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血浆浓度的研究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血浆浓度的研究

一、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血药浓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庄红艳,刘珊珊,杜海霞,房萌,朱虹,刘杰,果伟[1](2021)在《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BMJ,EBSCO,Elsevier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合并用药导致氯氮平血药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20年11月,并归纳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时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结果氯氮平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1A2等催化代谢。合用氯硝西泮、苯妥英钠等神经系统药物,氯丙嗪、氟西汀、氟伏沙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精神系统药物,尼群地平等心血管系统药物,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消化系统药物,红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抗感染药物,均可影响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结论服用氯氮平时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联合用药导致氯氮平血药浓度变化,以促进其安全、合理用药。

张春銮[2](2020)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抗精神病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从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氯丙嗪、氟哌啶醇到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奥氮平和利培酮等,药物的副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的静脉栓塞。虽然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和静脉栓塞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结果不一致。血小板过度活化聚集是血栓形成及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始动因素。激活血小板聚集的生理性激动剂包括二磷酸腺苷(ADP)、胶原、5-羟色胺(5-HT)等。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内和体外抗精神病药在不同激动剂诱导下对血小板聚集活化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抗精神病药与静脉血栓之间的关系提供方向,协助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参照人体血药浓度范围,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五种抗精神病药分别是氯氮平4μg·ml-1、8μg·ml-1、10μg·ml-1(终浓度:276 ng·ml-1、552 ng·ml-1、690 ng·ml-1),奥氮平0.3μg·ml-1、0.6μg·ml-1、1.2μg·ml-1(终浓度:21 ng·ml-1、42 ng·ml-1、83 ng·ml-1),利培酮0.3μg·ml-1、0.6μg·ml-1、1.2μg·ml-1(终浓度:21 ng·ml-1、42 ng·ml-1、83 ng·ml-1),喹硫平2μg·ml-1、4μg·ml-1、8μg·ml-1(终浓度:138 ng·ml-1、276 ng·ml-1、552 ng·ml-1)和阿立哌唑2μg·ml-1、4μg·ml-1、8μg·ml-1(终浓度:138 ng·ml-1、276 ng·ml-1、552 ng·ml-1)分别预孵育血小板,利用血小板激活剂ADP、胶原、5-HT和肾上腺素诱导血小板聚集,使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活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和P选择素的释放情况,观察抗精神病药对血小板聚集活化功能的影响;利用血小板激活剂ADP、胶原、5-HT和肾上腺素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探究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1、不同抗精神病药分别体外孵育兔血小板,使用ADP(8.54 mg·L-1)诱导聚集后:4μg·ml-1、10μg·ml-1(终浓度:276 ng·ml-1、690 ng·ml-1)氯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μg·ml-1(终浓度:552 ng·ml-1)氯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抑制率为20.2%;0.3μg·ml-1、0.6μg·ml-1(终浓度:21 ng·ml-1、42 ng·ml-1)奥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μg·ml-1(终浓度:83 ng·ml-1)奥氮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抑制率为15.0%;0.6μg·ml-1(终浓度:42 ng·ml-1)利培酮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μg·ml-1、1.2μg·ml-1(终浓度:21 ng·ml-1、83 ng·ml-1)利培酮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2.1%和20.5%;2μg·ml-1、4μg·ml-1、8μg·ml-1(终浓度:138 ng·ml-1、276 ng·ml-1、552 ng·ml-1)喹硫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μg·ml-1、4μg·ml-1、8μg·ml-1(终浓度:138 ng·ml-1、276 ng·ml-1、552 ng·ml-1)阿立哌唑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抗精神病药分别体外孵育兔血小板,使用5-HT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5μg·ml-1、5-HT:14.25μg·ml-1)复合诱导聚集后:4μg·ml-1(终浓度:276 ng·ml-1)氯氮平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μg·ml-1(终浓度:552 ng·ml-1)氯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集抑制率为47.5%,10μg·ml-1(终浓度:690 ng·ml-1)氯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聚集抑制率为51.2%。0.3μg·ml-1、0.6μg·ml-1(终浓度:21 ng·ml-1、42 ng·ml-1)奥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μg·ml-1(终浓度:83 ng·ml-1)奥氮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9.7%、73.4%、80.2%;0.3μg·ml-1(终浓度:21 ng·ml-1)利培酮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μg·ml-1、1.2μg·ml-1(终浓度:42 ng·ml-1、83 ng·ml-1)利培酮血小板聚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聚集抑制率分别为88.2%和91.7%。2μg·ml-1、4μg·ml-1、8μg·ml-1(终浓度:138 ng·ml-1、276 ng·ml-1、552 ng·ml-1)喹硫平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μg·ml-1、4μg·ml-1、8μg·ml-1(终浓度:138 ng·ml-1、276 ng·ml-1、552 ng·ml-1)阿立哌唑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体内连续28天腹腔注射氯氮平后,使用ADP(4.27 mg·L-1)诱导血小板聚集,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氯氮平组血小板在ADP诱导下的最大聚集率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体外孵育4μg·ml-1、8μg·ml-1、10μg·ml-1(终浓度:276 ng·ml-1、552 ng·ml-1、690ng·ml-1)氯氮平组对人血小板的数量、GPⅡb-Ⅲa的表达和P选择素的释放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μg·ml-1、0.6μg·ml-1、1.2μg·ml-1(终浓度:21 ng·ml-1、42 ng·ml-1、83 ng·ml-1)奥氮平组对人血小板的数量、GPⅡb-Ⅲa的表达和P选择素的释放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μg·ml-1、0.6μg·ml-1、1.2μg·ml-1(终浓度:21 ng·ml-1、42 ng·ml-1、83 ng·ml-1)利培酮组对人血小板的数量、GPⅡb-Ⅲa的表达和P选择素的释放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氯氮平、奥氮平以及利培酮在研究范围内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其无影响。2、氯氮平、奥氮平以及利培酮在研究范围内对5-HT和肾上腺素复合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其无影响。3、氯氮平长期给药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影响。4、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对人血小板的数量、GPⅡb-Ⅲa的表达和P选择素的释放无影响。

路钊,贺静,陈英,李文标[3](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使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生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使用氯氮平治疗的2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其氯氮平血药浓度、血清Hcy水平及生化指标,根据氯氮平血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41例)、正常浓度组(86例)和低浓度组(114例),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Hcy及其他生化指标水平,分析血药浓度与血清Hcy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氯氮平血药高浓度组的Hcy、TG、LDL水平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和正常浓度组(P<0.05),正常浓度组与低浓度组间Hcy、TG、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清Hcy(r=0.221,P=0.013)、TG(r=0.193,P=0.003)、LDL (r=0.148,P=0.021)水平存在统计学相关性。结论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TG、LDL水平与药物浓度可能相关,提示对血清Hcy、TG、LDL水平升高的患者应监测其血药浓度。

曲衎衎,张晨宁,王姝姗,杜志强,张忠东[4](2019)在《基于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的精神疾病靶症状的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法(2D-LC-UV)测定血清中氯氮平浓度,探讨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与不同精神疾病靶症状(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混合型,双相障碍躁狂相及躁狂症)的关系。方法 200μL进样,在一维柱Aston SX1色谱柱(25 mm×4.6 mm,5μm)上初步分离,通过中间柱Aston SCB(10 mm×4.6 mm,5μm)截取保留,并在二维柱Aston SCB(100 mm×4.6 mm,5μm)上进一步分离,直至最终测定。监测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躁狂症患者的血清中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及疗效,分析不同靶症状的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结果本色谱条件下,氯氮平在64.47~1 031.52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时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200~500μg·L-1,精分症阴性症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50~200μg·L-1;精分症混合型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00~450μg·L-1,双相障碍躁狂相及躁狂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50~450μg·L-1。结论所建立的2D-LC-UV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氯氮平血清药物浓度研究。根据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治疗不同的精神疾病靶症状,对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陈建仁[5](2018)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的研究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对1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氯氮平治疗,探究不同服药剂量、不同年龄与氯氮平血药浓度关系,以及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其氯氮平血药浓度亦逐渐上升,各服药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氯氮平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12%(128/154)。氯氮平中浓度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低浓度组的70.91%和高浓度组的82.61%,且氯氮平高浓度组总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组,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患者中,4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6%、低浓度组为23.64%、高浓度组为34.78%,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治疗期间,为保证疗效应加强对其实施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个性化的合理用药。

张亚娟[6](2018)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分裂症属于是常见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治疗自身的疾病,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己作为临床上的一线药物被广泛使用,但其有效治疗剂量以及药物的耐受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到药物临床疗效最佳且药物副作用最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实现患者的个体化合理用药。

陈国钧[7](2018)在《精神病前驱期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困扰着患者,还给病患的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还威胁到了整个社会的安危。因此,社会各界对精神病的治疗进展情况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从多个治疗层面上重点对精神病前驱期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刘忠[8](2018)在《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哌酮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临床治疗对患者血清泌乳素、糖脂质代谢的影响,总结帕利哌酮的临床合理用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唐山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和帕利哌酮治疗组(观察组),每组6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SAPS量表、SANS量表、PANSS量表、SDSS量表与CGI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及社会功能的评估,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开展血清泌乳素与糖脂代谢指标检验。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血药浓度,确定帕利哌酮的合理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PANSS评分为(64.2±11.7)分,治疗2周为(56.3±9.8)分,治疗4周为(53.6±9.5)分,治疗8周为(46.8±8.4)分,不仅显着低于本组治疗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治疗1周SAPS评分为(13.5±3.1)分,治疗2周为(11.2±3.1)分,治疗4周为(10.3±2.5)分,治疗8周为(8.6±1.9)分;治疗1周的SANS评分为(17.5±6.5)分,治疗2周为(14.6±5.2)分,治疗4周为(14.5±4.7)分,治疗8周为(13.2±4.7)分,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应用帕利哌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1周的CGI评分为(3.5±0.7)分,治疗2周为(3.2±0.6)分,治疗4周为(2.9±0.6)分,治疗8周为(2.1±0.7)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7%,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比较两组患者的头晕、乏力、嗜睡、失眠、静坐不能及心动过速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8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帕利哌酮的患者其血清泌乳素治疗2周时为(36.4±18.2)μg/L,治疗4周为(35.7±17.9)μg/L,治疗8周为(35.8±17.5)μg/L,均显着低于利培酮治疗患者;且该组患者治疗8周的空腹血糖为(5.1±1.2)mmol/L,甘油三酯为(1.5±0.3)mmol/L,均显着低于利培酮治疗患者。每组患者治疗后的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物剂量的不断增加,血药浓度持续上升,其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临床合理剂量是5.3mg--13.7mg/天。结论帕利哌酮不仅能够良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且对其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影响也比较小,用药安全性较高,患者的血药浓度与其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临床合理剂量是5.3mg--13.7mg/天。

黄敏芳,张巧真,唐亚芳[9](2017)在《我院6464例氯氮平血药浓度日常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氯氮平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属二苯并二氮卓类药,是20世纪90年代国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常用药物之一。氯氮平对阳性、阴性症状疗效都较显着,且很少产生锥体外系症状(EPS),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不引起治疗相关性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抗精神病药[1]。由于氯氮平有引发粒细

赵燕,王在亮,吴华,公维谦[10](2017)在《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5例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男性志愿者85例为对照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患者血浆喹硫平含量。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SE、S100B、BDNF变化水平及其与喹硫平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并研究喹硫平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经非线性回归分析,BPRS%减分率>30%时,研究组患者喹硫平血药浓度范围为130360 ng·mL-1,服药剂量范围为160500 mg·d-1。治疗第6周末,喹硫平血药浓度和患者临床疗效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NSE与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血清NSE与S100B水平明显下降,BDNF水平显着上升(P<0.05)。治疗各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喹硫平血药浓度与血清NSE、S100B和BDNF相关(P<0.05)。结论 NSE、S100B、BDNF水平与喹硫平的治疗机制有关。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效血药浓度可能为130 ng·mL-1。

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血药浓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血药浓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神经系统药物
    1.1 氯硝西泮
    1.2 托吡酯
    1.3 苯妥英钠
2 精神系统药物
    2.1 氯丙嗪
    2.2 利培酮
    2.3 奥氮平
    2.4 氟西汀
    2.5 帕罗西汀
    2.6 舍曲林
    2.7 氟伏沙明
    2.8 丙戊酸钠
    2.9 卡马西平
3 心血管系统药物
4 消化系统药物
    4.1 西咪替丁
    4.2 奥美拉唑
5 内分泌系统药物
6 抗感染药物
    6.1 红霉素
    6.2 异烟肼
    6.3 利福平
3讨论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抗精神病药
    1.2 抗精神病药与静脉血栓栓塞与肺栓塞的研究
    1.3 血小板聚集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3 试剂配制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体外不同抗精神病药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3.2 体外不同抗精神病药对5-HT和肾上腺素复合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3.3 体外不同抗精神病药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3.4 大鼠体内连续腹腔注射氯氮平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3.5 不同抗精神病药体外孵育人血小板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第四章 讨论
    4.1 抗精神病药对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4.2 流式细胞术探究抗精神病药对体外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与机制
    4.3 持续性使用氯氮平对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4.4 不足与展望
    4.5 结语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Hcy与生化指标检测
        1.2.2 血药浓度检测及分组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药物浓度、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Hcy水平
    2.3 其他生化指标水平
    2.4氯氮平血药浓度与Hcy、TG、LDL水平的相关性
3 讨论

(4)基于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的精神疾病靶症状的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的配置
    2.4 治疗方法
    2.5 样本采集及血浆样品处理
    2.6 判断标准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D-LC-UV分析能力评估及方法学考察
        3.1.1 方法学专属性试验
        3.1.2 线性关系考察
        3.1.3 精密度与准确度
        3.1.4 回收率
        3.1.5 稳定性考察
    3.2 血药浓度监测情况
    3.3 阳性症状
        3.3.1 阳性症状平均血药浓度数据
        3.3.2 阳性症状分析
    3.4 阴性症状
        3.4.1 阴性症状平均血药浓度数据
        3.4.2 阴性症状分析
    3.5 混合型症状
        3.5.1 混合型症状平均血药浓度数据
        3.5.2 混合型症状分析
    3.6 双相障碍躁狂相或躁狂症
        3.6.1 双相障碍躁狂相或躁狂症平均血药浓度数据
        3.6.2 双相障碍躁狂相或躁狂症分析
4 讨论
    4.1 本实验采用2D-LC-UV测定血清中氯氮平浓度
    4.2 由于本院的双相障碍躁狂相或躁狂症病人较少
    4.3 本研究显示单独使用氯氮平时有效血药浓度
    4.4 目前文献仅报道单独使用氯氮平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4.5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时
    4.6 双相障碍
    4.7 本研究显示氯氮平导致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与剂量不呈相关性

(5)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的研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服药剂量和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
    2.2 不同年龄和氯氮平血药浓度关系
    2.3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关系
    2.4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3 讨论

(6)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氯氮平
2 利培酮
3 喹硫平
4 结束语

(7)精神病前驱期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神病前驱期概述
2 早期干预的措施
3 心理治疗
    3.1 认知治疗 (CT) 。
    3.2 整合式的心理干预 (IPI) 。
4 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5 综合治疗
6 结束语

(8)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评估指标
        1.4.1 评估量表
        1.4.2 疗效标准
        1.4.3 生化检验
        1.4.4 血药浓度检验
    1.5 统计学方法
    1.6 结果
        1.6.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6.2 利培酮组与帕利哌酮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SAPS、SANS、CGI评分比较
        1.6.3 利培酮组与帕利哌酮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6.4 利培酮组与帕利哌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量表比较
        1.6.5 利培酮组与帕利哌酮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1.6.6 帕利哌酮组患者的血药浓度检验结果比较
    1.7 讨论
    1.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精神分裂症及新型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1 精神分裂症
        2.1.1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2.1.2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
        2.1.3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2.1.4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2.2 目前临床常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我院6464例氯氮平血药浓度日常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采血时间与方法
    1.3 氯氮平血药浓度测定
        1.3.1 仪器与试剂
        1.3.2 色谱条件
        1.3.3 测定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组患者平均服药剂量与平均血药浓度及两者相关性分析
    2.2 不同年龄组患者平均服药剂量与平均血药浓度
    2.3 不同剂量组患者平均服药剂量与平均血药浓度
    2.4 不同浓度组患者平均服药剂量与平均血药浓度
    2.5 18~44岁患者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3.2 氯氮平有效剂量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10)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喹硫平血药浓度、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2.2 研究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清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2.3 研究组治疗各个时间点血清NSE与喹硫平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2.4 研究组治疗各个时间点血清S100B与喹硫平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2.5 研究组治疗各个时间点血清BDNF与喹硫平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四、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血药浓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J]. 庄红艳,刘珊珊,杜海霞,房萌,朱虹,刘杰,果伟. 中国药业, 2021(21)
  •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D]. 张春銮. 汕头大学, 2020(02)
  • [3]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J]. 路钊,贺静,陈英,李文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10)
  • [4]基于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的精神疾病靶症状的氯氮平有效血药浓度实验研究[J]. 曲衎衎,张晨宁,王姝姗,杜志强,张忠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9(10)
  • [5]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的研究及分析[J]. 陈建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6)
  • [6]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J]. 张亚娟. 健康之路, 2018(08)
  • [7]精神病前驱期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J]. 陈国钧. 健康之路, 2018(08)
  • [8]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D]. 刘忠.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9]我院6464例氯氮平血药浓度日常监测结果分析[J]. 黄敏芳,张巧真,唐亚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7)
  • [10]喹硫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赵燕,王在亮,吴华,公维谦.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02)

标签:;  ;  ;  ;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血浆浓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