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绿萝对高干棕竹整形(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莹[1](2018)在《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居环境的健康需求,养老问题的供给矛盾突出。如何解决我国养老资源不均衡,营造适合各类型老年人居住的室内外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探究园艺疗法在城市老年居住环境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对园艺疗法与老年环境相关理论研究。本文总结归纳了园艺疗法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于老年环境的相关支持性理论。系统阐述了园艺疗法的发展背景,英美国家的园艺疗法体系完备,相对成熟,已被作为一门成熟的现代医学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及景观保健等各领域;而我国园艺疗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内地城市关于园艺疗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台湾、香港等地较多。园艺疗法的自然保健作用为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带来了契机,园艺疗法在环境健康的研究成果与促进老年健康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实现景观、卫生、医疗等多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以期为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价值。二是对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应用价值调研,调研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调研哈尔滨市老年人在现居环境中的活动情况,以确定老年人对现居环境的满意程度与老年人对环境的使用需求;另一部分调研园艺疗法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以确定园艺疗法的各部分内容是否对哈尔滨市老年人存在吸引力,以及吸引程度。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园艺疗法环境与老年人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及行为特征的对应策略,确定园艺疗法的应用设计方法。三是对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环境中应用模式探究。本文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出了以安全性、可识别性、舒适性、保健性、活动性、人本化的六项设计原则,并构建了园艺疗法的活动模式及景观模式两类应用模式,活动模式应用于老年人的室内外活动项目中,主要分为活动类型、活动方式及活动步骤三部分内容;景观模式则应用于室内景观营造设计中,室内景观包括室内立面园艺景观、各类型房间的园艺景观及阳台园艺景观三类,室外景观包括屋顶园艺景观、庭院园艺景观及公园园艺景观三类。四是对哈尔滨市老年公寓的园艺疗法引入设计研究,以确定园艺疗法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园艺疗法活动效果探究及园艺疗法景观优化这两种形式来实证园艺疗法在老年居住环境中的应用价值。园艺疗法活动模式的效果探究方法为:在为期8周的园艺活动中,采用血压测定及幸福感量表评定的方法探究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影响。园艺疗法景观模式的优化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调研与模型构建的方法,对室内外景观环境进行优化改造。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探究园艺疗法的实践应用效果,并为城市老年人的宜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黄少南[2](2012)在《重庆园林博览会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指出园林博览会是展示一个国家或世界园林水平的最高盛会,它将会对地区甚至世界园林景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自1997年在大连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以来,园博会在中国已然举办了八届,园博会已发展成为国内园林方面最大的展会,其影响力也日益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园林植物是景观要素中重要的自然要素,也是绿化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的点缀材料,更重要的是,园林植物是构建生态城市,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景观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植物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自成一体、复杂而又多面的科学与艺术。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是创造出展现生境特点、持久的、宜人的,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同时又能够顺应自然演变规律的植物单体或群落所组成的软质空间。并且提出建立基于生境、功能和地域特征的设计思想,园博会无疑给园林植物景观的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和指引。本文在对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中植物景观展开详尽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在国内举办的历届园博会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园博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由此过渡到重庆园林博览会,并对园博会中的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案加以探讨;通过对建成后的植物景观实地调查和分析,分别从场地地形、空间尺度、地域表达三个方面对园博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剖析,着重介绍了在不同方面中,植物景观具体的营造策略与方法;然后运用生态学、群落学等相关理论对建成后的园博园植物景观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最后对重庆园博园植物景观的后续管理和利用加以阐述,总结了重庆园博会植物景观的优点与不足,展望了重庆园博会植物景观对重庆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未来举办大型园林博览会趋势,为更多的西部城市举办园博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探讨。本文采用“逐层演绎”的逻辑和“实证”+“分析”的模式构架全文。全文共分为七章,即绪论、园林博览会的发展脉络、重庆园博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重庆园博园植物景观营造法式研究、重庆园博园建成植物景观调查分析与评价、重庆园博园后续利用与建设、结语。第一章为绪论,绪论中阐述了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植物和植物景观的重要地位、园博园植物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同时绪论中还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框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园林博览会的发展脉络,首先解读了园林博览会的诞生与发展,着重介绍了国外与国内的园林博览会的发展,运作体系;对不同级别的博览会进行了分类和描述,由相关背景过渡到重庆园林博览会,对园博会举办地重庆的城市概况进行解读,以及重庆园林的发展历史,同时对园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第三章着重介绍了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的构建,分别从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控制要素、设计方法、要素融合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对整个植物景观的设计的理论进行梳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园博园植物景观的实际运用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是在对园博园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园博园为载体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相关分析和总结,在定性分析上,分别从地形与植物景观的营造、尺度与植物景观的营造、文化内涵与植物景观的营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植物的美学特质、空间特质和文化特质,在第五章中运用生态学和群落学的理论对园博园建成后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和分析,是从植物生命特质上对植物景观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讨论。运用“定性”+“定量”的双重分析方法,对园博园植物景观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研究。第六章还讨论了对重庆园博园后续利用的相关问题,在借鉴其他类型的博览会后续利用的基础上,对重庆园林博览会未来的发展方式、以及土地使用转换和会后园区植物景观的建设和提升等提出了一些策略。第七章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对此次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陈耀华[3](2007)在《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花卉产业基本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不容忽视的部分。研究发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花卉产业取得了若干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为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挑战。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现今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1)花卉科研方面研究力度加强,在个别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梅品种和木樨属品种2个国际品种登录权的获得、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研究队伍的科研建设、以及花卉应用型研究的较大发展。(2)我国的花卉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较之花卉产业发展初期我国的生产者综合素质和人数、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下和生产力提高的前提下,我国的花卉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到2005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810181.2公顷,销售额503.34351亿元人民币,出口额154258.3千美元。(3)花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自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以来,在我国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花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机构。这为我国的花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相继建立了与花卉相关的各类认证体系和国际标准,并着手成立了配套的立法和执法部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的权益,实现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引入了花卉认证体系,另外我国花卉产品国际和地方标准现在已经普遍实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综观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历程和花卉产业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与国际花卉产业发达国家比较,发现了一些问题:(1)我国的花卉科研力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加大在我国传统花卉和本土花卉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同时鼓励科技创新。(2)生产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在我国目前的花卉生产中存在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在流通领域存在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运输跟不上等。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为成熟行业、向发达国家迈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3)花卉品种知识产权方面执法力度不够,执法程序不完善。(4)花卉产品认证体系没有普及。虽然我国建立了相关的花卉产品认证体系,但是宣传力度不够,人们的认识程度不足,这直接影响了花卉产品的质量提高、环境的保护和花卉从业人员的安全。本论文认为要解决我国花卉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1)完善和巩固花卉科研基础力量,加强品种的创新。(2)加大生产方面的研究力度,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提高花卉产品质量。(3)通过国家调控和协会、企业自律的形式完善、稳定我国花卉市场。(4)通过各种可行途径解决花卉运输问题,重点解决运费高,设备差的现状。中国花卉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还未健全,加上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这些问题和挑战直接影响我国的花卉产业发展。对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详细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从各方面入手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把握产业新的增长点,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使中国花卉产业走向更加繁荣,最终提高我国花卉产业的综合实力。
韩贵祥[4](2000)在《利用绿萝对高干棕竹整形》文中认为 笔者有一盆树龄15年、高1.8米的大叶棕竹,因为长时间置于楼道外走廊一角,多年来叶片脱脚严重,只有顶端发叶,没有多大观赏价值。直至今年5月初,由于受到绿萝柱状造型的启发,对其进行整形,才使它重现生机。原来
二、利用绿萝对高干棕竹整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绿萝对高干棕竹整形(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现象与城市养老问题突出 |
1.1.2 环境设计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
1.1.3 园艺疗法与保健型园林的兴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概念与理论 |
2.1 园艺疗法的基本概述 |
2.1.1 园艺疗法的定义 |
2.1.2 园艺疗法内容 |
2.1.3 园艺疗法的特性 |
2.1.4 园艺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 |
2.2 老年人居环境的基本概述 |
2.2.1 老年人 |
2.2.2 养老模式 |
2.2.3 人居环境 |
2.3 园艺疗法应用于老年人居环境的支持性理论 |
2.3.1 环境对人体健康的促进理论 |
2.3.2 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促进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潜力调查 |
3.1 调研地点 |
3.2 调研步骤 |
3.2.1 初步调研 |
3.2.2 具体调研 |
3.3 调研结果 |
3.3.1 老年人在现居环境中的活动情况分析 |
3.3.2 园艺疗法对老年人的吸引力调查 |
3.4 调研总结 |
3.4.1 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 |
3.4.2 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居住环境的应用潜力 |
3.5 适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园艺疗法空间类型分析 |
3.5.1 老年人的活动类型分析 |
3.5.2 老年人的需求空间类型与园艺疗法空间营造对策 |
3.6 本章小结 |
4 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中的应用模式 |
4.1 园艺疗法在老年环境中的应用目标 |
4.2 老年人特征与园艺疗法环境的对应关系 |
4.2.1 生理特征与园艺疗法的生理环境 |
4.2.2 心理特征与园艺疗法的心理环境 |
4.2.3 行为特征与园艺疗法的活动环境 |
4.3 园艺疗法在老年环境中的设计原则 |
4.3.1 安全性原则 |
4.3.2 可识别性原则 |
4.3.3 舒适性原则 |
4.3.4 活动性原则 |
4.3.5 保健性原则 |
4.3.6 人本化原则 |
4.4 园艺疗法的应用模式—活动模式(Activity mode) |
4.4.1 活动模式的内容 |
4.4.2 活动模式的方式 |
4.4.3 活动模式的步骤 |
4.5 园艺疗法的应用模式—景观模式(Landscape Mode) |
4.5.1 室内模式之“立面园艺景观” |
4.5.2 室内模式之“房间园艺景观” |
4.5.3 室内模式之“阳台园艺景观” |
4.5.4 室外模式之“屋顶园艺景观” |
4.5.5 室外模式之“庭院园艺景观” |
4.5.6 室外模式之“公园园艺景观” |
4.5.7 专项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园艺疗法在哈尔滨市老年公寓的应用研究 |
5.1 哈尔滨市老年公寓基本概况 |
5.2 园艺疗法活动模式的实用效果探究 |
5.2.1 活动目的 |
5.2.2 活动方法 |
5.2.3 活动结果 |
5.2.4 活动模式应用结果分析 |
5.3 园艺疗法的景观模式的优化应用研究 |
5.3.1 室内园艺景观优化设计 |
5.3.2 室外园艺景观优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重庆园林博览会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引言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的认知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外研究综述 |
1.2.4 重庆园博园及其植物景观研究的迫切性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3.3 图表分析 |
1.4 研究框架 |
2 历史的回顾 |
2.1 园林博览会的发展脉络 |
2.1.1 诞生与发展 |
2.1.2 组织与运作体系 |
2.1.3 园林博览会的功能作用 |
2.2 重庆园林博览会的承接 |
2.2.1 城市的沿革 |
2.2.2 园林的沿革 |
2.2.3 园博园景观规划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重庆园林博览会植物景观营造方法构建 |
3.1 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 |
3.1.1 植物的物理的特性 |
3.1.2 植物的视觉特性 |
3.1.3 植物的空间建造特性 |
3.2 植物景观的控制要素 |
3.2.1 水平控制要素 |
3.2.2 垂直控制要素 |
3.2.3 时间参量 |
3.3 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 |
3.3.1 艺术性的设计 |
3.3.2 生态性的设计 |
3.4 设计要素的融合 |
3.4.1 植物组团的构成 |
3.4.2 与景观要素的融合 |
3.4.3 观赏与空间体验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园博园植物景观营造实际运用 |
4.1 重庆园博园植物景观特征 |
4.1.1 多重性的地形贴合 |
4.1.2 多维度的因借体验 |
4.1.3 多尺度的空间构成 |
4.1.4 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 |
4.2 复杂地形的植物景观叠合 |
4.2.1 概念的认知 |
4.2.2 地形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
4.2.3 案例实际运用 |
4.3 尺度多样的植物空间构成 |
4.3.1 概念的认知 |
4.3.2 尺度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
4.3.3 案例的实际运用 |
4.4 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 |
4.4.1 概念的认知 |
4.4.2 传统植物景观文化内涵 |
4.4.3 案例实际运用 |
4.5 基于景观各要素与植物融合的营造方式 |
4.5.1 植物与建筑 |
4.5.2 植物与滨水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庆园博园建成后植物景观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
5.1 调查方案设计 |
5.1.1 抽样设计 |
5.1.2 样方设计及面积的确定 |
5.1.3 样方调查的内容 |
5.2 重庆园博园植物景观群落特征分析与结论 |
5.2.1 园博园中植物景观群落的性状比结构(生活型结构多样性) |
5.2.2 园博园中常用绿化树种种类及应用频率 |
5.2.3 园博园树种丰富度的调查分析 |
5.2.4 园博园植物景观观赏特性多样性及时序多样性 |
5.3 重庆园博园后续的利用与建设 |
5.3.1 园博园后续利用的必要性 |
5.3.2 园博园后续利用的模式 |
5.3.3 园博会绿化建设运作机制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与建议 |
6.1.1 园博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
6.1.2 园博园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
6.2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
1 国际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
2 国内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
3 中国花卉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1 中国花卉科研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1.1 科研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推广现状 |
1.2 花卉研究 |
1.3 中国花卉科研发展总体趋势 |
2 中国花卉产业生产销售现状与前景预测 |
2.1 中国花卉总体产销现状概况与前景预测 |
2.2 中国花卉各种类生产销售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
3 中国花卉产业营销现状与趋势 |
3.1 花卉营销现状 |
3.2 花卉的运输现状 |
4 中国花卉产业体制现状 |
4.1 科研机构和协会组织 |
4.2 认证和标准体系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
1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1.1 花卉科研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
1.2 花卉产品质量低 |
1.3 花卉销售各环节不成熟 |
1.4 花卉运输跟不上 |
2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的经验 |
2.1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的经验 |
2.2 哥伦比亚花卉产业成为后起之秀 |
3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解决对策 |
3.1 加强科研投入,迅速提高我国花卉科研水平 |
3.2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我国花卉产品质量 |
3.3 完善花卉销售链体系 |
3.4 花卉运输方面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花卉产业区域化布局及花卉新品种应用调查 |
1 中国花卉产业区域化布局调查 |
1.1 观赏苗木主产区 |
1.2 盆栽植物主产区 |
1.3 切花、切叶主要产区 |
2 近年来花卉新品种应用调查 |
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利用绿萝对高干棕竹整形(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老年人居环境的园艺疗法应用设计研究[D]. 张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2]重庆园林博览会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黄少南. 重庆大学, 2012(03)
- [3]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步研究[D]. 陈耀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4]利用绿萝对高干棕竹整形[J]. 韩贵祥. 中国花卉盆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