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B股开放对中国金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钱玲玲[1](2021)在《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相依性、风险溢出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大陆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紧密,其金融市场呈现出非线性、非对称性、尾部相依性等复杂的相依关系。与此同时,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间的传导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准确地描述金融市场相依性、有效地度量金融风险以及合理地检验风险溢出已成为现代金融分析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究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相依性、风险溢出与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大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金融市场相依性和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相依、尾部相依等特征已导致传统的相依性与风险溢出分析方法不再适用,Copula理论的出现及其成功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综合利用Copula函数等计量方法来描述金融市场间复杂的相依性,更准确地进行风险度量和风险溢出检验。具体而言,为了研究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大陆股市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股市的相依性、风险溢出与影响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四种边缘分布模型,从而选取描述样本股市收益率边缘分布的最优模型,为正确利用Copula函数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非参数ARMA-GARCH族-EVT模型最适于描述样本股市的边缘分布。其次,在相依性建模阶段,本文利用了9种静态Copula函数、3种时变Copula函数和DCC-GARCH模型对上证综指与其他样本股指两两组合的相依结构进行刻画。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相依性整体较弱,且具有显着的时变性与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结构突变点的诊断结果表明,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相依性受到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影响,表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再次,在经济基础说、资本流动说和市场传染说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共同冲击、宏观经济状况和股市特性四个方面探究了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相依性的影响因素。面板回归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和利率差异显着降低了股市相依性,而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依存度产生了正面影响。此外,本文在考察股票这一类资产内部不同国家(地区)相依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股票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的相依性。具体而言,本文以近年来新兴的数字货币资产为代表,利用Copula函数、DCC-TGARCH和DCC-MIDAS模型探究了全球股市与数字货币市场的跨资产类别相依性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股市组合与数字货币市场指数CRIX间的相依性较低,说明数字货币对股市具有一定的风险对冲能力,并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影响。最后,考虑到Vine Copula模型在描述多变量间复杂相依结构方面的优势,本文利用三种Vine Copula模型进行分析建模,以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R-Vine Copula最适于描述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高维相依结构,且样本股市的相依性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基于R-Vine Copula模型,本文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基于滚动时间窗的估计样本外预测方法估计了各股指及其组合的在险价值(Va R),进而选用Va R-Granger因果检验与Diebold&Yilmaz溢出指数探究了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风险溢出。结果表明,从中国大陆股市到美国、法国和德国股市均表现出了极端风险的溢出效应。从风险溢出强度的结果来看,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日本股市是风险溢出的净输出者,而俄罗斯、巴西、德国、韩国、印度、法国与澳大利亚股市是风险溢出的净接受者。本文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其一,制定相关政策,防范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快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其二,改善宏观基本面,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其三,充分考虑全球股市间及其与数字货币市场的相依性与风险溢出以及当前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
王运金[2](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与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中叶,基于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考虑,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启动金融自由化进程。进入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始不同程度地放开跨境资本的流动限制。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全球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金融技术的革新、监管体系的升级、国际资本的流入等众多优势,更好地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所产生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刺激了其国内的金融发展。但是在放松金融抑制,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的同时,资本账户开放也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众多问题。资本账户开放扩大了“热钱”的迅速涌入与迅速撤离、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其他国家经济危机的传染效应等的影响,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激进式”的资本账户开放增加了发展中国家金融系统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降低其抵御负面外部冲击的能力,国内宏观调控措施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虽然金融开放是未来的全球各国都要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一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但历史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并不一直都是“好事”,甚至在特定历史时期完全开放资本流动意味着“任人宰割”。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事件带来的全球性或地区性危害,提醒了世界各国政府要谨慎对待资本开放。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激进式”的资本开放在强大的负面外部冲击下带来经济增速下滑,金融系统瘫痪,政府失去信任,政策无法实施,失业率上升,甚至国内局势动荡等问题。印度等国“渐进式”资本开放也容易错过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吸纳国际资金发展经济、实现金融发展等契机,降低金融发展活力,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如何根据本国的国内经济、政治、科技、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何时启动金融开放,如何加快金融改革,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缓解金融冲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是一个急于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富强的问题。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潜在推动作用相比,本文更为关注资本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为此,本篇文章从发展与稳定两个维度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的影响。(1)以研究的现实背景出发,针对以往的国际金融发展状况,寻找问题,并提出论点,即资本账户开放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影响原本金融系统的稳定。为此本文整理了整篇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确定了目标与论证步骤。(2)本文从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概念界定着手,分析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对立关系,金融自由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关系,并梳理了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相关文献研究。其中,本文还考虑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绩效条件的两个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绩效条件,金融业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产生影响的绩效条件。本文还对金融开放(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业开放)的衡量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着重对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也整理了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其中还包括金融发展的测度、金融深度的测度、金融安全的测度、金融稳定的测度。(3)本文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政策措施与实施效果。2018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更是向世界明确表达了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的意愿,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优、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虽尚未完成,但有张有弛,总体上较为稳健。(4)本文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角度展开讨论。其中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利用事件分析法将资本账户开放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标衡量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深度与宽度的影响。(5)本文还实证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全球主要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然后分别从证券市场稳定与外汇市场稳定的角度,以构建证券市场压力指数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为主要方法,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子市场稳定的影响。(6)本文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与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提出了中国未来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选择。大体从三个角度出发,即设计科学合理的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的方案、构建金融开放成熟度评估系统、加强金融开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表现为事前的方案设计与模拟评估,事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事后的政策调整。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宏观实证分析发现,一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发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信贷与投资。(2)通过对微观企业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本在企业层面的配置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较高融资约束的企业,资本账户开放政策能够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有效地实现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强有力的利好预期,有利于金融发展与企业增长。(3)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并没有对金融不稳定性产生较为显着的影响。(4)为了进一步考量资本账户开放对不同金融子市场的稳定性影响,本文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在股票市场的稳定性上呈现出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大了股票市场的压力,降低了防御风险的能力。(5)同样的,实证结果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并没有产生较为显着的负面影响。对于金融体制尚未发展完善的国家来说,资本账户开放容易激活金融发展过程中诸多不稳定性因素,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技术风险等将更加难以监控与管理。只有在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制度、法律、民众素质、政府能力等方面都具备较好的基础,才能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发展与稳定并重,只有规划出科学的金融开放方案,才能监控好潜在风险,实现金融的稳步发展。
陈冬珏[3](2019)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首次允许投资者资金在两个资本市场之间相对自由的流动。为了分析“沪港通”开通对我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补充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通过阐述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历史沿革与路径,进一步梳理“沪港通”与资本市场开放的逻辑;并基于“沪港通”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平台,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沪港通”机制开通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开通能够显着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本文进一步从公司治理层面和公司产权性质层面分析影响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对股权集中度高、两权分离度低、投资效率低的公司降低作用更显着;且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沪港通”开通后国有企业能够更有效的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基于此结论,本文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就宏观层面而言应该进一步完善“沪港通”制度,放松卖空管制,逐步放开“沪港通”额度与标的股票范围,扩大境外资金流入规模,降低“沪港通”交易费用;就微观层面而言,应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信息披露流程,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加机构投资者数量。
刘美琪[4](2019)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资本账户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领域、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构成,其进程尚未完成,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2017年中共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力度超预期地”推进金融业等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要求系统反思、跟踪研究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以为后续政策行动提供学理参考。因此,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阐释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演变历程;以管制法规变化为测度根据,以分等赋值法(0—3,3代表完全开放)进行指标度量,考察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实证分析该进程的影响因素;依据实证结果及其解释,提出政策建议,指出后续论题。论文的主要发现是:1.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经历严格禁止(1985—1995)、缓慢起步(1996—2004)、快速推进(2005—2017)的阶段沿革,其开放度区间依次为0、6%—16%、18%—53%。截至2017年底,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为48%;其子项目的开放进程,直接投资项较快,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项最慢。2.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有重要影响。其中,GDP过快增长的影响为负,系数为-0.04;金融市场深度、广度的影响为正,系数分别为0.26、0.004。中国经济增长稳定适度、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市场活力增强,有利于抵御外部冲击、增进资本账户开放。3.跨境投资和对外贸易促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2.03、0.04。外商在华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导致跨境资本交易和资源配置快速增长,从而促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4.中国后续应稳步、协调地扩大资本账户开放。中国应在经济增速适度、发展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跨境投资、对外贸易,促进金融市场深化和金融结构优化,同时统筹规划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次序与开放速度。论文从管制法规的角度,采用分等赋值的指标度量法、加权平均的指数合成方法,考察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视角和测度方法上有所拓展。但囿于数据可得性和变量选取,论文未将国际经济环境纳入考察,且暂未进行国际比较,后续将就此做跟进和完善。
何文祥[5](2016)在《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4月10日,沪港通交易,即上海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由中国、香港两地官方部门正式提出。2014年11月10日,中国和香港两地监管机构共同对外宣布将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实施沪港两地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即沪港通交易。沪港通是继QFⅡ、RQFⅡ后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它加快了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进程。沪港通交易实施后,该项制度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对标的股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两个问题是本文要重点分析的内容,进而考察沪港通制度是否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效率。本文首先选取2014年11月17日至2016年2月17日沪港通中沪股通买入额和卖出额日交易数据及沪股通指数日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在平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利用格兰杰检验研究沪港通交易是否对标的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之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考察沪港通交易对标的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在分析对标的股票影响方面,选取2013年1月1日到2016年2月17日标的股票的日交易数据,由制度实施造成的标的股票和非标的股票形成的自然实验,运用双差分模型综合考察沪港通交易对标的股票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沪港通交易促进了股票市场效率的提高,表现出股票波动性的降低和流动性的提高,但是相对而言,对平抑标的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作用小一些。文章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沪港通如何更好地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给出了政策建议。
徐云松[6](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张立召[7](201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股市联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一国经济的扩张或者收缩会影响到与这个国家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反映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好坏的重要的指标---股票指数,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国相关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会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中国股票市场也会受到国外股票市场的影响,并逐步与国外股市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联动性。本文从经济基础和行为金融学两个方面介绍了股市联动的理论基础,并从国际贸易、资本流动、预期、信息传递角度分析了股市联动的传播途径,然后选取1996年至2013年中国和其他六个国家的股指数据,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08年金融危机两个事件将研究期间划分成3个阶段,分别对三个阶段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相关系数检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结论: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外股市的联动性在不断加强,中外股市相互影响程度越来越深。中外股市联动性的加强,使得中国股票市场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波动性,而股票市场的适当波动可以提高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合理,引发信用危机,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为避免中外股市联动性加强后中国股市过度波动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完善股票市场法规建设;二、加强对股市的监管;三、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四、防范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播。
彭莉[8](2014)在《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生产的国际化、国际资本的跨市场套利以及投资者心理的一致预期等因素使得各国股市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同涨同跌”现象,特别是发达国家股市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也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对外开放过程中,“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各项制度安排在逐步有序进行。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环境中,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外围市场的变化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如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与安全问题,更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重点定位于开放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及影响因素,以及极端条件下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理论、现实背景、文献资料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开放进程进行描述,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波动率是否与国际市场具有一致性的趋势,对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进行描述。其次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在开放背景下的各个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以及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是否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强。然后讨论了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然后对我国股市国际联动性变化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了描述,阐述了股市的国际联动与金融安全,最后得出结论和研究的展望。本文的内容结构如下安排: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首先提出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股票市场正处于国际化进程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如何表现,金融危机的发生对联动性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从什么角度来影响中国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联动性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然后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资本市场联动性:理论与文献。本章首先对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进行理论解释,其次从经济基本面和行为金融两个角度对联动性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从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一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二是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三是中国股票市场各指数之间的联动性。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结论和不足,指出了本文研究的视角和定位。第三章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波动:事实与特征。本章首先介绍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和国际化进程;然后以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三次金融事件为切入点,对国内外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特征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将每次金融危机分成三个阶段,分别讨论每个阶段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变化,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是否存在波动一致的趋势;最后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收益率联动性和波动率联动性进行描述,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做下铺垫。第四章开放环境、股市联动与实证分析。本章首先讨论我国股票市场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变化,讨论在国际化进程当中,哪一个阶段对联动性产生重大影响;然后讨论国际股票市场对我国证券市场开盘价以及收盘价的影响,同时也包括我国证券市场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开盘价和收盘价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解释。第五章金融危机、风险冲击与动态检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股票市场在极端条件下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以美欧金融危机为切入点。美国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收益率的联动性与波动率的联动性。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联动性变化以及次贷危机爆发后的各个阶段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变化特征。第六章联动变化、的影响因素与金融安全。本章首先对前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不同阶段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其次基于中国的实际环境出发,从金融市场的传染、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进步、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股票市场联动的外部驱动因素,从我国货币改革、贸易变化、监管放松角度分析了影响股票市场联动的内部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联动变化对于金融安全的影响。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总的看来动态相关性较低,并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在金融危机期间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显着增强,联动增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与金融市场传染两方面的因素。国内股票市场与国际联动有好处,也有坏处。联动是一把双刃剑,在金融稳定的时候,它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内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国际资本的进入可以提高国内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但是在它遇到危机的时候,可能出现剧烈波动,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利用好国际市场配置资源,防止国际炒手利用中国市场进行投机,维持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
毛羽丰[9](2014)在《证券市场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馈交易者是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一类特殊的非理性交易者,他们不以证券的基础价值为投资决策的准绳,而是以过去的价格涨跌为交易准则,他们在市场上长期存在并与理性交易者进行博弈,影响资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和市场的稳定性。我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特点,一些独特的市场条件和制度因素使得我国股票市场的反馈交易特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都具有其独特性。本文主要分五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第一,本文厘清了反馈交易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关注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的影响,对反馈交易产生的心理根源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投资实践中反馈交易的形成机制;并对反馈交易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和推证,其中DSSW噪音交易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是反馈交易理论的先导和理论根源,而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CAPM)和行为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ICAPM)分别基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理念为反馈交易提供了可供检验的实证分析框架,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本文在BCAPM框架下,使用EGARCH(1,1)-M模型对我国股市各行业板块之间反馈交易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把对反馈交易的研究延伸至了更加微观的行业层面。通过分析,本文证实了上海股票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主要来自能源、医药、消费和电信四个行业的股票,而其余六个行业板块不存在显着的时变性反馈交易行为。波动率和市场涨跌因素对能源、医药、消费和电信行业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有差异的,表现在:一方面,消费行业投资者的反馈交易行为对波动率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医药行业,电信和能源行业的这一敏感度略低;另一方面,能源和医药行业股票投资者的反馈交易行为受到市场涨跌因素的影响,具有显着的不对称性,在市场下跌期间,正反馈交易效应强于市场上涨期间;而消费和电信行业的反馈交易行为受市场涨跌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因此不具有显着的不对称性。从正反馈交易效应作用的时间上看,对于存在时变性反馈交易行为的四个行业,正反馈交易者主导市场的现象均一致的出现于2006至2009年间,其余时期正反馈交易者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本文运用BCAPM分析框架,建立GJR-GARCH(1,1)-M模型,使用几乎覆盖我国股市全部历史的数据,对存在一定程度分割的沪深A、B股和香港H股股票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分割市场各部分之间的反馈交易性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1)沪深A、B股市场存在显着的反馈交易者行为作用的特征,倾向于表现出新兴加转轨市场容易受正反馈交易者的不稳定影响的特点;H股、红筹股市场并不存在反馈交易者主导市场定价的显着证据,更多的体现出成熟股票市场的特征。(2)影响A、B股市场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因素存在差异, A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更多取决于市场涨跌因素,一旦市场出现下跌,正反馈交易者就会对市场定价呈现显着影响,“杀跌”行为比“追涨”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显着,使得市场呈现更大的不稳定性;而B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更多取决于市场波动率因素,较高的波动率水平会有助于正反馈交易者发挥主导作用。(3)沪市和深市对反馈交易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具有显着差异,深市的反馈交易行为对波动率和市场涨跌的敏感程度比沪市更高,也就是说,深市比沪市更容易出现正反馈交易者主导市场的现象。深市的投资者比沪市有更显着的追涨杀跌的行为。在关注A、B、H股市场反馈交易横向差异的同时,本文还使用引入虚拟变量修正的实证模型,分析了B股对内地个人投资者开放和QFII制度引入这两大改变市场分割状态和投资者结构的事件分别对沪深B股和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在短期和长期均的影响,结论显示:(1)由于内地个人投资者的加入,B股市场总的来说更容易出现显着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市场价格更加趋于不稳定。这种改变主要来自与波动率变化无关的收益率自相关性的减小,市场出现正反馈交易效应的门槛波动率水平较事件发生之前大为降低。可见内地散户投资者是组成正反馈交易者队伍的“生力军”,他们的非理性行为为市场增加了更大的不稳定因素。(2)QFII制度的引入在短期(2-4年)对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模式没有影响;在长期来看,上证A股市场与波动率变化无关的收益率自相关水平显着降低,市场更容易出现显着的正反馈交易效应;而深证A股市场在QFII制度引入前后反馈交易行为的相关特征和波动率水平均无显着变化。可以认为A股市场对外国机构投资者开放并未使得A股市场变得更加不稳定。第四,运用与分析B股准入管制放开和QFII制度引入的影响相同的实证方法,评估股指期货推出对沪深股市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深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正反馈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其中,变化最显着的是与波动率水平相关的那部分反馈交易行为,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的2年至4年的时间里,沪深A股市场收益率自相关性对波动率的敏感程度相比之前显着下降,即使市场波动率升高,正反馈交易者对市场定价的影响也不再显着。与波动率变化无关的那部分收益率自相关性虽然只在2年的时间跨度上有显着增加,但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反馈交易者发挥作用的门槛波动率水平,间接有助于抑制正反馈交易者使市场更加不稳定的影响。第五,使用BICAPM分析框架,以一般均衡的思维,建立二元GARCH(1,1)-BEKK-M模型,对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联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除波动率水平和市场涨跌因素之外,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联系是影响沪深A、B股市场反馈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超过波动率水平。在上证B股市场上,市场关联对该市场反馈交易的影响要小于其他市场,且方向与其他市场相反,表现为:在股市上涨、人民币汇率贬值或股市下跌、人民币升值时,上证B股市场容易呈现显着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否则可能负反馈交易者在定价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对于上证A股、深证A股和深证B股市场,则在股市上涨、人民币升值或股市下跌、人民币贬值时,上证A股、深证A股和深证B股市场会容易呈现显着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否则多半负反馈交易者会在市场定价中发挥主要作用。
李佳峰[10](2013)在《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QDⅡ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早是由香港的财政部门所提出,和QFⅡ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及CDR (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类似,是在目前大陆实行的外汇兑换管制政策下,方便大陆资本市场对外投资的政策。即本国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虽然这两年为了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政府主动放缓了经济增速,但总体上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出现的顺差,产生外汇存底累计额度逐年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QDII制度的正式推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而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持续性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建立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管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账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工制度从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地阐述了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QDII投资境外市场的各种面临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衡量与评估方法,从市场关联度、资产配置、风险监测、避险策略等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QDII投资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而通过资产的国际配置以及衍生品投资,在平稳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对优良的投资业绩,同时对风险内部机制、外部监管和法律防范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按照理论、案例和对策研究的逻辑,分为八大部分,研究架构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QDII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其风险机制及管理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实践的国际比较,包括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其影响、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包括QDII政策发展历史、QDII制度发展历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以及不同国家及地区实施QDII制度的比较等。第四章主要通过分析银行和基金公司的实际案例来说明目前QDII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策研究。第五章主要结合风险管理中的理论研究,分别从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角度全面阐明在国际投资中如何识别不同的风险暴露,以及运用风险模型控制不同类别的风险。第六章介绍了在国际资产配置下,运用改进的资产组合构建方式详细说明了分散化投资能够显着地起到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收益的结果,同时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QDII持有人投资者收益的影响,针对国内基金公司在QDII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提出了利用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的方法。第七章主要对QDII风险内控机制和外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些思路,为国内QDII管理人进行海外投资管理以及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借鉴。第八章主要是总结和展望,QDI工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由于其一系列优点,必将成为我国投资海外的未来趋势。为了更好地提高QDII在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能力,本文认为在其市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方面需要准确识别各类市场风险,并建立风险监控和预测系统,合理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并择时进行国际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并获得全球收益,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
二、谈B股开放对中国金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B股开放对中国金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相依性、风险溢出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相依性 |
1.4.2 风险溢出 |
1.4.3 概念间的关联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股票市场相依性研究 |
2.1.1 发达国家股市间的相依性 |
2.1.2 发达国家股市与新兴经济体股市间的相依性 |
2.1.3 中国股市的相依性 |
2.1.4 中外股市间的相依性 |
2.1.5 股市的跨资产类别相依性 |
2.2 金融市场相依性的影响因素 |
2.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
2.2.2 其他影响因素 |
2.3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研究 |
2.3.1 不同国家(地区)同一金融市场 |
2.3.2 同一国家(地区)不同金融市场 |
2.4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金融市场相依性与风险溢出的理论基础 |
3.1.1 资产定价理论 |
3.1.2 Copula理论 |
3.2 金融市场相依性与风险溢出的成因 |
3.3 金融市场相依性与风险溢出的影响机理 |
3.4 研究设计 |
3.4.1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边缘分布模型 |
3.4.2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静态与时变相依结构 |
3.4.3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相依性的影响因素 |
3.4.4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高维相依结构、风险测度与溢出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边缘分布模型 |
4.1 边缘分布模型构建与择优标准 |
4.1.1 参数ARMA-GARCH族模型 |
4.1.2 参数ARMA-GARCH族-EVT模型 |
4.1.3 非参数ARMA-GARCH族-EVT模型 |
4.1.4 非参数核密度函数 |
4.1.5 模型择优标准 |
4.2 数据选取与基本分析 |
4.2.1 数据的选取及其说明 |
4.2.2 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和相关检验 |
4.3 边缘分布模型的估计与择优 |
4.3.1 基于参数ARMA-GARCH族模型的边缘分布估计 |
4.3.2 基于参数ARMA-GARCH族-EVT模型的边缘分布估计 |
4.3.3 基于非参数ARMA-GARCH族-EVT模型的边缘分布估计 |
4.3.4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函数的边缘分布估计 |
4.3.5 最优边缘分布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静态与时变相依结构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数据选取 |
5.1.2 实证方法 |
5.2 实证分析 |
5.2.1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静态相依结构 |
5.2.2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时变相依结构 |
5.2.3 基于时变Copula函数的结构变点诊断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相依性的影响因素 |
6.1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相依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
6.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
6.1.2 共同冲击 |
6.1.3 宏观经济状况 |
6.1.4 股市特性 |
6.2 数据与变量选取 |
6.3 实证分析 |
6.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6.3.2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
6.3.3 稳健性讨论 |
6.4 全球股市与数字货币市场的跨资产类别相依性与影响因素 |
6.4.1 数据与变量选取 |
6.4.2 全球股市与数字货币市场的跨资产类别相依性 |
6.4.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股市与数字货币市场相依性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高维相依结构、风险测度与溢出 |
7.1 数据与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7.1.2 实证方法 |
7.2 实证分析 |
7.2.1 样本间的Kendall’s tau秩相关系数 |
7.2.2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高维相依结构 |
7.2.3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风险测度 |
7.2.4 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风险溢出 |
7.3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总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与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资本账户开放 |
2、金融发展 |
3、金融稳定 |
4、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的关系 |
5、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六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文章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金融开放的度量 |
2、金融开放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 |
3、金融开放的经济绩效条件 |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资本账户开放的度量 |
2、资本账户开放促进经济增长 |
3、资本账户开放不利于经济增长 |
4、资本账户开放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绩效条件 |
第三节 金融业开放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金融业开放的度量 |
2、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3、对本土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 |
4、对东道国制度建设的影响 |
第四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
1、金融发展的测度 |
2、金融深度的测度 |
3、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的相关研究 |
1、金融稳定指标的测度 |
2、金融安全的测度 |
3、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4、金融业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六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演变、措施及实施效果 |
第一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的历史回顾 |
1、二十世纪末:开启资本账户开放进程 |
2、二十一世纪初期:政策试点与加速 |
3、“后危机”时代:加速推进对外开放步伐 |
第二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分类及其相应效果 |
1、一级市场的开放措施 |
2、二级市场的开放措施 |
3、资本市场相关服务业的开放措施 |
第三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未来展望 |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
2、加快投资开放便利 |
3、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宏观层面 |
1、资本账户开放的测度 |
2、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选择 |
3、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公司层面 |
1、事件研究法 |
2、事件选择 |
3、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4、融资约束——企业融资能力与金融信贷渠道的衡量 |
5、控制变量的选择 |
6、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层面 |
1、构建金融稳定的衡量指标 |
2、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资本开放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基于股票市场层面 |
1、构建股票市场压力指数 |
2、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资本开放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基于外汇市场层面 |
1、构建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
2、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选择 |
第一节 设计科学合理的资本账户开放方案 |
第二节 构建金融开放成熟度评估系统 |
第三节 加强金融开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
附录 B:AREAER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外汇安排与管制框架(节选) |
附录 C:IMF的金融稳健指数构成 |
附件 D: 计算融资约束所用到的各项指标说明 |
附录 E:融资约束指标的计算方法 |
附录 F: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管制政策汇总(2011-2018) |
附录 G:IMF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资本市场开放的研究 |
1.3.2 关于“沪港通”与资本市场开放的研究 |
1.3.3 关于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
1.3.4 关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关于股权融资成本计量方法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6 文献综述及启发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沪港通”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考察 |
2.1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历史沿革 |
2.1.1 尝试阶段 |
2.1.2 拓展阶段 |
2.1.3 全面发展阶段 |
2.2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逻辑与路径 |
2.2.1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选择逻辑 |
2.2.2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路径 |
2.3 “沪港通”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 |
2.3.1 “沪港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
2.3.2 “沪港通”与其他资本市场开放模式差异比较 |
2.4 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沪港通” |
3.1.2 股权融资成本 |
3.2 理论基础 |
3.2.1 有效市场假说 |
3.2.2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3.2.3 市场分割理论 |
3.2.4 投资者认知假说 |
3.2.5 流动性假说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沪港通”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数据水源和样本选择 |
4.1.2 股权融资成本的度量 |
4.1.3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系数分析 |
4.2.3 主回归结果分析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变量重构法 |
4.3.2 倾向得分匹配 |
4.3.3 安慰剂检验 |
4.4 “沪港通”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公司治理因素影响 |
4.4.2 公司产权性质影响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宏观层面建议 |
5.2.2 微观层面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主要尝试与不足 |
第一章 资本账户开放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理论 |
一、金融抑制理论 |
二、金融深化理论 |
三、金融约束理论 |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与测度 |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 |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测度 |
第三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经济稳定性 |
二、经济发展水平 |
三、金融市场发展 |
四、跨境投资规模 |
五、外汇储备充足度 |
第二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测度 |
第一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测度 |
一、分项指标的分等标准 |
二、指标赋值中的标志性年份 |
三、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测度 |
第二节 中国直接投资开放进程的测度 |
一、分项指标的分等标准 |
二、指标赋值中的标志性年份 |
三、直接投资开放进程的测度 |
第三节 中国证券投资开放进程的测度 |
一、分项指标的分等标准 |
二、指标赋值中的标志性年份 |
三、证券投资开放进程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其他投资开放进程的测度 |
一、分项指标的分等标准 |
二、指标赋值中的标志性年份 |
三、其他投资开放进程的测度 |
第五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与分析 |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合成 |
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一、变量选取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解释 |
一、实证检验 |
二、结果解释 |
结论与启示 |
一、基本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三、后续论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2.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
2.2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的国内研究综述 |
2.3 有关沪港通的研究综述 |
2.4 总结性评论 |
(三)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的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五)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本文的不足 二、沪港通概述 |
(一) 沪港通 |
1.1 沪港通概念 |
1.2 沪港通发展历程 |
1.3 沪港通与其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制度的区别 |
1.4 标的证券 |
(二) 沪港通交易概况 |
2.1 股票交易概况 |
2.2 沪港通交易概况 三、沪港通影响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 |
(一) 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
(二) 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 |
(三) 推动金融创新 |
(四)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四、基于VAR模型的沪港通制度对标的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
(一) VAR模型的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二) VAR模型的估计 |
2.1 平稳性检验 |
2.2 沪港通制度影响标的股票市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
(四) 脉冲响应分析 |
(五) 本章小结 五、基于面板数据双差分模型的自然实验 |
(一) 面板数据双差分模型 |
(二) 基于面板数据双差分模型白然实验的数据处理和指标设计 |
(三) 模型设定检验 |
(四) 基于面板数据双差分模型自然实验的实证结果 |
(五) 本章小结 六、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 沪港通制度对标的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
1.1 沪港通对标的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1.2 沪港通对标的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二) 沪港通制度对标的股票产生的影响 |
2.1 沪港通对标的股票波动性产生的影响 |
2.2 沪港通对标的股票流动性产生的影响 |
(三) 政策建议 |
3.1 保持循序渐进,有序扩大标的股票范围 |
3.2 加快配套金融创新制度的建设 |
3.3 建立完善风险监管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全文逻辑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1 区位理论 |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因素 |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
4.1.3 财税体制改革 |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
4.1.5 法律环境差异 |
4.2 经济条件因素 |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
4.3 客观环境因素 |
4.3.1 区位因素 |
4.3.2 资源禀赋 |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
4.4.3 社会资本 |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3.1 引言 |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4.1 引言 |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
7.2 建议 |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股市联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关于股市联动性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关于股市联动性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特色和不足 |
1.4.1 本文特色 |
1.4.2 本文不足 2.股市联动性理论分析 |
2.1 股市联动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基础说 |
2.1.2 行为金融学 |
2.2 股市联动传导路径 |
2.2.1 国际贸易渠道 |
2.2.2 资本流动渠道 |
2.2.3 预期渠道 |
2.2.4 信息传递渠道 3.中国股市概述 |
3.1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时期(1984 年-1989 年) |
3.1.2 初步发展时期(1990 年-2000 年)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001 年-至今) |
3.2 中国股市国际化历程 |
3.2.1 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 |
3.2.2 企业海外上市 |
3.2.3 推出 QFII 和 RQFII 制度 |
3.2.4 推出 QDII 制度 4. 中外股市联动性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
4.1.1 实证分析方法 |
4.1.2 实证分析模型 |
4.1.3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
4.2 实证检验 |
4.2.1 相关系数检验 |
4.2.2 单位根检验 |
4.2.3 VAR 模型分析 |
4.2.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4.2.5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5.研究结论和对中国的影响 |
5.1.研究结论 |
5.2 对中国的影响 |
5.2.1 积极影响 |
5.2.2 消极影响 6.政策建议 |
6.1 完善股票市场法律法规建设 |
6.1.1 优化股票的发行制度 |
6.1.2 完善并严格执行股票的退市制度 |
6.1.3 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
6.2 加强对股市的监管 |
6.2.1 加强监管机构对股市的监管职能 |
6.2.2 加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 |
6.3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
6.3.1 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
6.3.2 优化股权结构 |
6.4 防范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
(8)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二、论文的缺陷与不足 |
第二章 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理论与文献 |
第一节 股票市场“联动”的理论解释 |
一、“联动”的解释 |
二、股票市场的联动 |
第二节 股票市场联动性原因的理论分析 |
一、“市场有效”理论下的经济联动效应 |
二、“市场无效”理论下的联动效应 |
第三节 现有的研究 |
一、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 |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 |
三、中国股票市场各指数间的联动性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波动:事实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波动率的度量指标 |
一、股票市场市场收益率指标 |
二、股票市场波动性指标 |
三、股票市场波动性变化指标 |
第三节 国际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 |
一、危机时期和非危机时期的比较 |
二、金融危机时期不同阶段的深入分析 |
第四节 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描述性分析 |
一、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收益率序列的相关性 |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波动率序列的相关性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开放环境、股市联动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 |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二、移动窗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三、分位数回归模型(Quantile Regression) |
第三节 数据与实证研究 |
一、数据说明与描述性指标 |
二、收益率溢出效应检验 |
三、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
四、分位数回归模型 |
五、移动窗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金融危机、风险冲击与动态检验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与方法 |
一、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联动模型 |
二、股票市场波动率的联动模型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联动检验 |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二、收益率联动的实证分析 |
三、波动率联动的实证研究 |
四、美国金融危机各阶段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重大事件冲击下的国内外市场间的动态联动性研究 |
一、重大事件回顾 |
二、重大事件对联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联动变化、影响因素与金融安全 |
第一节 不同阶段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的变化 |
一、金融危机期间各国股市波动率的比较 |
二、美欧金融危机各阶段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联动性的比较 |
三、国际化进程各阶段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联动性的分析 |
第二节 联动性变化的外部因素 |
第三节 联动性变化的内部驱动 |
第四节 股市联动与金融安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部分 |
(二) 英文部分 |
后记 |
(9)证券市场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及评述 |
1.2.1 国外反馈交易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反馈交易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及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析 |
2.1 反馈交易行为及其心理学基础 |
2.1.1 反馈交易定义及其渊源 |
2.1.2 反馈交易的心理学基础 |
2.2 反馈交易的行为的形成机制 |
2.2.1 羊群效应 |
2.2.2 处置效应 |
2.2.3 外推预期 |
2.2.4 技术图表分析和程序化交易 |
2.2.5 程序化交易 |
2.2.6 财富效应 |
2.3 反馈交易的行为金融学理论模型 |
2.3.1 DSSW 反馈交易模型 |
2.3.2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s Pricing Model) |
2.3.3 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 |
2.3.4 行为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Intertemporal 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 |
第3章 中国股票市场分行业板块反馈交易行为实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3.3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3.4 实证结果汇报及分析 |
3.4.1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3.4.2 反馈交易时变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场分割条件下中国股票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实证分析 |
4.1 市场分割状态下的中国股票市场 |
4.1.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简述 |
4.1.2 中国股市市场分割状况概述 |
4.2 A、B、H 股及红筹股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差异性研究 |
4.2.1 实证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 |
4.2.2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实证结果汇报 |
4.2.4 主要结论及解释 |
4.3 政府管制对 B 股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影响研究 |
4.3.1 子样本对比研究 |
4.3.2 使用虚拟变量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 |
4.3.3 本节主要结论 |
4.4 QFII 制度对 A 股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影响研究 |
4.4.1 子样本对比研究 |
4.4.2 使用虚拟变量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 |
4.4.3 本节主要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股指期货对中国股票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影响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1.1 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 |
5.1.2 关于股指期货稳定作用的研究文献 |
5.2 沪深 300 指数反馈交易特征分析 |
5.2.1 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实证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5.3 股指期货对 A 股市场反馈交易特征的影响 |
5.3.1 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独立子样本对比分析 |
5.3.2 使用虚拟变量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 |
5.3.3 股指期货抑制正反馈交易的作用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关联对中国股票市场反馈交易特征影响研究——基于行为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ICAPM)的实证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于 BICAPM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基于 BCAPM 框架的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实证分析 |
6.5 基于 BICAPM 框架的汇市与股市关联性对股票市场反馈交易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1 实证结果汇报 |
6.5.2 模型残差检验 |
6.5.3 沪深 A、B 股市场反馈交易行为时变特征解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坚持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深化股票市场各项改革 |
7.2.2 培育理性市场主体,营造理性投资文化 |
7.2.3 保持监管方式与时俱进,提高监管效率 |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 基本概念和范畴 |
(一) QDⅡ制度的界定 |
(二) QDⅡ制度风险机制及其管理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三) 国际资产配置文献回顾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 主要贡献及创新 |
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QDⅡ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QDⅡ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影响 |
二、 QDⅡ制度的风险管理理论 |
(一)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二) 金融深化理论 |
(三)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四) 资产组合理论 |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DⅡ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
一、 QDⅡ的发展历程 |
(一) 筹划阶段 |
(二) 试点扩大阶段 |
(三) 加速发展阶段 |
二、 QDⅡ的发展状况 |
(一) 发行量呈倒“V”形 |
(二) 多数产品跌破净值 |
(三) 海内外夹缝中难发展 |
(四) 销售海外基金成主流 |
(五) QDⅡ产品发行规模与现存规模情况 |
三、 QDⅡ投资风格分析 |
(一)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
(二) 基金系QDⅡ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
(三) 银行系QDⅡ投向以感熟市场为主 |
四、 QDⅡ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
(一) 海内外投资文化和体制的相互包容性差 |
(二) 投资过于集中,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 |
(三) “次贷”危机引致全球性的经济疲软 |
五、 QDⅡ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一) 韩国QDⅡ制度的实践 |
(二) 中国台湾QDⅡ制度的实践 |
(三) 智利QDⅡ制度的实践 |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DⅡ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突然清盘引起重大社会影响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民生银仃QDⅡ严品冲击汲的严生及存在问题 |
二、 东亚银行“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浮亏过半引起强烈反响 |
(一) 东亚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东亚银行QDⅡ产品投资运作情况及存在问题 |
三、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面临问题 |
四、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投资绩效分析 |
(三)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存在的问题 |
五、 本草小结 第五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一、 QDⅡ制度的一般风险 |
(一) 市场风险 |
(二) 汇率风险 |
(三) 主权风险 |
(四) 信用风险 |
(五) 跨国监管风险 |
二、 QDⅡ制度的特殊风险 |
(一) 外汇管理风险 |
(二) 机构投资者风险 |
(三) 有效监管风险 |
三、 QDⅡ制度风险的衡量 |
(一) 波动率方法 |
(二) VaR方法 |
四、 QDⅡ制度风险管理的手段 |
(一) 规避与预防风险 |
(二) 分散风险 |
(三) 对冲风险 |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QDⅡ海外资严配置的有效分散风险策略 |
一、 资产配置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
二、 资产配置理论简介—资产组合理论 |
(一) Markowitz方法 |
(二) 对Markowitz方法的改进 |
(三) 重复抽样 |
三、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最新进展 |
(一) 考虑市场摩擦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二) 考虑流动性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三) 贝叶斯投资组合理论 |
(四) 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
四、 QDⅡ海外资产配置的意义 |
(一) 通过国际化投资对冲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
(二) 国际化投资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 |
(三) 金融资产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五、 QDⅡ海外资产配置中的市场分散化与行业分散化策略 |
(一) 资严配置的分类和基本框架 |
(二) 国别效应和行业效应及其对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 |
(三)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行业的国际相关性 |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管理控制机制 |
一、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一) 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分离原则 |
(二) 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策略体系 |
(三) 内部审计与独立风险管理原则 |
(四) 互动原则 |
二、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
(一) 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指引 |
(二) 投资风险检测制度 |
(三) 内部估值体系 |
(四) 内部管理控制 |
(五) 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 |
三、 ODⅡ风险外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缺陷 |
(二)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
(三) 我国QDⅡ监管制度的缺陷 |
(四) 我国QDⅡ制度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四、 加强QDⅡ风险外部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QDⅡ监管的国际合作 |
(二)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三) 改变监管理念,完善我国监管模式 |
五、 完善ODⅡ制度风险的法律防范制度 |
(一) 严格挑选QDII主体 |
(二) 完善QDⅡ运营规则 |
(三) 推进QDⅡ制度下的监管合作 |
六、 本草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
四、谈B股开放对中国金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主要股市的相依性、风险溢出与影响因素研究[D]. 钱玲玲. 浙江大学, 2021(02)
- [2]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与稳定的影响研究[D]. 王运金.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D]. 陈冬珏. 广西大学, 2019(01)
- [4]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 刘美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沪港通对沪市流动性和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 何文祥.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股市联动性研究[D]. 张立召. 新疆财经大学, 2014(03)
- [8]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D]. 彭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12)
- [9]证券市场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毛羽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10]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佳峰. 武汉大学, 2013(12)