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都城迁徙的地理因素

西夏都城迁徙的地理因素

一、西夏都城迁移的地理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史依华[1](2021)在《2018年上海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地图册是与历史教科书配套印发的历史辅助教材,是历史课程中的基本课程资源。随着统编版历史教科书投入使用,上海地区也在2018年出版了上海版历史地图册作为师生上课时的参考。新版历史地图册综合了上海地区一期、二期课改的先进经验和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材料选择、内容板块和使用方法上,更需要使用者的注意。所以本文以上海2018版历史地图册为研究对象,整理了2018版历史地图册的内容,希望通过整理分析和新旧对比认识到2018版历史地图册的特点和不同以往的使用方法,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地图册中包含的资源,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部分综合整理了历史地图册中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文字部分这三方面,并总结新版历史地图册的主要特点:历史地图注重内容丰富;历史图片强调真实可靠;文字部分指向能力培养。第二部分将2018年上海历史地图册与2006年上海版的排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字部分分别进行比较,并且结合历史地图册中的具体实例论述两版地图册的不同不仅仅在于内容的增减,在资源的功能上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三部分则是从历史课程标准、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以及上海历史新中考这三方面,分析2018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发展原因,并且认识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初中历史教师们的历史地图册使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总结在2018版地图册使用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师对历史地图册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地图册的使用方式较为单一;使用上缺少编者指导等。第五部分则是根据前文的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使用历史地图册的一般方法和针对不同板块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建议。结语则是本文内容的总结,和对历史地图册发展的展望。

田沛忠[2](2021)在《13世纪蒙古帝国疆域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3世纪蒙古帝国疆域变化对当时的中国及亚欧大陆各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至1271年忽必烈创建元朝,短短不到70年,其疆域却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随着对外征服战争,蒙古帝国的疆域由最初建国所在的蒙古草原地区,扩充至四大汗国疆域,又随着忽必烈建立元朝添加的元朝疆域,至此疆域涵盖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然而从最初的发展到征服欧亚各国,蒙古帝国历经60多年后于1260年前后突然陷入了巨大的危机,经过内部战争后最终分裂成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以及元朝。大多数历史学者都从政治方面分析其扩张与分裂的原因,但还有另外一部分历史气候学者认为,气候变化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个重要的因素往往被传统史学家所忽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认为中世纪暖期,又称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950-1259A.D.)与小冰期(1450-1850A.D)存在的可信度很高,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区域与时间上的差异。由于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低,气候变化对当时人类文明的影响比现代社会要强烈的多。恰好蒙古帝国所处的时期正好位于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之间,各种史料记载及重建数据均表示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之间的气候变化变动较大,因此有学者推断气候变化对蒙古帝国的短时期快速扩张与分裂产生影响。但是不同的学者对当时的温度变化趋向升高或者降低存在分歧,同时也对当时的降水变化存在一定的分歧。当然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基于气候变化确实对蒙古帝国疆域变化存在影响。因此重现蒙古帝国时期的气候变化,分析13世纪蒙古帝国疆域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等各种史料资料,利用GIS手段绘制出13世纪蒙古帝国四个时期各时期战争时空分布图,并制作了各时期政权的疆域分布图;然后基于温度代用数据及器测数据,使用网格加权法、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13世纪蒙古高原地区温度与降水量变化以及中国区域内其他各政权的温度异常变化曲线及冷暖期分布图;最后通过相关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暖湿气候与冷干气候与疆域变化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将蒙古帝国分为成吉思汗时期(1206-1226年)、窝阔台时期(1227-1241年)、蒙哥汗时期(1251-1259年)以及忽必烈与四大汗国时期。基于历史地图集与史料记载利用GIS软件进行校正绘制出1206年、1227年、1241年、1259年及1279年蒙古帝国各时期政权地图。(2)在这四个时期内蒙古帝国进行过8次大型对外战争(未统计蒙宋战争),汇总蒙古军队行军过程中进攻与占领的240余座大中型城池,参考史书资料得到其古地点所对应的当今地点、利用GIS手段获取其当今地点的坐标,随后用Arc GIS软件生成各战争蒙古军队行军轨迹时空分布图。(3)运用研究分区方法将温度变化分区为蒙古高原地区等7个地区。利用网格加权法得出这7个地区13世纪年温度变化序列。结果表明13世纪中前期这7个地区温度为波动上升趋势,1250至1260年前后各地区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降温。其次是这个时期高纬度地区的蒙古草原地区温度变化较大,低纬度地区年均温度变化较小;然后是各地区的年温度变化多遵循波动下降,符合当时属于中世纪向小冰期变化的趋势。最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7个地区的温度分阶段变化趋势,从而得出各地区这百年的各地区均遵循年代际冷暖期相间的规律,与历史时期百年尺度的冷暖期变化趋势相一致。(4)分析得出暖湿气候对蒙古帝国疆域变化的两种影响路径,其一是动力影响:暖湿气候-草原生产力-牲畜数量增加-人口剧增-军队实力提升-对外扩张-疆域变化;其二是吸引力:暖湿气候-纬向牵引-纬向性军队策略-行军方向-占领城池-疆域变化。(5)分析得出冷干气候对蒙古帝国疆域变化的两种影响路径,其一为草原冷干气候-草原生产力下降-军队补给不足-同纬度地区冷干气候-缺乏战争吸引力-进军方向改变-疆域变化方向改变;其二为冷干气候-内部战争交战双方补给-军事实力-战争胜败-四大汗国独立-疆域变化。

温鹏辉[3](2021)在《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文中认为全新世是地球历史上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热点。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考古、历史文献学、GIS分析等方法,多学科交叉定量化研究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本文不仅对农牧交错带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有着科学上的意义,而且可以为鄂尔多斯高原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沙漠化趋势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人类活动遗址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时空坐标。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新石器以来人类活动遗址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遗址时空变迁的原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人类活动遗址以中小型规模及农耕政权遗址为主,游牧政权遗址数量较少,且基本分布于明长城以北区域。遗址数量及遗址出现频率呈现阶段性地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遗址选址对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源、非沙漠地区均具有较强烈的环境选择倾向。遗址时空分布格局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综合影响,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其数量较少。当气候温暖湿润时,遗址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分布也扩散到整个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时,遗址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此外,人类活动遗址出现频率受当地民众生业方式影响显着。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水环境变化、沙漠化两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进而总结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整体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无定河上游三岔河古城古井、泉水、古城的野外考察,结合14C测年、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及聚落遗址空间分析和历史地震分析,本文认为新构造运动是造成无定河流域地壳抬升和河流加速切割的原因。河流快速下切导致了三岔河古城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水环境的退化是无定河上游区域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时期湖泊退缩通常导致人类活动的迁移,进而对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地层中古土壤、风成砂年代累积频率及沙丘底界年代,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2000 a以来经历了魏晋、唐末、明中晚期3次较为明显的沙漠化过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演变存在较为明显的“海绵效应”。环境适宜时“吸收”了大量的人口,而当环境开始恶化,这些人口又被“挤”出至其他地区。这种人口的迁徙结果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导致资源相对适宜区的人地关系失衡,进而引起农耕、游牧之间的战争。

梁维[4](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黄金龙[5](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丁一[6](2020)在《元杂剧产业研究》文中认为元杂剧是我国早期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样本,以此为对象研究其投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很有意义,可通过归纳元杂剧这一特殊的断代文化产业现象的主要特点,了解剧作家与艺人的经济生活,还原创作与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形态,回顾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考察元杂剧市场发展历程及其兴衰的原因,分析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和社会制度性因素。在元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但不限于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有元杂剧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沿元杂剧产业发展脉络,即资金来源、创作市场、演出市场、戏班经营与管理、书会与农村社会等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等诸环节展开研究,逐渐逼近元杂剧产业发展原貌。元杂剧是生产驱动型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分工明确而高效,书会专职创作并印刷传播剧本,教坊统一注籍管理乐人,在民间和官方市场按需调配表演人才资源,而长期两京巡演制度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元杂剧艺术成就,提高了元杂剧艺术生产力和传播效率。

齐琴琴[7](2020)在《河东根本 ——北宋太原知府研究》文中指出北宋时期太原府属河东路,北邻契丹,西北与西夏接壤,承担着防御西夏和契丹重任,其政治、军事地位不言而喻。北宋朝廷非常重视太原府知府的选任。太原府官僚系统配备齐全,知府、通判和幕职官等协同处理太原府政务。太原知府在战时会兼转运使、经略安抚使等重要职务,在知府暂缺时,一般由钤辖等权知州事。据考察北宋太原府知府82人,他们任期内关注民生、辑寇安民、重学办学、兴修水利,为太原府的发展和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从知府任职特点来看,太原府知府大多由50至69岁之间的中高级官员担任,这些官员大多数进士出身,也有一部分来自门荫入仕,但是人数极少。知府平均任职时间最高是太宗年间,最低为徽宗年间。就知府整体仕途来说,太原府知府在任职期满后,大多数继续迁转担任地方长官,有将近1/4的官员进入中央任职,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官至宰执、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此外,太原府知府在北宋对外战争中基本能够做出正确战略部署,对宋夏、宋辽关系均产生一定影响。

陈忠珊[8](2019)在《9-11世纪甘州回鹘与周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回鹘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它兴起于八世纪中叶,以漠北的乌德鞬山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回鹘民族政权。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被黠戛斯攻破,政权覆亡,诸部南下或西迁。在西迁的回鹘中,其中有一支迁到河西走廊,其牙帐设在甘州,通常称这部分回鹘为甘州回鹘。由于甘州回鹘地区处河西走廊,其四周被各个民族政权所包围,所以如何处理好与周边民族关系、更好的生存显得极为重要。一部回鹘史同时也是一部西域史,9-11世纪是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河西走廊的各民族政权不断地发生分异与重组,此时的中原王朝同样也是动荡不安,但丝绸之路上仍是十分繁荣的景象,往来于回鹘道的商人络绎不绝,甘州回鹘为中西贸易和西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见,探讨甘州回鹘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是了解9-11世纪西北历史文化一把钥匙,而揭示西北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这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增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郭潇[9](2019)在《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装饰意象作为贯穿建筑装饰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以及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同时也是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饰实体方面,对于装饰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缺少,特别是东北地区因所属地域特殊性导致相关建筑装饰研究匮乏,建筑实物遗存因自然条件变迁亟待保护。在此背景下,课题以“建筑装饰意象”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在东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形态,有多少受到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影响,又有多少对中原建筑产生着某种影响与渗透。并且,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审美的社会性、物质性,主观知觉性与客观功利性所形成的互相依赖形成的美感,对不同社会阶段建筑装饰的表现方式、目的和意义的影响及表现特征又有哪些不同。论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作为全篇的立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在对基本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完成了研究理论的框架构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三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文结合艺术学规律分析与建筑学微观建筑形态阐释,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手段,以图式解析与文字论述相结合,对隋唐羁縻府州时期、辽金北方王朝时期、元明清中央王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进行分析。隋唐羁縻府州时期东北地区崛起了“海东盛国”——渤海国。装饰图案题材基本取材于唐、高句丽,并受所处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渤海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建筑形式不统一,致使渤海国没有原生的建筑装饰形式,只能吸取借鉴优秀的其他文化,是为接受性装饰意象;辽金北方王朝时期是北方民族、北方文化成型与产生话语权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融合交流的全盛时期。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地性生活的特点。由于辽金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治等因素,并最终经文化的涵化整合,体现了建筑装饰意象依赖性的特点;元、明、清三朝完成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建立,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约束力加强。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平行移动,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基本表现出与中原建筑协同的特点,原则性、指导性建筑做法成熟,形成了接受性装饰意象类型。东北人民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和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急剧性、主动性、模仿性的特点,装饰意象也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王蕾[10](2018)在《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古时期的河陇地区,东面拱卫中原政权,西面直达西域,南面沟通羌、蜀等地,北面毗邻匈奴、突厥等政权,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核心地域。河陇关津,是河陇丝路交通网的枢纽所在,不仅可以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还可促进河陇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与沟通。河西地区,西汉时期敦煌西面的玉门关、阳关南北相对而置,成为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线与往来门户;沿着弱水河畔同样南北而置的金关、悬索关,扼守汉朝北部边防,是防御匈奴的要隘。陇右地区,黄河上游的临津关、白土津是十六国时期诸政权的争夺要地;丝路南线的凤林关津与左南津是河州的交通枢纽;丝路中线置于金城河上的金城关津与石城津、清石津是兰州连接凉州的通道;丝路北线位于黄河大湾处的会宁关和乌兰关津是从长安西北方向连接凉州交通中最便捷的渡口。河陇关津是贯通河陇丝路东西交通网的主要“关节点”,在防范外敌、扼守边关、控制人口与物资流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河陇关津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传世历史文献与汉简、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墓志等相结合,分析河陇关津的设置时间与地理位置,进而探究各个关津的变迁过程与原因,及其在丝路交通中的战略地位与历史意义。本文河西关津部分对玉门关的“东汉迁移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东迁时间应在北周时期;探索东汉阳关在失去西域门户地位后阳关道的交通状况,及隋唐时期与玉门关道的结合;依据金关出土汉简分析金关的机构与职能,以及肩水候官、东部候长、骍北亭长、关啬夫之间的统属关系与内部职能的运转情况;通过A21遗址出土关于出入关的记录,判定悬索关的驻地为A21遗址,同时也是累虏候长与累虏隧长的治所,其南2公里的A22遗址不仅是降虏隧长的治所,还是诚南候长的治所,对悬索关起着拱卫的作用。本文陇右关津部分探索白土津与临津关、清石津与广武梁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兰州、河州、鄯州之间的交通路线;揭示炳灵寺的命名来自于凤林关津藏语音译的深刻原因与相互影响,展现其在河州交通网中的战略价值;论述北周时期金城郡治的东迁与金城津、关设置之间的影响与相互作用,考证隋唐时期金城关不仅是防御外敌的战略要地,还是兰州连接凉、河、鄯州之间的交通枢纽;根据传统史料、出土墓志与实地距离测量及考察,认为乌兰关址与会宁关址并不是夹河而置,应位于黄河同一侧,即北城滩古城与其西北角的古城址。本文将关津融入丝路交通中,从使者往来路线、吐鲁番出土通关过所文书的运转以及胡商偷渡贸易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证,可展现河陇关津与丝路交通的密切联系。通过两《唐书·吐蕃传》中刘元鼎入蕃路线的记载,勾勒河陇地区沟通中原与吐蕃之间的路线图,再现刘元鼎在小川渡(今甘肃省靖远县刘家峡镇小川黄河大桥)渡过黄河,以及在小晋兴城(今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与白水军、绥戎城(今青海省湟源县)两次渡过湟水的路线,明确河陇地区广武梁在唐蕃交通中的连接作用;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带有“玉门关之印”的文书,判断为唐代尚书省过所文书的残卷,命名为《奴典信、奴归命尚书省过所文书残卷》,展现河陇关津在唐代交通中的职能;揭露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中粟特胡商偷渡关津的现象,考证中古时期河陇地区的走私情况以及关津律令对违法者的制约职能。笔者意图通过这三部分,将各个关津贯穿于整个河陇交通路线中,深化丝路交通视野下河陇关津在军事、外交、贸易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二、西夏都城迁移的地理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夏都城迁移的地理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2018年上海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的概况
    第一节 历史地图册的内容分类
    第二节 历史地图册的特点
第二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外观排版的变化
    第二节 历史地图的比较
    第三节 历史图片的比较
    第四节 文字部分的比较
第三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发展原因探寻
    第一节 实现课程标准的需要
    第二节 配合统编版教科书的需要
    第三节 符合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第四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使用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2018 版历史地图册使用情况问卷分析
    第二节 2018 版历史地图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使用历史地图册的一般策略
    第二节 使用历史地图册的内容策略
    第三节 对历史地图册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教版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2)13世纪蒙古帝国疆域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及答辩委员会人员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1.3.2 历史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1.3.3 气候变化对蒙古帝国疆域变化的影响研究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与时间范围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温度数据
        2.2.2 降水数据
        2.2.3 战争数据及处理
        2.2.4 疆域数据及处理
    2.3 方法简介
        2.3.1 研究分区
        2.3.2 网格加权法
        2.3.3 Sen′s+ Mann-Kendal趋势分析法
        2.3.4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
        2.3.5 相关分析
第三章 蒙古帝国各时期疆域变化
    3.1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帝国
        3.1.1 1206 年蒙古帝国疆域
        3.1.2 成吉思汗西征
        3.1.3 蒙辽战争
        3.1.4 蒙夏战争
        3.1.5 蒙金战争
        3.1.6 1227 年蒙古帝国疆域
    3.2 窝阔台时期的蒙古帝国
        3.2.1 拔都西征
        3.2.2 1241 年蒙古帝国疆域
    3.3 蒙哥汗时期的蒙古帝国
        3.3.1 旭烈兀西征
        3.3.2 蒙理战争
        3.3.3 1259 年蒙古帝国疆域
    3.4 四大汗国及元朝时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3 世纪蒙古帝国气候变化
    4.1 温度变化序列
        4.1.1 蒙古高原地区
        4.1.2 西辽国地区
        4.1.3 西夏国地区
        4.1.4 金国地区
        4.1.5 吐蕃地区
        4.1.6 大理国地区
        4.1.7 南宋地区
    4.2 蒙古高原降水量变化序列
        4.2.1 13 世纪蒙古高原地区年均降水序列
        4.2.2 13 世纪蒙古高原地区干湿分期概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与蒙古帝国疆域变化的关系
    5.1 气候变化与疆域变化方向的关系
        5.1.1 纬向牵引理论
        5.1.2 温度变化与战争轨迹变化的关系
        5.1.3 蒙古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对疆域变化的影响
    5.2 冷干气候与内部战争的关系
        5.2.1 内部战争势力对比
        5.2.2 历史地理观点的讨论
        5.2.3 冷干气候对内部战争的影响
    5.3 气候变化对蒙古帝国疆域变化的影响
        5.3.1 暖湿气候对疆域变化的影响
        5.3.2 冷干气候对疆域变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植被土壤
    2.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沙漠化
        2.2.2 水土流失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
    3.1 全新世人类活动的气候背景
    3.2 鄂尔多斯政区沿革与区域开发
    3.3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分布
        3.3.1 遗址数量分布特征
        3.3.2 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3.3.3 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
第四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
    4.1 河流下切与人类活动变化
        4.1.1 三岔河古城
        4.1.2 三岔河古城环境退化
        4.1.3 无定河上游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
    4.2 湖泊退缩与人类活动遗址的变迁
        4.2.1 北大池与古城选址
        4.2.2 小盐池与盐池县治的迁移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响应
    5.1 地层剖面揭示的全新世沙漠化过程
        5.1.1 地层年代资料统计
        5.1.2 统计分析结果
        5.1.3 三岔沟湾剖面
    5.2 古城变迁与沙漠化
        5.2.1 统万城
        5.2.2 铁柱泉古城
第六章 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讨论
    6.1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原因
        6.1.1 自然环境
        6.1.2 人类活动
    6.2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2.1 多学科交叉
        7.2.2 长时间序列
        7.2.3 沙漠化形成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六、创新点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春捺钵的区域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一、王公贵戚
        二、南北臣僚(官员)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三、物资管理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第一节 捕鹅放鹰
    第二节 渔猎活动
        一、河湖捕鱼
        二、山地射猎
    第三节 祭祀活动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一、商议军国事务
        二、制定经济政策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四、处理司法问题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6)元杂剧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杂剧产业发展背景
    第一节 “裂土分封”加强人口流动
    第二节 “随处附籍”分化艺人阶层
    第三节 中统钞制度奠定都市文化繁盛局面
        一、中统钞制度奠定稳定开放的市场局面
        二、观念上推崇商业
        三、律令上保护商业
    第四节 “戊戌选试”促成元杂剧创作市场兴起
    第五节 宗教宽容政策繁荣元杂剧文化创新
第二章 元杂剧创作市场
    第一节 创作市场生产水平
    第二节 创作市场赞助体系
        一、门阀资助的金末名流
        二、在朝为官半市场化有闲文士
        三、面向市场的在野文人
        四、教育状况与收入水平影响创作参与程度
    第三节 元杂剧创作市场中心转移
        一、前期呈现不均衡集聚式分布
        二、中后期创作市场总体衰落并向南迁移
        三、创作市场中心转移原因
    第四节 创作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市场价格彰显作品质量——“声价最高关马郑白”
        二、好剧本决定更高上座率——“几篇新曲相撺”
        三、与俳优作者跨越阶层协同创作——“群英所编杂剧”
        四、“次本”现象体现合作与竞争关系
第三章 元杂剧表演市场
    第一节 乐人管理体系
        一、乐人群体构成
        二、雅俗兼用的乐人管理体系
    第二节 乐人经济来源
        一、朝廷俸禄
        二、御赐大宴“赏缠头”
        三、青楼名伶“酒价高”
        四、勾栏演出收“座儿钱”
    第三节 乐人流动对表演市场的影响
        一、乐人流动性增强带动演出市场迁移
        二、北方乐人由都会转入乡村
        三、演出市场迁移原因分析
第四章 书会、戏班与村社
    第一节 书会与才人
        一、元代以前书会性质考辩
        二、书会分工与元杂剧产业化
    第二节 同居共财的家庭戏班
        一、乐户内配婚制度
        二、累世同居共财的“伶伦门户”
        三、戏班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一、元代农村社制的颁立与推行
        二、元代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三、亦集乃路祭祀剧演案例分析
第五章 元杂剧演出场所
    第一节 都市专业演出场所运营
        一、南北经济中心勾栏分布概况
        二、勾栏形制变迁体现都市剧演场所专业化
        三、勾栏营造与租赁
        四、勾栏“座儿钱”价格考
    第二节 都市临时剧演场所运营
        一、酒楼剧演形式与运营
        二、寺庙经济制度下酒楼剧演管理
        三、“侯园相苑”私人堂会演出
    第三节 乡村神庙剧场节庆式运作
        一、筹建神庙剧场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商业演出要求戏台形制专业化
        三、招子流行体现戏班竞争品牌化
第六章 官方赞助的元杂剧演出
    第一节 缔结蒙汉文化的两都经济圈
        一、元上都政治与文化地位
        二、两都制形成首都经济圈
    第二节 两都经济圈季节性演出
        一、大安阁汉式宫廷文化生产
        二、失剌斡耳朵蒙元政治宴会
        三、乾元寺与崇真宫上都文人交游
    第三节 驿路剧演的生产与传播——中国最早的官方巡回演出
        一、政策确立与资金扶持
        二、巡演路线与演出周期
        三、创作团队与演出班底
        四、艺术受众与消费群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河东根本 ——北宋太原知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宋太原府历史沿革
    第一节 太原府历史沿革
    第二节 太原府历史地位
第二章 北宋太原府职官及其职能
    第一节 太原府知府及其属官
    第二节 河东路转运使、经略使与太原府知府
第三章 北宋太原府知府选任情况
    第一节 太原府知府考
    第二节 太原府知府籍贯、年龄考
    第三节 太原府知府任职年限、迁转考
第四章 战争、和平时期的太原知府
    第一节 战争时期太原府知府
    第二节 和平时期太原府知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9-11世纪甘州回鹘与周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州回鹘的民族政权
    第一节 甘州回鹘的政权特点
        一、甘州回鹘雏形
        二、甘州回鹘的三次迁徙
        三、甘州回鹘政权形成
    第二节 甘州回鹘的民族特点
        一、语言文字
        二、服饰
        三、历法
第二章 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第一节 甘州回鹘与五代
        一、甘州回鹘与后梁的关系
        二、甘州回鹘与后唐的关系
        三、甘州回鹘与后晋的关系
        四、甘州回鹘与后汉、后周的关系
    第二节 甘州回鹘与北宋
        一、甘州回鹘与北宋的政治结盟
        二、甘州回鹘与北宋的经济往来
第三章 甘州回鹘与西夏的关系
    第一节 甘州回鹘与西夏的政治关系
        一、甘州回鹘与西夏的对立
        二、甘州回鹘与西夏的战争
    第二节 甘州回鹘与西夏的经济往来
        一、甘州回鹘与西夏的贸易摩擦
        二、甘州回鹘与西夏的商业贸易
    第三节 甘州回鹘与西夏的文化交往
        一、回鹘文在西夏境内的推广
        二、甘州回鹘与西夏的佛教交往
        三、甘州回鹘佛教艺术对西夏的影响
        四、甘州回鹘的装束对西夏的影响
第四章 甘州回鹘与回鹘路的开辟
    第一节 回鹘路开辟的历史贡献
        一、回鹘路的开辟
        二、回鹘路开辟与甘州回鹘的壮大
    第二节 甘州回鹘与丝路贸易
        一、甘州回鹘经济体的形成
        二、上京回鹘营与回鹘商旅
        三、东西方贸易中的甘州回鹘商人
第五章 甘州回鹘与丝路文明
    第一节 甘州回鹘的宗教文化
        一、摩尼教
        二、佛教
    第二节 甘州回鹘与丝路文化
        一、回鹘使用语言的发展历程
        二、回鹘文的创制
        三、回鹘文化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回鹘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对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1.2.2 建筑装饰理论的研究
        1.2.3 建筑意象理论研究
        1.2.4 东北地区古建筑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2.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历史流变
        2.1.1 地域装饰形成的环境文化根基
        2.1.2 东北地区地域建筑发展脉络
        2.1.3 东北地区的族群民族特质
    2.2 古建筑装饰意象的概念解析
        2.2.1 装饰的概念辨析
        2.2.2 意象的本体范畴
        2.2.3 装饰与意象关系辨析
    2.3 意象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2.3.1 建筑观念形成装饰意象背景
        2.3.2 建筑装饰实物成为意象载体
        2.3.3 人对建筑装饰的感受形成装饰意象
        2.3.4 强质意象与弱质意象
    2.4 实践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装饰意象表征
        2.4.1 实践美学反映论下建筑装饰物理属性
        2.4.2 人的感觉感知塑造建筑装饰意象
        2.4.3 建筑建造活动积淀于建筑装饰意象
    2.5 本章小结
3 羁縻府州时期的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3.1 隋唐大扩张时期的发展背景
        3.1.1 唐代社会情况
        3.1.2 地方政权渤海国
        3.1.3 东北疆域概况
        3.1.4 渤海国五京迁徙带来建筑建造活动的传播
    3.2 板瓦
        3.2.1 表现性主题: 意匠文字
        3.2.2 特征功能: 生产责任制
        3.2.3 主题特征与汉化功能的相似性
        3.2.4 装饰特异性表征
    3.3 筒瓦
        3.3.1 事实性主题: 植物纹样
        3.3.2 形式变种: 生活数理
        3.3.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3.3.4 构图形式与等级重心
        3.3.5 主题特征与佛教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3.4 墓葬壁画
        3.4.1 事实性主题: 人物
        3.4.2 特征功能:描绘现实生活
        3.4.3 构图形式与文化立场
        3.4.4 主题特征与儒学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3.5 石灯幢
        3.5.1 石灯幢的艺术特色
        3.5.2 石灯幢的建筑特色
        3.5.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3.5.4 艺术形式与宗教立场
    3.6 砖瓦构件
        3.6.1 事实性主题:动植物纹样
        3.6.2 功能特征:结构改良
        3.6.3 艺术形式与外交文化立场
        3.6.4 等级重点
    3.7 本章小结
4 北方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依赖性意象
    4.1 辽金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辽代社会概况
        4.1.2 金代社会基本情况
    4.2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的多样性
        4.2.1 图案题材丰富
        4.2.2 壁画、绘画技艺
        4.2.3 瓦当纹样特色
        4.2.4 雕刻技术表征
    4.3 装饰回应环境
        4.3.1 本地民族化的装饰
        4.3.2 民族自强精神的影响
        4.3.3 宗教信仰的作用
    4.4 建筑装饰的融合与承袭
        4.4.1 茶的连接
        4.4.2 杂居的生活状态
        4.4.3 与宋的承袭
        4.4.4 浪漫主义思想
    4.5 建筑活动再生
        4.5.1 都城文化
        4.5.2 佛塔类型建筑
        4.5.3 建筑装饰技术进步
    4.6 本章小结
5 中央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5.1 元、明、清大一统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元代社会基本背景
        5.1.2 明代社会概况
        5.1.3 清代社会基本情况
    5.2 视觉冲击力形式的单一与清晰
        5.2.1 色彩体系特征
        5.2.2 细部的图形特征
        5.2.3 建筑彩画的特殊性
        5.2.4 建筑装饰图案分析
    5.3 印象深刻形式感
        5.3.1 建筑装饰材料更新
        5.3.2 建筑形式限定
        5.3.3 工具理性的体现
        5.3.4 追且追求个性
    5.4 理想化的建筑追求
        5.4.1 吸附聚合
        5.4.2 伦理理性要求
        5.4.3 喇嘛教的影响
        5.4.4 龙纹的成型
    5.5 建筑活动
        5.5.1 盛京城的建造
        5.5.2 交流活动影响
        5.5.3 明代造城运动
    5.6 本章小结
6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演化特征及其规律
    6.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演化特征
        6.1.1 急剧性
        6.1.2 主动性
        6.1.3 模仿性
    6.2 装饰意象演化规律
        6.2.1 由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6.2.2 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
    6.3 创新点
        6.3.1 创新点一
        6.3.2 创新点二
        6.3.3 创新点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内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范围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史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中古时期河陇关津的分布
    第一节 丝路交通与关津分布
    第二节 河西防御与关关联合
    第三节 陇右统治与关津照应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关津
    第一节 玉门关的交通与东迁
        一、西汉至曹魏时期玉门关道的拓展
        二、西晋至北魏时期诸政权更替中的玉门关
        三、北周、隋代“伊吾路”的兴盛与玉门关的东迁
        四、唐代新、故玉门关交通的并用
        五、小结
    第二节 阳关的盛衰及与玉门道的联合
        一、西汉阳关的设置与兴盛
        二、东汉至魏晋北朝时期的阳关、阳关县
        三、隋唐时期阳关道与玉门道的联合
        四、小结
    第三节 西北边防中肩水金关的职能
        一、肩水金关遗址与职能
        二、肩水金关的统属机构
        三、肩水金关的内部运转
        四、小结
    第四节 居延悬索关的机构与职能
        一、居延悬索关的发掘与位置
        二、A21悬索关、A22的所属机构
        三、悬索关的外部防御与内部沟通
        四、小结
第三章 陇右地区的关津
    第一节 积石山下黄河两岸的白土津与临津关
        一、白土城、白土津与河关城、临津城、临津关的战略位置
        二、十六国时期白土津的战略地位与交通路线
        三、隋代临津关的设置与交通
        四、小结
    第二节 河州水陆的交通枢纽凤林关、津
        一、冶城峡口渡与凤林关、津、县
        二、凤林关与炳灵寺的交通与命名影响
        三、唐蕃古道中的凤林关、桥的交通
        四、小结
    第三节 从清石津到广武梁:金城河段津梁考
        一、金城河上清石津、石城津的位置
        二、清石津、石城津的军事交通
        三、广武梁、广武县的战略位置与交通
        四、小结
    第四节 金城津、关的设置及其交通
        一、金城津、关的设置与周隋之际的河陇形势
        二、金城关的地理位置
        三、金城关的交通路线
        四、小结
    第五节 丝路北线黄河一侧的会宁关与乌兰关津
        一、乌兰关、县的地望诸说及其评判
        二、史籍记载:乌兰关、县是丝路北道与黄河交叉的要冲
        三、墓志确证:乌兰县治在黄河东岸的北城滩
        四、古城自证:北城滩古城就是乌兰县、关遗址
        五、文书证实:会宁关位于黄河南岸,不可能在北城滩古城
        六、从扯木峡看乌兰桥架设在北城滩古城及其对岸
        七、小结
第四章 河陇关津与丝路交通三考
    第一节 刘元鼎使蕃路线河陇段考
        一、从史料记载看刘元鼎的入蕃路线
        二、刘元鼎在河州过黄河的路线
        三、刘元鼎在鄯州过湟水的路线
        四、小结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钤“玉门关之印”的过所文书考
        一、钤“玉门关之印”过所文书的基本信息
        二、钤“玉门关之印”过所文书的命名与功能
        三、唐代过所文书的书式
        四、小结
    第三节 河陇粟特胡商通关考
        一、丝路上往来的西域胡商与关津过所
        二、偷渡关津——利益驱使下的粟特胡商
        三、粟特胡商的偷渡与关津律令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夏都城迁移的地理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年上海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研究[D]. 史依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13世纪蒙古帝国疆域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D]. 田沛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D]. 温鹏辉. 兰州大学, 2021(09)
  • [4]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6]元杂剧产业研究[D]. 丁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河东根本 ——北宋太原知府研究[D]. 齐琴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9-11世纪甘州回鹘与周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 陈忠珊.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D]. 郭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D]. 王蕾. 兰州大学, 2018(06)

标签:;  ;  ;  

西夏都城迁徙的地理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