,同时还扩大了模仿的范围,使模仿理论植根于人类社会历史中。“模仿”概念不仅构成了卢卡奇的后期美学思想核心内容,更是构成了理解其前期思想如何发展到后期理论的一把钥匙,构成了贯穿其整体美学思想的逻辑演进的一个重要线索。与诸多流行看法认为卢卡奇晚年标举模仿论是理论倒退不同,本文把这一重要话语实践理解为一种“游击战”策略。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试图在卢卡奇的美学理论发展史中把握其模仿理论,指出《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和总体性问题,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通过模仿亦即艺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第二章则通过对卢卡奇模仿理论五种维度的描摹,力求较为系统地勾画其主要理论特征。此部分内容为本文重点。第三章主要通过论述卢卡奇模仿理论在中国语境中引发的学术效应,在理解它对于中国美学建设的当代价值的同时,也谋求提供一种将它加以客观化的可能路径。
陈雪瑶[10](2020)在《卢卡奇论说文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卢卡奇所主张的论说文,不仅作为一种西方传统的写作文体,更作为一种以艺术为依托、代表生命判断的“形式”,将日常生活带向“真实的生活”,承担为生命重新赋形的任务,包含着作者深刻的心灵现实与世界观,是一种介于文学和哲学之间的“艺术科学”。论说文根植于建立总体性社会的理想,在审美特征上表现为建构“整体美学”的叙事空间,是早期德国浪漫派思想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美学变体,它创造性地重现和改造日常生活,以达到客观社会的艺术化,探求重塑生活的可能。论说文(essay)是卢卡奇的《心灵与形式》及相关批评文本的主要呈现,这一文学形式定位于“总体性”的理想之下,表现为受到严密的哲学和审美规定、与叙事、伦理和经验密切关联的艺术写作。他本人积极进行论说文创作,展现了其在这一领域开创性的洞见与实践。二十世纪初,卢卡奇第一次从方法论建构和具体篇目创作出发,将论说文从文体概念上升至一种思辨性的理念形式,深化为一种涵盖了文学、哲学和美学的整体化思维方式,赋予论说文内涵和形式上的新界定与新思考。
二、卢卡奇“总体性”范畴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卢卡奇“总体性”范畴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
3.4 小结 |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
4.4 小结 |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
5.1.4 激进哲学 |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
5.4 小结 |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2)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述评 |
1.3.2 国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卢卡奇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提出的背景 |
2.1 卢卡奇与《历史与阶级意识》 |
2.2 历史背景:提出了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存在的价值 |
2.2.1 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启示 |
2.2.2 第二国际的错误策略导致革命的失败 |
2.2.3 资本主义社会物化对人的各方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
2.3 理论背景:提供了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存在的基本理论思想 |
2.3.1 对黑格尔中介理论的借鉴 |
2.3.2 对马克思中介思想的发展 |
2.3.3 受列宁中介认识论及其功能的启发 |
2.3.4 对罗莎·卢森堡空间中介思想的扬弃 |
第3章 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
3.1 中介范畴方法论的基本内涵 |
3.1.1 中介范畴作为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立场上特有的认识方法 |
3.1.2 形成无产阶级意识是中介范畴方法论的基本要求 |
3.1.3 中介范畴方法论的目的是生成和发展历史总体 |
3.2 中介范畴方法论的特点 |
3.2.1 现实性 |
3.2.2 革命性 |
第4章 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4.1 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的实践应用过程 |
4.1.1 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中介作用促进心理意识的发展 |
4.1.2 加强日常生活的中介作用促进无产阶级意识的形成 |
4.1.3 无产阶级意识与对象性活动相联系形成总体性意识 |
4.2 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对实践应用案例的分析 |
第5章 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的意义及其现实启示 |
5.1 中介范畴蕴含的方法论所体现历史意义 |
5.1.1 凸显了无产阶级意识的能动作用 |
5.1.2 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政党对无产阶级意识发展的中介作用 |
5.1.3 强调了对象性活动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
5.2 中介范畴方法论的现实启示 |
5.2.1 发挥总体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方法论作用 |
5.2.2 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中介作用 |
5.2.3 重视日常生活的实践性对意识的塑造作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3)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
2.1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 |
2.1.1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巨变 |
2.1.2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 |
2.1.3 马克思主义有效性受到质疑 |
2.1.4 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 |
2.1.5 晚期资本主义扩张困境的折射 |
2.2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
2.2.3 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 |
2.2.4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 |
2.2.5 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3章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两阶段说的评判 |
3.1 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 |
3.1.1 “科学—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还原为“理性—谬误”对立论 |
3.1.2 “领导权和阶级合法化”分析模式还原为“实践功能” |
3.1.3 “物化”分析模式还原为“科学与知识”维度 |
3.2 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 |
3.2.1 精英与公众的历史性分裂 |
3.2.2 精神状态与社会历史性制度的功能之间脱节 |
3.2.3 个人主观意识形态与外部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对抗 |
3.2.4 主体真实表达与语言异化产生的压抑性对立 |
第4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 |
4.1 反思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 |
4.1.1 文物研究的经验主义 |
4.1.2 存在历史主义主客体的无限相对化 |
4.1.3 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内在矛盾 |
4.1.4 尼采式反历史主义的“历史之名” |
4.2 论证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解决困境的可行性 |
4.2.1 生产方式概念的重构 |
4.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重新释义 |
4.2.3 文化与经济的联结 |
4.3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原则 |
4.3.1 总体性原则 |
4.3.2 辩证性原则 |
4.3.3 历史性原则 |
4.4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三重视域” |
4.4.1 政治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
4.4.2 社会观的分析模式 |
4.4.3 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
第5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运用 |
5.1 文化历史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解释学 |
5.1.1 资本主义文化历史分期的符码转换 |
5.1.2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三阶段论 |
5.1.3 资本主义文化分期内容 |
5.2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批判 |
5.2.1 资本的扩张逻辑 |
5.2.2 镜像化的统治逻辑 |
5.2.3 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 |
5.3 认知绘图策略: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 |
5.3.1 认知绘图的范围界定 |
5.3.2 认知绘图的功能 |
5.3.3 认知绘图与文化政治的关系 |
第6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1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 |
6.1.1 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
6.1.2 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 |
6.1.3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 |
6.2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局限 |
6.2.1 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 |
6.2.2 “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失偏颇 |
6.2.3 认知绘图策略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性 |
6.3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示 |
6.3.1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
6.3.2 有助于严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渗透 |
6.3.3 有助于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5)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写作思路 |
第1 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问题缘起 |
1.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
1.1.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1.1.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 |
1.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
1.2.1 伯恩施坦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1.2.2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布朗基主义”的理解 |
1.2.3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新康德主义基础 |
1.3 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各种争论及其自我辩护 |
1.3.1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 |
1.3.2 反对“崩溃论” |
1.3.3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
第2 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理论实质 |
2.1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用实证性取代辩证性 |
2.1.1 批判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 |
2.1.2 直观事实而歪曲现实运动 |
2.2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用局部性割裂整体性 |
2.2.1 纯粹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划界 |
2.2.2 唯物主义历史观庸俗化 |
2.3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用改良性抹杀革命性 |
2.3.1 提倡改良主义的策略 |
2.3.2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过时论 |
第3 章 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
3.1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
3.1.1 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关系 |
3.1.2 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
3.2 列宁的革命辩证法 |
3.2.1 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的坚持——无产阶级斗争 |
3.2.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
3.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
一、发达工业社会 |
二、苏联社会 |
三、纳粹极权主义 |
四、肯定性的文化 |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
二、艺术与革命 |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价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一)研究选题的前沿性 |
(二)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第一章 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历史上的辩证法 |
一、古代辩证法 |
二、中世纪的辩证法 |
三、近代辩证法 |
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第二节 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渊源 |
一、黑格尔对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
(一)实证性 |
(二)异化 |
(三)总体性 |
二、马克思对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
(一)商品拜物教 |
(二)实践 |
第三节 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渊源 |
一、马克思对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
(一)抽象到具体 |
(二)异化 |
二、海德格尔对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
(一)具体总体性 |
(二)实践 |
(三)烦 |
第二章 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 |
一、物化 |
二、总体性概念 |
(一)关于总体性概念 |
(二)总体性的逻辑思路 |
三、中介 |
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统一 |
五、实践 |
第二节 科西克的辩证法思想 |
一、物自体 |
二、伪具体性 |
三、具体总体性 |
(一)具体 |
(二)总体性 |
(三)具体总体性 |
(四)虚假总体性 |
四、实践 |
第三章 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共识与区别 |
第一节 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共识 |
一、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核心 |
二、强调总体性 |
三、强调实践 |
第二节 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区别 |
一、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的理论背景区别 |
(一)卢卡奇的辩证法理论背景 |
(二)科西克的辩证法理论背景 |
(三)卢卡奇与科西克理论背景区别综述 |
二、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核心概念的区别 |
(一)对总体性认识的区别 |
(二)对实践认识的区别 |
(三)对主体理解的区别 |
三、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的逻辑思路区别 |
(一)卢卡奇辩证法的逻辑思路 |
(二)科西克辩证法的逻辑思路 |
(三)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逻辑思路区别综述 |
第四章 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贡献及缺陷 |
第一节 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贡献及缺陷 |
一、卢卡奇辩证法的贡献 |
(一)将辩证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
(二)对实践的坚持 |
(三)对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阐述 |
(四)强调社会存在 |
(五)强调劳动 |
二、卢卡奇辩证法的缺陷 |
(一)对概念的区分不严谨 |
(二)对自然辩证法的批判 |
(三)黑格尔视域下解读马克思辩证法 |
第二节 科西克辩证法思想的贡献及缺陷 |
一、科西克辩证法的贡献 |
(一)强调辩证法是一种本体论 |
(二)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哲学 |
二、科西克辩证法的缺陷 |
(一)唯心主义倾向以及对实践的曲解 |
(二)海德格尔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 |
致谢 |
(8)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的形成 |
一、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二、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康德对卢卡奇的影响 |
(二)黑格尔对卢卡奇的影响 |
(三)马克思对卢卡奇的影响 |
第二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促进无产阶级对自身实际状况的认识 |
(一)理解阶级的概念和形成机制 |
(二)对无产阶级由来的正视与回顾 |
二、匡正无产阶级对革命方向与目标的认识 |
(一)促进无产阶级对正确的革命方向的有力把握 |
(二)推动无产阶级认清革命目标 |
三、厘清无产阶级革命的眼前利益与总体目标的辩证关系 |
四、卢卡奇论阶级意识的必备条件 |
(一)理论条件 |
(二)实践条件 |
五、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所要达到的目的 |
(一)重拾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性 |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第三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中的影响 |
一、对二战之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
(一)对探索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革命出路的影响 |
(二)对意识形态的认知及意识形态革命的影响 |
二、对二战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
(一)对文化工业体系下意识形态的影响 |
(二)阶级意识对国家机器的影响 |
三、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关系及阶级结构的认识 |
(二)正视阶级和阶级结构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
(三)抵制当下所谓的阶级消亡谬论的误导 |
四、现阶段阶级意识思想的演变特点 |
(一)多元化背景的时代特点与阶级意识的演变 |
(二)阶级的碎片化和去阶级化对阶级意识演变的影响 |
第四章 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卢卡奇模仿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卢卡奇模仿理论的问题意识与理论任务 |
第一节 拜物教、物化与艺术 |
第二节 总体性的出路 |
第三节 审美的启迪—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审美特性》 |
第二章 从巫术到“人的整体”—卢卡奇模仿理论的五个方面 |
第一节 传统模仿理论回溯与卢卡奇对模仿概念的继承与复兴 |
第二节 作为审美反映形成基础的巫术 |
第三节 作为模仿理论基础的反映论 |
第四节 审美反映中的主客体关系 |
第五节 艺术的反拜物化使命 |
小结 |
第三章 卢卡奇模仿理论与当代中国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卢卡奇的研究复兴 |
第二节 卢卡奇传入中国的历程与当代的问题意识 |
第三节 模仿理论的现实主义底色和中国语境下《审美特性》研究的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卢卡奇论说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问题与方法 |
第一章 卢卡奇论说文思想探源 |
第一节 何谓“论说文” |
(一)论说文溯源 |
(二)论说文的现代视角与内涵界定 |
第二节 “总体性”思想与论说文 |
(一)论说文源于“整体社会”的理想 |
(二)“总体性”作为方法论 |
第二章 论说文的观念与本质 |
第一节 作为艺术写作的论说文 |
(一)介于文学与哲学之间 |
(二)论说文是“艺术科学” |
(三)“生活伦理”的探求 |
第二节 作为“形式”的论说文 |
(一)卢卡奇的“形式”观 |
(三)论说文是心灵与形式的统一 |
第三节 与阿多诺论说文观的比较 |
(一)阿多诺的“论说文主义” |
(二)与卢卡奇之辨 |
第三章 论说文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整体美学”的叙事空间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美学中介 |
(一)浪漫派思想的变体 |
(二)客观社会的艺术化 |
第四章 卢卡奇的论说文创作 |
第一节 理论的实践化 |
(一)作家世界观的体现 |
(二)基于悲剧的视野 |
第二节 走出精神困境的可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卢卡奇“总体性”范畴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卢卡奇中介范畴方法论探析[D]. 李文雪.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3]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李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D]. 马淑琴. 吉林大学, 2021(01)
- [6]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7]卢卡奇与科西克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D]. 李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卢卡奇阶级意识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中的地位[D]. 李自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9]卢卡奇模仿理论研究[D]. 张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卢卡奇论说文思想研究[D]. 陈雪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