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豆丹[1](2020)在《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松针、椰糠具有理想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为无土栽培作物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提供较好的根系环境。松针、椰糠作为植物残存物,自身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但多数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本文针对松针/椰糠基质可利用养分含量较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在生产应用中需不断补充和调配各种养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难题,通过研究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在改善松针/椰糠基质理化性质等方面的效果,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肥料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在优化基质的基础上搭配长效缓控肥应用于辣椒和菠菜的无土栽培,探讨添加组分后的智慧型基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栽培效果,为新型全养分松针/椰糠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松针/椰糠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发酵试验中,基质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处理下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试验结束时,1 g·kg-1克黄威微肥+5 g·kg-1绿陇微生物菌剂处理下脲酶、1 g·kg-1克黄威+6 g·kg-1绿陇处理下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7.39%、35.97%、47.18%;各处理下p H和EC受微生物和基质可溶性养分含量影响,随时间推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氮、全钾及全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最终1 g·kg-1克黄威+5 g·kg-1绿陇处理下全氮、1 g·kg-1克黄威+6 g·kg-1绿陇处理下全磷和全钾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增加56.19%、27.03%、21.25%。(2)在穴盘育苗试验中,松针/椰糠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肥料均能显着促进作物生长。辣椒幼苗在4 g·kg-1绿陇和2 g·kg-1克黄威处理下达到最佳效果,发芽率分别达98.5%和99.0%;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较对照提高49.66%、44.30%和11.37%、10.87%;幼苗干重分别为0.092 g·株-1和0.082 g·株-1,比对照增加46.03%和30.16%。综合分析菠菜幼苗在5 g·kg-1绿陇和1 g·kg-1克黄威处理下达到较好效果,发芽率分别达98.4%和93.5%;壮苗指数和根冠比较对照提高117.09%、57.61%和76.92%、41.35%;幼苗干重分别为0.038 g·株-1和0.034 g·株-1,比对照增加72.73%和54.55%。(3)在大型盆栽试验中,各处理全养分基质在辣椒和菠菜栽培中促进程度不同,在两种作物中均以1 g·kg-1克黄威+10 g·kg-1多欧缓控肥+6 g·kg-1绿陇处理效果最好且稳定,1 g·kg-1克黄威+8 g·kg-1多欧+5 g·kg-1绿陇次之。两个处理中辣椒叶片叶绿素a(Chlorophyll a)和叶绿素b(Chlorophyll b)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0.54%、88.19%和79.13%、77.64%;单株产量高达1.44 kg和1.22 kg,比对照增产114.93%和82.09%;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提高33.81%、135.59%、19.64%、和27.73%、108.08%、8.93%,而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5.35%和33.86%。菠菜栽培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1、3.97倍和2.63、2.41倍;单株产量达21.55 g和20.36 g,比对照增产250.98%和231.60%;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5.47%、152.49%和60.65%、117.50%,而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2.72%和22.13%。不同种类松针/椰糠全养分无土栽培基质可提供作物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仅需配备自动浇水系统以保持一定的基质湿度,即可实现无人免维护智慧型栽培,在城市绿化、阳台、楼顶等无土栽培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张丽霞[2](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吕世奇[3](2019)在《半干旱区非粮能源植物菊芋高产形成机制及丰产栽培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造成对能源大量消耗,由此引发的化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能源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和深度思考,并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而在可再生能源原料体系中能源植物的发展尤为突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在边际土地上规模化种植适宜的非粮能源植物是获取大量可再生能源原料的理想选择,而菊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菊芋除具备优良的能源属性和高抗逆性外,其在食品、饲草、医药、生态修复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高产优良品种匮乏,且丰产栽培措施不足严重制约着菊芋产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对其播种、种植密度、水肥调控等栽培措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15个不同产量特性菊芋品系光合、生长等特征变化和覆膜对菊芋产量的影响,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其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和覆膜对菊芋产量影响的机理,以期为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菊芋高产栽培措施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菊芋高产品系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基茎显着高于低产品系,其地上生物量达8.28 t ha-1,为低产品系的2.43倍;同时高产品系的光合特性得到改善,其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仅为低产品系的49.19%、43.28%和81.2%,降低光合产物消耗提高对弱光利用能力;且其有性生殖能力较低,低产品系结实率达16.19%,而高产品系结实率仅3.74%。高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基茎和低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及营养生长期延长等性状与其高产密切相关。在菊芋产量构成因素中相比单个块茎重,高产品系中单株块茎数的增加更有利于块茎产量提高,且其菊糖含量和总糖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2.覆膜的引入可以显着地改善菊芋生长早期的表层土壤温度,且全覆膜要优于半覆膜,最高增幅达6.75℃,使菊芋出苗提前约1-2周,但对其最终出苗率和成熟期没有影响。与不覆膜处理相比,覆膜显着提高了菊芋的株高、基茎、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其最高增幅达17.65%、39.07%、52.88%。同时覆膜明显提高了单株块茎数和块茎产量,尤其是在全覆膜条件下,且在干旱年份要优于湿润年份,如干旱的2016年全覆膜和半覆膜处理下块茎产量最高分别达48.66 t ha-1和38.1 t ha-1,而湿润的2018年块茎产量最高分别仅为44.15 t ha-1和35.64 t ha-1。此外,虽全覆膜可明显提高块茎产量,但其高产的获得是以对土壤水分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而这种过度消耗在湿润年份可以得到缓解。3.全覆膜显着提高了菊芋块茎产量,且从出苗开始菊芋在各生长阶段的长势均优于不覆膜处理,其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覆膜后的前2个月,之后增温效应基本消失,而在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增温效应贯穿于整个生长季,总体上覆膜改善了表层土壤温度。在全覆膜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为16.22℃,而在不覆膜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仅为14.14℃,在全覆膜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达18.93℃,而在不覆膜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生长季平均土壤温度为15.34℃,且在不种植菊芋处理下其土壤温度相对变化趋势与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覆膜对降雨和土壤水分表现出良好的收集保存效果,甚至出现土壤水分向更深层的渗漏,而不覆膜处理下前3个月基本实现了土壤水分的平衡,由于8月份的大幅度降雨,土壤水分开始出现富集,其整个生长季200 cm土层储水增加了66.9 mm,但其变化特征在有菊芋种植时受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虽然生长季降雨较多,不覆膜种植菊芋时基本实现了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平衡,但全覆膜处理下整个生长季其200 cm土层储水大幅下降达56.7 mm,充分体现了菊芋高产对水分的大量需求。综上,本研究明确了菊芋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和覆膜尤其是全覆膜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菊芋丰产栽培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从土壤水热状况变化角度揭示了全膜覆盖提高菊芋产量的作用机理,以上结果为半干旱区菊芋高产品系选育和丰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张旻桓[4](2019)在《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文中提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栽培选育下,有十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湖南省是我国牡丹的自然分布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药用牡丹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在湖南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牡丹在栽培种植、园林应用及推广还存在较多问题,湖南牡丹的起源及品种间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本研究在对湖南牡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保存湖南牡丹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开展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测定了牡丹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本土牡丹有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原发表的23个品种仅存17个,有6个品种已经遗失或死亡;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了新的变异株系13个。湖南本土牡丹主要特点有:(a)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是一个较为耐湿热的优秀群体,在长期的栽培历史下产生了一些杂交或变异品种。(b)花型不丰富,以单瓣花型居多,占50.00%;重瓣型中的千层类、台阁类和楼子类分别占16.67%。(c)花色较单一。有4个色系,其中粉色系品种最多,占33.33%;其次是白色系品种,占25.00%;紫色系列品种相对较少,占16.67%;玫红色品种和紫红色品种最少,分别占12.50%。(d)整体花期较早,没有晚花型品种。(2)湖南引种牡丹资源主要有136个品种。它们主要来自6个牡丹主要产区,其中中原牡丹品种最多(82个),其次是日本牡丹品种(32个),然后是江南牡丹品种(13个)、欧美牡丹品种(6个)、鄂西牡丹品种(2个)和西南牡丹品种(1个)。湖南引种牡丹的主要特点有:(a)花色比较丰富,共有9个花色;(b)花型比较全面,基本涵盖牡丹所有花型(9个);(c)花期以中花期为主(41.18%);(d)在湖南适应性最好是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和鄂西牡丹品种群也有较好的表现,中原牡丹品种群适应性表现差异较大。(3)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表明,湖南牡丹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14对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湖南牡丹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样本中均扩增出清晰的谱带(115~379 bp),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的变化区间为1.286~2.643;Shannon’s指数(I)的分布范围为0.198~0.767;观测杂合度(Ho)变化区间为0.286~0.786,平均值为0.575,期望杂合度(He)变化区间为0.143~0.464,平均值为0.309;固定指数(F)变化区间为-1.000~-0.011,平均值为-0.89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的变化范围为0.111~0.507,平均值为0.312;总遗传多样性(HT)变化范围为0.354-0.766,平均值为0.580;总群体近交系数(FIT)的变化范围为-0.258~0.724,平均值为0.036;基因流(Nm)范围为0.049-0.556,平均值为0.284;标准遗传分化系数(GsT)变化区间为0.296-0.824,平均值为0.461。(4)初步确定了湖南牡丹的起源和亲缘关系。湖南牡丹属于江南牡丹品种群;湖南野生种杨山牡丹与野生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四川牡丹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湖南本土牡丹品种’凤丹’及新发现的变异株系与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证实这些品种是在长期自然杂交或变异的品种;’粉丹’为早年从中原引种至湖南的品种;湘西的’紫绣球’(湘西古牡丹)为彭州牡丹品种’彭州紫’;湘西的粉色重瓣系列品种与’香丹’单独聚为一类,这一类群与牡丹野生种及所有牡丹品种群具有较远的遗传距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慈利红’与野生卵叶牡丹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有极近的亲缘关系,可做为’慈利红’为湖南野生牡丹证据;’凤丹’与杨山牡丹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为杨山牡丹的栽培品种。(5)运用AHP法构建了湖南牡丹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引种至湖南生长的119个牡丹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将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为“生长性状、形质性状、数量性状和开花性状”四个准则层,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耐热性为最大权重的14个指标,并将牡丹品种的适应性评价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根据综合评分值得出Ⅰ级品种7个,Ⅱ级品种27个,Ⅲ级品种有70个,Ⅳ级的有15个。综合排名在Ⅰ级和Ⅱ级的品种建议在湖南及江南湿热地区优先选择。(6)探讨了牡丹耐高温机理:通过保持总叶绿素含量相对恒定以确保细胞正常的光合作用、升高MDA含量防止细胞膜过氧化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提高细胞保水性的方式来实现的。高温胁迫下’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的总叶绿素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香丹’(Paeonia suffruticosa ’Xiangdan’)则先下降后上升;’凤丹’的总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香丹’。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的增加而增大,’凤丹’的MDA含量持续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趋势,而’香丹’的MDA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凤丹’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香丹’。’凤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的趋势,而’香丹’开始是呈持续上升趋势,到胁迫后期表现急剧下降;而且,’凤丹’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较高。综合评价,’凤丹’的耐热性优于’香丹’。根据相关性分析表明,热害指数(HII)、叶绿素(Chl)含量、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这4个指标可作为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评价指标。(7)喷施外源物质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牡丹的耐热性。喷施100 μmol/L的水杨酸(SA)能够降低牡丹的热害指数(HII)、40 mmol/L氯化钙(aaC12)和40 mg/L脱落酸(ABA)能增加总叶绿素(Chl)含量、提高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增加可溶性蛋白(SP)含量。3种外源物质诱导2个品种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效果均为SA最佳,CaCl2次之,ABA较差;’凤丹’和’香丹’之间没有区别。S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减少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CaCl2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AB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
李羽佳[5](2019)在《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中国西瓜产业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但缺少对典型西瓜种植区田间生产现状的研究,肥料、农药等农资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还会带来面源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而加剧生态恶化。因此,亟需定量典型西瓜种植区肥料等农资投入状况,评价其资源环境代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三大西瓜栽培区:华北栽培区(NC)、西北栽培区(NW)和西南栽培区(SW)肥料等农资投入和产出现状,比较了不同栽培区的优势及生产过程土地资源利用(LO)、水资源耗竭(WD)、能源耗竭(ED)、全球变暖潜力(GHG)、环境酸化(AP)和富营养化(EP)共6个方面的资源环境代价,探讨西瓜栽培过程中农资减施增效的潜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位养分消耗最大的西南栽培区开展田间试验,进一步优化当地氮肥施用,探讨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三种栽培模式下不同氮肥用量(长季节设施氮肥用量0、112.5、169、225、281、338、450 kg/hm2;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均为0、113、150、188、225 kg/hm2)和有机氮替代比例(0、15%、30%和45%)对生长发育、养分吸收、果实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西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西瓜高产优质的氮肥管理及有机肥替氮比例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农户调研表明,三大西瓜栽培区氮肥投入量分别为558 kg/hm2、154 kg/hm2和208kg/hm2,均高于目前的专家推荐用量。三大西瓜栽培区的西瓜单产水平差异大,华北栽培区平均为56.8 t/hm2,是西北和西南栽培区的1.7和2.7倍。与其他粮食、水果相比,西瓜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更低,但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代价具有显着差异。与西北和西南栽培区相比,华北栽培区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消耗最高而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消耗最低,6种资源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为0.104,资源环境代价最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是全球变暖潜力、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仅田间氮肥施用的贡献率就高达85%以上,其次是磷肥和钾肥。象限法分析表明通过调控产量和氮肥效率,三大产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存在50%左右的优化空间。其中,西南栽培区产量低、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代价最大,更需要进一步优化。(2)西南地区长季节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单果重,促进西瓜座果,进而提高产量。施氮量对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形物差值、硝酸盐含量、蔗糖和葡萄糖含量、番茄红素等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产量和多种品质分析,氮肥用量在225 kg/hm2时西瓜产量与果实品质最佳,综合得分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7.3%。氮素用量显着影响长季节设施西瓜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在苗期和伸蔓期,低氮处理长势良好,座果后中氮处理生长状况优于低氮和高氮处理。优化施氮处理(225 kg/hm2)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达到80 kg/kg N,此时氮肥生理利用率、氮素表观回收率分别为735 kg/kg和8.9%。施氮肥后西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主要表现在0-20cm土层,15N残留量高达0.49 kg/hm2,是20-40cm和40-60cm土层的4.1倍和2.8倍。15N标记的氮肥仅有4.25%被西瓜吸收,当季损失率高达88.9%。从养分需求角度而言,西瓜养分吸收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钾>氮>磷>钙>镁,优化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0 kg西瓜果实需要吸收1.26 kg氮、0.29 kg磷、3.49 kg钾、0.56 kg钙和0.19 kg镁。(3)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函数拟合的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的西瓜最大产量为28.1 t/hm2和26.0 t/hm2,对应的的氮肥用量分别为205和152 kg/hm2,比不施氮处理增产74.5%和43.8%。综合产量和品质而言,设施和露天栽培最佳氮肥用量分别为150kg/hm2和188 kg/hm2。随供氮水平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吸收利用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果实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设施和露天栽培条件下,主要养分需求依次为钾>氮>磷>钙>镁,单位产量的养分需求量与长季节栽培无显着差异。(4)有机替代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在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达到29.8和28.9 t/hm2,比纯化肥处理增产10.0%和4.7%。同时,有机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有利于降低果皮厚度、促进果实的糖分和酸的转化与积累,增强口感(TSS/TA),而且功能物质番茄红素更高,并降低硝酸盐含量。西南地区设施和露天西瓜总氮用量在150 kg/hm2以内时,有机氮替代比率分别为30%和45%时西瓜产量与品质最优。有机氮替代比例越高,设施和露天西瓜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且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处理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化肥处理。综上所述,中国西瓜三大栽培区养分投入多,产量差异大,资源环境代价的区域性强,尤其是西南栽培区产量低且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代价大,其中氮肥施用的贡献率最高,有待进一步优化。田间试验初步证明,西南栽培区通过氮素调控和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能协调实现西瓜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西瓜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
穆大伟[6](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王强[7](2017)在《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兼具大棚蔬菜栽培期间过量施肥和土壤干湿交替的特点,养分转化和迁移特征与传统的大棚蔬菜栽培、水旱轮作模式间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浙江省长兴县大棚茄子-水稻轮作(Greenhouse eggplant-rice rotation,GER)、大棚茄子-揭膜休闲(Greenhouse eggplant-summer fallow without plastic cover,GEF)和小麦-水稻轮作(Wheat-rice rotation,WRR)等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调查和田间试验,研究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的影响,并且评估了该轮作制环境污染风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棚茄子-水稻轮作0-20 cm土壤有机质、总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比轮作前增加了150%、36.7%和26.0倍,但土壤速效养分累积量低于大棚茄子-揭膜休闲土壤。轮作水稻能使0-20 cm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68.0%、25.2%和16.7%。大棚茄子-水稻轮作没有增加土壤养分的下渗。20 cm以下土壤总氮、硝态氮含量都明显低于大棚茄子-揭膜休闲土壤,淹水期间土壤渗滤液NO3--N含量没有明显增加。2、大棚茄子-水稻轮作0-20 cm土壤没有出现明显的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轮作水稻能使0-20 cm土壤pH增加1.2个单位,交换性酸总量和交换性H+含量分别降低70.0%和57.8%,土壤EC值和含盐量分别下降67.7%和80.9%。大棚茄子-水稻轮作没有增加土壤致酸离子和盐分的下渗,20 cm以下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H+、交换性盐基离子和水溶性盐基离子含量都明显低于大棚茄子-揭膜休闲土壤。3、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增强了大棚茄子栽培期间表土和根际土的硝化作用强度和脲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也明显增加,但没有改变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大棚茄子-水稻轮作降低了土壤氨挥发速率,累积氨挥发总量比大棚茄子-揭膜休闲土壤减少76.7%,但增加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氮素反硝化损失风险。4、大棚茄子-水稻轮作模式增强了土壤对磷的吸附强度,土壤磷最大吸附量、磷吸附常数和磷缓冲容量都明显高于大棚茄子-揭膜休闲土壤,土壤磷解吸量和解吸率则明显降低。大棚茄子-水稻轮作降低了土壤磷流失风险,土壤磷盈余量和磷吸附饱和度都明显低于大棚茄子-揭膜休闲土壤。5、氮是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磷和钾不成为养分限制因子。土壤中磷和钾具有良好的后效,轮作周期内土壤磷和钾的供应量均超过了作物吸收量的90%,连续2季不施磷肥或钾肥,作物产量没有明显下降。
毛亮[8](2016)在《种养结合下农田土壤养分改良与减污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上海郊区农田土壤也不例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养分失衡、污染物质积累、土壤盐渍化和土壤生物功能衰减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生物资源循环下的种养结合系统(Crop-livestock system)不仅将废弃物充分利用,减少农业污染源,而且制得的有机肥料对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本文以不同种养结构重心的上海崇明中新农场(养殖为主)和松江涌禾农场(种植为主)为试验基地,通过系统分析提出其各自面临的种养结合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大田定位观测和盆栽模拟改良实验,研究了种养结合模式下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堆肥还田、田间耕作管理、重金属植物修复等技术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旨在为上海郊区农田土壤的改良提供技术依托和实例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崇明中新农场种养结合中,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土壤的精细化管理是土壤改良的良好开端。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变的过渡阶段(12年),土壤SOC(有机碳)、TN(全氮)、AC(活跃性有机碳)和AN(碱解氮)均得到了改善,有机栽培方式较传统化学栽培的土壤有机碳在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0140%,33108%,和60140%。各个土壤理化性质在020 cm层和2040 cm层均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相关关系。此外,即便是在同一栽培类型下的土壤,其理化性质也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耕作转变过渡期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不稳定性,说明在种养结合初期土壤理化性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改良的初期阶段要更加注意土壤的养护。(2)中新农场土壤除表层的SOC和TN表现为强烈空间相关外(块金值/基台值<25%),其它土壤化学指标在农场尺度上均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块金值/基台值在25%75%)。利用Arcgis生成农场养分空间分布图,对今后农业生产布局和精准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区域的EC值均较高(最高2450?s cm-1),且水旱轮作的平均EC值(1100?s cm-1)低于旱地耕作(1250?s cm-1),说明在滨海盐碱土地区进行有机栽培时要特别关注土壤盐分状况,避免造成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而在种养循环开始阶段土壤细菌多样性受耕作方式的影响大于肥料类型的影响,有机水旱轮作和有机间作有利用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改良。(3)中新农场的种养循环是以养殖为核心,通过两年运营后发现大量养殖废弃物的快速处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加速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中新农场进行了农业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的生物发酵试验。通过添加秸秆降解复合菌剂JFB-1,明显提高了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5-10℃),并缩短了一次发酵周期(1-2天),为种养循环中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处理提供了参考。由于较高的腐熟温度可以更加有效的杀死堆肥原料中的病源微生物,从而保证了堆肥的产量与品质;使用添加复合菌剂JFB-1的秸秆有机肥还田,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活跃土壤酶如纤维素酶及脲酶活性,最终改良土壤养分状况。(4)与崇明中新农场的种养循环结构重心不同,上海涌禾农场的经营以种植为主,养殖部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机肥的需要。由于种养规模不匹配造成的养分不足和潜在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涌禾农场的难题。本研究以养分循环为核心,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种养规模进行了优化,当生猪出栏数达到1800头时,基本满足作物养分的需求,同时污染也降到最低。规模调整后通过精细培肥、田间轮作、茬口安排、污水净化、管道输送等多种技术,园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最大值比改良前分别上升了52%、109%、2624%、90%,且在不同栽培类型间表现为温室蔬菜>果林≥水稻轮作。土壤pH逐渐向7靠拢,EC值(电导率)大幅降低,说明改良土壤的同时即提高了作物产量,又降低盐渍化风险;土壤重金属中Cu(铜)随栽培年限呈波动变化,Hg(汞)、As(砷)呈下降趋势,Cd(镉)、Pb(铅)、Cr(铬)含量略微上升,且所有含量都接近或低于土壤背景值,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上限,保障了农产品安全。通过相关分析发现,Cd、Cu、Cr、Pb的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Cd还与栽培年限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说明农场有机栽培中要特别注意这几种重金属的积累,从源头上严格把关。(5)针对种养结合潜在的土壤Cd、Pb积累风险,可以考虑利用植物-微生物进行联合改良。盆栽试验中,向龙葵添加真菌和柠檬酸显着提升了龙葵根的生物量,从而提高了其累积重金属的能力。与未添加相比,龙葵体内的Cd、Pb含量分别增加了2247%和13105%。在此基础上,添加微生物和螯合剂进行辅助修复,结果大多数土壤酶活性在修复后得到了改善。DCCA排序图表明,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改良效果表现为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磷酸酶>蔗糖酶。这表明,柠檬酸和耐受真菌不仅提高了龙葵对Cd和Pb的累积量,而且对土壤酶活性也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仇红[9](2014)在《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机插作为一种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是江苏水稻栽培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研究与应用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水稻机械栽插种植,是提高机插水稻产量、品质、效益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软件工程原理与方法,采用面向对象可视化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思想,综合运用ASP技术、B/S体系结构、Access数据库、Adobe Dreamweaver CC(?)Visual Basic、Javascript语言等,分别开发出适于生产应用的基于VB的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决策支持系统、基于ASP和Access的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在线专家系统等。其可成为水稻生产从业人员学习、职业农民培训、农机农技人员生产指导、专家在线诊断等的信息化优质辅助平台,是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信息服务帮手,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价值,对推进知识型稻作、信息化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很好地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提供机械化信息化服务,具有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1、在明确农业专家系统基本架构的基础上,本研究重点阐述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的构建及知识表示方法和推理机的设计。本研究构建的知识规则集成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新理论和新技术,具有专业性与权威性。合理的基本苗、施肥、灌溉等模型和参数是实施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精确定量决策的核心内容。本文在课题组多年科学理论研究和高产创建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水稻叶龄模式、群体质量、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等理论成果,通过明确模型构建基本思路、确定模型构建方法、明晰数学模型和参数来由,构建了机插水稻精确基本苗求算、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防治等的模型系统。经生产实践检验和校准,参数设置合理、可靠,决策依据充分。2、本文基于水稻机插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成果,采用Visual Basic、Access数据库等技术,通过集数据部件、模型部件、知识部件、人机交互部件等为一体,经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程序实现与调试等流程,开发出了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可用性、可靠性与易用性等特点,可以实现基础数据查询、辅助决策支持、关键技术指导、机械使用指南服务和专家知识获取等多种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机插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农民、农技与农机人员自主学习与决策支持的优质平台。该系统已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号为2012SR106099。3、本研究依托已在线运行10年的江苏水稻丰产科技工程网(http://www.jsrice.net),采用ASP.Access数据库等技术,通过ADO实现对Access数据库的访问,运用Adobe Dreamweaver CC设计网页框架。采用B/S三层分布计算体系结构,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参数处理,采用CSS实现网页风格设计,并构建知识表示、推理机制等,开发出知识丰富、简便易用的基于Web的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专家系统。同时,还拓展开发了机插水稻物联网诊断预警专家系统,通过分布在田间的传感器获取气象、土壤水位等数据,结合田块的地力和苗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农业专家可以在后台实现气象、施肥、灌溉的远程诊断,取得了机插水稻信息化研究的新突破。该在线专家系统可实现水稻种植管理决策诊断,提供较为丰富的专家知识,零距离为水稻生产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对于拓展先进稻作技术的知识普及信息化平台、推动水稻生产中农机农艺融合与机械化信息化协同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谢小婷[10](2009)在《基于J2EE的水稻水肥耦合模型专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稻栽培为传统型耕作方式,研究成果推广难度大,水分和肥料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农业专家系统对于指导农民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节水节肥、高产高效,促使我国农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信息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多层企业级应用标准J2EE技术,以B/S分布式结构为基础,表现层使用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业务层运用JavaBean,数据持久层结合DAO模式,使用JDBC操作MySQL数据库,整个专家系统以Eclipse为开发平台。设计思想中充分考虑java模式,引入了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策略模式等,从而实现了代码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复用性,同时减少代码的耦合度,构建了应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基于水稻水肥耦合模型的决策专家系统,具备用户管理、条件选择、知识库管理,水肥耦合决策数据管理及数据导入导出管理等功能。研究基于水稻领域专家知识与实际经验的水稻水肥耦合模型构建栽培决策专家系统,根据多年试验数据建立水稻基础农情数据库,依据水稻领域专家知识与经验建立知识库,基于水肥因子和产量效应模型及多个施肥、灌水、生物量、环境效应等子模型建立模型库,通过判断推理,得出栽培决策,科学指导农民施肥和灌水,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 |
1.2.2 无土栽培的应用现状 |
1.3 固体栽培基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1 松针的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3.2 椰糠基质栽培的研究现状 |
1.4 固体基质栽培农用化工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固体基质中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 |
1.4.2 固体基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现状 |
1.4.3 固体基质中微生物菌剂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项目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7.1 创新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克黄威、绿陇等对松针/椰糠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研究基质在不同配比绿陇和克黄威随时间处理下的松针/椰糠的酶活性 |
2.3.2 研究基质在不同配比绿陇和克黄威随时间处理下松针/椰糠的p H、EC、全效养分含量及C/N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松针/椰糠+克黄威+绿陇复合基质育苗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施加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对辣椒和菠菜发芽率的影响 |
3.3.2 施加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对辣椒和菠菜生长的影响 |
3.3.3 施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和菠菜叶绿素的影响 |
3.3.4 施加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对辣椒和菠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养分多效缓释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
4.1.引言 |
4.2.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4.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施加不同剂量缓控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菌剂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施加不同剂量缓控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菌剂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讨论 |
4.5.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半干旱区非粮能源植物菊芋高产形成机制及丰产栽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能源植物研究进展 |
1.2 作物高产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
1.3 覆膜在作物丰产栽培中应用研究 |
1.4 菊芋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菊芋高产形成机制研究 |
2.1.1 实验地概况 |
2.1.2 实验设计与测定 |
2.1.3 数据分析 |
2.2 覆膜在菊芋丰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
2.2.1 实验地概况 |
2.2.2 实验设计与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2.3 全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菊芋生长的影响 |
2.3.1 实验地概况 |
2.3.2 实验设计与测定 |
2.3.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菊芋高产形成机制研究 |
3.1 结果 |
3.1.1 菊芋不同产量品系间农艺性状变化特征 |
3.1.2 菊芋不同产量品系间叶片光合特性变化特征 |
3.1.3 菊芋不同产量品系间块茎糖含量变化特征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在菊芋丰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
4.1 结果 |
4.1.1 不同覆膜措施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影响 |
4.1.2 不同覆膜措施对菊芋形态和产量特性影响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全覆膜对土壤水热状况和菊芋生长的影响 |
5.1 结果 |
5.1.1 土壤水热状况变化特征 |
5.1.2 菊芋生长和生物量变化特征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牡丹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1.1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
1.1.2 栽培牡丹种质资源 |
1.1.3 湖南牡丹研究现状 |
1.1.4 观赏植物资源的评价方法 |
1.1.5 存在的问题 |
1.2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3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牡丹耐热性研究现状 |
1.3.1 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牡丹耐热性研究进展 |
1.3.3 热害的鉴定指标及方法 |
1.3.4 提高植物耐热性的途径和方法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湖南牡丹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 |
2.1 湖南牡丹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 |
2.1.1 调查与引种地点 |
2.1.2 调查与收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湖南本土牡丹资源 |
2.2.2 湖南省引种其他地区牡丹品种资源 |
2.2.3 湖南牡丹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2.3 讨论 |
2.3.1 湖南牡丹的品种类型及园林应用 |
2.3.2 湖南牡丹生长节律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
2.3.3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及引种适宜区域分析 |
2.3.4 湖南牡丹引种栽培中的问题 |
2.3.5 湖南牡丹资源的利用 |
3 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提取基因组DNA及检测 |
3.1.4 SSR标记引物及PCR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3.2.2 引物筛选 |
3.2.3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4 湖南牡丹的遗传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3.1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评价 |
3.3.2 驯化对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影响 |
3.3.3 湖南牡丹与不同来源品种(种)的遗传关系 |
3.3.4 湖南牡丹可能的起源 |
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2 评价系统指标框架的确定 |
4.2.3 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
4.2.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 |
4.2.5 湖南牡丹的综合评价值 |
4.2.6 湖南牡丹品种等级的划分 |
4.3 讨论 |
4.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2 综合评价值的结果 |
4.3.3 评价方法 |
5 湖南牡丹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热害指数的影响 |
5.2.2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干重的比较 |
5.2.3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4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5.2.5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5.2.6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5.2.7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8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9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10 各项指标的耐热系数及相关分析 |
5.2.11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5.3.1 牡丹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 |
5.3.2 牡丹耐热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
6 喷施外源物质对提高牡丹耐热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指标测定 |
6.1.4 数据分析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
6.2.2 外源物质最适浓度对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
6.2.3 喷施最适浓度外源物质下牡丹幼苗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
6.3 讨论 |
6.3.1 喷施三种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6.3.2 三种外源物质喷施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诱导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致谢 |
(5)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西瓜的生产现状 |
1.1.1 国外西瓜生产现状 |
1.1.2 中国西瓜生产现状 |
1.2 西瓜的营养特征 |
1.2.1 西瓜的生长发育 |
1.2.2 西瓜的营养特性 |
1.2.3 西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 |
1.3 中国西瓜施肥现状 |
1.3.1 中国西瓜肥料施用现状 |
1.3.2 西瓜肥料利用率及存在问题 |
1.3.3 西瓜生产对环境的效应评价 |
1.4 氮肥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1.4.1 氮肥用量对西瓜生长及品质影响 |
1.4.2 有机氮替代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西瓜主要栽培区域施肥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数据来源 |
3.1.3 生命周期评价(LCA) |
3.1.4 优化潜力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栽培区西瓜生产的投入-产出 |
3.2.2 优势产区与区域影响 |
3.2.3 西瓜生产的环境影响来源 |
3.2.4 区域减排优化空间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4 计算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2.2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品质的影响 |
4.2.3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4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多种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5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6 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
5.2.2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品质的影响 |
5.2.3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4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有机氮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分析 |
6.2.1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
6.2.2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品质的影响 |
6.2.3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6.2.4 有机氮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西瓜施肥现状与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
7.1.2 氮肥用量与有机氮替代对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1.3 氮肥用量和有机氮替代对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6)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缩略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棚土壤障碍成因 |
1.1.1 施肥 |
1.1.2 灌溉 |
1.1.3 其他因素 |
1.2 大棚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特征 |
1.2.1 大棚土壤氮素转化和迁移特征 |
1.2.2 大棚土壤磷素形态和迁移特征 |
1.2.3 大棚土壤养分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1.3 水旱轮作对大棚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的影响 |
1.3.1 水旱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3.2 水旱轮作对大棚土壤障碍的调控效应 |
1.4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的研究趋势 |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累积和迁移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轮作制与施肥 |
2.2.3 土壤取样 |
2.2.4 渗滤液取样 |
2.2.5 样品分析 |
2.2.6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表层土壤养分累积特征 |
2.3.2 土壤养分的剖面分布特征 |
2.3.3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养分的削减效应 |
2.3.4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累积特征 |
2.4.2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模式环境污染风险 |
2.5 结论 |
第三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样品分析 |
3.2.3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pH值和交换性酸剖面分布特征 |
3.3.2 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剖面分布特征 |
3.3.3 土壤水溶性盐基离子剖面分布特征 |
3.3.4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缓解效应 |
3.4 讨论 |
3.4.1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酸化的影响 |
3.4.2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和微生物机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供试土壤 |
4.2.2 样品分析 |
4.2.3 数据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理化性状动态变化 |
4.3.2 土壤硝化作用特性 |
4.3.3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动态变化 |
4.3.4 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 |
4.3.5 土壤矿质氮含量动态变化 |
4.3.6 土壤氨挥发特征 |
4.3.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 |
4.3.8 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4.4 讨论 |
4.4.1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硝化作用特征 |
4.4.2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4.4.3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模式氮素管理策略 |
4.5 结论 |
第五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和流失风险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土壤 |
5.2.2 测定方法 |
5.2.3 数据处理与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磷吸附特性 |
5.3.2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磷解吸特性 |
5.3.4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磷流失风险 |
5.3.5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机制 |
5.4 讨论 |
5.4.1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 |
5.4.2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磷流失风险 |
5.5 结论 |
第六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肥力特征和平衡施肥技术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区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分析 |
6.2.4 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
6.3.2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养分后效 |
6.3.3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中作物养分吸收特征 |
6.3.4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中土壤供肥能力和养分利用率 |
6.3.5 平衡施肥对轮作周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6 平衡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
6.4 讨论 |
6.4.1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肥力特征 |
6.4.2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合理施肥技术 |
6.4.3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养分的削减效应 |
6.5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种养结合下农田土壤养分改良与减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退化 |
1.1.1 全球土壤退化概况 |
1.1.2 上海农田土壤退化的形成及表现 |
1.2 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1 国内外生物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
1.2.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向 |
1.2.3 种养结合农业的类型和发展 |
1.2.4 种养结合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
1.3 种养结合模式下的土壤改良方法与机制 |
1.3.1 种养结合模式下土壤改良的前提 |
1.3.2 有机堆肥对土壤养分、生物功能和污染物的改良 |
1.3.3 有机栽培中耕作制度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 |
1.3.4 有机栽培中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 |
1.3.5 有机肥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微生物减污技术 |
1.3.6 精准施肥和地理信息化技术在土壤维护中的运用 |
第二章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种养结合下的土壤养分改良—以上海崇明中新农场为例(养殖为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中新农场种养循环概况 |
3.2.2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3 地统计模型 |
3.2.4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中新农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3.3.2 不同种植方式下的细菌菌落多样性 |
3.3.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农业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
3.4.3 土壤细菌DNA相似性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菌剂在加快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及其对土壤养分的改良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正交设计优化菌种配比及秸秆腐熟复合菌剂JFB-1 的制备 |
4.2.3 水稻、芦笋秸秆堆肥方法 |
4.2.4 不同秸秆堆肥对土壤改良的盆栽试验 |
4.2.5 指标测定与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秸秆腐熟复合菌剂JFB-1 的构建 |
4.3.2 水稻、芦笋秸秆堆肥的温度变化 |
4.3.3 秸秆堆肥的理化指标 |
4.3.4 添加秸秆堆肥对青菜生物量的影响 |
4.3.5 添加秸秆堆肥对土壤碳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6 添加秸秆堆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堆肥的作用 |
4.4.2 不同秸秆堆肥特点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养分需求的种养系统优化以及土壤维护—以上海涌禾农场为例(种植为主)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2.1 涌禾农场种养殖相结合概况 |
5.2.2 系统分析方法 |
5.2.3 农场土壤的综合改良措施 |
5.2.4 农场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5.2.5 土壤样品的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农场潜在土壤退化问题的关键顶点赋权分析 |
5.3.2 年际间不同类型土壤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 |
5.3.3 年际间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 |
5.3.4 年际间不同类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变化 |
5.3.5 土壤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
5.4 讨论 |
5.4.1 基于养分需求的种养循环系统优化 |
5.4.2 农场实际运营中的土壤改良与减污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种养结合潜在重金属风险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生物学鉴定 |
6.2.2 盆栽试验及土壤植物样品的采集 |
6.2.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6.2.4 改进的生态毒理效应 |
6.2.5 统计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植物生长和Cd、Pb的累积 |
6.3.2 各种修复方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 |
6.3.3 不同修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的降趋势对应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9)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0 前言 |
1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发展概述 |
1.1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概念及其内涵 |
1.2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研究进展 |
2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信息系统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现状 |
2.1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2.2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现状 |
2.2.1 国外开发应用现状 |
2.2.2 国内开发应用现状 |
2.3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信息系统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
2.4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
3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
3.1 国外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
3.2 国内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 |
4 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
4.1 国外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
4.2 国内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
5 基于Web的农业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现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专家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
0 前言 |
1 决策模型构建 |
1.1 本研究模型构建方法 |
1.2 机插稻基本苗精确求算模型构建 |
1.2.1 基本思想 |
1.2.2 参数的确定 |
1.3 机插稻精确施肥模型构建 |
1.3.1 机插稻精确施氮模型 |
1.3.2 机插稻磷钾肥的精确定量 |
1.3.3 机插稻肥料运筹模型 |
1.4 机插稻精确定量灌溉模型构建 |
1.4.1 基本思想 |
1.4.2 依据叶龄进行诊断的精确灌溉模型 |
1.4.3 依据苗情进行诊断的精确灌溉模型 |
2 知识库与知识表示 |
3 推理机设计 |
4 知识库与数据库构建 |
4.1 知识库构建 |
4.1.1 知识库框架 |
4.1.2 知识库的建立 |
4.2 数据库构建 |
4.2.1 数据库框架 |
4.2.2 数据库的建立 |
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
0 前言 |
1 系统开发方法与功能 |
1.1 系统开发方法 |
1.2 系统开发设计路线 |
1.3 系统主要功能 |
2 系统程序实现与应用 |
2.1 基础数据查询 |
2.2 辅助决策支持 |
2.3 关键技术指导 |
2.4 机具使用指南 |
2.5 专家知识获取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ASP和Access的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在线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 |
0 前言 |
1 系统总体设计 |
1.1 技术路线 |
1.2 开发环境 |
1.2.1 硬件开发环境 |
1.2.2 软件开发环境 |
1.3 专家系统的体系结构 |
1.4 在线模块功能与结构 |
2 模块功能实现与应用 |
2.1 专家系统模块 |
2.1.1 专家知识子模块 |
2.1.2 水稻生产技术问答子模块 |
2.2 决策支持模块 |
2.2.1 基本苗求算子模块 |
2.2.2 合理施肥子模块 |
2.2.3 节水灌溉子模块 |
2.2.4 稻苗综合诊断子模块 |
3 水稻机插物联网诊断预警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 |
3.1 物联网技术概述 |
3.2 开发流程 |
3.3 水稻机插物联网诊断预警技术规范的制定 |
3.4 系统前台功能实现 |
3.5 后台管理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
(10)基于J2EE的水稻水肥耦合模型专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基本原理 |
1.2.1 农业专家系统的架构 |
1.2.2 国外农业专家系统发展概况 |
1.2.3 国内农业专家系统发展概况 |
1.2.4 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的趋势 |
1.3 作物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
1.3.1 水肥耦合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3.2 水肥对小麦产量的耦合效应 |
1.3.3 水肥对玉米产量的耦合效应 |
1.3.4 水肥对棉花产量的耦合效应 |
1.3.5 水肥对大豆产量的耦合效应 |
1.3.6 水肥对水稻产量的耦合效应 |
1.3.7 小结 |
2 J2EE与web应用开发技术 |
2.1 J2EE概述 |
2.2 J2EE多层应用系统架构 |
2.2.1 系统多层应用体系 |
2.2.2 表现层实现框架及技术 |
2.2.3 业务层实现技术 |
2.2.4 持久层实现技术 |
2.3 小结 |
3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设计 |
3.1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总体设计 |
3.2 水稻水肥专家系统知识表示及知识库设计 |
3.2.1 知识的来源和获取 |
3.2.2 知识表示技术 |
3.2.3 知识库的设计 |
3.3 水稻水肥耦合知识模型库的设计 |
3.3.1 水稻水肥耦合概念化知识模型的确立 |
3.3.2 水稻水肥耦合知识模型构建 |
3.3.3 水肥耦合知识模型库 |
3.4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3.5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
3.5.1 推理机技术 |
3.5.2 正向推理 |
3.5.3 反向推理 |
3.5.4 正向、反向推理的混合方式 |
3.5.5 不确定性推理 |
3.5.6 推理机的设计 |
3.6 解释器的设计 |
3.7 小结 |
4 水稻水肥藕合专家系统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前台需求分析 |
4.1.2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后台页面功能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详细设计 |
4.3.1 系统整体逻辑结构 |
4.3.2 架构中的模式及代码实现 |
4.4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综合数据库的实现 |
4.4.1 水稻水肥耦合专家系统数据E-R图 |
4.4.2 综合数据库的实现 |
4.5 小结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软件着作权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效缓释农用化工制剂在松针/椰糠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D]. 豆丹.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半干旱区非粮能源植物菊芋高产形成机制及丰产栽培措施研究[D]. 吕世奇. 兰州大学, 2019(02)
- [4]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D]. 张旻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D]. 李羽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6]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7]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特征[D]. 王强. 浙江大学, 2017(05)
- [8]种养结合下农田土壤养分改良与减污应用[D]. 毛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D]. 仇红. 扬州大学, 2014(01)
- [10]基于J2EE的水稻水肥耦合模型专家系统研究[D]. 谢小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